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一十一章:承建官報,大明唯一媒體渠道

  果然。

  齊衡隨口的一句話便讓朱元璋心中一驚。

  作為皇帝,個人的私利欲望幾乎已經達到了巔峰。

  權力有了,財富有了,女人有了。

  還缺什么呢?

  追求什么呢?

  他想成為千古一帝。

  這是帝王的通病。

  而當齊衡說起這件事時,看似隨意的玩笑話,卻被朱元璋記在了心里。

  想想也是,齊衡說的并非沒有道理,一旦這個口子開起來,那么接下來是什么?

  接下來就是那些臣工們的正想模仿。

  到時候,可不就是一發不可收拾了嘛?

  就在朱元璋沉思之際,齊衡也在繼續說著:“當然,除了皇上的名聲外,日后這國家又該如何管理呢?”

  “我們經常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

  “既然如此,那國家在對待那些犯了錯的犯人該如何懲戒呢?依據的是什么呢?國法,也就是大明律。”

  “既然大明律規定,那宋善言應奪職流放,可楊憲卻偏偏將人殺了不說,還將其剝皮行囊,試問皇上,這大明律豈非空設?照這樣下去,官員們豈不是只需在道德層面說的過去,就可以擅行生殺大權嘛?”

  “誰還會將那大明律放在眼中呢?需要時拿出來說事,不需要的時候就能置若枉然,長久如此,誰敢保證官員們不會以此用在百姓的身上?百姓不交稅銀,殺!百姓聚眾斗毆,殺!百姓偷盜財務,殺!這中間的度在哪里呢?”

  “若想大明官民奉公守法,首先就需要所有人都尊崇大明律,無論是高于大明律,還是低于大明律,都不行。大明律就是衡量的尺度,無人可以越過。哪怕因此而讓少數惡人偷生,善人受欺。但獲利的卻是大多數的天下百姓,因為他們有法可依。”

  “如此,方能震懾百官。而非重典之下一時之暢快。”

  “況且,宋善言大小也是朝廷一方官員,楊憲就算是一方知府,也無對其生殺之權。若官員們的上司都掌握了對下屬的生死大權,試問皇權何在?”

  “皇上遠在京城,而上司卻就在眼前,官員們是該聽皇上的,還是聽上官的?長久下去,豈不亂套?”

  聽著齊衡的話,朱元璋品出了一些滋味。

  在敲定楊憲這事的時候,他自顧著自己的個人喜好,卻忘記了朝廷的法度的綱紀。

  個人喜好事小,若真像齊衡所說,外人知府可以所以掌握下屬官員的生殺大權,那誰還聽他這個皇帝的話?

  朱元璋漸漸明白過來,自己在這件事上確實有些莽撞了。

  自己隨便的一個舉動一翻言辭,便可能造成下屬官員擅行權柄的事情。

  從小就是窮苦出身的朱元璋,更加清楚那些黑心官員們如果可以擅行權柄的話,他們能夠玩出多少的花樣來。

  在對待貪官上他們可以私加懲戒,那么第二天就能用在其他的百姓身上。

  以此牟利,亦或者其他。

  如此一來,這大明可不就亂了?

  意識到事情嚴重性的朱元璋,臉上漸漸有些凝重了。

  不過在想清楚這件事的同時,還是有些疑惑的問道:“可若不用重刑,又該如何去震懾那些貪官污吏呢?”

  朱元璋這一問就與楊憲這件事本身沒有關系了,完全就像是一個學生一樣在向老師求教。

  不過齊衡也沒有拒絕,想了想后,說道:“皇上行事,代表了朝廷,代表了國家,大明。若想要震懾百官,警告那些貪官污吏,也不可以個案的方式去處置。”

  “就比如楊憲這件事,若皇上覺得懲戒的尺度低了,不僅不能由楊憲私自的加設懲戒程度,也不能由皇上一句話,就砍了頭。那宋善言貪污的案子再大,放在整個大明當中都是小事。所以皇上應該以國體去解決這件事,同時也解決全國上下所有這種事情,比如,修改大明律,加大對貪官污吏的懲戒力度。”

  “如此一來,若全國上下再有諸如此類的事情,便能按照大明律,統一解決,而不是為了震懾宵小滿足一時之喜好而大開殺戒。”

  齊衡的話,仿佛一盞明燈,讓朱元璋看到了一條不同的道路。

  學到東西的朱元璋,這心勁越發的大了。

  又急忙追問道:“咱一直擔心有些地方的官員們在暗中貪贓枉法,百姓們受了冤屈。按照軍濤你說,若不能以此重典震懾,又該如何解決這些事情呢?”

  齊衡道:“還是國體。王者,當行王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那是俠客該做的事情,而作為皇上,大哥你應該站在全國的視角上思考問題。比如大哥你說的百姓冤屈。”

  “你我想問了,都察院是做什么的?”

  朱元璋皺眉道:“都察院說到底還是力度有限,無法照應全國啊。”

  齊衡道:“那就增設一條百姓上告的途徑啊。自古只有官告民,為何不能民告官呢?增設一個專門負責百姓告官的衙門,亦或者通過其它的什么手段來完成這樣的效果。”

  聽著齊衡的話,朱元璋若有所思。

  瞧著朱元璋這模樣,齊衡也不耽擱,起身道:“皇上,你先想想,臣弟先回去了。”

  聞言,朱元璋忙起身要送,卻被齊衡攔住了。

  此后的三天里。

  朱元璋的御書房來人絡繹不絕。

  同時,御書房內的政令也是不斷的傳出。

  首先就是對楊憲誅殺貪官的事情給了一個答案。

  首先,責怪楊憲擅行生殺,私加刑罰。

  但考慮到楊憲事出有因,所以從輕處置,但還是罰了三個月的俸祿。

  同時告誡天下官員。

  這樣的回復既免除了各地爭相學習的危險,又算是給了他楊憲一個態度。

  按照正常的刑罰,這楊憲怎么著也是一個奪官罷職的懲戒,可卻只是罰了三個月的俸祿,不痛不癢。

  算是隱含的表明了他朱元璋的態度。

  與此同時,朱元璋也匯聚了許多刑部的官員,在御書房內由他親自參與,整改大明律有關于懲戒貪官的法令。

  同時,還將大明立國之后的所有貪污腐敗,不管是軍中還是朝堂衙門中的貪污之事全部匯集成冊。

  最后,根據這些信息案件,還有法令。

  繪制成了大誥!

  與此同時,還傳令天下諸地。

  凡有冤屈,民告官者,可頭頂大誥,前來京城告御狀。

  凡過往諸地,衙門官員差役,不得橫加阻攔。

  凡阻攔者,殺無赦!

  算是按照齊衡的話,開通了一個狀告冤屈的途徑。

  雖然他也很想在各地贈辦一個衙門,可是沒辦法,這么一來的開銷實在太大。

  而且這樣的衙門不像官府會處理日常的政務,是必須的。

  大動干戈下,太過勞民傷財。

  同時,下令都察院,勤派御使前往各地暗中視察。

  使反腐之事始終懸掛在所有各地官員的心上。

  在官場形成一股反腐倡廉之風。

  隨著幾日的忙碌。

  這一條條的政令從御書房內發出。

  無論是那劉伯溫,還是李善長,都為朱元璋這些決策感到震驚。

  大誥給出了全新的處置貪官污吏的懲治辦法,增加了懲處力度。

  讓以后懲處這些貪官時有法可尋。

  并且有事件有數據,讓人不得不信服。

  這是王道之舉。

  所有人都無法說出什么。

  同時,開辟了一條民告官的路徑。

  雖然辦法肯定不是那么完美,但這就是一個開端,往后會不斷的完善。

  同時,都察院增加力度反腐。

  這幾個舉措下來形成了一整套的組合拳。

  手段之嚴密,讓李善長和劉伯溫都感到不可思議。

  按照他們往日對朱元璋的了解,雖然這位帝王對處政的能力正在飛速的提升,但在他們的眼中難免還是有些落了下成。

  就比如之前當著劉伯溫和李善長面夸贊楊憲,并且還要獎賞楊憲的事情,在他們這二位眼中完全就是糊涂之舉。

  雖然反腐之心是好的,但這個手段實在難看。

  可緊接著對楊憲處置的旨意一出,立馬讓他們意識到,朱元璋的背后有高人指點。

  包括這次的這些舉措。

  很難讓他們相信是朱元璋自己突然開竅想出來的這些。

  不過想要弄清楚這背后是什么人,也不是什么難事。

  只要稍稍一思考便清楚,這朝堂上能在朱元璋耳邊說這些,跟朱元璋面對面的談這些治國理政之策的人,簡直少之又少。

  甚至他劉伯溫都不行。

  說起來,除了李善長能說幾句外,當今天下也就只有馬秀英和齊衡二人了。

  而馬秀英作為后宮之人,很自然的就被他們所忽略。

  剩下的,也就只有齊衡一人了。

  這背后之人的身份,昭然若揭。

  為此,他們也是不得不佩服齊衡的手段。

  尤其是那劉伯溫,想到當初自己與齊衡初見時對他的判斷,不由的暗自一嘆、

  若是由此人如今當這個皇帝,只怕絕不會比朱元璋做的差。

  與此同時。

  當京城靠山王府中的齊衡得到這些消息后,明白這是利民之舉,便又添了一把火,助了朱元璋一臂之力。

  他上奏朱元璋,愿意承辦朝廷官報。

  將各地每日收集綜合下來的一些案件,亦或者一些值得宣揚的政績,繪制成報刊,廣發天下。

  而這,才是齊衡給朱元璋出的那些主意中點睛之筆。

  之前的那些方法,只是懲戒的辦法,而這官報,則是改變思想。

  想要減少貪污腐敗,光靠懲處是遠遠不夠的。

  因為這是一個世紀性難題,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時代都不可避免的問題。

  所以,與其發生后懲處,不如提前警醒。

  說白了,就是改變思想。

  而官報的作用,就是如此。

  同時,一些政績的宣傳,也能激勵一些官員們的干勁。

  果然。

  當朱元璋看到齊衡的奏折時,一瞬間便眼冒精光。

  這官報就好像圣賢的書籍一樣。

  在無時無刻間,改變著一些東西。

  忠君、愛國,這些思想是如何建立的?

  不正是因為那些圣賢的書籍,和朝廷有意的推行嘛?

  而如今,官報正如其名一般,是針對官員們,改變官員們思想的東西。

  當然,也不是只能給官員們看。

  也可以用作聚攏民心的手段。

  昭示朝廷的政績,讓百姓歸心。

  曝光貪官污吏的事件,讓百姓明白朝廷的決心。

  如此一來。

  這針對貪污的上下策令,便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最起碼不會讓百姓的心中認為,當官不貪污,不如回家賣紅薯,如此的理所應當。

  最重要的是,按照齊衡奏折中的話,官報設立不需要朝廷撥一分錢的款。

  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這大好事,對于朱元璋而言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

  哪有理由拒絕。

  當即便準奏回執了。

  壓根連中書省都沒有通過,只是口頭上言語了一聲。

  而伴隨著承辦官報這件事傳入中書省后,李善長頓時感覺心中一疼。

  “這么好的辦法,為什么我沒有想出來!”

  不得不說,齊衡這個官報的主意簡直絕了。

  身為讀書人的李善長更是清楚,官報可不僅僅只是表面的這些作用。

  換句話說,這個官報掌握了朝堂的話語權!

  很多不能說在明面上的東西,都可以通過官報來傳達。

  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可以影響官員們立場的東西!

  可自己卻喪失了承辦官報的權力,讓齊衡給拿在了手中!

  一時之間,身為中書省右丞相的李善長,自然是非常不痛快的。

  不過,他不痛快歸不痛快,齊衡卻并不會理會這些。

  從王府支了一筆銀子后,齊衡立馬便開展起承建官報的事情。

  官報的設立,他可是想了許久的。

  卻一直都沒有一個合適的機會。

  如今終于是搞定了。

  官報的作用,齊衡身為穿越者,比任何一個人都清楚。

  這可是如今大明朝唯一的一個媒體渠道,掌握了媒體,就掌握了話語權。

  說句比較腦殘的話,如果他看不慣李善長,在官報上臭罵他李善長一頓,他李善長都沒有還嘴的途徑。

  雖然官報的承建朱元璋并沒有給什么品階官位。

  但這更合齊衡的心思。

  名義上屬于朝廷,但朝廷卻沒有任何節制他們的手段。

  自由度更高!

夢想島中文    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