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八十四章 日月城

夢想島中文    大明春色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永樂二年快到年底了,朱高煦仍然在軍營中。

  這時他收到了從昆明城快馬送來的書信,漢王妃在九月十九順利生下了兒子。長史府已照朱高煦臨行前的意思,派使者去京師報喜,并請旨皇帝賜名。

  朱高煦對照了一下時間,郭薇生產時,正是在他與思行法的軍隊決戰前夕。

  今年郭薇才十六歲,朱高煦之前很擔心她的身體和安危。他原以為能盡快結束孟養的戰爭、趕回去守在郭薇身邊,卻未能如愿…不管怎樣,現在總算聽到了郭薇平安無事的消息,他暗自松了一口氣。

  朱高煦放下書信,站在大帳門口,觀望了一番天地間煙霧繚繞的景象。人們正在焚燒樹林,新建城寨。他心道,自己還要在此地逗留一段時間。

  后世的書上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在此時,戰爭的結束、至少是另一種開始。

  朱高煦主要對三方勢力、進行新的部署。

  他一面致書緬甸宣慰使塔拖彌婆耶,要求緬甸司恪守上下之禮、本分守土,為禪族緬族百姓謀福祉;一面與孟養司新任宣慰使思任發,達成了議和盟約。然后又與平緬宣慰使刁徒玉結盟,約定共同治理大金沙江以東的洞吳高原。

  原來的孟養司治所、已被大火毀于一旦,此地治城將西遷至翡翠礦坑附近。明朝軍民、平緬軍民正在共同新建一座城池,用當地土人習慣的稱謂命名“大明城”。

  大明城、以及大金沙江以東的全部土人村莊,由刁氏統治;云南官府只派遣幾個官員、出任大明城的少數官職,知情諸事。

  朱高煦讓刁氏接管此地的考慮很簡單,孟養司土人與平緬司土人同文同種。此地離云南太遠,若用漢人流官直接統治,反而出現更多的問題。

  不過平緬司刁氏的軍隊戰斗力低下,在這次戰爭中朱高煦已親眼見識。他完全不認為刁氏會造反,若其造反,平緬軍肯定比思氏的人馬更加不堪一擊;他擔心的是刁氏根本壓不住周圍的土司勢力。

  …于是明軍會在大明城附近,繼續保持軍力存在。

  靠近刁氏管轄的大明城,此時正在新建的一座軍鎮,名曰“金沙千戶所”。

  今后將會有一千名正軍、以及家眷在此屯駐。騰沖千戶所不再是最邊遠的軍鎮,金沙千戶所即將成為明軍在西南方最遠的軍事據點。

  朱高煦與諸將商議后,親自謀劃了此城的建造。

  他以前玩過一個游戲,知道一種叫棱堡的存在。但了解明軍的火器威力后,他認為低矮的城墻并不實用;軍鎮仍以夯土建造厚實、高大的墻體,如同內地的城墻。此時的城墻,主要防范的還是敵兵蟻附攀爬攻城,所以高墻是最好的工事。

  有鑒于趙平當初無法抵擋土司軍的教訓,金沙千戶所將建造得更小,以避免分散軍隊疲于守墻的弊端。千戶所軍鎮不再為平民和商鋪提供地盤,變成一個完全只有軍事作用的軍鎮。

  以后,當大明城受到土司軍隊攻擊時,千戶所軍鎮可為掎角之勢,為“大明城”提供軍事支援。

  如果形勢惡化、刁氏和明軍據點已完全無法再控制局面,那么明軍就會龜縮在金沙千戶所的高墻之內;憑借工事、儲糧死守不出,等待援軍。

  長期屯駐當地的將士,必定更熟悉地形氣候以及軍情。只要他們守住據點,待明軍調兵來援,作戰的天時地利人和,將會與以前全然不同。

  …數萬人在此地建造城池,只要是晴天,天地間便是煙霧沉沉、塵土亂飛。不過在這蠻荒之地、土人們大多以村莊的形式居住,倒是很難見到如此熱鬧的景象。

  城池還沒建造好,一個名字已經在土人中流傳:日月城。軍鎮是日城、大明城便是月城。

  洪武門前的兩隊甲兵站在城樓下,他們的頭盔和肩甲上都積上了一層雪。一個幾歲的小姑娘正拿著熱氣騰騰的包子路過,她好奇地轉過頭看著一動不動的守軍,用一口稚氣的官話問道:“你冷嗎?”

  那軍士道:“不冷。”小姑娘忽然從大人身邊忽然跑了過來,仰起頭遞上包子:“給你吃。”軍士蹲了下來,將包子推拒過去,他的聲音帶著北平口音:“你吃,俺們一會兒就換班,有火烤。”

  打著傘的大人急忙跑過來,拉了小姑娘一把,又抱拳作揖道:“孩兒不知事,軍爺勿怪。”

  …而此時洪武門里的皇城中,御門內卻是十分暖和。上等無煙木炭在銅盆里燒得正旺,一些穿得太厚的官員站在火盆旁邊,甚至恨不得把衣服脫下兩件。

  翰林院的官員解縉拱手面向上位,正說著話兒,“臣聽說漢王在云南府驕奢淫逸,馬車里的墊腳之用,竟也用精挑的羊羔皮毛…”

  寶座上的皇帝一聲不吭,等著解縉在那里說,皇帝連一點反應都沒有。

  兩邊的大臣中,甚至有些暗地里埋頭發笑。因為解縉彈劾的東西實在沒意思,大明朝有宗室藩王因奢靡、只顧貪圖享受而被治罪的嗎?

  解縉卻繼續說道:“漢王在云南,與寧王隔空斗富,竟以五萬貫之巨額錢財,買下了一對名曰‘天作之合’的玉器!長此以往,云南民風不古,官民不習禮儀競相攀比,有利無害矣!

  漢王好大喜功、膽大妄為,肆意與土司爭強斗狠。漢王因玉石礦之利與思氏有隙,便先斬后奏,竟擅自調動五萬之眾攻打孟養宣慰使司。臣請奏圣上,奪回漢王干預云南軍政之權…”

  就在這時,宦官侯顯走進了奉天門。他從邊上來到寶座之側,先站在了那里沒有近前來,因為此時皇帝正在聽大臣說正事。

  但皇帝卻側目看向侯顯。于是侯顯彎腰靠近,小聲道:“漢王府的使者進京了。”

  皇帝朱棣聽罷,向解縉揮了一下袍袖,道,“朕知道了,恰當的時候,朕會斥責高煦。”他說罷又看向侯顯,“到哪了?”

  侯顯道:“回皇爺,使者正在午門外。”

  “宣。”朱棣徑直說道。他聽了一上午的政事,此時竟當眾伸了個懶腰。侍立在側的內閣官員紛紛側目,終于還是沒人開口提醒。

  不多時,身上的積雪還沒拍干凈的一個宦官,被帶到了奉天門內。那宦官跪伏在磚地上,雙手高高舉起一個雕木盒,說道:“奴婢叩見皇爺,皇爺萬壽無疆!奴婢奉漢王之命,進京獻寶。”

  朱棣遞了個眼色,侯顯便走了下去。

  侯顯把木盒拿上玉案,小心翼翼地打開,又將幾層紅色綢子揭開。頓時,一只玉鐲和一塊圓形玉佩就出現在朱棣的面前。朱棣的眼睛立刻一亮,只見那玉器晶瑩剔透、顏色鮮艷、流光閃閃,非常奪目!

  跪伏在地上的宦官道:“啟稟皇爺,此玉名為‘天作之合’。漢王先派人從孟養司采出大量玉石,再用其中最好最難得的料精心雕琢而成。世人言,此玉千年難得、可遇不可求;漢王言,只有父皇母后才配擁有此物,故遣奴婢等快馬進京獻上!”

  朱棣當眾拿了起來,對著窗戶那邊的亮處觀摩。

  御門內的文武,紛紛跪倒在地,皆賀喜圣上得到寶物。解縉的臉抽搐了一下,也跟著默默地跪伏在地,他只是沒怎么吭聲。

  朱棣將玉放回了盒子,嘴上不以為然地說道:“這高煦,為了兩塊石頭勞民,盡干些沒用的事!”

  淇國公出列道:“圣上愛民,不愛寶物,不過漢王有孝心哩。”

  “倒也是。”朱棣一邊不斷打量著玉器、他已經看了好幾眼,一邊說道,“高煦有那心意,也不枉他母后常常念叨。”

  獻寶的宦官急忙又叩首道:“正因漢王有孝敬之心,這才趕緊派奴婢等把玉送來京師。此玉是翡翠,聽說有靈氣,能調養經脈,益壽延年。漢王愿皇爺皇后萬歲無疆!”

  眾臣趕緊附和道:“圣上皇后萬歲安康…”

  朱棣擺了兩下手,道:“罷了,都起來吧。”

  大伙兒陸續謝恩起身,只有那個云南來的宦官沒起來,他這時掏出了一份漆封的書信,雙手舉到頭頂道:“奴婢奉命,還為皇爺帶來了另一份獻禮。大明將士已在孟養司接連大捷,俘獲不尊王化的酋長思行法,正將思行法押送進京獻俘!

  彼時大明之威,震懾西南,緬甸阿瓦城、木邦、孟養等諸地,皆請遣使進京朝貢,一睹天朝上邦天子之儀。”

  朱棣忙道:“拿上來!”

  御門內的文武聽罷議論紛紛。朱棣不置可否,叫侯顯拆了信封、他要先看高煦對此事的解釋。

  信封里有好幾張紙,洋洋灑灑或有數千言。入眼處,果然是高煦的親筆。

夢想島中文    大明春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