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
小時候?
聽音樂會?
巴赫小時候聽音樂會,多新鮮的話題啊。
作為西方音樂之父的巴赫小時候居然也會聽音樂會,這實在讓孩子感到異常好奇,以至于讓都忽略了老師的問題本身。
“老師!巴赫小時候聽誰的音樂會呢?”
王小虎作為代表問出了大家心中最關注的問題。
“老師在問你們什么呢?”徐麗接過兒子的問題,“老師在問你們知不知道作曲家巴赫小時候為了聽一場音樂會要走多少路,無論聽誰的音樂會。”
孩子們這才反應過來。
李安笑:“猜猜。”
嗯嗯,聽一場音樂會要走多少路,孩子們紛紛思考起來。
聽一場音樂會能走多少路,反正肯定比他們聽一場音樂會走的路要少就對了。
“十分鐘。”王小虎猜道。
李安搖頭:“十分鐘才能走多少路,一個成年人一路急也到不了兩公里。”
那可肯定就是大于兩公里咯,小北接著猜道:“四公里。”
李安搖頭:“再猜。”
小喬:“八公里。”
李安笑:“八公里是挺遠了,劉豐瑞到我家剛好八公里,不對,繼續猜。”
小馬:“老師你可以先告訴我們八公里是多了還是少了嗎。”
李安:“少了。”
小劉一聽:“我騎自行車都要半個小時!”
小馬斗膽猜道:“十二公里。”
李安繼續搖頭:“少了。”
眾孩驚呆!十二公里都少了!?
巴赫小時候也只是一個小朋友啊!為了聽一場音樂會居然要走超過十二公里的路!
“你們可以再大膽一點。”
說罷李安加快了腳下步伐,老湯眾人笑著跟上,老實說大家對這個問題都有些好奇。
要知道巴赫一生都沒有離開過家門方圓百里,所以一個小朋友,為了一場音樂會又能走多遠呢。
幾個孩子不約而同地加快了腳步,一時間誰也不覺得累了。
“老師。”王小虎跟得最快,“十五公里對不對!”
“還是不對。”李安一頓轉身公布答案,“三十公里。”
三十公里!!!??
所有人都驚呆了,三十公里什么概念!
“那不得走四五個小時!”海濤更加佩服巴赫老爺了,不愧是鋼琴界的鼻祖啊。
這時馬可拿著手機說道,“鄭老師,恐怕遠遠不止。”
眾人望來,馬可將手機屏幕示意大家,“一個成年人的平均步行速度是每小時是五公里,也就是在不考慮體力損耗所帶來的減速情況,一個成年人需要六個小時才能不步行三十公里。”
一頓,“考慮到巴赫還是小孩,體力遠不如成年人,再加上那個時候的路況肯定不像今天到都出都是馬路,巴赫可能還要走很多土路,并不排除期間要翻山越嶺,最后就是體力損耗的問題。”
“所以我推測少年巴赫需要走八個小時甚至更久才能走完三十公里地來回。”
聽完馬可的推測,孩子們沉默了,走八個小時的路,他們難以想象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象。
只為聽一場音樂會。
“佩服。”老湯有些佩服小馬,更佩服少年巴赫。
就在眾人唏噓時,李安笑了笑:“三十公里只是他去往音樂廳的距離,音樂會結束他還要回家啊,你們聽完音樂會不回家嗎?”
眾孩:“.”
六十公里,小北頓時間心里難受得不得了,不管巴赫未來的成就如何,可少年時期的巴赫也只是一個小孩子啊,和他們一般大的孩子。
就是這樣一個和他們一般大的孩子,為了聽一場音樂會,要走超過十六個小時的路。
李安:“天還沒亮巴赫就要從家出發,回到家的時候正好天也還沒亮。”
為什么啊?就因為一場音樂會嗎?究竟是什么樣的音樂會才會讓巴赫如此著迷,甚至讓人完全無法理解。
現場沒有哪一位孩子不喜歡聽音樂會,可如果讓他們來回步行六十公里只為去聽一場音樂會,他們無法想象會是誰的音樂會才能讓他們這樣。
小車想或許只有老師的音樂會她才愿意,才能做到。
“老師,巴赫是為了聽誰的音樂會?”小劉輕聲問。
李安:“那個時候的音樂會和今天不一樣,打個比方,假如咱們今年六一要在蓉城音樂廳舉行一場演出,現在馬上二月,就按二月算,還有四個月才演出。”
“但是我們的節目單在三月底就要確定,然后提交,最多四月底大家就能在網上看到這場演出的預告。”
“可是巴赫那個時代沒有如此發達的通訊系統,并且那個時候的大多數音樂會沒有提前確定的曲目和演出人員,人們只知道這周三晚上在某教堂或場所有一場音樂會。”
張淼:“開盲盒。”
李安:“對,就是開盲盒,甚至可能還會開到空盒,如果這天這場音樂會臨時取消了,那大家就白跑一趟。”
王小虎:“好不負責!”
李安:“如果趕上了那也沒辦法,就像不是所有的努力最后都有等價的回報。”
小喬:“老師,你會為了一場可能跑空的未知音樂會徒步走六十公里嗎?”
李安:“不好說,有可能也會有那么一兩次沖動吧。”
小北:“老師,那巴赫晚上一個人走夜路回家,他不害怕嗎?萬一路上走不動了怎么辦。”
李安:“可能也會害怕吧,至于走不動了,那就歇歇唄,你們還行嗎?要不要休息一會。”
“不要!”
孩子們的態度異常統一,馬王劉三兄弟再次帶頭向前“沖鋒”,三個小女生緊隨其后。
“慢點喲,注意安全!”
李安對著孩子們的背影大聲喊道。
老湯豎起大拇指:“還得是李安老師,按這個速度,中午我們就能抵達天龍洞。”
李安:“等到了天龍洞我們休息一下吃點午飯,看看太陽落山之前能不能爬到山頂。”
陳璇:“你不讓我們說,你倒是自己先忍不住了。”
李安樂:“我只是給他們打個比方,又沒有說我們六一真有演出。”
山路不算蜿蜒,兩邊青草,野花,樹木,高高低低,錯落有致。
隨后的兩個小時,師生一行走走停停,孩子們始終在前面帶路,其間超過了三伙游客,最后在中午十二時以第一梯隊第一名的身份率先抵達天龍洞。
“哇!”
山風徐徐,抬頭望天,坐落在兩座高聳入云的石柱之間,有一道天然大石縫,通過石縫望去對面山頭,像是一條巨龍盤旋在云霧間,孩子們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間,也不自覺地生出一股豪邁感。
“大家快看!”
眾孩順著小喬的手指方向向下望去,小劉興奮道:“那不是咱們出發的小院嗎!”
王小虎:“這樣看感覺好小啊!”
一眾老師跟來望去,王文陽忽然好奇,轉臉問眾人:“我們這一上午走了多少路了?”
許宏信:“得有十公里了吧。”
李安:“可能不到,咱們的速度已經很快了,上山的路不好走。” 王小虎:“就是,剛才一直跟在咱們后面那伙人走到一半就回頭下山了,我聽見了,有個小孩說太累了。”
穆欣齜牙:“所以說你們很棒啊。”
估計咕嘰咕嘰,不知誰的肚子連續叫了幾聲,李安大手一揮:“來來來,咱們就在這吃午飯吧。”
老湯卸下背包,將準備好的黑色餐布鋪到了石臺下方的避風口。
眾師生席地而坐,紛紛拿出各出發前準備好的吃的,有水果,有面包火腿腸,還有一早店家提供的煮雞蛋,雖然不及昨天午飯的三分之一豐盛,但勝在感覺。
吹著山風吃著簡單的午餐,手邊的青蔥草兒齊腰,不時還有幾聲鳥鳴傳來。
劉兆成隨手摘了一把狗尾草,給幾個孩子各編了一個小手環。
“謝謝劉老師!”
六個孩子開心地帶在手上,一齊伸出手臂拍下了一張有趣的合影。
飯后許宏信找到李安說包菜有點爬不動了,李安見狀招呼眾人集合。
“來來來,咱們在這拍一張集體合影吧。”
一排大人站在后面圍成圈,六個孩子前面席地而坐。
海濤調好倒計時拍攝迅速跑向鏡頭,嘴里喊著“五!四!”
“三!”
孩子們加入!海濤直接跳到馬可一旁摟住小馬蹲下!
“二!”
全體師生最后一齊高喊:“一!!”
許宏信帶包菜下山了,海濤和張淼幾個年輕人想去棧道附近玩一玩。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選擇去棧道玩,那就沒辦法在今天返程前爬到山頂了。
“你們幾個還想繼續往上爬嗎?”李安問孩子們。
“想!”
幾個孩子已經在半路悄悄再次約定,他們今天一定要爬到山頂。
“好!”
李安又看向老湯和穆欣:“你倆是繼續爬山還是和他們一起去玩玩。”
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自背上了前進的包。
小季師姐:“老師,我和小舞也想繼續爬山。”
一行人分成兩隊,李安帶著孩子們繼續向上爬去。
孩子們繼續領路,小季師姐在后面偷偷告訴幾位老師一件事。
“其實他們一早出發的時候說好就爬到天龍洞,然后去棧道玩兩個項目。”
穆欣:“大概是因為巴赫的故事受到了一些觸動。”
眾人笑。
“哎話說安哥你是從哪了解到這些音樂家的小故事,上次你講的那個舒伯特釣魚的故事我回去還真找到了,我當時以為你是編的你知道嗎!”
李安哈哈一笑:“我也記不清我在哪看到的了,反正我從初中的時候就挺喜歡看這些音樂家的趣聞趣事,我記得我第一次知道莫扎特是病死的時候還哭了好一會。”
小舞:“李老師你是雙魚座的嗎?”
李安:“是啊,這和星座有關系嗎?”
小舞笑:“感覺您就像,雙魚座的人特別感性。”
說到感性,李安想了想,他從前也不是個感性的人,大概,嗐,沒什么大概了,就這樣了,感性就感性吧。
“走,我們可不能被他們落下太多。”
太陽再次要落下山時,師生一行終于爬到山頂。
今天的晚霞依舊艷麗。
孩子們已經累得只能坐在地上,顧不上石子硌屁股,一個個氣喘吁吁的說不出話。
但每個孩子都有一種特別的成就感。
過了好一會,王小虎轉過頭:“老師,我們現在走了十五公里了嗎?”
“差不多了,可能還多點。”李安點點頭,片刻笑說,“可能有二十公里也不一定。”
聽到二十公里,孩子們不由得都笑了。
小馬:“如果算上回去的路,我們就走了最少三十公里。”
小喬:“巴赫的一半。”
小車:“嗯吶!”
小劉:“哈哈哈!”
聽著孩子們的笑聲,說實話李安也不知道今天他們究竟走了多少路,但已經不重要了。
孩子們今天的表現都很棒。
坐到幾個孩子中間,李安指向遠處山間的廟門。
“發揮一下你們的想象力,猜猜那扇門的背后有什么?”
孩子們望去 王小虎率先想到:“神仙!”
小劉:“有一棵五百歲的樹!”
小馬:“有一口老井。”
小北:“有一個守廟的老爺爺,老爺爺看起來很慈祥。”
小喬:“有另一個世界。”
哇,小喬的回答讓幾個孩子有種好酷的感覺。
李安笑著問向小車:“琳琳你呢”
此刻已經餓到想吃草的小車現在只想吃一碗香噴噴的麻辣燙:“二毛麻辣燙。”
眾人一愣!
接著哈哈哈哈哈!!!
孩子們笑聲混雜著大人的笑聲,一波又一波,像是被山風吹到了好遠的地方。
小車也笑,“我真的好餓。”
穆欣聞言連忙從包里拿出小面包,不多不少,正巧六個。
小舞從包里取出了火腿腸。
“謝謝穆老師!”
“謝謝小舞姐姐!”
幾個孩子第一次覺得面包搭配火腿腸可以那么好吃。
“老師”,小北忽然說道,“巴赫爺爺走那么多路肯定也會餓吧。”
李安:“當然會餓。”
“有一次巴赫爺爺在漢堡聽完一場音樂會,得知第二天還有一場音樂會,為了聽第二天的音樂會,那一晚他沒有回家,因為回家就意味著他第二天再過來還要再走三十公里,當時他身無分文,已經餓得都快站不起來了。”
一頓,“童年的巴赫爺爺,家境貧寒,每次前往聽音樂會的路上,他只能帶一小塊黑面包,黑面包又干又硬,但即便如此,不到餓得受不了,他也不舍得吃。”
小劉:“巴赫爺爺為什么不多帶一點面包,來回那么遠的路呢。”
李安笑:“你們有鞋穿會選擇光腳嗎?”
只是一個剎那間,孩子們便覺得手里的面包變得異常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