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十魔九難 楊戩被蘇道真彈指鎮壓,在灌河河底,與東勝神洲的邪祟激戰。這河底匯聚出的魔頭,卻并非是真正的精靈妖怪,而是災禍厄難,人事凄涼,天道叵測,亦是生靈的煩惱心、萬象的衰敗意。
其中的魔只有怨懟,并無意識,乃是能斷眾生命根的死,因此喚作死魔,又喚作十魔九難。
原本修行者皆會遇到如此磨難。但是,楊戩面對的卻并不是自己的劫難,而是整個東勝神洲眾生的心劫。他與河中大魔激戰,每殺死一個,東勝神洲的災厄便會少上幾分。
灌河的誕生,至少能帶來三百年的安寧。
此舉對人事有益,亦對天心有益。因此,眾仙老都覺得蘇道真的安排極佳,不但施甘霖將之前的兵禍盡消解,還使楊戩可以有將功折罪的可能。
若楊戩可以靖滅灌河中的大魔,東勝神洲的眾生若遇劫難,則必然會有楊二郎顯圣,相助渡劫。當然了,若楊戩不愿恕罪,或者是無力抗衡這十魔九難,那他也定然是要萬劫不復的。
如此,既彰顯了天威,也沒有令事態進一步的嚴重下去,已是令眾仙皆滿意的結果了。
瑤池上,蟠桃會再開。那三清頷首稱贊,四御點頭獻禮,五老感拜慈恩,一一前來與蘇尋敬酒奉茶,慶賀玉晨大帝安天之功。
蘇尋不敢妄尊,都接過謝訖,俱都歡然,不勝欣忭,眾皆暢然喜會。
忽然有王母娘娘親下法旨,引仙子、仙娥、天妃、美人各自捧著盤子,把那九千年的蟠桃盛滿,向尊前拜獻曰:“太極天尊有安天、教化、生德之功,天人共喜,王母娘娘心中大悅,無物可謝,特賜恩典,賞下凈手親摘的大株蟠桃數枚。”
蘇尋奉禮道謝,將蟠桃都接過了。此次蟠桃盛會,他一人獨占數十枚,實乃前所未有的事情。但其功甚偉,地位超然,眾仙都無有微詞。
及至中途,李靖與眾神將亦引引兵歸天,天王負荊在瑤池外告罪道:“臣等奉圣旨出師下界,捉來了楊戩座下的六大賊將,生擒三百六十二人,剿滅叛逆共八百九十六人,共計一千二百五十八人盡皆擒拿。只是跑了楊戩,讓其在九重云宮逞兇,還要勞煩天尊出手,自知有負圣恩,今來請罪。”
玉皇大天尊點頭道:“如今篡逆已平,賊首受鎮,你也已立功,便功過相抵,不予追究罪責,仍居天王之位。其余六部天君及惠岸行者鎮壓有功,各賞賜金花三朵,還丹一枚。”
眾皆謝恩,玉帝又下圣旨,將楊戩的部曲灌洲六圣,念在曾看管無支祁有功,死罪可免,剝奪神體,永不受天箓,責令世代在灌洲聽罰,三百六十二員草頭兵盡皆斬首示眾,且連同已死的八百九十六人,都捉拿了魂魄,復壓在灌江口,非神洲清平不可超脫。
此次天庭聲名大震,三界眾生皆有感天威不可逆,無有再敢生異心者。
至于楊戩妹妹楊嬋和母親云華仙子,則不知所蹤,玉帝沒有再提起,大家也都當做不存在。
畢竟,因為此二人并沒有參與反天,而篡逆的反賊皆以受到了懲罰,所以也沒有人在意。
當然了,即使真的有人注意到了楊戩反天的因由。但是,也絕不會在這個時候,再出來觸霉頭。
卻說楊戩在灌河之中,看那河底不斷地出現一個個魔頭,心中驚怒交加,他振奮神威,動用蓮心,不斷地與大魔搏斗,連日擊殺了數十只。
這些魔頭皆實力強大,不知是從何出現的。而且在這灌河之中,天地靈氣被隔絕,即使楊戩法力強大,也漸漸地有些力不從心,開始吃不消了。
只想著可以向上游去,突破這灌河。但是他化作蓮光,向上激射,卻驚駭地發現這灌河仿佛無窮無盡一般,不知激射了多久,眼前仍舊是一片水茫茫的,反而魔頭匯聚的更多了。
楊戩心中已疲勞至極,又擊殺了數只魔頭,忽然有一只惡蛟猛地撕咬過來,趁著楊戩力竭之際,一爪抓在他的后心上。這惡蛟不只是從何而生的,利爪鋒利至極,再加之楊戩心神疲憊,一時不甚竟被抓破蓮體,鮮血噴涌,揮灑在灌河。
他戩意識模糊,自覺只怕性命垂危,整個人再向灌河底部沉去。
那些魔頭猙獰著朝楊戩襲來,楊戩堅韌心性,負傷咬牙又殺了幾只,無奈魔頭個個都有天仙之能,又殺不絕,終究到了絕境末路,只得待死。
忽然,一陣陣光華籠罩住了他。楊戩恍惚中,看到了無數條黑白的魚兒在整個灌河之中漂游,如若無數道群星,又仿佛無數只蝴蝶,如夢如幻,光芒大作。
他陡然驚醒,見魔頭來襲,再振奮神通應戰。終于將這一波大魔擊潰,暫時得了幾分喘息之機,忙看后心處,卻發現傷口竟然完好如初,只有那鎧甲破損了。
楊戩感受了一番,發現自己的法力不但重新恢復到了巔峰,甚至還有幾分進境。而這些還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發現自己擊殺了這灌河中的妖魔,似乎心中那無比復雜的感情,譬如憤怒、哀傷、后悔、無奈等痛苦,似乎都平靜了下來。
那無數魔頭似乎映照著自己的內心一般!
“莫非…”楊戩忽然目光一閃,卻是已然意識到了恩師的苦心。
十魔九難乃是修行途中的災劫,其兇險,不在“三災”之下。
先前楊戩得傳太一道,已無懼三災利害。但是,卻仍不得清凈,更無法輕易度過“十魔九難”。而如今這灌河,就是將東勝神洲眾生的煩惱心,化作劫難,來令楊戩得度。如若度過,便有機會得到所謂的“清靜心”,達到佛家的“不生不滅”,道家的“清靜自在”的程度。
雖然,這很困難,方才楊戩便是第一次“死”在了這灌河苦海當中。但幸好的是,在他瀕死之時,卻有一道莫大法力注入到了他的體內,讓他可以重獲新生,再去挑戰這“煩惱心”。
到了如此的程度,就算楊戩再耿直,也當即意識到了自己恩師的苦心,不由得內心無限觸動,自覺師恩重甚于天!
不過他也知道,師父雖然給了自己這個機會,但是若自己不去把握,無法度過這泥潭苦海,得獲清靜心的話,那自己恐怕的確是永世不得脫出!不但有愧師恩,更遑論再與母相見。
于是,楊戩便摒棄心中蕪雜,目中攢射神光,浮現出無比堅定的神色,與灌河中的魔頭再次用心鏖戰了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