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一十章 有田祿者,先為祭服

夢想島中文    東京街溜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無田祿者,不設祭器。

  有田祿者,先為祭服。

  半晌后。

  兩位中貴人攙扶著趙佶走出大次,身上的紅色龍袍,與頭頂的通天冠不在。

  取而代之的,是青色袞龍朝服,外罩中衣,腳穿紅鞋,腰帶純玉佩,頭頂的,乃是一二十四旒的平天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天子之冕為十二旒。

  祭服方為二十四旒。

  從大次內被中貴人攙扶而出的趙佶與幾位大臣說了幾句話,眼神瞟了眼方青這邊,與中貴人耳語了幾句,在中貴人的攙扶下朝著方青這邊走來。

  “官家......”

  方青等人見到趙佶走來,剛要行禮。

  “不必多禮。”趙佶擺了擺青色袞龍長袖,免了此禮。

  方青本就對這些繁文縟節還是無感,這下能免了那最好,很快便挺起了身子。

  方青身旁的郭清秋、李寶、信老和孟一閑亦是如此,只不過孟一閑看向趙佶的眼色并不好就是了。

  “方青,朕已聽聞你之事跡,賊人竊取御象作亂,青城矮墻都塌了一半,是你勇猛奪象,力挽狂瀾啊。”

  趙佶的眼睛盯著方青渾身上下,眼中的喜愛顯而易見。

  若是換成了其他的將軍率軍援救,他也會賞賜,但并不會有這等喜愛之情。

  這股額外的喜愛之情,純粹是因為方青是馭象來力挽狂瀾的,這等教蟲蟻之事令趙佶頗覺新奇。

  趙佶好玩,好新奇之物。

  若非是趙佶此等性子,高俅也絕無可能靠著蹴鞠成為三衙太尉。

  “官家言重了,草民不過會些馭象的手段罷了,能夠保護官家安危,還是靠著眾人齊心協力,我身旁這幾位也都斬敵眾多,勇悍無畏。”

  方青指了指自己身旁之人。

  “好,好,各位都乃大宋勇士,皆有賞賜,到時高卿自會賞賜妥當,不過方青,朕欣賞你少年英才,欲讓你入御龍直,不知你意下如何?”

  趙佶輕笑一聲,看向方青的眼中盡是滿意。

  之前他曾賞賜方青、郭清秋與李寶御龍服,但那只不過是為了讓方青三人于之后的護衛中行動自如發的,并不是真的讓方青、郭清秋和李寶成御龍直。

  但這一次他向方青發出的邀請,便是真的想招攬方青為御龍直。

  御龍直?

  狗都不當。

  方青心中輕視臉上卻浮現躊躇之意。

  “官家恩重,但小子不過是一黃毛小子,實在難擔當此等大任,平日里于大相國寺內受佛法熏陶,不敢違背師兄之命入宮為御龍直。”

  “是啊,官家,此事急不得。”

  “需得慎重啊,官家。”

  兩位中貴人也都紛紛出嘴勸著趙佶。

  今朝的御龍直,早已被權力紛爭所涉及,其中仍有武藝出眾的護國兵士,但只是小部分了。

  方青的丹鳳眼瞥過這兩位中貴人,臉色如常。

  反正他也根本不想進御龍直,自是任由這兩位中貴人說了。

  “那好,你還有什么所求,田宅美人,朕都賞賜于你。”趙佶聞言也就收回了此言,雙手負于背后。

  趙佶之言讓兩位中貴人臉色一變,眼睛一個勁往方青臉上瞟著。

  官家這意思是要獨賞這小子啊!

  不得不重視!

  兩位中貴人記下了方青的臉。

  方青則是思索起了自己該要什么獎勵。

  關于關撲禁令的事,是高俅早就答應過他的,也就是說,這一次他可以再要一個獎賞。

  有了!

  “官家,草民斗膽想借用這七頭御象,于東京城中巡城一次。”

  方青清楚御象巡城是唯有大禮年才有的儀規。

  何為大禮年?

  即盛大的禮儀,類似皇宮有大婚、添子、新改年號的年份,才會有御象巡城的慶賀活動。

  可見御象出行并不是隨意之事。

  “行,朕答應了。”

  此雖非小事,但趙佶還是一口答應了下來。

  “官家,時辰快到了。”

  攙扶著趙佶的中貴人適時提醒。

  身穿青色袞龍朝服、頭戴平天冠的趙佶朝祭壇走去。

  祭壇高三層,共有七十二級臺階,臺階之上是一方圓約三丈多的頂端平臺,共有四條臺階可登于壇上。

  “這還整個四條道啊?”方青問向身旁的孟一閑。

  今日的孟一閑,沒有穿他那件青城血戰的打甲背子,而是披著一件紫袍繡花錦袍,雙手疊與胸前。

  “正南為午階,正東為卯階,正西為酉階,正北為子階,你看趙佶,他走進前邊的小次里了。”孟一閑伸出手來指了指。

  方青順著他所指的方向看去,看見了被兩位中貴人攙扶著的趙佶行至祭壇前,進了一個慕殿,坐在御坐上歇息著。

  祭壇前不僅僅有幕殿,還設有宮廷樂架,方青認出了擺在前列的是編鐘和玉磐,他記得陶雨雨與他閑聊之時曾與他說過,懸掛編鐘和玉磐的架子和平常的樂架差不多,只不過方響架子更大一點。

  稍扁的編鐘分上下兩層掛在架子上,架子的兩角綴著流蘇,如同曲尺的玉磐亦是如此。

  除此之外,祭壇前還排列這幾架大鼓,三五成組,用木條連接,安放在架坐上。

  景鐘節鼓,琴箏蕭笙。

  宮廷樂架前的樂工頭裹似官帽的頭巾,身穿紅色寬衫,用帛束腰,最惹人矚目的是他們扛在腰上的高竿。

  沒錯。

  這高竿就是他們奏樂的器具了。

  真狠啊。

  方青不禁咋舌,視線一瞥之下竟見到了兩個熟人。

  “走,過去看看。”方青對著郭清秋和李寶找了找手,向著祭壇湊了過去。

  至于孟一閑和信老,兩人對于這祭祀是沒什么興趣的。

  “伴奴,有些日子沒見了,沒想到在這里碰到你。”

  走上前去的方青與李伴奴打著招呼。

  “方青?好巧啊。”

  轉過身來的李伴奴見到方青眼露驚喜,與方青打著招呼,動聽的嗓音好似飛鶯輕鳴。

  此時的李伴奴,頭戴紫色冠,穿黑色上衣,紅裙與紅鞋,手上還握著一個紫色布囊。

  “咦,還有郭姑娘。”

  李伴奴對著郭清秋招了招手,嘴角輕笑,她與郭清秋是見過一面的。

  “這位是我師侄,李寶。”方青介紹了一下自己的師侄李寶。

  “呀,是小關索李寶么?我曾在東京聽好多人說過。”李伴奴用手輕捂紅唇。

  小關索李寶的大名在東京街頭巷尾可是常被提及。

  直到近些日子才少了些。

  只因人們茶余飯后更多會提起另一人的名諱。

  此人為錦仙宗師。

夢想島中文    東京街溜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