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40 虎頭蛇尾

夢想島中文    烈血蒼穹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130遺跡。

  蜂巢一樣的科考站高高掛在平整的墻壁上,垂直的艙門打開,一群機器人猶如早起采蜜的工蜂般奔涌而出,徑直飛向巨柱下端。

  星舟號并不是半途離開,接到命令的時候,恰好將巨柱掃描完畢,找到了進入巨柱的入口。

  整個星舟團隊都對巨柱的內部結構非常感興趣,只是接到了總部的緊急命令,不得不放棄進入巨柱的想法。

  后續的研究工作理所當然地交給了科考站,機器人也換成了人類的自產貨。

  科考站不是不想留下力場機器人,但這玩意離開星舟號就沒人能操控,研究人員再眼饞也只有羨慕的份兒。

  然而人類制造的機器人沒有力場機器人那么全能,持續飛行時間和能耗都高得驚人,故障率也比力場機器人高得多,每隔兩天,就必須檢修一遍。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批機器人應用了最新的反重力技術,但這項技術還不完善,所以出現了不少問題。

  軍方也不想這么干,但這顆行星沒有大氣,除了反重力就只能使用自帶氧化劑的噴氣引擎,那玩意和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而且每一滴都要從地球運過來,成本高得令人崩潰,科考站根本負擔不起。

  軍方還有另一套方案,簡單點說就是在遺跡內壁上建造一批牽引光束發射點,通過索引光束控制機器人的位置和高度。

  不過遺跡實在是太大了,至少需要幾千個發射點,才能保證機器人自由抵達每一個位置。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反重力機器人性價比更高。

  瑕不掩瑜,總之用就對了。

  經過半個月的試用,新型機器人的表現還算穩定,科研團隊決定于今天進軍巨柱內部。

  成群的機器人飛到巨柱根部,找到那個只有數米見方的入口。

  與想象中不同,這個入口沒有艙門,而是用無形的力場封閉。

  力場不僅隔絕了外部的高熱,還將有毒氣體隔絕在外,偏偏又不影響機器人的進出!

  人類研究力場的時間也有好幾十年了,但一直以來都是硬碰硬的防護式力場,這種隔絕型的保護式力場,就連星舟號上都沒有。

  一切準備就緒,第一批兩只機器人緩緩向前,沒入力場之內,巨柱中的情況立刻展現在科研團隊眼前。

  更多機器人進入,很快就摸清了柱內空間的情況。

  很意外,柱子里也就半個足球場那么大,比想象中小得多,也沒發現什么高科技設備,就是平平無奇的一處空間。

  越先進越樸實無華?還是柱里另有其他空間?

  就在科研團隊爭論不休的時候,不曉得進到柱子里的機器人觸發了什么機關,巨柱最底層的那道環忽然泛起了微弱的光華。

  在熔巖散發的光芒之下,這個很不明顯的變化沒被任何人發現。

  片刻后,第二層環狀結構點亮,接下來是第九層、第十四層…不是每一層環狀結構都能點亮,攀爬每一層的間隔也不相同,基本是越是往上,點亮的速度就越快。

  等科研團隊終于發現不對的時候,巨柱已經點亮三分之一。

  剎時間,科考站里落針可聞。

  沒人知道這樣的變化代表什么,但激活了功能未知的外星遺跡,是個人就知道情況不妙!

  站長當機立斷,馬上下令撤離,眾人迅速進入位于科考站最頂端的救生艇,轟然發射脫離遺跡,繼而沖上太空。

  當救生艇脫離引力束縛的時候,沉寂已久的遺跡突然打開,露出直徑驚人的巨大炮口。

  下一秒,一道明亮的光柱陡然噴出,直刺遠在幾十個天文單位之外的恒星!

  所有人都被這一幕驚呆了,這是要再炸一次么?

  科研人員也是人,目睹這一幕,所有人的心里都無比忐忑,集體預見到危機即將來臨。

  然而身為科研人員,他們又渴望親眼看一看外星人留下的巨柱,究竟是如何將好好的恒星變成了轟然爆炸的超新星。

  問題是事先沒人意識到會發生這樣的意外,救生艇只有飛出行星的能力,沒有跨越星際空間的功能。

  他們只能發出求救信號,等待前線艦隊的救援。

  既然無法離開,不如各司其職。

  眾人定下心來,仔細記錄所有的變化——這個時候,救生艇依舊可以收到機器人傳回來的信號,通過鏡頭可以看到,原本熔巖翻滾的地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暗沉,沒多一會兒已然漆黑一片。

  如果有一把刀將這顆行星剖開,就能看到巨柱深入地底的“根”正在大量吸收熔巖的能量,凡是根系觸及之地,所有的熔巖都在極短的時間內黯淡凝固。

  片刻后,光柱像長矛一般刺入恒星。

  開始的時候,恒星并未出現明顯的變化,可沒多一會兒,光柱四周的恒星物質漸漸翻涌起來,就像風暴下的海面一般波濤洶涌。

  翻滾的浪花迅速擴散,沒過多久,已經在恒星表面形成一個巨大的亮色光斑。

  恒星的體量比地球大得多,任何一道看似不起眼的波紋,擱到地球上都能裝下小半個喜馬拉雅山脈,那些巨大的波浪就更不用說了,把月球放進去,就跟海面上放了一艘小船差不多!

  僅僅半天之后,肆虐的風暴全面覆蓋,恒星的亮度翻著倍的增長,散發的光已經變作青白色,猶如一顆藍矮星——它的聚變速度和大幅度增加,或者說這顆恒星正在燃燒剩余的生命,用不了多久就會成為一顆紅巨星!

  通過精確的觀察,科研團隊計算出的結果是這顆恒星只剩下十幾年的壽命。

  然而光柱仍在持續,恒星物質的反應速度還在不斷上升,也就是說,它的壽命依舊在不斷縮短!

  僅僅幾天時間就縮到十年之內!

  按這個速度,最多半個月就會進入紅巨星階段!

  還好有這半個月,給了科研團隊足夠的緩沖時間,否則大家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更沒機會記錄如此珍貴的恒星演化數據!

  沒錯,就是數據。

  雖然這樣的演化速度很不正常,但光柱只是加速或是催化恒星的演化,而不是一舉摧毀恒星或者其他更暴力的手段。

  所以,科研團隊就像看了一場超快速度的恒星老化,每一個數據,都與緩慢演化的恒星一致!

  所以,有什么理由不記錄呢?

  負責救援的戰艦趕到時,恒星即將進入紅巨星階段,團隊中的部分人寧可冒著生命風險,也親眼看上一看,急得救援人員破口大罵。

  都說不瘋魔不成活,今天算是見識了,居然還有為了觀察太陽不惜冒險的!

  但是戰艦的任務就是帶走科研團隊,完不成任務就不能離開,艦長又怎么會讓自己的兵跟科研瘋子一起冒險?

  他直接命令戰士們把科研人員架上戰艦,只要戰艦離開就算完成了任務。

  然而還沒等戰艦出發,持續了半個多月的光柱突然消失不見,恒星的狀態慢慢穩定在即將進入紅巨星的階段。

  雖然不清楚發生了什么,但研究人員一致認為,這是因為巨柱已經引爆了一次超新星,將行星的能量抽得差不多了,星體內剩余的能量無法支持另一次引爆,所以才會出現這種虎頭蛇尾的情況。

  一場災難終于化解,戰士們興高采烈,然而科研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是一副垂頭喪氣的模樣,搞得戰士們一陣狐疑:這幾個人是不是有什么毛病,非得把恒星炸了才高興?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真能親手炸掉一顆恒星,是不是也能載入人類的史冊?

  這特么和名留青史就是一個意思啊!

  消息傳回總部,三巨頭不約而同地抹了一把冷汗,立刻向所有科考站下令,任何人不得擅自進入巨柱內部,包括機器人和各種探測器。

  此外,如火如荼的研究也進行了大幅度的限制,凡是靠近太陽系的,哪怕發現了也不能研究,而是組建團隊,想辦法予以摧毀,只有遠離太陽系,或者恒星已經爆破完畢的巨柱可以展開研究,最大限度保障地球的安全。

  好在,130這種雙恒星的特殊情況少之又少,大部分巨柱引爆恒星就算完成歷史使命。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建造巨柱的金屬非同尋常,擁有遠超人類認知的機械強度。

  這個發現頓時引起軍方的高度關注,就連大佬們的第一反應,都是在擁有巨柱的行星上建立新的工業基地,利用外星金屬制造戰艦。

  不過目前只是個想法,畢竟那些金屬早已熔煉成型,就算成分一模一樣,重新熔煉也達不到原本的強度。

  當然了,只要下降不是太多,軍方完全可以接受。

  此后,相應的研究全面展開…人類面臨的局勢雖然嚴峻,但直到目前為止,真正的威脅并沒有直接出現,所以生活還得繼續。

  不久之后,前線艦隊傳來最新消息,調查超新星的戰艦深入敵境一百多光年后,發現那里的恒星都很正常,沒再發現新的超新星。

  從畢宿五到艦隊目前的位置,直線距離約三百光年!

  人類的疑惑還沒得到解答,前線艦隊又傳來新的消息:正面確實沒超新星了,但兩側還有!”

  接到總部的通報,歐展鵬把已知的超新星全部標記在星圖上,然后縮小星圖,立刻有了新的發現:已經引爆的超新星,在太陽系和獵戶臂近端的群星之間,形成了一面寬度超過三百光年的死亡地帶。

  歐展鵬騰地站了起來:“他們的目的不是消滅星獸,而是打造隔離帶…星獸飛越的距離有限,肯定是星獸飛越的距離有限!”

  宮一丁盯著星圖,神情無比凝重:“咱們有麻煩了!”

  凌霄好奇地探頭探腦:“怎么了怎么了?”

  宮一丁在星圖上一指:“太陽系正好在隔離帶的邊上!”

  聽他這么一說,眾人也都意識到情況不對。

  從星圖上看,太陽系位于一處不怎么明顯的突出部,屬于那種爆了更好,不爆似乎也沒關系的位置。

  然而眾人不約而同地扭頭看向巨行星,目光好似穿透云層,落到那根隱藏在行星深處的擎天巨柱之上!

  “太陽系怎么樣現在還不好說,但是這里肯定在引爆范圍之內!”歐展鵬整個人都不好了,“宮老,如果A文明引爆667,地球會受多大影響?”

  “無全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但是根據我們掌握的資料,667爆炸后的威力肯定不如真正的超新星,地球肯定受影響,但不會出現全面性的生物大滅絕…最多,也就是恐龍滅絕那個水平吧。”

  歐展鵬腦中立刻浮現地球萬里焦土,一片荒蕪的景象。

  他很清楚上面做了什么樣的準備,知道大部分民眾都能生存下來,但射線暴只是災難的一部分,后續的氣候變化、以及如何復蘇地球才是人類需要面對的問題。

  還有一點很重要,所有這一切,都建立在沒有比667更靠近地球的引爆點上,如果還有更近的超新星,地球必然無法幸免。

  想到這里,歐展鵬幽幽地嘆了口氣:“現在就看A文明到底出不出現了。”

  眾人一陣沉默。

  雖然星舟號奉命等在這里,但大家心里始終有個坎,那就是激活巨柱的時候,A文明到底需不需要親自出面!

  如果只是遠程啟動就可以,星舟號壓根兒就沒機會和對方碰面,更談不上交流和勸阻。

  凌霄呲牙咧嘴:“要是能把地球傳送出去就好了,咱們直接搬到另一個星系,安安生生過咱們的小日子,讓其他文明自己打去吧!”

  話糙理不糙,立刻記得了不少人的贊同。

  歐展鵬冒出了另一個想法:“宮老,如果先知和A文明真是一個層次,基地應該有什么直接聯系對方的手段吧?”

  宮一丁搖頭:“就算有,也不是咱們現在能掌握的。”

  “就不能想想辦法嗎?”歐展鵬問,“比如,讀取先知的大腦!”

由于各種問題地址更改為請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夢想島中文    烈血蒼穹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