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兩百五十三章 局勢

夢想島中文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時至盛夏,京軍立威,伸威,揚威,振威四營,四營共四萬余大軍,在忠義伯,現如今的忠義侯趙武統領之下,已是駐守山海關有近半年時間。

  曾經本該為遼東防線最后方的山海關,亦是早就成了戰爭的第一線。

  近半年時間,這雄偉關城之下,直至廣寧,這段狹長的遼東走廊之上,戰爭就從未間斷過。

  按李修對山海關的軍令,固守山海的同時,務必讓遼賊不得安寧。

  故而,在這近京軍駐守山海關這段時間,

  大戰小戰就從未停止過。

  當然,戰爭,只是整體策略的一環。

  從山海關,至東江,以及登萊,目前對遼鎮用得最多的手段,反倒是挑撥拉攏。

  畢竟,遼東軍民,受大明皇恩數百載,又豈是輕易可以割斷的。

  以正面兵鋒壓迫,經濟軍事全方位封鎖削弱,敵后挑撥拉攏動蕩其根基,便是如今李修定下的對遼鎮與后金的整體戰略。

  當然,就山海關而言,軍事的作用,遠遠大于其他一切。

  遼鎮叛變,山海關的戰略作用,無疑是急劇提升。

  在從前,山海關的最高武職,不過是區區一總兵,統轄范圍亦是局限于山海關,而現如今,趙武統領數萬大軍,為山海關督師,統轄范圍亦是將整個山海關一帶,乃至于后方諸多城池,皆是納入山海關防線之中。

  當然,重心還是只有山海關,之所以擴展山海總兵的職權,晉為督師,只是因山海關之前的緩沖之地盡失。

  山海關雖巍峨險峻,但,若有心懷不軌之人,后方搗亂,那一不小心,就得出大亂子。

  出于這種考慮,李修才特意將山海關的職權擴大,將后方一帶府縣納入山海關的管轄范圍,以防不測。

  如此,曾經的關寧錦防線,亦是徹底成為歷史,山海重鎮,亦是徹底踏上歷史舞臺。

  同樣踏上歷史舞臺的,便是那登萊重鎮了。

  不同于山海關偏向戰略防守的態勢,登萊鎮,從創立之初,就被賦予了戰略進攻的使命。

  水師陸戰,這四個字,便足以說明登萊鎮的性質。

  和從前的京軍薊鎮一樣,登萊,同樣是百廢待興,在從前,登萊雖有過輝煌之時,但隨著袁可立的去職,朝廷戰略方向徹底轉向遼鎮,登萊亦是隨之徹底落寞。

  如今,在李修的大力支持下,登萊,亦是一點點的恢復以往的輝煌。

  水師戰船數百艘,橫列渤海,北望遼東,扼住東江命運咽喉的同時,亦是如一柄利刃,威懾著遼鎮及后金腹地。

  畢竟,如今之登萊,可不同于當初朝廷對東江的支持,對東江,不管是李修,亦或者朝臣,皆是擔心尾大不掉的局面出現,故而,東江雖強勁,但實力亦是有限。

  而現如今,朝臣或許還有擔憂,但對李修而言,登萊,無疑是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

  軍械兵將,糧草銀兩,乃至戰船匠戶,皆是源源不斷的塞在了登州,其待遇,看得東江的毛文龍是眼紅得口水都要掉出來了。

  但顯然,有了登萊,東江的戰略重要性,無疑是直線下降。

  而且,最最重要的便是,登萊鎮的成立,直接扼住了東江的命脈。

  曾經,東江鎮之所以能夠成立,便全賴袁可立的支持,而隨著袁可立的去職,東江鎮,亦是極速衰落,之所以能撐下來,全靠毛文龍干的一些走私勾當。

  而走私渠道,無非就是從大明,走私至遼東。

  而如今,登萊鎮立,水師橫列渤海,位于東江后方,無疑是直接掐斷了這一條能讓東江自力更生的命脈。

  而對東江鎮而言,沒了自力更生的資本,意味著什么,顯然很是清晰。

  一人撐起一鎮,在遼東這地方,摸爬滾打這么多年,戰略眼光,毛文龍自然不缺。

  在毛文龍看來,如今之局勢,后金遼鎮,就是秋后的螞蚱,蹦噠不了多久了。

  他再傻,也不會在有著遼鎮的前車之鑒,明知道是條絕路,還一頭栽進去!

  皮島之上,甲胄血漬斑駁,戰袍舞動,毛文龍滿鬢斑白,風霜之意盡顯。

  此刻,望著碼頭上那一艘艘滿載物資而來的戰船,毛文龍神色唏噓,滿臉自嘲:“老夫征戰大半輩子,好不容易攢下東江這點基業,現在,保不住了!”

  此言出,一旁東江眾將皆是沉默,登萊水師游曳渤海,禁海令頒布,不持登萊令旗出海者,皆視為通敵!一律殺無赦!

  短短一兩個月時間,碩大的渤海之上,曾經繁忙的舟船滿載之景,亦是徹底消失。

  東江苦心經營的走私網,苦心鑄就的一條自力更生之路,亦是從源頭上徹底被扼殺。

  一手大棒,一手甜棗。

  這些滿載物資的戰船,無疑就是那秦國公給的甜棗了。

  而這甜棗,吃與不吃,他們也沒有選擇,或者說,由不得他們選擇…

  “行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咱們,就老老實實聽從朝廷軍令吧!”

  毛文龍似乎是看開了,佯裝灑脫:“近來遼賊與建奴都受了災,山海關他們是打不下來的,能動的,也就是只有蒙古還有朝鮮了!”

  “咱們那秦公下了命令,只要遼賊建奴動了,那咱們就得掏他們后路!”

  “都去準備吧,好好打上一場,這皇糧,可不好吃…”

  皇糧好不好吃,這是一個偽命題。

  而對如今的遼鎮而言,曾經招招手便會屁顛屁顛送來的皇糧,如今,卻早已成了遙不可及的夢。

  從古至今,做決策的,皆是寥寥幾個的上層掌權者,但,決策,并不意味著一切。

  畢竟,絕大部分決策之時,底層將士,皆是盲目的,跟隨掌權者而走。

  但若是這個決策,帶來的后果,不能滿足整體的利益之時,決策帶來的反噬,便會隨之顯現。

  如今之遼鎮,亦是如此。

  叛離大明這個決定,底層的遼鎮將士,又有幾個是真正知道呢。

  待眾所周知,已是木已成舟,誰都改變不了。

  但若是叛變,能夠給遼鎮將士,帶來更大的利益,自然而然,也就沒有幾個會去在乎叛變這個事實。

  但現如今,叛變之后,以如今遼鎮的境地,顯然,不僅沒有給遼鎮兵將,帶來足夠的利益,反而,甚至可以說,是極大了損害了本身的利益。

  如此之下,決策的反噬,自然而然,便隨之浮現。

  更別說,還有這戰略封鎖之下,李修所安排的各方軍鎮,不遺余力之挑撥拉攏。

  軍心躁動,暗潮滾滾!

  便是如今遼鎮的真實寫照!

  遼鎮…

  何去何從?

  未來在哪?

  廣寧城頭,袁崇煥眺望著那巍峨聳立,就如一座大山,將遼東與中原隔絕的山海關,久久沉默…

夢想島中文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