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硯話音剛落,三名弟子便應聲跪下,頭杵地,各自帶著激動的語氣表示愿意。
其中最為驚喜的自然是楊睿。他天賦沒有劉蕊出眾,修為也比不上王碾,一直以來都在擔心自己會不會被突然掃地出門。如今猛的聽到張硯的提議,激動得小臉通紅。畢竟他如今也才引氣境后期,還不到玄脈,居然也能正式入門了?
劉蕊也很激動,但比起楊睿來就好一些,畢竟心里早有預期知道自己的天賦本就在老師入門弟子的考量之內。
最淡定的是王碾。他玄脈境的修為已經等著這一天很久了。
三拜九叩。
這一套大禮下來在三清的見證之下,王碾為長,楊睿次之,劉蕊隨末。三人正式成為荒天域中除了張硯之外唯有的三名龍虎山門的弟子。
有那么一瞬間,連張硯都沒有注意和察覺到的瞬間,三清像上齊齊冒出一縷細細的熒光罩在了他的身上,只一瞬就似乎鉆入了他的體內消失不見。而這一切張硯根本一無所覺。
“尊師重道,不茍且與邪魔,不相殘與同門,不忘恩不負義,不妄自尊大,不妄自菲薄。心存善念卻不能善心泛濫......”
張硯用吟唱一般的腔調將冗長的門規第一次在三名跪伏在地的弟子面前擺了出來。這一段近千字的門規當初張硯也是如王碾這般年紀首聞,也是跪在地上,一遍一遍的記進了心里,直到如今也不曾忘掉任何一個字。
張硯念的前三遍,三個娃兒忙著在心里記。念到第四遍的時候劉蕊就已經抬起頭來跟著磕磕碰碰的一起念了,第五遍的時候楊睿也能跟著背誦了,第七遍時王碾最后加了進來。
整整九遍,張硯停下。走到三人面前,伸手摸了摸他們的頭頂。
“門規需牢記,一字皆不可忘。若是有誰觸犯門規,自有懲罰降臨。嚴重者如欺師滅祖之輩必叫其魂飛魄散永世不得超生。明白否?”
“弟子明白!”
山門一立,張硯便要帶著三名弟子在這山中修行。就張硯而言他倒不是為了避世,只是單純的為了斷崖山下這條大靈脈所帶來的增益。在這里修行一日隨隨便便就能抵得上在廊源城靜室里兩日之功。日積月累下來增益的量可謂巨大。
但身后又不是了無牽掛,除了劉蕊身世凄苦孑然一身之外。包括張硯在內,身邊還有許多斬不斷也割舍不了的牽掛。
張硯稱這種修行的狀態叫“半出世”,相對的也是“半入世”。出和入之間不單單讓三個徒弟明顯的感受到其中區別,他自己也一樣覺得對比鮮明。
廊源城里紛紛擾擾更加熱鬧。不光是那些每日都有的諂媚之輩,還有家里人的瑣碎小事以及歡欣愉悅。
而在山中,平平淡淡除了時不時的跟著王碾一起下山打獵解饞,一天中大部分時間就只需要做一件事:修行。
楊睿是龍虎山門里現如今最享受山門里清靜的人。甚至有幾次他都沒有隨張硯返回,而是獨自一人留在山門中,樂在其中。
劉蕊是張硯去哪兒她就去哪兒,吃得了廊源城里張家的大魚大肉,也吃得慣山門里的粗茶淡飯。不論在哪里,她心里唯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修行,要變得如師尊一般強大!
剩下對山里的生活總是覺得寡淡而不習慣的就是王碾了。對他而言山里小住幾天還行,住久了根本受不了。沒好吃的,沒好玩兒的,甚至在山里連想吃一根糖葫蘆都沒可能。唯一的樂趣就是在山上轉悠,逗那些似乎越來越聰明的山間野獸。不過逗野獸他也只能看看,因為山里的野獸都怕他。師尊說那是這些野獸有靈,天性畏懼他這樣“渾身是火”的人。
所以每次張硯要回廊源城的時候王碾都是最積極的那一個。
山中歲月無痕。特別是對于張硯這種連睡眠和飲食都已經不需要的修士,有時候心神沉入思索,一晃神便是數日。比在廊源城里時常有事情牽絆著要容易忘我得多。
這若是真的清修也就罷了。山中清寡,為的是修行,跟著張硯的三個娃兒可沒辦法總是自己練自己的。于是張硯就為了防止自己一個晃神就三五天不見人落下了徒弟的修行,就在偏殿里刻了十幾塊石碑。石碑上有法陣,以幻陣為主,可以用靈氣激活,然后墜入幻陣中可以看到張硯銘刻進去的術法和功法答疑和講解。里面全是針對三個徒弟所修的路上容易出現的問題。
當然,新的手段需要當面指點。這也是龍虎山門里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舉行的最隆重的場面。三個徒弟會聚精會神的傾聽,之后還會提出心里的疑問。
就比如今日師徒四人齊聚。沒在修得大氣磅礴的傳法堂,而是在斷崖山上修的第一個建筑,靜心亭里。
小亭子懸在半空崖壁上,邊上伸手就能摸到奔流而下的瀑布。瀑布的落水轟鳴聲中卻是一場關于神道修行手段的答疑解惑。
但其實有時候張硯也沒辦法解釋所有。因為一些東西他自己到現在也沒能弄明白。
就比如:
“師尊,神降術的力量由來本是漫天神仙。可他們真的存在嗎?又在哪里呢?我們要是能成仙的話是不是也能看到他們?”
楊睿的思維不是三個徒弟里最跳脫和最活躍的,但卻是最喜歡發問的。
神道手段屬于張硯覺得現階段在荒天域里他這一門修士最合適拿來做壓箱底的手段。即便代價不小但也可以通過丹藥去找補回來。畢竟保命和搏命的手段,這點壽數的代價其實已經微乎其微了。
不過教神降術卻讓張硯難以回答楊睿的這個問題。
“神仙何在?天庭何在?如何能見?我也想知道。”
誰知道這邊張硯剛回答一句,邊上劉蕊也忍不住好奇的問道:“師尊,既然神降術可佐證神仙存在且能求之所應。那他們為何坐視荒天域里妖族橫行,人族羸弱而不聞不問呢?
難道是世人愚昧不可救、不值得救嗎?
就好比您講過的《西游記》里,人們要先自救,神仙才會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