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三十二章 難題

  懷斯埃爾南德斯來到自己的實驗艙。

  這個實驗艙是埋設在月壤下面的,為了安全考慮,哥白尼基地的艙室很少直接暴露在地面,都是掩埋在月壤之下。

  當初準備建設哥白尼基地的時候,太空事業部就組織了大量專業人員,研究了各種方案。

  那些科幻片中,看起來高大上的基地城,第一時間被淘汰了。

  原因非常簡單。

  這是真的月球基地,而不是拍科幻片,必須考慮安全和實用性。

  那種直接暴露在地面的基地,遇到太陽風、高能中子、高能射線和小行星,只能靠自己的外殼硬抗,這顯然是最愚蠢的方案。

  畢竟這是月球,不是空曠的近地軌道和同步軌道之類。

  既然是月球,那就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月球的原材料,減少宇宙飛船在防護設施上的載荷占比,從而到達利益最大化。

  因此第一批發射到哥白尼環形山的火種飛船,都是特殊改造的專業型號。

  比如:火種—掘地者。

  掘地者整個機體可以展開機械足,如同蜈蚣一樣的節肢動物行走。

  之所以設計成機械足,主要是因為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加上本身沒有厚重的大氣層。

  如此一來,機械足一樣可以輕松支撐其整個機體,也可以在各種地形快速移動。

  不過這并不是掘地者的核心功能,掘地者顧名思義就是挖掘設備,這東西可以輕松挖掘出深度6~7米的渠道。

  然后就輪到火種—搬運者出場了,這個型號是專門為搬運其他火種飛船而設計的。

  搬運者將著陸的火種飛船搬運到渠道之中,然后掘地者將挖出來的沙土,重新填回渠道。

  每一個艙室上方的沙土層厚度,都在1~2米左右,這可以確保高能中子、高能射線、太陽風無法襲擾到艙室。

  而艙室也不需要配備磁場護盾系統了。

  至于小行星,哥白尼基地的解決方案是引導墜落,就是通過布置在月球的監控系統,監控周邊軌道上,可能墜落在哥白尼環形山附近的小行星,然后發射一些姿勢控制發動機,附著在小行星上,引導小行星墜落在其他區域。

  這種方案雖然麻煩了一點,但總比使用氫彈硬炸好。

  而埋設在地下的哥白尼基地,由于減少了很多防護設施,讓其工作設備和生活設施的比例提高了不少。

  此時懷斯埃爾南德斯通過電動車,在地下隧道中行駛。

  他的電動車其實就是一輛類似于老頭樂的小電動汽車,而隧道也通過掘地者挖掘出來的小隧道。

  之所以不將艙室連接在一起,同樣也是為了安全考慮。

  基地的艙室以10個為一組,一組布置在一個區域,每一組之間距離500米左右。

  通過這條小隧道,懷斯埃爾南德斯就來到了自己的實驗艙門口,先將電動車放在一旁的地下車庫中。

  他進入快速清潔區域,將宇航服上沾染的塵土清除掉,然后進入換裝區。

  重型宇航服自動解除,將懷斯埃爾南德斯從宇航服內彈出,他又站在實驗防護服的著裝機中,頓時一層仿佛果凍一般的膠體,從設備中流出來,然后迅速附著在他的生物基甲上,兩者完成了連接和組合。

  整個人仿佛“胖”了一圈,盡管生物基甲有不弱的防護力,但實驗室的情況,存在一些未知的可能性。

  根據實驗室安全管理條例,任何人員進入實驗室,都必須裝備專業的實驗防護服,這是強制性的規定,如果沒有穿,就不能進入其中。

  懷斯埃爾南德斯走進實驗艙中,直接來到幾個小時前采集到的月球細菌儲存容器前。

  他又看了一下專業的全封閉微生物培養箱的情況,5個培養箱里面的月球細菌生長情況不太一樣。

  3號培養箱里面的月球細菌,已經占據了四分之一個培養基,是5個培養箱中生長速度最快的。

  “雖然都是碳基生物,但這東西有點像地球的海底黑煙囪細菌,對硫化合物情有獨鐘。”

  他一邊查看各個培養箱的情況,一邊將發現的數據記錄下來。

  這種月球細菌的平均直徑非常大,達到了3200~3500納米,作為一種單細胞生物,這個直徑已經非常大了。

  懷斯埃爾南德斯猜測這是因為月球重力比較小,導致細菌可以長得非常大。

  而且月球細菌的生命形態比較原始,類似于地球早期的古細菌。

  至于為什么月球細菌也有基因,還是同樣是螺旋體結構的基因。

  原因非常簡單,因為碳基生物的生命形態都是差不多的,特別是作為底層邏輯的螺旋體基因結構,基本都是一樣的模板。

  這是宇宙基本的物理規則決定的,不存在什么碳球基因結構、碳正方體基因結構。

  如果在特殊環境下,有硅基生物存在,或許可能不是鏈狀結構的基因。

  但是碳基生物必然是鏈狀螺旋體結構的基因。

  既然雙方都是碳基生物,那就存在基因重組的條件,懷斯埃爾南德斯非常清楚當前哥白尼基地遇到的難題。

  那就是生物合成技術沒有辦法合成精度比較高的零部件,這不利于基地的自給自足。

  出現這種情況,其根本原因就出在基因上。

  公司使用的生物合成技術,其根本就是利用各種各樣的地球生物基因,改造出可以快速合成各種材料的人造生物。

  問題是,地球生物的基因肯定是專門為地球環境而突變出來的。

  將這些生物拿到外太空和其他星球,自然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目前智人空間站那邊,搞生物合成技術的太空化,進度也是跌跌撞撞。

  遇到了非常多難題,特別是一部分元素在外太空的微重力環境下,很容易不受控制,造成合成出來的材料質量非常差,另外就是合成速度也下降了。

  月球這邊也是一樣。

  智人公司之所以如此重視生物合成技術,原因就在于生物合成技術的優勢,在開拓外星的時候,可以使用最小的人力物力,達到利益最大化。

  現在智人公司開拓月球還沒有太多難度,畢竟月球就在家門口。

  可未來要開拓火星、金星、木星的衛星之類,這些星球距離地球太遙遠了。

  動輒幾億公里起步的距離,載人飛船又沒有辦法使用核爆推進,哪怕在月球建設質量投射器,未來載人飛船的速度也很難突破每秒50公里的極限。

  因此使用生物合成技術,在外星就地取材擴大開拓基地的規模,才是最優解。

  如果什么東西都靠地球輸送,那人類開拓太陽系的速度,將下降幾百倍。

  謝謝各位親的支持(ω`),求訂閱、收藏、

夢想島中文    智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