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一千一百八十五)不一樣的中國,不一樣的世界

夢想島中文    崛起之華夏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正文(一千一百八十五)不一樣的中國,不一樣的世界  1937年5月25日。德國和意大利簽署秘密協定,“柏林——羅馬”軸心形成。

  1937年6月,中國西伯利亞鐵路復線工程全部完成。

  “我記得上一次來漠北省,鐵路沿途的村鎮還沒有這么多,”坐在豪華車廂里的孫佳馨望著車窗外的景色,輕聲說道,“現在都變成很大的鎮子了,而且和內地一樣的繁華。”

  “這得感謝你父親,他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坐在她對面的姜穎楠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象是開玩笑似的說道,“也許他現在還意識不到他給這里的人們帶來了什么,或許,你父親并不懂多少政治和經濟方面的事,不知道他自己為人民所做的一切。其實,正是他促使國家走上了發展的正軌,但我想他自己很可能卻不知其中之所以然,所以說這才是最了不起的。”

  此時這位富甲一方的女強人對華夏共和國總統做出的評價可以說是很有道理的,只是孫綱本人現在無法聽到。

  在孫綱執政的又一個任期里,他再次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他為中國收入較低的群體增加收入和利益鋪平了道路;他深深地知道那些被傳統理論搞得六神無主的西方經濟學家們,對經濟衰退的了解非常有限。因此他大膽地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如以擴大內部需求的方式在大力發展生產的同時努力減少失業。“他還預見到了未來的經濟政策。”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劉紹基曾經這樣評論道,“…他認識到,只有同時控制住工資和價格,才能夠迅速地實現充分就業。而這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穩定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受經濟危機恐懼壓制的國家,會很容易響應一些極端團體的蠱惑,就如同俄國的‘赤化’和美國人之響應羅斯福,而這對一個國家的未來發展來說是非常有害的。”

  在孫綱的努力下,中國建起了全國范圍內的電汽化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它們平時可將全國聯成一體,戰時則有助于全國范圍內的動員行動。這些交通網絡迅速改變著整個中國的面貌,伴隨著交通網絡系統的建成,各地的城鎮如同雨后春筍般出現在華夏大地上,中國又一輪新的城市化浪潮來臨了。對于各地新出現的新城市和迅速擴大的大城市,孫綱也為其未來發展和革新作了設想。他要求在大城市內,必須建造自動化的地下停車場、眾多的商業貿易中心、公園、綠化區,以及嚴格控制工廠對環境的污染。可能是出于孫綱個人對清潔衛生的關注(據孫綱的私人醫生稱他一直擔心自己會因為工業污染而導致體內毒素沉積發生癌變),他對環境污染問題極為關注;他大力鼓勵工業界作出努力,以完全消除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放。在北京的周圍地區,大部分的工廠已安裝了消除污染的設施,并且興建了新式的污水處理廠;而且他還以法令的形式規定:凡新建造的工廠,必須配有防止水源和環境遭到污染的裝置和設施。為了防止過度開墾和放牧導致北京以北的河北及蒙古地區出現土壤沙化的情況,他下令以建設“綠化帶”的形式保護草場和森林,在一些地方還實現了“退耕還林”,在他的努力下,環境保護產業成為了中國工業的一個重要門類。

  孫綱還對中國的城市規劃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這種影響甚至延伸到了小鎮和鄉村。他曾經不止一次的說道:“我們應該多多的利用我國古代建筑活動的指導原則和實用操作技術。它們曾經貫穿在我國的建筑、選址、規劃、設計和營造中。這在我國大量的現存古城鎮、古建筑、園林、民居及陵墓中得到印證。我國的古建筑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與其它相關學科交叉滲透,具有了我國古代哲理、美學、心理、地質、地理、生態、景觀等諸多方面的豐富內涵。中國古代建筑學的核心是‘天地人合一’,即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中國古代建筑學注重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感應,并指導人如何按這些感應來解決建筑的選址乃至建造,因此創造了中國東、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城市布局、中國的古建筑形式及建筑景觀,因地制宜,美不勝收。相比之下,現在的許多西方城市建筑很多只追求具體的、單一的建筑宏偉壯麗、或是追求單一的形式美,或是追求功能上的實用,或是追求經濟效益,而不顧與地域、自然、歷史條件的融合,造就了今天的西方國家好多地區的城市趨同性,這其實是遺害千古的罪過。我很高興的看到,我們的建筑師在制訂城市的發展規劃時,更多的考慮到了環境因互、空間因素和文化因素,這令我非常高興。因為只有這樣,我們不用興建那些雜亂擁擠污穢不堪的西方式市鎮,如果我們建立起來的都是這樣一些毫無美感和文化氣息的市鎮,我們將大失所望,失去在這里生活的快樂,如同我們被發配到流放地一樣。所以。我現在就已經下定了決心,使哪怕是我國最簡陋的市鎮都要多少有些文化氣息和同環境和諧共融的美感,然后我們再一步一步的提高各個市鎮的舒適水準。”在他的推動和影響下,華夏大地的城市面貌也都發生了新的可喜的變化。

  由于孫綱任用梁啟超嚴復蔡元培等一批教育家對中國的教育制度進行改革,中國的教育制度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使中國民眾的文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新的教育制度安排在高等中學便專修自然科學,西方人文主義課程與中國古典文化課程提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由于相當重視體育,以及重視中國歷史和文學,在新教育制度影響下的中國青年成為了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性格獨立的一代,“我們的教育的目標是讓孩子們形成自由的、不受壓抑的、渾然天成的天然性格,”中國著名教育家周紓人這樣說道,“我們并不想把我們的兒童教育成小學究,我們寧可少給他們灌輸一些知識,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也要讓他們多一分個性。”

  由于孫綱全力支持并推動武備部長史司的“軍事改革必先社會改革”的理念,中國年青一代發生的變化讓在中國的外國人都感到吃驚,一位英國觀察員這樣向倫敦報告說:“…中國的青少年學生在智育和體育方面正在得到精心培育,他們從小就被灌輸了要保衛祖國的堅定信念,…中國的領導者正將他們的人民的兒女進行前所未有的訓練和教育,將他們塑造成善于行動、善于取得勝利的人們。他們被送進了嚴格的學校,在那里,他們鍛煉出了鋼鐵一般的拳腳,培養出了無與倫比的勇氣和對中國的信心。這對中國來說應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對外國來說,情況恐怕就不那么樂觀了,我常常這樣想,如果本屆或者爾后的任何一屆中國政府要求他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的捍衛中國的利益,他們很可能將一往無前的準備在外國的領土上前進或者犧牲。”

  為了在思想上和體格上讓全體人民為未來作好準備。孫綱和他所領導的政府經過不懈的努力,把全體民眾的健康水平提高了一大步,很多外國人對此產生了深刻的印象。“在整個中國,嬰兒的死亡率大大的降低了,甚至比大英帝國的嬰兒死亡率還低,更不要說印度等地了。”一位曾多次出訪中國的英國國會議員這樣記下他所看到的情景,“肺結核和其它以前是‘不治之癥’的頑固疾病大大減少。看到中國的青少年如此健壯,的確是件讓人感到快樂的事情。連最窮苦的人們的衣著也有改善;他們的笑臉證明,他們的心情也愉快多了。…工人的工作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車間的窗戶多了,宿舍的擁擠程度大大的減小,很多地方都有干凈整潔的新式洗手間。在‘美化每一處工作環境’的口號下,所有的辦公室和工作室以及工作場所都保持著整齊清潔。廠區的綠地和花草變多了,這使中國的勞動者們能夠欣賞自己的環境,從當中獲得愉悅的感受。…中國政府所取得的這些成績是實實在在的,而不是幻影和假象。中國的工人們以前從未享受過這樣的特權。中國的工人們聽音樂會、上劇院觀賞表演、參觀展覽、跳舞、看電影和參加成人班學習,而政府為此提供津貼。現在,連最下層的勞工和他們的妻子兒女都有機會坐上豪華的游艇,歡度以前根本夢想不到的假日。”

  “工人們看到,我們是真心誠意要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的,”后來兼任工業部長的史司曾經這樣說道:“他們能夠看到,成外中國國會代表的和代表中國外出訪問的人并不是所謂的‘知識階層’,而是他們自己。我們向世界顯示的是和以前完全不同的中國工人階層。…在中國,無論是雇主、管理者、富商和農場主,他們與普通工人和農民的地位是平等的。”

  而孫綱本人在國會發表的一次演說可以為中國所取得的成就做出一個總結:“…我們既不象西方國家那樣的讓富人變得更富,也不象‘紅色蘇聯’那樣的讓富人變得和窮人一樣窮,我們的目的,是要讓窮人變得富裕起來,我們致力于減小貧富之間的差距。今天的中國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而且產生了影響深遠的效果。這些效果才體現了最高意義上的社會民主精神——這才是所謂的‘民主’的真正意義所在。”

  “你父親關于‘民主’所代表的意義似乎了解不深,”姜穎楠的目光落在了桌子上的一張報紙上,笑了笑,說道。“不過,對我們來說,并沒有什么關系。”

  “為什么這么說?”孫佳馨有些奇怪地看著她。

  “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文化和思想,中國人有中國人的眼睛和耳朵。”姜穎楠微微轉頭,望向窗外,“你父親知道,在前進的道路上,新的迷惘總會層疊在舊的迷惘上;而且由于這許多混亂的作用,讓咱們中國長久以來一直得以凝聚的民族文化從邊緣開始產生了腐敗與蛻變。咱們國內有一些人總想拋棄他們原來信仰中的精華部分;而那些糟粕的部分——如任人唯親,貪污腐敗和陰謀詭計——卻被保留了下來。西方理念中好的部分他們很少吸納;相反那些并非內在的優點,而只不過是人類文明發展演進過程中的偶然產物——如政黨政治——卻被這些人奉若神明。他現在正在努力的阻止國家滑向深淵,但很多人并不理解他的苦心。”她深深的嘆息了一聲,“也許,戰爭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你居然會這么想?”孫佳馨看著這位算得上是父親的私人智囊團女性成員里的佼佼者,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你會看到的。”姜穎楠輕聲說道,“我們大家都會看到。”

  1937年7月,資本主義世界再次爆發新一輪經濟危機。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產量下降了百分之十六,失業人數達到1800萬人。在歐洲,英國和法國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德國和意大利的經濟因為已經轉向了戰時經濟的軌道,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小,但也出現了輕重工業比例失調,軍火工業畸形發展的現象。經濟危機加深了西方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激化了它們之間爭奪市場和原料產地的斗爭,“歐洲戰爭策源地”逐步形成。

  1937年10月,美國經濟再次出現惡化的跡象,多項關于美國政府調整經濟的法律被最高法院裁定“違憲”,轟轟烈烈的“羅斯福新政”事實上已經破產。同時,美國和中國圍繞東南亞地區的爭執日趨激烈,“亞洲太平洋戰爭策源地”也逐漸形成。

  1938年3月15日,希特勒簽署了關于德國同奧地利“聯合”的文件,奧地利正式成為德國的“東方省”。3月17日,蘇聯政府發表聲明,譴責德國吞并奧地利。4月初,英、法、美三國政府正式承認奧地利并入德國,撤回了各自駐奧使館,代之以駐維也納領事館。

  1938年9月30日。“慕尼黑協定”簽署,在英國和法國的高壓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將“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同日,英國首相張伯倫同德國元首希特勒簽署“英德宣言”,聲稱“我們兩國人民再也不想彼此作戰”。張伯倫稱“我們這一代的和平已經得到了保證”,12月6日,法國總理達拉第和德國元首希特勒簽署“法德宣言”,宣稱“兩國保持和平和友善的關系”,“莊嚴地承認”兩國目前的疆界是“確定的疆界”。

  1939年3月,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英國首相張伯倫發表聲明,對于德國的擴張和進逼,“英國將與其它國家一起予以制止和抵抗”。

  3月22日,德軍占領立陶宛的麥默爾。同日,英國和法國達成了戰時相互支援的協議。

  3月31日,在同法國和波蘭政府協商后,英國宣布對波蘭提供“安全保證”。

  4月13日,英國宣布對羅馬尼亞和希臘提供“安全保證”。

  5月22日,德國和意大利締結“鋼鐵同盟條約”。

  1939年4月至8月,英、法、蘇三國進行了關于締結互助條約和軍事協定的談判,最終因分歧過大而破裂。

  8月21日,德國同蘇聯簽定“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8月25日,德國,西里西亞州,新瓦爾特城。

  對于在田間勞作的人們來說,悶熱的一天即將過去了。在道路的兩旁,一棵棵大樹的枝頭仍然沐浴在夕陽的金色余輝當中,讓周圍的一切顯得恬靜安適,但此刻在新瓦爾特城里,則是一片繁忙。負責傳令的摩托車發著“嘟嘟嘟”的聲音沿著一條條土道來回奔馳著,逐級傳達著各種命令。一輛擋泥板上標有偵察中隊標志的小型裝甲偵察車向前疾馳而去,在土路上揚起了陣陣的沙塵。

  新瓦爾特城位于德國西里西亞州政府所在地羅森貝格東部不遠的地方,它前面有一條公路,通往離這里十公里的邊境城鎮格盧施納。此時,“活躍的將軍”沃爾夫拉姆.弗賴赫爾.馮.里希特霍芬——他最不喜歡呆在遠離前線的后方——正在他的指揮部里,向他的部下諄諄交待:“我們的‘電話線’必須和進攻的步兵先頭部隊聯絡上,這一點至關重要!”

  明天給大家補精,請大家多發精彩評論!謝謝大家!

  …(一千一百八十五)不一樣的中國,不一樣的世界文字…!!

夢想島中文    崛起之華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