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百八十三章 禍起東海

夢想島中文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雙方主帥都是久經沙場,根本不會犯下低級錯誤。

  如此一來,雙方博弈便更加驚險,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對方找到破綻。

  趙王固然是在此設局,但設局之人也未必一定就是獵人,也有可能是獵物。

  在確認地形無誤之后,趙天麟等人便回到了中軍大帳之中。

  雖然現在確認了這段河水的深淺確實可以供人蹚水過河之后,又有了新的問題擺在了平靖軍眾人的面前。

  水溫!

  燕趙之地,入冬之后的水溫,寒徹骨髓,不是尋常人可以承受的。

  先前趙天麟已經嘗試一番,即便是有陽剛真元護體,也感到這河水冰冷。

  燕趙之地的隆冬臘月,河面會被徹底冰封,即使是現在的清晨,河面之上也會結一層薄薄的冰面。

  這兒的河水,若是讓士卒蹚水過河,極低的水溫,會讓近半的將士在短時間失去戰斗能力,若是沒有辦法及時取暖恢復體溫,甚至會出現大面積凍傷凍死的情況。

  “將軍能不能讓精銳的分隊先行以舟筏渡河,然后在對面提前點燃篝火,咱們的將士一到了河對岸便立刻烤火,如此便可保證將士不會出現大規模凍傷的情況。”鐘亞期覺得自己很機智。

  提前做好準備,方能百戰不殆。

  趙武和趙天麟只是笑笑,還是太年輕了!

  現在尚未確定,是白天渡河還是夜間渡河,若是選擇夜間渡河,那怎么可能點燃篝火取暖?!這不明擺著告訴趙王叛軍,我來偷襲了!!!

  就算是白天烤火也不行!

  混身濕透的人,即便是借助篝火,想要烤干衣物,也需要一段時間。

  如此大規模的軍隊在河岸邊集結,立刻會被趙王軍的斥候發覺,那時候,平靖軍的將士都圍在一起烤火,敵軍的騎兵突然殺到,該如何抵抗趙王軍精騎的鐵蹄?!

  這個辦法看似周全,實則在戰場上根本行不通。

  趙武思慮一番之后,開口道,“此地水深較淺,是不是可以讓弟兄們在此地搭建一座木橋,乃至數座浮橋,這樣弟兄們就不必蹚水而過。”

  搭橋最大的難題就在打樁,現在這水深不過到人的大腿,要想打樁不過輕而易舉。

  趙天麟聞言還是眉頭緊鎖,趙武這個辦法,相比于之前鐘亞期所說的烤火,已然靠譜多了。

  但對于趙天麟來說,這個辦法還是不夠高效、便捷。

  就算還是搭橋,平靖軍的兵馬也只能在橋上像擠藥膏一樣擠過去,雖然比用舟筏要快上不少,但還是不夠。

  而且搭木橋雖然很快,但一座乃至數座能夠容納上萬人乃至十萬人的橋,也是需要時間的。很有可能被趙王軍巡邏的斥候騎兵提前偵知。

  這個辦法可以作為最后沒有辦法的備選,但還需另想他法。

  東海,為大周東部最大的海域,東瀛、琉球、爪哇諸國皆在東海之上。

  在前唐時期,這些小國都是前唐的臣屬,向前唐俯首稱臣。

  為了學習前唐的技術,東瀛曾經向前唐派出遣唐使,以此學習前唐的文化技術。

  前唐建立之后,在太宗、高宗兩大雄主手中成為了當時最強大的帝國,同時期的東西突厥、高句麗、吐谷渾、鐵勒、西域三十六國都被前唐之威壓得瑟瑟發抖,唯一能夠喘息的,只有依靠地利之勢的吐蕃。

  前唐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發達,聲威遠揚,對東瀛以及東海各國都有巨大吸引力。

  東瀛通過四次遣隋使,朝野上下對神州更加仰慕向往,出現學習模仿神州文化的熱潮。

  從東瀛的舒明天皇第一次派出了遣唐使的二百六十年間,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

  東瀛所謂的“大和文化”其實不過是從前唐文化之中學得了皮毛而已。

  東瀛最后一次指派遣唐使之時,前唐剛剛勉強平定了黃青帝之亂,藩鎮割據、宦官擅權、朋黨之爭,國勢江河日下,文風逐漸衰頹。

  東瀛倭族,宵小奸邪之輩,畏威而不畏德。

  前唐的衰弱,讓東瀛的狼子開始滋生野心,對于神州少了一分敬畏,多了三寸貪婪。

  此后曾經多次想要入侵中原,皆被擊退。

  但他們骨子的貪婪讓東瀛時刻想要圖謀神州大地。

  而最近,這個機會似乎又來了。

  他們從神州之地得到了情報,神州最大的藩王,趙王朱楷起兵靖難。

  大周朝廷的注意力已經被趙王所吸引,此刻正是他們突襲東海的大好時機。

  此前的東瀛已經暗中派出多支精銳的浪人武士,假扮海盜,在東海之濱燒殺搶掠。

  初時,普通的城防軍和團練完全不是這些人的對手,沿海之地雖然有精銳神武軍士卒防守,但他們駐扎之地皆是要地,不可輕離,就在六軍都督府要調精兵、水師鎮壓之時,楊清源向兵部和六軍都督府保舉了一個人。

  原三水關巡檢,后因戰功升遷為游擊將軍的戚元敬。

  當時的楊清源雖然已離京城,但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

  剛剛登基的麟德天子加封楊清源為太子太師,輔國大將軍。

  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從一品掌以道德輔導太子,而謹護翼之。多為虛銜無實職。

  而輔國大將軍也是武散官,雖然是從一品,但是并不掌軍權。

  不過此處就可以看出當時楊清源的影響力。

  新任檢校龍武軍大都督曹雪陽是他的紅顏知己;新任內閣首輔錢牧謙是他的座師;下一任內閣接班人王華是他志同道合的生死之交。

  他保舉的人,自然受到了兵部和六軍都督府的重視。

  戚元敬這個沒什么大背景的剛剛勉強邁入中層將官門檻的游擊將軍被任命為平倭將軍,由他編練新軍鎮壓沿海倭寇。

  但有的時候,就不得不服楊清源的眼光,內閣兵部、六軍都督府對于楊清源這種胡亂保舉無名小輩的行為是頗有微辭的。

  你楊清源固然用兵如神,在軍中德高望重,但也不能隨便指派一個自己的親信去平倭吧!

  只要戚元敬平倭失敗,他們就可以憑借此為突破口,來削弱和化解楊清源的威望和光環。

  然后,他們就沒有然后了。

  戚元敬與薊西統兵千總陳伯俸一起來到義烏縣城,拿著批文找到縣令趙大河,募得三千人,又迫于人心難得,違令增選一千,令趙大河為監軍。

  隨后戚元敬帶著招募到的四千新兵前往山陰進行嚴格的訓練。他首先用保家衛國的思想教育士兵,牢記是為解除百姓禍患而戰的。同時嚴明軍紀、嚴格賞罰。隨后教授武藝、編練陣法。

因為是臨時整編的兵馬,暫時沒有給番號,于是用戚家軍命名  大半年后,戚元敬的這支兵馬引來了他們的首戰——海寧前哨戰。

  雙方戰損比為0:200,倭寇被擊殺二百人,而戚家軍僅一人輕傷!

  臺州大捷,戚家軍一舉殲滅倭寇5500多人,自身傷亡20人,戰損比是1:275。

  花街之戰,殲敵1000余人,戚家軍僅陣亡3人,戰損比是1:333。

  林墩之戰!戚家軍接連打戰,急行軍追趕倭寇,導致裝備不全,是傷亡最慘重的一次,最終全殲4000倭寇,自身傷亡90人,戰損比是1:44。

  沒錯,1:44的戰損就是目前為止戚家軍的最高戰損比了…

  前漢巔峰時期,其驃騎軍可以“一漢敵五胡”,前唐的精銳也可以以一當十。

  而戚家軍的最大戰損比——1:44。

  這種有戚元敬所編練出來的軍隊,絕對是神州歷史上最強的軍隊之一。

  然后原本準備狗叫的那些文臣武將都閉嘴了!

  是我等沒有遠見了!

  隨后天子下詔,將這支兵馬擴編,并賜名——“鎮海軍”!

  戚元敬因戰功升任鎮海軍指揮使,鎮海軍擴編至一萬兩千人。這支兵馬也就成了東部沿海所有倭寇、海盜的夢魘。

  東瀛想要入侵神州,就必須先對付這支鎮海軍。

  此時東瀛的掌權之人為德仁太子,他不想錯過趙王起兵反叛這樣的好機會,統領東瀛二十萬兵馬,戰艦三千艘向著神州而來。

  這已經東瀛之地的全部家底了!

  德仁太子雖然掌權,但手下依舊有許多獨立的大名不服其命,其實際掌握的也只有關東地區,這二十萬人馬,便是德仁太子的極限。

  德仁太子是個極為謹慎之人,而且這孩子打小算術就好,雖然有二十萬大軍在手,但是他覺得自己正處于劣勢之中。

  按照1:44的戰損比,一萬鎮海軍可以打四十四萬東瀛武士。

  這么一算,他覺得自己還少二十四萬兵馬,敵軍勢大,敵強我弱,不可硬拼。

  德仁太子便制定了一套調虎離山的作戰計劃。

  他命令麾下大將小西行長率領三萬兵馬向揚州而去,做出要在揚州登陸的態勢,以此來吸引戚元敬的注意力,而他自己則率領十萬精銳鬼武士從越州登陸。

  德仁太子考慮的很周全,若是戰事順利,他便占據越州,遙望中原,若是戰事不順,他便劫掠越州之財富,南下閩州。

  閩州多山地,與東瀛的地形極為相象,德仁太子也自負是山地戰的專家,只要鉆入了這閩州的他便可以依托閩州的群山與大周對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靖難之役正打得如火如荼,東瀛倭賊也來趁火打劫。

  “啪!”戚元敬的一掌拍在了自己的桌案之上。

  “這些倭寇什么意思?!趙王叛亂,他們也要來湊熱鬧?!是嫌之前被打得不夠疼嗎?!那就打!”

  戚元敬如今不是初出茅廬的小將了,而是對倭寇屢戰屢捷,大周新興的名將。

  楊清源更是贊其,練兵之法,當代天下無人能出其右。

  “陳大成、朱文達、吳唯忠、王如龍。”

  帳內四員大將聽令出列,“末將在!”

  此四人都是鎮海軍中驍勇善戰的猛將。

  “你等四人點齊六千兵馬隨我馳援揚州,剿滅倭寇!”

  “陳策、戚金!”又是兩位大將聞言出列。

  “你們二人率領剩余的六千弟兄,鎮守越州,謹防倭寇行調虎離山之計,以保境安民為第一要旨。”

  “是!”

  相比于陳大成、朱文達、吳唯忠、王如龍四員悍將,陳策和戚金的年紀都較小,且文武雙全,通讀兵馬,是被戚元敬當成獨領一軍的人來培養的。

  他們二人更加穩重,于是戚元敬便將守備越州的任務交給了這二人。

  次日,戚元敬帶上了準備好的糧草,提六千兵馬,帶著輜重乘船北上,沿著運河向著揚州而去。

  這是從越州到揚州最快的路徑了!

  “報!殿下,我們在越州的內應回報,駐扎在越州的鎮海軍于今日清晨辰時拔營,坐戰艦沿運河北上,向揚州而去了!”

  說是內應,其實只是倭人給自己臉上貼金的說法。

  大周國民素來自傲,對于倭人視之如豬狗。北境的游牧帝國大乾,確實是我大周大敵,你這小小倭奴算是個什么東西?!

  即便是德仁太子想在大周收買內線也是收效甚微,還多是一些地痞流氓,賭徒酒鬼。

  這些人面對東瀛人的糖衣炮彈,只要糖衣,不要炮彈,主打的就是一個收錢不辦事。

  無奈之下,德仁太子只能依靠自己的那個神秘盟友。

  好在此人雖然行蹤神秘,但確實是消息靈通,神通廣大。很快就帶來了鎮海軍的情報。

  得知了鎮海軍主帥戚元敬率軍北上揚州之后,德仁太子立刻就囂張了起來。

  他心中最畏懼的便是這個鎮海伏波的大將,現在心腹大患被調離,這越州還有什么人可以抵擋他的兵鋒?!更何況他此次還率領倭軍之中的精銳——鬼武者。

  這些鬼武者頭戴惡鬼面具,身披紅黑盔甲,背負妖刀雙刃,只有陰流、伊賀、甲賀等派系的武士才有資格加入鬼武士。

  這是德仁太子能夠統御關中的核心力量,他麾下也只有一萬鬼武者。

  這一萬精銳的鬼武者便是他破開神州海防的無雙利刃。

  站在戰船之上,看著隱約可見的陸地,德仁太子的口中發出了狂熱的嘶吼之聲。

  “帝國,武運昌隆!!”(本章完)

  請:m.ivipxs.info

夢想島中文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