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零四章載人登月計劃

夢想島中文    重生科技學霸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大勢滾滾而來,經過這些年的醞釀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大勢變化幾乎輻射到整個世界,人們越來越感覺到一種錯覺,那就是世界不真實了,自己看不懂世界了,自己也適應不了世界的變化。

  他們看到的是,華夏的數字人民幣搞得有聲有色,華夏人拿著一部智能手機走到哪里刷到哪里,不用帶一毛錢的現金,甚至連手機都不需要了,直接靠刷臉就可以了。

  他們也看到了,華夏恐怖的消費能力,每年的網上購物創造的記錄簡直是讓人望塵莫及,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總和還要多。

  他們同樣看到了,每次進博會開始的時候,其他國家擠破頭想要搶占個攤位,哪怕沒錢那么幾個國家合伙一起出錢共用一個攤位,然后往往幾天的銷售額就超過他們一年的出口總額。

  關于華夏的報道越來越多,人們越來越習慣于收看到關于華夏的報道,有的通過華夏的國際頻道,有的是海外的UP主主動去報道華夏,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華夏的真實一面。

  他們也感覺到,自家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失業率這兩三年居高不下、屢創新高,失業救濟金越來越少、甚至是發不出了,曾經高福利的社會制度仿佛搖搖欲墜、要維持不住一般,他們想要賺錢越來越繞不過華夏。

  而華夏,伴隨著量子計算機、人工智能、鋰空氣電池、全息投影技術以及如今如同快步跑來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已經越來越被公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誕生地。

  不僅僅海外反應激烈,或是惶恐,或是無措,或是無所謂。在華夏內,各種會議正在不斷進行,而主題就是今后社會發展的探討以及深化改革。

  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突破,在帶來生產力變革的同時,勢必會對傳統能源行業造成沖擊,如果不妥善處理這其中的矛盾,這些矛盾很有可能成為阻礙社會變革的阻力。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那就是傳統能源領域至少有一半的人將面臨著失業的風險!

  雖說在華夏,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能源巨頭’,無論是三桶油還是國家電網,雖然名義上是企業,但究其本質,無論是一把手還是二把手,他們身份的第一屬性都并非資本家。國家要調控這塊,比其他國家都要簡單得多,但是依舊得安排好其他工人的后路,以及對工人的再培訓以適應新時代。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私人加油站,這部分的工人基本上可以說面臨著失業,如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以滿足這些工人的再就業,也是需要考慮的。

  不過所有人都明白,新時代進一步發展自身去適應新時代,是必然的選擇。

  在更高等的利益面前,任何在此之下的利益,都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么順應歷史的潮流,要么被歷史拋在車輪底下。

  這其中,包含且不僅限于資本!

  除此之外,還有各方面的組織關系,人始終是第一要素,如何讓組織充滿著活力、充滿戰斗力,始終是重中之重!

  當然,更大的變化是對于‘雙環太空站’以及航天工程投以更大的注意力和精力。

  畢竟目前可控核聚變的燃料是氘氚,解決了氚自持的問題之后,可控核聚變技術便具備了商用化的基礎。然而無論自持效率做到多大,依然不可避免地出現氚元素的損失。

  也因此,氦3終將成為可控核聚變最佳的燃料,而地球的氦3儲量是極其稀少的,開采難度也大。而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地球的天然衛星,月球上卻儲藏著豐富的氦3,從月球上開采氦3運回地球,從而滿足地球的可控核聚變燃料要求,就成了必選項!

  了解得越多,越來越多的人佩服秦元清的布局,一環扣著一環,可控核聚變、反重力技術、雙環太空站,一次三大重大科研項目,每一環都不可缺少。可控核聚變是反重力技術應用的前提,而可控核聚變、反重力技術又是雙環太空站的前提,雙環太空站又是人類開發月球的前提。

  正如秦元清在‘雙環太空站’項目建議書上所提到的,‘雙環太空站’并非是僅僅科研功能,它還是人類從地球走向星際時代的一個中轉站!

  谷</span沒有‘雙環太空站’,人類要大規模開發月球簡直是不敢想象!

  可是有了‘雙環太空站’,這就如同一個母港一般,可以使得很多事情無需在地面完成,而是在‘雙環太空站’中完成,省卻了很多麻煩和難題。

  包括今后從月球開采的氦3,也無需直接從月球運送到地球,而是月球運送到‘雙環太空站’儲存,然后貨運飛船從‘雙環太空站’又運送到地球。

  秦元清在‘金烏裝置’首次實驗成功后,就召開了一次‘雙環太空站’工程指揮部擴大會議,指揮部的領導層以及各大技術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金烏裝置’首次實驗成功,不僅僅是給‘金烏工程’打了一針強心劑、打了一針雞血。同樣也是給‘雙環太空站’項目打了一針鎮心劑,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雙環太空站’所需要的能源核心已經解決了,像‘金烏裝置’這樣的規模產生的能量足夠‘雙環太空站’使用了。

  因為‘雙環太空站’人并不多,機械所需要的能量,始終比不上一個省所需要的能量,無需建設更大的反應堆。

  “同志們,‘金烏工程’即將取得圓滿成功,頂多再有兩年時間,‘金烏工程’就能取得原設定的目標,那么留給‘雙環太空站’項目的時間也不多了,過去二年時間,CNSA進行的航天活動,還是相對飽受,需要進一步的加快,從目前來看,是滯后于原計劃的時間表的!”秦元清率先發言。

  ‘雙環太空站’項目的主體依舊是CNSA,其中涉及到了主要的高校、科研機構以及全國各個產業鏈,科研力量幾乎是‘金烏工程’的十倍,甚至可以說,可控核聚變、反重力技術的研發,本身也是屬于‘雙環太空站’的一部分!

  可是可能是以前苦日子過慣了,華夏的科研人員習慣性的一塊錢掰成兩塊錢使用,整個過程就相當的飽受,使得到了現在,已經進行的項目比秦元清列出的時間表要落后一半。

  之前秦元清的主要精力是在‘金烏工程’方面,而隨著‘金烏裝置’完成首次啟動試驗,秦元清就可以騰出大半的精力,因為第二次實驗將是年底的時候,第二次實驗也不是完全建造一個全新的,而是對部分器件進行升級改造,然后實驗的目標將提升到1個小時。

  在騰出一大半精力的時候,秦元清就愈加關注‘雙環太空站’項目了,這涉及到開采月球氦3作為聚變堆燃料的大事,耽誤不得,‘雙環太空站’項目延遲一年,那么從月球開采氦3的時間也會延遲一年。

  雖說以現有的技術手段,聚變堆的發電成本已經足夠低廉了,而且數百年內取之不盡,去地球開采氦3并沒有那么緊迫。

  但是秦元清始終繃著一根弦,他認為氦3還是最合適作為核聚變的燃料,一旦實現月球開采氦3,那么至少華夏將永遠昌盛,華夏走向星辰大海就是不可逆轉的大勢,哪怕他中途出現什么意外死了,也不用擔心華夏會失去向上之心,原地踏步。

  而且相比現在的核聚變反應,氦3聚變反應不會產生中子,相對于氘氚反應來說更加安全。從剛才的角度來講,氦3聚變也是實現聚變堆小型化、輕量化的唯一可能。另一方面,現在可控核聚變已經點火,在可行技術路線與解決方案都已經明了的情況下,一些主要國家要是不惜一切代價咬緊牙根堅持不懈,可能20年左右就會誕生下一個掌控核聚變技術的國家。

  這還是因為秦元清專門搞出了‘金烏裝置’,還搞出了大量的技術創新,由無生有,不然的話要是采用托卡馬克裝置或者仿星器裝置,也許前腳華夏剛剛宣布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后腳其他主要國家也紛紛宣布自己掌握了。

  秦元清始終相信一點,那就是在第四次工業時代,信息的傳遞比第三次工業時代的信息傳遞還要迅捷、可怕,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什么技術是能夠永久保密的。

  保持優勢的方法從來不是靠把門鎖上,而是永遠走在別人的前面。

  “CNSA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登月,在10年之內完成3次登月,為今后積累足夠的經驗!量子通訊衛星在地月系統的信息傳遞,必須加快實驗,爭取在2030年建立第一個月球科考站!”秦元清的語氣非常的嚴肅,且不容置疑的。

  如今嫦娥六、嫦娥七已經完成了,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實現月球極區采樣返回,而嫦娥七號則是對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空間環境進行一次綜合探測,且實現月球南極著陸,開展極區環境與資源勘查,按照計劃下個月就會返回地球。

  可以說,華夏實現載人登月已經不成問題了,該掌握的技術已經掌握了!

  請:m.7722.org

夢想島中文    重生科技學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