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特意來說,想必不單單是為了元姐姐的事吧?「張文靜又問道。李瑕道:「倒也沒別的事。」
「是因聽諸公聊到二哥,覺得他性子軟懦,有些不放心?」「嗯,有一點。不求萬事順意,多做準備就好。」
「其實啊,要是我六哥在保州,反而能更順利些。」張文靜正在疊衣服,轉過頭來湊近李瑕耳邊道,「六哥才干比二哥強,而且元廷更信任六哥些。」
「事到如今,不想這些了。」李瑕從后面摟著她的腰,低下頭問道:「要回家了什么心情。」「說不上來.....有些緊張吧,也有些擔心,還想要快些見到爹。」
已為人母的張文靜在談到家里時,眼神里依舊有孩子似的迷茫。「去明月姐那吧,這次北征是帶了我,卻從來沒帶她。」
「好,巧兒呢?她不是說今夜要過來陪你住?」
「到寧妃院子里去玩了,也不知玩些什么,每次都是忘乎所以。」這事李瑕倒是知道,隨口道:「許是還在斗蛐蛐,由她去吧。」「陛下就慣著巧兒。」
張文靜也沒心思管這些,打點了行李,又開始清點要帶的禮物及賞賜。...
這個夜晚顯得特別短暫,天不亮李瑕就已經起身。
他低頭看著正在為他穿戴盔甲的高明月,覺得這些年自己最辜負的就是她。
高明月似乎察覺到了李瑕的目光,抬起頭問道:「等天下平定了,帶我再回一趟大理吧?」
她聲音很輕在李瑕面前時她還像是那個羞澀的少女,擺不出皇后的母儀天下的氣勢。
「陪我回洱海邊住一陣子,那里夏天不熱,冬天不冷,既不干也不潮,我們就吹風、看雪,什么也不做,好不好?」
「好。」李瑕應道。
他知道到時候自己還是會很忙,北伐之后還要南征,再之后,他對疆域的野心必不會小于蒙哥與忽必烈。
但他還是認認真真看著高明月的眼睛給了承諾。高明月笑了笑,她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人。
李瑕心中對她的愧疚感也由這個小小的要求轉為了對以后的期待。
準備停當,李瑕便出發往長安東郊,準備誓師。
之前稱王、稱帝,這樣的流程有過兩次,他已經十分熟悉了。這次的儀式則要簡單很多。
首先依舊是祭天。
告祭過天地,求了天地庇佑,臣民將士才能安心。祭禮結束之后,一壇壇的酒被搬了出來。
因為出征的將士太多,每人也只能飲上一勺,以示同甘共苦之意。李瑕則走上了高高的戰臺,環目看去,只見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
無數期待、仰望的目光看了過來,雖說已經該習慣了,但他時常還是感到難以承擔他們的期望。
「咚!咚.....」
鼓聲響起,越來越大,直到將天地間所有的聲音都蓋了下去。等到鼓聲一停,萬籟俱寂。
所有人都在等李瑕開口,檄告天下。
然而,李瑕卻沒有直接念檄文,他開口,是想到什么就說什么。
「朕等今天等了太久了,等到很多人都已經麻木,都已經厭倦了戰火。因為北伐太難了,像是一個永遠不會天亮的長夜。」
站在下面的官員們愣了一下,因天子沒有按既定的流程來,稍微出現了一些慌亂。李瑕說的則是他的心里話。
十年征戰,死了太多人,把太多情緒消磨殆盡,留下了太多疲憊與傷痕。好不容易熬到要北伐了,他的心情卻已經很平靜,少了當年的熱血與沖動。
但愿望還在,且更加堅定。
「一百年前,趙宋有個叫范成大的官員奉命出使金 國,渡過淮河,踏上中原土地,到開封時寫了一首詞,其中有一句朕記得很清楚....」」
壇下幾個重臣都知道這首詞,已低聲跟著念了出來。「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這「忍淚失聲」四字,似乎喚起了人們心中對苦難的回憶。
李瑕繼續說道:「幾時有六軍北伐呢?中原父老失聲相問之后,過了二十二年,陸游寫了一首詩。」
陸游的詩知道的人更多,許多人也跟著低聲念了起來。「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一年又一年,李瑕說等這一天等了太久,因為這份等待不僅包含了他的十年,
「再往后又過了十八年,陸游在等待北伐的過程中,等完了他的一生。只能在臨終留下絕筆詩....」」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郝狗兒跟著念了出來,感到心里沉甸甸的。
他讀過陸游的詩,報紙上常常會刊上一首兩首,并在下面寫上各種注釋。
此時他站的位置離天壇很遠,在最外圍的一片前面的視線也被人群擋住,使得他并不能望到天壇。
好在,每隔一段距離都會有士卒把天子的話傳過來,令每個人都能聽到。在郝狗兒不遠處傳話的正是年輕的軍需官范學義。
「時至今日,距陸游的'但悲不見九州同'又過了五十七年。一代又一代人盼著北伐,且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除了陸游還有辛棄疾,還有宗澤、岳飛、孟珙.....他們不僅是宋國的文官武將,他們是我們民族的脊梁,讓我們能挺直腰桿活著,而不是像爛泥一樣趴著。而他們沒能等到的北伐,在今天,我們等到了。」
郝狗兒挺了挺自己的背,感到時代重擔壓在自己身上。
范學義還在傳遞著李瑕的話。
「我們這代人是幸運的,過去的分裂、屈辱將在我們手里終結,歷史將在我們手中書寫。王師北定中原,過去無數人的遺憾將由我們來彌補.....」」
在這支隊伍前方站著的是陸秀夫。
他抬起頭看向天空,像是看到了滿天的英靈。
有宗澤高喊著「渡河」,有岳飛的「壯志饑餐胡虜肉」,有辛棄疾的「氣吞萬里如虎」,有孟珙的「三十年志在收復中原」,還有數不清的戰死的人們。
李瑕有句話他十分認同,這些矢志北伐的人們不僅是宋國的臣子,還是華夏的英雄。如今的陸秀夫身披著新唐的官服,他已經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官身。
他所領的是輜重隊,在這支隊伍的前方便是將士們的方陣。每個士卒都站得十分挺拔,精神氣十足。
陸小酉則站在永興軍的方陣最前方。
隨著誓師大會進行到了這里,一壇酒已經遞到了他的面前,送酒的士卒拿著勺子舀了兩下,發現里面剩的酒已經不多了。
陸小酉干脆捧過酒壇,將里面剩的一口倒入了口中。他酒量很差,僅僅這一口就已經上了臉。
再抬頭一看,天壇上的李瑕拔出了長劍,指向了北方。
素來沉穩靦腆的陸小酉也激動了起來,舉著拳頭大喊道:「北伐!」身后的士卒們也開始跟著呼喊起來。
很快,整個東郊十余萬人的喊聲匯聚在一起,聲動四方。「北伐!北伐!」
「北伐!北伐!」
日出東方,天光已然破曉。
李瑕開始發表檄文,以示決心....
「昔赫赫始祖,肇造煌煌中華,奄有九錫,唐虞繼世 ,三王奮跡,則文化彬彬,獨步宇內。
慨自石氏燕云之割、趙氏淮北之失,國祚不復振,如魚餒肉敗,腥聞四布,遂引群虜乘間抵隙。邊境要區,割削盡去,拊背扼吭,遂使我漢土堂奧盡失,民氣痿痹,將破碎顛連,轉饜封豕。今蒙元竊踞中原,衣冠遺黎,虐視均于草芥,骨肉同姓,吞噬劇于豺狼。泱泱大國,豈甘淪為奴辱?
吾唐皇之后裔也,祖宗命世之英,及其苗裔,恭承天命,罔敢自安,遂劍屨俱奮,十一年間,據守西蜀,開疆云南,收復關中,復克隴西斬虜酋于釣魚城,殲鐵騎于賀蘭山。茲奉天倡義,親統大師,北逐胡虜,分兵進討,問罪燕京。出生民于水火,復漢官之威儀。掃蕩胡塵,一統四海,治世安民,振興華夏。
慮百姓不知,反以吾為仇,陷溺猶深,故先諭告,兵帥所臨,軍威整肅,號令森嚴。耕市不驚,秋毫無犯。歸我者永安于華夏,背我者自竄于荒漠。
蓋華夏之民,天必命華夏之人以安之,胡虜何能治哉?唯恐中原久污膻腥,故率四方猛烈天下豪雄奮力廓清,志在驅虜除暴,使民皆得其所,雪華夏之恥。
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而同生天地間,凡知禮義,愿為臣民者,與華夏之人撫養無異。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很快,騎兵四散而出,傳檄天下。天壇上則再次響起了戰鼓聲。
「北伐!北伐!」
士卒們高聲大喊著,緩緩轉過陣列,開始行進。十年抗爭,李瑕終于開始了他的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