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以鐫刻代筆寫

夢想島中文    我的系統不正經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現在倒是好了,看著眼前的石雕廠,這里的石雕遍地,可謂是集合全國各地各種經典石雕于一堂。

  遇到了這種機會,陳文哲還真是想要把它收入囊中。

  只不過,應該不會太簡單,因為這里的石雕種類太全,又雕刻的太好了。

  不說其他,就說眼前的塔建筑石雕,就絕對不簡單。

  我國歷代修建的石塔甚多,其中運用石雕刻藝術裝飾者常見。

  而在寺觀內的塔中石,雕刻內容多與各種宗教文化有關。

  如唐代至五代的大理三塔,唐代至金代建的云居寺塔和石經,宋代釋伽文佛塔等。

  這些佛塔、寺廟之中,往往還有一些石書雕刻。

  石書雕刻就是碑文一類,碑的種類有紀念碑、記事碑、功德碑、寺廟碑、殿字碑、陵墓碑等多種。

  除極少數為無字碑外,一般都是文字碑。

  通常碑的碑體上刻以文字,有的伴刻紋飾。

  碑座、碑蓋多雕刻紋飾、鳥獸、花草、吉祥物,帝王家的碑蓋上還雕刻有龍鳳等。

  制作碑的石料以大理石居多,砂巖、花崗石也常用。

  石碑有的個體巨大,有的成為群體碑林。

  石書則以石代紙、以鐫刻代筆寫,巧奪天工。

  石碑、石書雕刻名作甚多,如《長安碑林》包括從漢至清的歷史碑碣3000多種,是全國最大石書藏館。

  它與正在興建的開封《翰林碑林》,合在一起可以說是碑的海洋。

  這兩根地方集歷代著名書法家之楷、行、草、篆、隸、魏體書法之大成。

  除石碑書和山崖石刻等大型雕刻外,還有另外一些石書石刻。

  如帝王陵墓中的哀冊,和現代精刻小型石書等。

  如唐太子墓中發掘的100余件漢白玉哀冊,現代川都用瓦板巖刻制的《三十六計》石書六本共26頁1278字,用打眼線裝訂成冊,每頁厚2.2.6mm,可供翻閱。

  除了這些石雕,就是石獅石刻數量最多。

  我國石獸雕刻中,石獅雕刻別具一格,制作量無計其數,裝飾用途廣泛。

  如皇宮、宅院、官衙、廟字陵墓和現代的大型商廈、賓館、酒樓大門兩側的石獅雕刻和橋梁、碑、坊的石獅裝飾雕刻等。

  石獅體態造型變化多姿多樣,如站、蹲、臥等,千姿百態,且常有地域性差異。

  雕刻的石獅取材廣泛,多用砂巖、大理石和花崗石雕成。

  石畫工藝品雕石畫,與生活藝術用品石雕石刻種類很多。

  如石崖畫、天然彩石畫、鑲嵌石壁畫與石屏等石畫雕刻;

  端翕欲、魯、洮河、松花、天壇(或盤古)與賀蘭等名硯石雕;

  鎮紙、文具石雕;

  茶具、酒具、煙石具、燈具和桌、椅、凳茶幾等日常生活用品工藝石雕等,其數量大、制作精;

  硯雕等獨具風格,成為中華石文化的奇葩,鑲嵌石壁畫是當代石刻藝術新一絕。

  如新落成的中視塔一樓大廳的彩色石山水畫雕刻,氣勢宏大,技藝令人驚嘆。

  到了現代,石雕也沒有成為歷史,反而更多,因為加工工具更加先進,加工石雕更加容易,所以紀念石雕開始興起。

  為美化城市,提高人民大眾的物質與精神文明生活,紀念先烈和英豪等,我國修建了一些城市園林和紀念石雕。

  尤其是1978年以來,全國各地大中城市的城市雕塑、園林雕塑和紀念雕塑發展很快。

  這一時期大理石和花崗石雕刻空前盛行,其中有一批是不可多得的珍品石雕。

  如前敘述天門廣場的漢白玉浮雕,紀念堂及川都人民南路的漢白玉和蜀白玉雕像,津南開大學的漢白玉雕像。

  以上各類石雕刻藝術,往往在一座大的建筑中包羅有兩種或幾種。

  如寺廟石雕中常包含碑、坊、塔、獅等多種石刻。

  其相互襯托、裝飾渾然一體,形成一套完整的石雕群體藝術,其文化藝術綜合價值極高。

  這些就是中華石雕文化,既然中華家有,國外也有,而且其藝術水平也很高。

  在西方石雕從業人員被稱為石雕家,他們跟畫家,美術家被看著是同在一個群體。

  而在我國石雕從業人員被稱為工匠,他們社會地位低下,只被稱為一般的普通從業人員,甚至是粗工。

  伴隨著西方石雕的流入,這些石雕從業人員才被認同,石雕被列為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時我國石雕家的地位才被提升,才增加了社會公眾對石雕家的認同。

  這是西方石雕與我國石雕,有何區別的其中一個原因。

  從實踐層面來講,在近代,盡管我國石雕工匠與西方石雕家,在創作形式上極為相似。

  但是兩者肩負的社會責任,大相徑庭。

  在我國,石雕人員仍然是傳統分工中的一員。

  其主要職責是為寺廟建筑塑像、為建筑雕刻石頭。

  一方面,他們沒有獨立創作的自由空間。

  從表現對象、作品所處空間等方面來講,他們的作品缺少介入社會現實的能力。

  而在西方,在“工作室”自由創作的石雕,能借助作品表達自己對社會的觀察,作品力量絲毫不弱于同時代的畫家。

  接受各方定件、從中獲利的西方石雕,其作品則可以進入各種現代社會的公共空間。

  比如廣場、街頭、公園,其作品自然會引起公眾關注。

  這也是西方石雕與我國石雕,有區別的另一個原因。

  “這是一座外國神廟?巴勒貝克神廟?”

  就是因為看到了一座外國風格的建筑,陳文哲才會想到西方石雕。

  他還真沒想到,接下來居然看到了一座縮小版的寺廟建筑。

  此時想一想,仿制這座寺廟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它是《世界遺產名錄》中,最神奇的遺跡之一。

  只不過,陳文哲看到的這些縮小版的西方建筑,怎么感覺味道不對?

  “居然帶著點諷刺意味?像是假貨?或者他表達的意思,就是說這些建筑是假貨?”

  看著看著,陳文哲笑了起來,這里的縮小版本的西方古代建筑,每一座看著都有點猥瑣。

  如果放大到真實版本,看著也許會感覺震撼,但是縮小了,是真不太好看。

  這也許就是作者的本意?他就是看不上這些西方建筑?

  (本章完)

夢想島中文    我的系統不正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