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潤色重思幾千回,惟有真心長不改

夢想島中文    后漢長歌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今日碼完字,又重新翻了一遍三國,當然不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而是陳壽的《三國志》。讀到諸侯討董一事,突然覺得有些話想和各位做個說明。

  第一、正史中《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中記載:當時討董的諸鎮有十一家,分別是:

中平六年十二月:曹操  初平元年正月:后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

  而《后漢書卷七十四上·袁紹劉表列傳》及《三國志卷四十六·吳書·孫破虜討逆傳》中分別又多出來了一個廣陵太守張超和長沙太守孫堅。共計十三鎮諸侯,并非演義中的十八鎮諸侯。

  其實,當時公孫瓚恰與北方游牧民族激戰幽州,孔融也初至北海不久正值青州黃巾猖獗之時,馬騰和董卓又同為西涼軍閥,陶謙好似念及與董卓的同袍之情,所以四人均未參與到伐董大業中。

  至于上黨太守張揚,《三國志》中并無記載他是否參與了討董,語焉不詳,但他確實曾出兵,并與袁紹匯合于河內,暫且不提。

  本書依舊按照《三國演義》采用十八諸侯討董,只是根據歷史實際和劇情需要,去了孔融、陶謙和馬騰,而新增了李旻、王黎以及丁原。

  當然,按照正史矯詔的也并非曹操,而是橋瑁。

  第二、鷹非在寫作之時,會盡量去還原歷史上的某一個事件或者人物的性格,但并不能保證完全參照歷史,畢竟這是小說,畢竟主角是穿越到歷史中的,所以必須對歷史有所更改。

  但我保證,這絕對和演義中的歷史不一樣,也絕對不帶感情色彩的去美化或者丑化每一個角色,他們的生命之中都會有某一刻的閃光點。

  所以,懇請各位將你們手中的手機、電腦轉向縱橫網站,謝謝!

  不知不覺的,《后漢長歌》已經寫了三個半月了,馬上即將突破七十五萬大關,但鷹非會依然如故,保持更新不斷。宋朝詩人韋奇曾在詩中曰:齊齋老子今安在,一去人間余廿載。白衣蒼狗幾千回,惟有溪山長不改。

  鷹非在此也想說一句:鐵馬邊關今何在,英雄熱血歌中來。潤色重思幾千回,惟有真心長不改!

夢想島中文    后漢長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