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六十二章 圖景

  滾滾熱浪從田間席卷而來。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百姓衣服被汗水浸濕,但依然阻擋不了他們對收獲的熱情。

  對于劉福的話,趙煦點頭贊同。

  雖然百姓要交一成的賦稅,但相對于收獲來說,這點真是九牛一毛了。

  即便除去吃喝,年底也是有剩余的。

  再者,之前塢堡建設中,有不少百姓參與。

  這些百姓賺了不少,現在夏收,他們又從武安縣回到鄉里收割麥子。

  銀子也賺了,收獲糧食也沒耽擱。

  可以說,在當下的燕州百姓中,他們更富裕。

  只是塢堡建造畢竟只需一小部分的百姓,達不到他讓燕州百姓普遍富裕,同時又興建基礎設施的目的。

  想到自己的大基建計劃,他對劉福道:“這次夏收完,基建的事就要提上日程。”

  劉福點了點頭,基建這個詞對他來說不陌生。

  政務學堂中燕王已經提及了不少次,而且和他們詳細解釋過。

  其作用是什么,他也一清二楚。

  甚至在學堂中,燕王還讓官員們將燕州需要的基建列出來。

  “是,殿下。”劉福面色激動,這次他沒有哭窮。

  他清楚燕王賣火炮賺了不少銀子。

  而且現在商會每月的進項很穩定,王府的收入不斷增長。

  這些銀子堆在庫房也是堆著,不如拿來搞基建。

  既能為燕州工商業發展打下基礎,又能讓百姓富裕,刺激燕州商貿發展。

  當然,這種思想的轉變不是憑空來的,而是和他常常去學堂聽講有關系。

  現在他懂了不少東西,比如燕王向官員解釋了為什么要重商?什么是工業?基建的經濟原理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燕王告訴他們大地是圓的,不是方的。

  這點當時在學堂上遭到了不少官員的非議。

  為此就在前幾日,燕王特意帶著官員們去了靜海縣。

  還令一艘漁船揚帆出海。

  當這艘漁船返回的時候,讓他們用望遠鏡觀察船的船帆。

  這時,他們發現竟然是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

  自此,再無官員質疑燕王。

  而這不過是燕王在政務學堂講政務時候隨意插入的一個小話題。

  這樣的小話題燕王時不時就來一個,驚的官員們如同燕王說的那樣,懷疑人生了。

  “燕州的百姓最苦,等來殿下真是上蒼的恩賜,這以后,百姓們不僅能吃得飽,穿得暖,還能有余錢喝點小酒了。”劉福感慨了一句。

  “這算什么?本王還要讓他們人人都穿得起綾羅綢緞,百姓家的子弟都有錢讀書,隔三差五能吃上肉。”趙煦望向田間揮汗如雨的百姓。

  在當代的一本叫《羊毛的回憶》的書有這樣的記載,十八世紀的英國鄉下,住的是磚建的村舍,紅瓦屋頂,身著毛料衣服,足登皮鞋,吃的是白面包。

  除此之外,一位農民家庭開支中,食物類還包括,面粉、燕麥片、塊根植物、蔬菜、蠶豆、豌豆、水果、牛奶、牛油、奶酪、肉、鹽、啤酒、舶來品、醋、香料等。

  而十八世紀不過1700年以后。

  可見此時的西方社會通過工業和全球殖民達到了一種怎樣的生活水平。

  想到這些,他只是覺得他眼前這些自己封土上勤勞的百姓不該累死累活,最終連褲子都穿不上。

  他有必要讓他們也達到類似的生活水平,甚至更高。

  “若能如此,下官死而無憾了。”劉福聞言,面露憧憬之色。

  但他也只是憧憬一下,不認為燕州將來真能如此。

  畢竟自古以來,百姓就沒過上這樣的日子。

  趙煦看得出劉福不相信自己,他也不解釋。

  畢竟劉福沒見識過蒸汽機推廣后工業帶來的物質富足。

  他也不解釋,一切用事實證明更有震撼力。

  沿著浮石村轉了一圈,基本上百姓們都忙碌著。

  或是割麥子,或是扛著麥子到村里的打谷場打麥子。

  里正范正得知趙煦過來,頂著一個破草帽過來。

  正要行禮,趙煦揮揮手,令他免禮。

  “村里的化糞池建的如何了?”趙煦問道。

  這是土肥的事過后,趙煦在學堂上給劉福下的一道命令,讓每個村子每戶都挖一個化糞池。

  土化肥當下只能就近使用,否則成本太高,不劃算。

  除非將來造出了蒸汽機,有了蒸汽船航行于河道運輸。

  這土肥方能暢行燕州。

  但土肥也只是一個辦法,還有一個漚肥的辦法就是化糞池。

  他要求府衙官員到浮石村,工坊區提供水泥,青磚,挖土,用青磚在其中建一個方池,四周面抹上水泥。

  由于水泥的特性,這樣的池子很堅固且不會滲漏。

  平時讓百姓將人和動物糞,燒過的草木灰,爛菜葉,掉落的樹葉都扔到里面漚肥。

  如此,每季播種之前,百姓便能給自己的土地施肥,保證收成。

  至于化糞池產生的沼氣他就不打主意了,暫時利用不起來。

  現在,浮石村就是個試點,接下來府衙會要求各郡官員前來參觀,推廣到其他郡去。

  “回殿下,建了有一半了。”范正說道。

  這個東西府衙出人出力出錢,說能給漚肥,自然沒人反對。

  每戶人家都很配合。

  趙煦點點頭,帶著劉福等官員到了一個百姓家。

  此時,幾個泥瓦匠正在百姓家的籬笆院里忙碌。

  這個化糞池建的位置介于茅房和豬圈之間,有水泥管道連接兩處。

  可以通過上面的蓋子再把草木灰,樹葉等東西拋入。

  如此,一個完美的漚肥系統便形成了。

  當然如果百姓家沒有養豬,其他動物也是一樣。

  簡單看了下,又巡視了其他一些人家,趙煦滿意離去。

  化糞池這個東西即便在當代也不落后。

  八九十年代,農村尚且在推廣,再者又沒什么技術含量。

  在燕州推廣可謂十分適宜了。

  如此一來,不但令鄉間更加衛生,減少臟亂引起的疾病。

  還能給每戶提供農田的肥料,基本上一舉兩得。

  回到府衙,天色漸漸黑了下來。

  趙煦又同劉福說了灌溉的問題。

  漚肥是為了提升畝產,灌溉是為了讓更多土地能夠得到灌溉。

  這樣便能擴展燕州良田的數量。

  畢竟無法灌溉的田同樣無法豐收。

  而這個問題,就要在基建中解決了。

  他要從燕州的大河中引水,建立水渠網。

  如此不出幾年,灌溉和漚肥共用,他相信燕州的農業必將不輸江南。

夢想島中文    從今天開始做藩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