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五八九 老麻煩與新問題

  本來對于那位李姓姑娘,英國公家也是打算同樣安排的。([書])但那是建立在結親人選已經確定的基礎上,如今瓊海軍這邊既然存在競爭,小伙子們可就不能如此托大了。

  郭逸和林漢龍都是目標明確,就沖著那位明朝林妹妹去的,為了表現誠意,親自跑一趟北京城想來在所難免。更不用說競爭者還不止他們兩個,好幾位原本只是“預訂”了別家女兒的也打算去碰碰運氣——反正龐雨趙立德這兩個人家中的都棄權了,其他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而只要有一個去了,那其他競爭者就不得不去,否則豈不等于自動棄權?

  九個報名者全都打算去北京跑一趟,再加上胡雯,蘇暮雪,王嬌嬌等幾位操辦此事的婦聯成員——這種事情沒女人出面是不可能辦成的;以及接受了徐光啟的邀請,打算去京城和這位德高望重老人見個面,順便交流一下學術問題的李啟含——其實他本不想去的,畢竟自己并不是徐光啟想象中的什么天文專家,只是個學氣象的。而且來到明朝這幾年,專業知識也差不多丟光了,真要談到科學素養,徐慧馮宇飛這幾位才是瓊海軍的學術大牛,天曉得陳濤為啥要推薦他。

  只是因為王嬌嬌堅持要跟著胡雯她們去北京玩一趟,李啟含才得不跟過去——據說男人婚前婚后往往是兩種態度,但他小李可不是這種人!或者說王嬌嬌的手段太高超,即使結婚之后也照樣能把他迷得團團轉。徐光啟那個老頭子可以不管他,自家嬌妻想去的地方,那是必須陪同的!

  這樣一來,這次去北京的人數將達到十三四人,占到全體人數的十分之一,可以說是自從瓊海軍與大明朝達成和平協議以來,即將進入大明腹地的最大一群無武裝人員了——雖然必要的保衛人員會帶一些,但相對于國家力量肯定是不足的。

  那他們的安全能保證嗎?這一點就連胡雯都不敢太肯定了,原先她敢過去因為自己只是一個女流之輩。王嬌嬌等人也是如此——大明朝既然沒找陳濤他們的麻煩,想來也不會跟幾個女短毛過不去。即使胡雯以前是管理委員之一,但畢竟已經下臺了。

  然而現在。有一位現任的男性管理委員在隊伍里,再加上另外好幾位對于這個集體來說堪稱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這樣的規模已經足夠讓大明朝起壞心思了——也許明朝人還不知道這一點,或者他們確實沒有對瓊海軍下手的意圖和能力。但凡事不就怕個萬一么?把自身的安危寄托在別人身上,從來都不是這幫現代人愿意作出的選擇。

  甚至,委員會還專門為此開了一次會議,商討是否同意此次出行。不過最終結論并不出人意料——同意了。畢竟腿長在人家身上,人家自己都不怕。大集體也不可能強按著他們不給人家去討老婆。反正各人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到時候遇上什么麻煩別埋怨就行。

  當然了,作為全體穿越眾的堅強后盾,委員會肯定要為大家的安全做些安排。安全問題乃是首要問題,這次過去是友好交流,帶大量軍隊過去顯然不太合適。不過派遣一支比較強悍的海上力量到天津附近游弋卻是可以做到的。這樣即使明朝方面有什么異動,只要交流團能堅持一段時間,這邊就可以從天津派軍隊直接登陸接應。好歹也算是一條后路。即使用不上。至少可以讓人安心不少。

  委員會只需作出決議,至于具體事務就不需要他們操心了。派多少人,多大規模的船隊,由誰帶隊,船隊用什么名義北上天津…這些謀劃全部得由參謀組來完成。

  交流團里其他人也都很忙碌,各人都忙著準備自己的一套東西。尤其是那幾位想要競爭英國公外甥女的,更是拉上各自朋友一起商量。制定詳細追女計劃,以便在即將到來的爭奪戰中勝出。

  人家忙。好歹還是為了自己,而龐雨和趙立德兩人雖然很明智的推掉了那門從天而降的好親事,卻還是很悲摧的被抓了差,不得不繼續和這個“交流團”混在一起。以至于兩人不止一次發過牢騷——早知道推不掉,還不如索性同意加入呢!反正一樣要為這件麻煩事操心。

  不過他們很快便不抱怨了,因為有更大的新問題落到了他們頭上。

  總體來說,瓊海軍諸人這段日子日過得還挺舒心,各個部門的生產和建設逐漸走上正軌。茱莉成功懷孕更是讓大家對于自己這個集體的未來有了更大期望,正是在這種期望鼓勵之下,才會有那么多同志報名參加了婦聯的“交流團”,打算在這個時代成家立業。

  然而對于他們的鄰居大明王朝來說,這段時期可就不那么美妙了。山東之亂剛剛平息,遼東方面又開始折騰起來。歷史上孔有德對東江鎮余部的攻擊是在大明登州地區完全被打爛,明王朝在山東的戰略后備力量徹底覆滅大背景之下發生的事件,相對于大陸上的破壞已經算不上什么,而且孔有德在很短時間內便搞定了對手,故此也沒引起太多注意。

  但在這個時空,由于瓊海軍的介入,登州之亂對明朝國力的破壞要比真實歷史上小得多,而孔有德那頭由于力量不足,對于旅順口的攻擊也頗為拖拉,使得旅順守將黃龍還有時間和精力扯著嗓子到處求援,一時間聲勢造得很大,自然也吸引了朝堂上不少目光。

  當然,旅順再亂,終究與大明本土隔著一片海,沒有切膚之痛,朝堂上議論兩聲也就罷了。而令當道諸公更為頭痛的一件事,還是他們的那位“英明”天子,崇禎皇帝自己搞出來的大折騰…

  正如前文所介紹的:崇禎皇帝從去年起就一直在忙著搞錢,他登基至今已有六年,剛上臺那會兒有木匠哥哥天啟留下的一些老底子,加上抄了魏忠賢一黨的大量繳獲,國家財政還能勉強支吾,而經過他這幾年的“勵精圖治”,以及遼東,陜西,海南,山東等幾場大規模戰亂,國庫已經差不多空蕩蕩了。

  這位年輕的皇帝此時還有點雄心,還想著要改變這種狀況。當他從賬簿子上發現朝廷還有一大筆鹽稅沒能收上來時,理所當然就要查舊賬收欠稅了。只是他顯然不清楚賬面上的東西永遠和實際有極大差別,尤其是政府的財政項目。幾番催逼下來,除了摘掉包括戶部尚書在內的一大批官帽子以外,并沒能弄到多少銀子。

  但朝堂上下諸多官員卻是被他這一番折騰逼得叫苦不迭,畢竟崇禎里握著生殺予奪大權,雖然這權力并不能幫他榨出銀子來,卻可以讓那些官員倒血霉。這些大明朝的官兒被逼急了,其它本事不行,有一項技能肯定都是修煉到滿級的,那便是找借口推卸責任——而關于鹽政和財稅方面,他們還真能找到一個背黑鍋的好靶子…

  沒錯,正是南方的那支瓊海軍!

  ——不知從何時起,朝堂上漸漸出現了一種言論,說這鹽稅收不上來,積欠太多,乃是因為私鹽猖獗,官鹽賣不出去的緣故。而說到賣私鹽,這全天下賣得最歡最狠的毫無疑問要數南方短毛——關鍵在于對瓊海軍所掌握的技術來說,鹽這東西太容易生產了,只要靠近海邊,弄上一片地,再按照標準工藝搞上幾片設施,白花花的鹽鹵子就能源源不斷生產出來,要求檔次高的話再稍微過濾結晶一下,就是大量優質食鹽出產。海南島上是最早大批量生產海鹽的,后來臺灣也開始搞,包括最新開發的威海衛都自己搞了個鹽場。還不僅僅是瓊海軍一家在搞,鄭氏家族聘請了瓊海軍的工程師,在他們鄭家地盤上同樣搞了兩三個,要不是這邊適當控制了規模,鄭家那幫人能把臺灣島所有海岸線上都布滿鹽場。甚至于連兩廣總督熊文燦都跟這邊拉上關系后偷偷摸摸在廣州弄了一個…

  每天都會有大量鹽貨生產出來,而這些食鹽隨即便會被運上船,通過最高效,最簡潔的方式投入到大陸市場——整個銷售渠道與經營是由瓊海貿易公司全權負責的。而茱莉對于食鹽在大陸的經營政策就是兩個字:傾銷。

  經過這幾年的經營,“瓊州三白”如今是名動天下,白米白糖兩樣也就罷了,這上好的精白鹽從前就算是中人之家也未必能常常吃到,可就在這短短幾年間愣是被瓊海鹽給打成了白菜價。現如今只要是瓊海鹽所到之處,不要說官府公鹽,就是私鹽販子都幾乎絕跡,能生存下來的鹽商,無一不是直接或間接販賣瓊海鹽的。

  如果明王朝是一個強勢政府的話,他們當然可以依靠國家力量阻止這種行為,可惜如今的明帝國根本沒這底氣,至少在瓊海軍面前沒有。況且貿易公司并不吃獨食,整個食鹽貿易鏈條中一半以上的利益還是被分配給了市場所在地區的官府及相關人士,所以各地官員和商會機構其實都很歡迎瓊海鹽,只不過這種“私鹽”所產生的收益不可能歸入大明國庫,皇帝拿不到手罷了。(

夢想島中文    迷失在一六二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