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四十六章 首期外擴開拓建設

夢想島中文    1983:從分田到戶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羅大隊長!走啦!”

  “就來就來!對了,常剛強,大家都把東西帶齊了沒有?我們這次可是要搭建工棚,住在那里至少一個月的。”

  “大隊長,你就放心吧,我們大隊的蔣玉鳳主任,可是十支大隊中最細心的后勤主任了,所有的東西都帶齊了。”…

  八六年十月二十九日,羅遵帶領的第一大隊,準備開拔遠行。

  他們這支萬人施工隊,一部分人手將在今天中午前,先行抵達東北方向一百二十公里處的大鐵礦所在。

  那里有一座儲量巨大的大鐵礦,已經被老板帶著一隊技術人員,使用一款新型的金屬探測儀,給探測了出來。

  老板昨天傍晚時,把大型鋼鐵廠的建設規劃圖紙,交給了羅遵和第一大隊的副隊長常剛強。

  常剛強也是茶城的老員工,是第二批員工招聘的時候,加入公司的。

  他是茶城礦栗鎮人,家里就在鎮中心的大街上,因為不是農村戶口,所以家里并沒有田地。

  他家里世代都是木工,靠打造家具出售為生。

  常剛強知道,家具在縣城才能夠賣上比較好的價錢,所以經常用板車拖著一大車的家具,步行趕去四十五公里外的縣城售賣。

  因為路程遠,凌晨兩點鐘就得出發,生活是真的苦不堪言。

  結果在兩年多以前,在一次前往縣城出售家具的時候,聽到有不少人在議論王強的公司招工。

  當時只有十九歲的常剛強,哪里會甘于現狀?

  于是在打聽了一下王強公司的情況后,立即去報名參選。

  子承父業,有著一手很不錯的手藝活,加上本性不錯,十分順利的通過了面試和試用期考核。

  作為當時公司不多的三星級人才,而且因為工匠天賦的原因,眼力和觀察力都很不錯,常剛強一直都是擔任管理人員。

  因為他很有觀察力,職位一步步的提升,后來成為了王強帶領的那支汽車廠技術改裝團隊的負責人。

  在來到了海外之后,又被委以重任,成為了羅遵的副手。

  老板昨晚開著皮卡車,單獨一人一車遠行,到沙漠深處進行新一輪的礦產勘查了,說要兩三天后才回來。

  臨行前交代,由何麗珍與馬彪兩人,全權負責這里的工作,有自行決斷的權利。

  何麗珍見到羅遵帶領的第二大隊,已經完成了港口區域所有地面清理平整的整修任務,想了想,決定還是讓羅遵和常剛強帶著第二施工隊,今天早上趕赴大鐵礦,進行鋼鐵廠的修建工作。

  反正老板已經將大型鋼鐵廠的規劃建設圖紙,交給了羅遵和常剛強。

  等他們把地基打好,這里的幾座基礎建設材料工廠,就會開始產出各種基礎建設材料了,正好接得上。

  港口附近的紅磚廠邊上不遠處,因為深挖改造丘陵高地的緣故,發現了一大片適合燒制耐火磚的特殊泥土,那里的施工隊,隨即開工建造一座耐火磚廠。

  大家都有些感慨:老板說的不錯,這片表面上看上去寸草不生的大沙漠,地下蘊含的各種資源,實在是太豐富了。

  估計這也是老板在這里的建設剛剛步入正軌,就迫不及待的去大沙漠深處,進行新一輪礦產資源探查的原因吧。

  這片茫茫大沙漠,從古至今,都沒有被人類開發過,所以沒有人知道,哪里有什么礦產資源?儲量預計有多少?

  老板這回親自帶著先進儀器,去沙漠深處探查一下,很有必要。

  比如公司現在急需的煤礦、鎢礦、銅礦、錳礦等等,都盡量能夠自產自銷才行。

  “出發!”

  羅遵坐在拉滿了東西的豪華型皮卡車駕駛室中,從打開的車窗向外朝著前方大手一揮,對附近的幾名管理人員喊道。

  隨著他一聲令下,由五十輛大型挖掘機打頭,沿著已經打下木樁,扯上了邊繩的沙地,開始了另一條北向大運河的挖掘工作。

  想要建設一百二十公里以外的大型鋼鐵廠,不是這么簡單的。

  首先要做的就是通水通電,才能夠把萬人施工隊和今后的鋼鐵廠員工安置下來。

  所以,這支機械化施工隊的第一個任務,就是開挖一條大運河,向東北方向延伸,一直延伸到鋼鐵廠所在。

  而且為了保持水質的清潔,達到流水不腐的效果,使得大家有著真正的清潔水資源來使用,這條大運河還將在抵達了鋼鐵廠范圍后,轉圈回轉,重新回流到向東流淌的一條大運河中,不會浪費珍貴的水資源。

  這就使得這條雙向流轉的大運河,必須要規劃好,才能夠達成最佳的效果。

  因此,王強交給羅遵的規劃設計圖上,設計了一條倒U形狀的大運河。

  來回流淌的河道,是平行的,互相之間距離也是十公里,沿河兩岸,可以規劃建設出相應數量的十萬畝超大型農業基地。

  五十臺大型挖掘機,分段施工,每十臺挖掘機組成一個施工小組,一路向前橫推。

  一個個大小沙丘被推平,深翻壓實后,一條五十米寬的大運河,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著目的地快速延伸。

  在這條緊急修建的大運河竣工以前,為了施工的方便,是不會進行河水引流的。

  由著機械化施工隊進行大運河的挖掘工作,羅遵則是帶著第二施工大隊的大部分員工,分批乘坐各種運輸車輛,先一步前往目的地。

  這是為了擇地進行安營扎寨,先把工棚搭建了起來。

  大船隊這次遠行而來,做的準備工作很充分,老板親自設計出的活動特種塑鋼板房,搭建操作簡單快捷,而且可以重復使用。

  這種搭建大型活動板房的新型成品材料,足足裝載了半艘六萬噸運輸船!

  這就使得一支支遠行開拓的萬人施工隊,在住宿方面十分方便、干凈整潔。

  羅遵帶著大隊車輛和人員,不快不慢的行駛在打好了地標界樁的沙地上,根本不用擔心會迷路什么的。

  中午十二點鐘,車隊就在風沙之中,抵達了目的地。

  因為這里靠近海邊,只要不是臺風季節,很少受到沙漠風暴的襲擊。

  不過,這里的風雖然不小也不大,但是擇地搭建大型活動板房,不但要將所有的活動板房連接起來,還需要用纜繩綁在木樁上,用大錘把木樁打入很深的地下牢牢地固定住,免得萬一不走運,遇上狂風暴雨,那就十分糟糕。

  在海邊的大沙漠中,遇上任何的惡劣天氣,也是正常的,不得不做好各種防范準備。

  首批隨行而來的兩千名員工,立即開始從拉著大量活動板房材料的幾輛大拖車上,開始卸載物資。

  大家至少也要常駐在這里一個月,因此準備的各種物資數不勝數。

  至于吃的?

  好吧,大家都得承認,抵達大海灣以來,伙食簡直不要太好。

  由二十艘中型專業捕魚船只組建的捕魚隊,每天出海都會捕撈回來大量的各種海鮮,而且現在是免費的,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現在的這片海域,各種各樣的海鮮,實在是太多了。

  捕魚隊基本上每天都只工作半天,弄回來的各種海鮮,就足夠大家吃了。

  在海外基地步入正軌前,免費的伙食,就是大家的福利之一。

  大家以前在國內,何時有過這種生活?

  自然都是開心不已,每天都在大吃大喝,不要太爽。

  兩千人的動作很快,半個小時不到,就已經把所有車輛上的各種物資,卸載到指定地點。

  大車隊立即掉頭離去,準備將剩下的幾千名第二大隊員工,一次性的運載過來。

  對于如何安營扎寨,如何進行首期工作,羅遵和常剛強早就帶領幾十名管理人員,一起實地考察、商量研究好了。

  因此,車隊剛剛離開,他們就馬上指揮大家開工。

  這處位于大海灣東北方向的丘陵高地邊緣地帶,很快的就是人聲鼎沸,眾人忙得不亦樂乎。

夢想島中文    1983:從分田到戶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