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史文龍平日里居功自傲,十分的不給他們這些文官們“面子”,因此這些三司的官員們自然是直接落井下石,他們恨不得“痛打落水狗”。
而他們也大致猜到了皇帝要法辦史文龍,所以馬上開始了各項程序彈劾史文龍。甚至將史文龍以前吃空餉,還有喝醉酒砸了人家店鋪的事情全都抖了出來。
而這些事情可大可小。
吃空餉,這件事往小了說是“貪污腐敗”,往大了說就是破壞軍制“通敵叛國”。而醉酒砸人店鋪,往小了說教“無故滋事”,大了說那叫“欺壓鄉里,魚肉百姓”。
雖然這些御史言官,三司文臣們想置他于死地,但在三司會審期間,宋慈察覺了史文龍可能有冤情。
因為史文龍的“通敵叛國”毫無邏輯性。
畢竟史文龍官居樞密院副使,爵位列侯,雖然他的爵位低于很多的王公們,但也僅次于他們。而且史文龍是對蒙的主戰派。
宋慈想不明白,這么一位高官,顯貴,為什么要拋棄自己的富貴去投靠敵國。這完全沒有道理,而且不符合邏輯。
而宋慈也看過所謂的“通敵證據”,這個所謂的證據不過是一封書信,只是上面的字跡是史文龍的。
但這種東西在宋慈的面前算不得什么證據,畢竟筆跡模仿這種事,他的助手竹英姑也做得出來。
而至于其他的證據根本不充分,沒有抓到跟史文龍“接頭”的人。
更沒有查抄到他收受的敵國賄賂。
就這么給一個人定罪,宋慈著實有些接受不了。
而三司的其他堂官們都很著急的草草結案,頗有當年“莫須有”誅殺主戰派大臣的感覺。
讀史以明智,知古可鑒今。
宋慈對當年岳王爺的死,十分的心痛,他恨自己不能早生百年去力挽狂瀾。
雖然史文龍的功績和岳武穆是比不了的,但人命大如天,宋慈也不會這般的“草菅人命”。
雖然三司想結案,但宋慈官位京畿提刑官與刑部左侍郎,雖然刑部尚書等大員們都已“蓋棺”,但是缺了宋慈這個侍郎和提刑官的簽字,理論上是不能就這么結案的。
而要誅殺如此的重臣,便需要讓文武百官信服才行,因此必須是“名正言順,程序必須合乎朝廷的規矩。
宋慈不簽字,他們也沒辦法結案。
因為這件事宋慈的岳父,吏部尚書薛庭松,包括他的頂頭上司刑部尚書,都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甚至宋慈的岳父還旁敲側擊的告知了這件事就是皇帝要誅殺史文龍的“冤假錯案”,讓宋慈不要再那么執拗。
因為這件事查來查去,查到的是皇帝的腦袋上。
而且岳父還明明白白的告訴了宋慈,他手中的權力不是百姓給的,不是大宋律法給的,而是皇帝給的。
宋慈何嘗不明白這件事呢。
但是他還是想保一保史文龍,畢竟謀反罪,那可是抄家滅門之禍。
至少宋慈也要想辦法讓他的罪名低一點。如果可以保下他判個流放,也好過抄家。
而宋慈也在等著“衛王”回來,如果衛王回來的話,肯定可以仗義執言。
只不過宋慈的希望落空了,因為他們的“衛王”殿下,如今正在洛陽城里和姑娘們廝混,整軍備戰,根本無暇顧及臨安的事情。
雖然史文龍是個跋扈的人,但他卻也是大宋的重臣,而且還是跟耶律楚材那般的執拗忠臣。
李清微也是把南宋當做“假想敵”的,如今宋度宗自斷臂膀,他只會樂見其成,又怎么會救他呢。
宋度宗雖然知曉宋慈是個能臣,但是這個人實在是太執拗了,正當宋慈的調查,即將為史文龍洗清冤屈的時候。
一個案子找到了他自己的他頭上,宋度宗如法炮制,誣陷宋慈收受了史文龍的賄賂,然后包養外宅竹英姑。
以此罪名,那些宋慈處理過的王公貴胄們,紛紛落井下石,然后宋度宗便就坡下驢將宋慈收監,同史文龍一道關押在了天牢之中。
不過宋度宗沒想殺宋慈,因為他給宋慈定的罪名是收受賄賂,等什么時候風頭過去了,他再以“證據不足”的理由把宋慈放出來。
但是聽到把宋慈下獄之后,趙珂有些坐不住了,她雖然也不喜歡宋慈,但是她知道宋慈是個好官。
宋慈的人品趙珂是知曉的,史文龍的罪狀如果真的是證據確鑿,那么宋慈不可能這么包庇他。
而且趙珂私下里還跟自己的“干哥哥”趙無忌,還有宋慈的娘子薛玉貞,助手竹英姑會了面。
他們大家都認為宋慈要“包養”竹英姑,收受賄賂這件事純屬是無稽之談。
別人不清楚丈夫的為人,但是作為妻子的薛玉貞卻是知道,自己的丈夫跟竹英姑是清清白白的,竹英姑甚至在宋慈的眼中并無“男女”之分,只是將她當成助手而已。
而趙無忌也是這么說。
或許其他人的話,趙珂聽完后會存疑,但是自己“干哥哥”的話,她是深信不疑的。
他們兩個是吃一個人的奶長大的,而且趙無忌也沒必要去騙她。
畢竟趙無忌與趙珂的關系匪淺,他也算當今天子的半個“干兒子”,若是他愿意的話,他完全可以憑母親這條線,讓“干妹妹”紫薇帝姬向天子為他討個錦繡前程,雖然官不會太大,但是最少也是四品起步。
而他卻拋下了錦繡前程,跟在宋慈的身邊,做一個微末的京畿捕頭。這是因為他敬重宋慈的為人,才甘愿在宋慈的身邊。
有趙無忌,薛玉貞兩個人的作保,趙珂愿意向父皇進言,幫宋慈洗清冤屈。
于是她便屢次進宮請父親釋放宋慈。
但是宋度宗的心里明白,如果把宋慈放出來,以宋慈的性格肯定還要查下去。到最后下不來臺的是自己。
說不定他還會扣上一個冤陷功臣的帽子,因此史文龍的罪名必須做實,但是可以適當的從輕發落,從而彰顯他貴為天子的“仁德”。
但是宋度宗又不想敗壞自己在女兒心中的形象,若是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告知女兒,不知道自己的寶貝女兒要怎么想自己。
于是宋度宗趙禥,總是以此案尚在偵辦的為由,搪塞趙珂。
而趙珂也是在不斷地打探著案件的進展消息,沒有了宋慈,三司很快就給史文龍定了罪。
史文龍“通敵罪”成立,只是要如何處置他,還需要朝廷的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