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九十二章 胃口不小

夢想島中文    你好,1983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劉青山被張導給硬拉著,坐在了這桌,雖然宋雷和楚正南他們那伙人感覺不自在,不過也不好說什么。

  他們這些人,也被剛才劉青山那一嗓子給徹底鎮住,再也不敢說什么,對方不懂電影之類的話。

  另外一張桌也有個長頭發的男子湊上來,挨著劉青山的另外一邊坐下來。

  這位是他們劇組請來負責音樂的,劉青山當然認識,前兩年的百名歌星演唱會,就是這位郭老師籌辦的,還有那首《讓世界充滿愛》。

  郭老師戴著眼鏡,目光很是熱切:

  “劉總,你這首歌跟電影太搭啦,你看把張導給饞的,恨不得現在就重拍一遍紅高粱。”

  “確有此意。”張導也點頭大笑,說實在的,這部《美洲豹》,他也拍得沒滋沒味的。

  要不是先期籌備的時候,花了這幫公子哥幾萬塊錢,又礙于情面,張導早就甩劑子不干了。

  這時候,王戰又插話進來:“郭老師,你大概還不知道吧,青山還有個外國名字。”

  劉青山輕輕示意了一下,叫王戰不要透底兒,他又不想顯擺什么。

  可是王戰這句話,終于叫憋屈了半天的楚正南,找到了反擊的機會,他呵呵冷笑幾聲:

  “有個外國名很驕傲嗎,還不是假洋鬼子那一套。”

  這話確實有點嗆火,王戰索性也不顧劉青山的阻攔:

  “青山創作的歌曲,老外都搶著唱,當然要取個外國名,芒廷你們聽說過吧,那就是青山!”

  楚正南等人一臉茫然,他們又不是玩音樂的,或許聽過這個名字,不過也不會留意。

  倒是郭老師噌的一下跳起來,長發飛舞,狀如瘋魔:

  “劉總原來你就是芒廷,哈哈哈,難怪能創作出剛才那樣的歌曲,好好好,劉總,你太給咱們國人提氣啦!”

  大伙也都愣住了,他們知道,這位郭老師,就是目前國內頂級的流行樂制作人。

  而瞧郭老師這副模樣,簡直就差點要頂禮膜拜了,這位芒廷,到底是何許人也?

  郭老師興奮好一陣,這才說道:“大家可能不知道,上屆世界杯的那首《生命之杯》,還有今年奧運會的主題曲,都是劉總創作的。”

  這下子,大伙終于對上號了,一個個都滿臉震驚。

  這年頭,在國內寫歌沒啥了不起的,要是能在國外闖出名頭,那才叫真牛呢。

  郭老師嘴里更是滔滔不絕:

  “最厲害的,還是劉總在米國即興創作的曲子,《最后的莫西干人》,直接叫米國修改了對原住民的法令,給他們劃分出居住的自治區…”

  眾人面面相覷:這個厲害啦!

  “劉總,你給咱們國內的樂壇爭光啦,我今天必須敬您一杯!”

  郭老師先給劉青山倒了一杯啤酒,自己也倒了一杯,端起來剛要喝,又伸過來好幾個酒杯:

  “干!”

  其中有張導,還有剛才開玩笑的葛大爺,甚至還有鞏演員。

  劉青山也不好推辭,喝了一杯啤酒,然后朝眾人點頭示意一下:

  “諸位慢慢吃,我先失陪,那邊不少父老鄉親都等著我呢。”

  “等等,我也敬你一杯。”宋雷也端著一杯啤酒站起來:

  “這杯敬你為國爭光,不過,咱們之間的事兒可沒完。”

  劉青山也笑笑:“好說。”

  輕輕碰了下酒杯,一飲而盡,然后劉青山這才告辭,回到夾皮溝的村民這邊。

  雖然張導還想跟他多聊聊,可是也沒法子。

  “青山啊,剛才你那嗓門太亮啦!”

  張大帥嘴里大贊,他平時也是矬子聲高,但是現在都服氣。

  劉青山笑著轉移話題,詢問一下夾皮溝這幾個月的情況,聊得很是熱乎。

  按照老支書和張隊長的說法,夾皮溝的發展是順順當當,尤其是新建的療養院那邊,已經都住不下了,都是老干部。

  有幾位去年就在這療養的,跟村民比較熟悉,索性就搬到村里住著。

  每天幫著喂喂雞,擺弄擺弄小菜園子,用人家一位老干部的話來說:那叫享受田園之樂。

  “對了青山啊,縣里的王書記和老周,叫你啥時候回去的時候,一定要去縣里一趟,找你有事。”

  老支書又想起來一件大事,連忙轉告給劉青山。

  劉青山點點頭:“我近期要出國一趟,等回來之后吧,支書爺爺,說沒說啥事?”

  縣里找他,肯定是有什么事需要他幫忙的,這兩年,廣交會已經不用劉青山出頭。

  想想這個時間點,劉青山估摸著,可能是縣里幾個主要的工廠開始不景氣了。

  “好像是酒廠和機械廠的事兒,工人都開不出工資啦。”老支書倒是聽到一些風聲。

  這種事情,大勢所趨,在今后的十幾年時間,瀝瀝拉拉的,下崗大潮會席卷各地。

  尤其是東北,原本是重工業基地,要面臨轉型,受到的沖擊也是最大。

  雖然那一句“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唱起來豪邁,可是只有親身經歷,才知道那種痛苦是多么巨大。

  那是一種天塌了的感覺。

  劉青山一個人,無法改變這種滾滾大潮,不過,要是能夠依靠自己的能力,幫助自己的家鄉人,少一些痛苦和折磨,劉青山還是會義不容辭的。

  等吃完飯,鄉親們都回到住處休息。

  張導又過來和劉青山聊了一會兒,他從王戰嘴里套話出來,知道劉青山在海外還有個影視公司,正好要有一部電影即將上映。

  張導是個有野心的,便萌生了去好萊塢觀摩的想法,約定跟劉青山一起去大洋彼岸轉轉。

  第二天上午,劉青山將大伙送上飛機,連來帶去的,這趟旅行大概需要五天的時間。

  而劉青山的家人,則會多停留些日子,他們要在舅老爺家住一段。

  另外就是啞巴爺爺了,也受邀在港島繼續行醫。

  去年啞巴爺爺在港島,那可是聲名遠揚,被人尊稱為“孫神醫”。

  連帶著,夾皮溝制藥廠出產的中成藥,在港島賣得特別好。

  而劉青山也接到學校的電話,叫他回京大一趟。

  劉青山正好直接開車去了學校,他這幾天東游西逛的,可不知道,為了他的事情,學校的領導都快愁死了。

  本來,丁校長已經準備今年就卸任京大的校長一職。

  不過丁校長的人品學識,深受京大師生愛戴,極力挽留,上面也看重丁校長的為人,舍不得換人,于是他決定繼續再干一年。

  而劉青山這樣一位剛參加工作的小同志的去留問題,也同樣上了京大的校長會。

  學校幾位主要的副校長,還有一些主要院系的大佬,都濟濟一堂,就專門商量這事兒。

  辭職什么的,肯定是不行的,停薪留職也不成,那樣會被那些同行笑話,說他們京大留不住人才。

  到時候,要是其他大學向劉青山拋出橄欖枝,那京大就會淪為別人的笑柄。

  可是劉青山又實在太年輕,如果委以重任的話,在京大內部,只怕又有人說怪話。

  這樣的結果就是,劉青山變成了有點燙手的山芋,扔了舍不得,不扔的話,還燙得慌。

  就連丁校長都感覺到頭疼,大拇指輕輕按壓著太陽穴,斑白的鬢發,好像又白了幾根。

  這時候,經濟學院的胡院長提議說:“能不能參照前年方正的情況呢?”

  胡院長說的方正,就是由著名的京大計算機研究所的王教授,所創立的京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

  這家公司在八六年創建,京大方面持股百分之七十。

  創始人王教授,憑借自主研發的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為方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胡院長的提議,叫丁校長眼前一亮,計算機確實算是高新技術。

  這時候,一位副校長發言道:“要是也成立計算機方面的公司,只怕和方正就重復了。”

  其實這個倒不是主要問題,計算機涉及到的領域多了去。

  大家主要擔心的還是,劉青山年齡太小,資歷太淺,貿然委以重任的話,只怕難以服眾,這才是大問題。

  畢竟現在這種體制下,論資排輩的情況還是比較明顯的。

  大家研究了一陣,也沒有什么結果,最后丁校長決定,還是把劉青山本人叫來,征求一下他的意見,再做定奪。

  劉青山把車開到校門外,找地方停了,這才步行進入校園。

  這會兒學校已經放暑假了,留校的學生只是極少數,所以校園里顯得靜悄悄的。

  劉青山直接去了辦公樓,然后被一位年輕的助理,領到了校長室。

  敲門而入,劉青山恭恭敬敬地問好,除了丁校長之外,還有一位王副校長以及胡院長在座。

  “青山,坐吧。”胡院長指指自己旁邊的沙發,畢竟在他眼里,劉青山是他們經濟學院的人。

  等劉青山坐下,胡院長輕輕拍拍他的肩膀:“青山啊,你的事,可叫大家傷了不少腦筋。”

  劉青山也連忙起身:“丁校長,王校長,叫學校費心了。”

  丁校長笑著擺擺手:“沒事,都是一家人,你的事,也是家里事。”

  這話說得暖心,這也是丁校長一貫的行事風格,真正地以校為家,把京大當成了一個大家庭。

  丁校長又開口道:“青山,我們這些人的腦筋啊,還真有點跟不上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所以想聽聽你自己的想法。”

  這幾天,劉青山也有了些方向,正要回話,結果包里傳來一陣大哥大的鈴聲。

  他歉意地站起身,從包里掏出來磚頭機:“丁校長,我出去接個電話。”

  丁校長笑著擺擺手:“就在這里接吧,又沒有外人。”

  劉青山無法,只能接通電話,跟對面的小莉姑娘交代幾句,然后才掛斷。

  這個電話是告訴他,明天要跟小郭他們那邊簽訂購置商場和商鋪的合同。

  因為涉及到的資金比較大,所以需要劉青山到場。

  看著劉青山把電話放回包里,丁校長瞥了一眼他辦公桌上的電話機笑道:“青山,還是你那個方便。”

  胡院長接過話茬:“青山啊,你還沒明白咱們校長的意思嘛,就是叫你給校長也配一部移動電話。”

  這個明顯就是開玩笑了,屋子的幾個人都哈哈幾聲。

  丁校長更是連連擺手:“用不起用不起,聽說接打一次電話,就要一塊錢,我這幾百塊的工資,幾百次電話就全都報銷嘍。”

  等大伙停止笑聲,劉青山這才說道:“移動電話肯定是要送的,不過不是這種國外產的摩托羅拉,要送就送我們自己國產的手機。”

  “手機,你說的是移動電話,也就是大哥大吧?”胡院長問道。

  在移動電話剛進入國內的時候,還沒有手機這個說法,倒是國外有這個叫法:ha。

  而丁校長的關注點,則在劉青山所說的國產這個詞語,他稍一思忖,臉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看來,青山你已經有了自己的決定,放心吧,學校方面,肯定大力支持。”

  胡院長這才反應過來:“青山,你要研究移動電話,這個,這個好像難度太大了吧?”

  難度當然大,甚至可以說是一片空白。

  不過劉青山知道,在這方面,肯定是越早入手越好。

  如果以他個人或者龍騰公司的名義,肯定也能搞,只是手機雖小,涉及到的行業卻十分眾多,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難度都相當大。

  這些領域,他不可能全部涉及,因為根本沒有那么多的人力來進行研發。

  即便是你找上門去,人家估計也不鳥你。

  如果有京大這塊招牌,那肯定能夠省時省力,這就是背靠大樹好乘涼的道理。

  劉青山是經歷過手機整個發展演變的幾十年歷史,深知在早期和中期,那些國外的手機廠商,哪一個不是從國人手里賺得盆滿缽滿。

  即便是到后來,在芯片領域,國內的企業依然要被人卡脖子。

  趁早入手的話,或許自己真的能在這個領域里興風作浪一番。

  所以這幾天在經過仔細的考慮之后,他還是決定和母校一起開發研究這個難度和價值都無比巨大的項目。

  大方向定下來,剩下的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落實,京大在這方面,也有先例,比如方正。

  學校就提供了資金和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支持,整個公司的組織結構,都帶著明顯的官方特點,甚至還有黨高官。

  那位王副校長就是主抓學校常務的,所以跟劉青山提了提這些情況。

  劉青山卻不想自己頭上還有個婆婆,于是笑著問道:

  “所有的資金方面,全部由我承擔,校方只負責提供技術方面和人才的支持,如果這樣的話,我能不能占股百分之五十以上?”

  王副校長不由一愣:這個年輕人,胃口不小啊。

  天才一秒:m.lewenlewen

夢想島中文    你好,1983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