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八十章:我到我的菜園子轉轉去。

夢想島中文    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二日一大早天,天色剛亮。

  由徐達所率領的大軍便從金陵城出發,奉旨討元。

  與此同時,昨夜奉了朱元璋的帥令,準備去接小明王的大虎,也帶領著一些朱元璋的護衛,自金陵城出發,朝滁州而去。

  臨行之前,如今身為虎威上將軍的大虎,也接受了中書省百官們的送行。

  原本按照功績只能冊封一個副將將軍的大虎,如今也享受到了以往根本不敢想的待遇。

  在他一臉高興的拜別中書省百官,離開金陵城,前往滁州的大道上。

  剛剛沒走多遠的迎接隊伍,便在大道的中央看到了胡惟庸。

  瞧見胡惟庸,大虎先是一愣,轉而便翻身下馬,來到了胡惟庸的面前。

  此刻還在興頭上的大虎,立馬拱手對著胡惟庸說道:“胡大人,你怎么在這里?”

  聽著大虎的話,胡惟庸緩緩拱手說道:“胡惟庸在這里等著給上將軍送行。”

  聞言,大虎忙陪笑著說道:“出行前中書省百官已然送過行了,大人又何必來此一趟。”

  胡惟庸卻擺了擺手,說道:“中書省是中書省,惟庸是惟庸,來,上將軍,這邊有酒,來飲上一杯如何?”

  大虎見胡惟庸對自己如此鄭重,又怎么能駁了對方的面子,便一抬手,相繼來到了大道一旁的涼亭之中。

  此刻涼亭中的石桌上已然擺好了一壇好酒,還有兩個酒碗。

  胡惟庸將酒壇中的酒倒入碗內,抬手對著大虎說道:“上將軍,請。”

  大虎笑著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一碗酒喝罷,胡惟庸立馬對著面前的大虎說道:“上將軍此行,可是為了接那小明王來金陵?”

  大虎聞言一愣,不明白胡惟庸為什么會有此疑問,但還是直率的說道:“正是,我奉了大王之命前往滁州接小明王,前來金陵城。”

  胡惟庸淡淡一笑,說道:“上將軍可曾想過?如今大王登基在即,卻要接那小明王接來金陵城,那小明王來了以后又該如何處置呢?”

  “難不成要并立二帝?”

  聽到胡惟庸的話,大虎臉色一變。

  這個事情,他還真的沒有想過,之前在接到朱元璋的命令時只說讓他前往滁州去接小明王來金陵城,卻從未說過其他,如今被這胡惟庸一說,大虎立馬想到了什么。

  瞧著大虎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胡惟庸則繼續說道:“況且之前大王在舉義之時,一直打著小明王的旗號,尊奉小明王為天下共主。”

  “可以說小明王的身份要比大王還要尊貴,如今登基在即,難不成要讓我等尊小明王為帝嗎?”

  胡惟庸看著大虎不斷變幻的表情,明白他聽懂了自己的意思,便繼續說道:“如今,上將軍覺得還應該接小明王來金陵城嘛?”

  大虎為人雖然好大喜功,性格比較直率,但也絕對不是什么蠢笨的人。

  如今在聽到胡惟庸的話后,也漸漸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不過,大虎還是謹慎的詢問道:“胡大人,這話到底是你自己的意思還是大王的意思?”

  聽著大虎的話,胡惟庸是什么人,自然不會將這話赤裸裸的告訴大虎,他轉而詢問道:“上將軍見諒,不過胡惟庸覺得以上將軍的功勛,封個副將或者將軍要更合適一些。”

  “可如今大王卻冊封你為上將軍,這是何等的厚待?這份恩典可是連徐常湯三帥都沒有的。”

  “大王此舉是為何意?”

  “而且上將軍可曾想過,如果一旦讓小明王在前往金陵城的路上出現了意外,以他的身份又會產生什么樣的反響?”

  “屆時金陵城內外必將大震,無數人都會詢問大帥小明王的身死,小明王又是如何死掉的。”

  “到那個時候上將軍要大王如何自處?”

  “再想,大王冊封上將軍為忠義侯,是為何意?要知道封侯之事,可是連咱們那位大將軍都未曾有過的厚待呀。”

  聽著胡惟庸的話,大虎漸漸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適才還滿臉欣喜的他此刻卻一臉的暗淡,想著接下來朱元璋要他做的事情,滿臉的陰沉。

  “當然,這話只是胡惟庸自己所說,到底要如何辦,還要上將軍自己斟酌。”

  大虎死死盯著面前的胡惟庸:“胡大人,你這是要我死呀?!”

  可胡惟庸卻面色如常的說道:“惟庸沒有這個意思,但這件事到底要如何處置,還得上將軍自己斟酌。”

  說完,胡惟庸便緩緩起身朝著背后的大道而去。

  而涼亭當中的大虎,則在做著最后的抉擇。

  眼看著那胡惟庸便要走遠。

  大虎突然起身,對著胡惟庸大聲喝道:“胡惟庸!”

  “你這個王八蛋!”

  此時此刻的大虎已然想明白了所有的事情。

  他很清楚,今日胡惟庸前來這里相送,就是要他去死的。

  不過在臭罵了胡惟庸一頓后,大虎便朗聲沖著那胡懷庸喊道:“胡惟庸!回去告訴大王,大虎不是慫包!大虎絕不會讓人詆毀大王!”

  遠處的胡惟庸聽著大虎的聲音,明白大事已成。

  他緩緩拱手對著大虎躬身行禮后,便轉身朝著金陵城的方向返回而去。

  而涼亭當中的大虎,又狠狠的喝了一口碗中的烈酒,將那酒碗一摔來到自己的馬匹旁,翻身一躍,沖著身后的隊伍一揮手,朝著滁州而去。

  王府后院,內廷司的屋子里。

  馬秀英正在處理著各處發來的事務。

  就在這時,馬秀英的丫鬟玉兒緩緩走了進來,對著書桌后的馬秀英恭敬地說道:“夫人,呂大人求見,人就在外頭呆著呢。”

  馬秀英思慮片刻后說道:“叫他進來吧。”

  聞言,丫鬟玉兒立馬說道:“是。”

  轉身朝著屋外走去。

  片刻后,呂昶便捧著一個用黃布裹著的小本兒走了進來。

  當他來到馬秀英的面前時,頓時笑著說道:“臣。拜見夫人。”

  馬秀英聞言,立馬問道:“什么事啊?”

  呂昶笑著說道:“昨日是臣賤誕之日,收到夫人兩套衣服,臣特來叩謝夫人恩典。”

  聽著呂昶的話,瞧著他胳膊下夾著的東西。馬秀英明白他此行肯定不光要說此事,但還是問道:“衣服還合身嘛?”

  呂昶立馬回道:“合身,還暖和。”

  “那就好。不過我猜,謝恩只是個由頭吧?你來找我八成又要告誰的狀了。”馬秀英笑著說道。

  聞言,呂昶知道自己的心思被馬秀英猜中,但也不慌,緩緩說道:“臣不敢。”

  “坐下說吧。”

  呂昶緩緩坐下,一旁的丫鬟玉兒也給呂昶端來了一杯熱茶。

  坐定后,呂昶這才說道:“大王有令,命臣給新朝撰寫一本皇歷,臣率領太史院的學士、書士、陰陽家,測算了大半年,終于把皇歷給測算出來了。”

  “可大王卻忙的根本顧不上看啊。”

  聽到這話,馬秀英立馬笑道:“哦,你是要告大王的狀啊?”

  呂昶忙擺手道:“臣萬萬不敢。”

  “臣斗膽,把皇歷送到夫人這兒來,是想請夫人瞅個空,把它呈給大王,請大王審閱修訂,頒旨刻印。”

  說完,便將皇歷緩緩送到了馬秀英的面前。

  馬秀英瞧著面前的皇歷,不由的說道:“這么厚啊。”

  見此,馬秀英不由的為朱元璋開脫道:“大王忙啊,再說,這事不急吧,沒有皇歷也不至于過錯了日子。”

  可呂昶立馬說道:“稟夫人,皇歷不光是過日子用的,更是朝廷展示皇天之道,昭告全國子民的日月時辰之律令,這部皇歷,詳盡表明了新朝元年的四季始末,日月循環。”

  “及二十四節氣的準確時刻,還表明,全年中所有重要的農時、潮信、吉兇。”

  聽著呂昶的話,馬秀英道:“呂先生,大王說過,內廷不得干政,所以這事,我怕是管不了啊。”

  不過,就在呂昶為難之時,馬秀英道:“皇歷我且留下,你先回去吧。”

  見此,呂昶也就明白了,緩緩起身退了下去。

  馬秀英此舉既避免了自己內廷干政之嫌疑,又將這事兒給妥善的處理了。

  王府,朱元璋的書房門口。

  在呂昶離開后,馬秀英知道這皇歷的重要性,第一時間便命玉兒端著那本皇歷朝著朱元璋書房這里走來。

  在來到書房門口時,二虎見到馬秀英,立馬上前一步,拱手道:“夫人。”

  馬秀英笑著點點頭,問道:“在里邊吧?”

  二虎道:“在。”

  “容屬下稟報一聲。”

  可馬秀英卻面色如常的說道:“不用了。”

  見此,二虎也不敢阻攔,退到了一邊。

  不過在玉兒經過他身邊時,二虎還是小聲的問道:“不會吵起來吧?”

  可玉兒卻只是乖巧的說道:“不知道。”

  書房內。

  朱元璋在知道了馬秀英的來意后,便坐在椅子上翻看起了這本皇歷。

  而一旁的馬秀英則責怪道:“自個兒交代的事,怎么自個兒倒忘了。”

  可朱元璋卻說道:“誰忘了,咱記著呢,你沒看到咱這兒日理萬機的,哪兒有閑工夫的,再說這事兒也不急嘛。”

  但馬秀英卻直接說道:“這事兒萬急!”

  “重八,這皇歷可不光是過日子用的,它更是朝廷展示皇天之道,昭告全國子民的日月時辰之律令,你仔細看看,這里頭有新朝建元以后的四季始末,日月循環。”

  “以及二十四節氣的準確時刻,還有全年中所有重要的農時、潮信、吉兇和忌諱。”

  聽著馬秀英的話,朱元璋漸漸明白了,不過還是疑惑的問道:“你怎么知道這么多呀?”

  馬秀英卻道:“這有什么奇怪的,你放牛那會兒,我讀詩書。你當和尚那會兒,我讀史書。我積攢的知識,多了。”

  聽著馬秀英的話,站在馬秀英身后的玉兒不由的憋著笑。

  而朱元璋聽馬秀英挖苦自己,頓時將手中的皇歷往桌面上一拍,身為男人的好勝心又開始作祟。

  但明白自己說不過馬秀英,便將怨氣埋怨到了呂昶的身上,說道:“呂昶這個老夫子,他干嘛把皇歷送到你那兒去啊?”

  “應該,應該直接給他遞來呀。”

  聽到這話后,馬秀英立馬說道:“這就是我要跟你說的第二件事,這么重要的事情,人家干嘛要送到我這兒來呀?”

  “這不是明擺著嘛,害怕你,信任我唄。”

  “你日理萬機,忙不過來,我嘛,事雖然多,可一眼就能斷出輕重緩急來。”

  聽到這話的朱元璋,又開始想多了,故作隨意的試探問道:“那妹子,你是跟他怎么說的呀?”

  馬秀英道:“我告訴他,第一,內廷不得干政,這么大的事,非大王親斷不可。第二,大王雖然日理萬機,但絕不會誤事,有時他是故意將事情擱一擱,心里可是時時刻刻惦記著,為何啊?時候不到啊。”

  聽著馬秀英的話,朱元璋頓時笑的跟個孩子似的,說道:“妹子,這話妥!”

  而馬秀英也見著朱元璋高興,說道:“重八,我有個念頭,王府撥筆銀子,立刻印行皇歷,頒發各省州府縣。一直發到各鄉里百姓手里,你猜,老百姓看了皇歷會怎么說?”

  朱元璋頓時好奇的問道:“會咋想?”

  馬秀英笑著道:“我猜,鄉里的百姓在看到這皇歷后,肯定會說:哎喲,這朱元璋可了不得了。還沒開國呢,皇歷先下來了,這天下肯定是他朱元璋的。”

  “他雖然還沒當皇帝,可他先惦著農時呢。”

  聽到馬秀英的話,朱元璋立馬開始琢磨。

  這越琢磨,就越是覺得有理。

  這人心是什么?

  人心不是幾句話,幾句登基詔書能籠絡的。

  這人心,可就在這些小事,這些關系百姓利益的事情上。

  曾經自己就是農民的朱元璋,對于這些是更加清楚。

  意識到其中重要的朱元璋,立馬對著馬秀英身后的玉兒說道:“玉兒,馬上把呂昶給我請過來。”

  “二虎!”

  “在。”

  “把李善長、劉伯溫立刻請到這兒來,快!”

  “是!”

  馬秀英見事情辦妥,知道是該自己離開的時候了,起身對著朱元璋說道:“得。你們君臣議事,我就不干政了。”

  朱元璋聽到這話,還有些不好意思的問道:“妹子,妹子,你這是去哪兒啊?”

  馬秀英對朱元璋心思了如指掌,滿含深意的說道:“我到我的菜園子轉轉去。”

  說完便離開了。

  只留下一臉尷尬,又心里十分痛快的朱元璋,樂呵的站在屋里。

  瞧著自家妹子如此得體,心里高興的同時,卻想到了幫助自己打下天下的小舅子齊衡。

  雖然這姐弟倆都十分的懂事。

  萬事都為他這個皇帝考慮,可馬秀英是自己的老婆,枕邊人,是婦道人家。

  而齊衡,卻是男人,大將軍,自己之下的第一人。

  對待他,就絕不可能像馬秀英一樣。

  而且齊衡的功勛是擺在明面上的,不像馬秀英。

  想想唐時的李世民。

  再想想如今的齊衡。

  雖然齊衡的聲勢還無法跟李世民那會兒相比。

  但齊衡所掌控的權力,可一點不比李世民小。

  只不過是明面上看起來不如罷了。

  安豐路一地之產糧,便可抵得過其余諸省。

  況且,安豐路一共多少人,而其它省的產糧又要養活多少人。

  安豐路每年每月所盈余的糧食,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

  這年頭,有糧就有兵。

  況且,安豐路缺兵器嘛?

  他朱元璋麾下整個百萬大軍有一多半都是安豐路供應的。

  可以說,只要齊衡愿意,他一句話,整個安豐路就能增兵百萬!

  還都是裝備精良,后勤保障充足。

  再加上那些鋼鐵巨艦,弩炮、火炮等等先進的武器裝備。

  就算他朱元璋如今統領百萬大軍,也不敢放言能抵得過齊衡安豐路一地。

  因為他對安豐路的了解太少了。

  當初在犄角嶺的熱氣球,空中飛行的神兵營。

  這些無不在時時刻刻的驚醒著他朱元璋。

  請:wap.shuquge

夢想島中文    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