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733章歸根結底是財政

夢想島中文    不一樣的日本戰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什么是傳統封建?那就是層層疊疊下沉權力,通過控制土地所有權,剝削勞動者的統治模式。

  西歐的封建主往往會把沒有繼承權的子嗣送去上級領主那里接受教育,成為新一代的騎士。

  這些依附上級領主的質子將效忠于領主,用功勛換取土地,或者在父母死后,被領主送回去爭奪家產。

  而足利幕府的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玩的也是這一套。

  將各家質子收入足利馬回眾,再扶持這些親信回去爭奪家業,把質子團打造成足利天下的基本盤。

  這才是傳統封建社會的玩法,統治者不會直接插手下屬領主的土地,更多是作為仲裁者分配土地所有權,抬高自身最高統治者地位。

  天朝早早就脫離了這種玩法,玩到了更高的層次,就是用科舉制度制造出大量知識分子,再從中選拔出官員代表中央直接管理土地。

  在后世,科舉制度傳到西方,成為現代公務員制度的起源,這是天朝對全球社會治理進步的貢獻。

  科舉制度最大的妙處就是將人口中最優秀的人才,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納入體制內,成為社會管理者的一部分。

  這個選拔機制,古代封建社會是不會玩的,也只有早熟的天朝文化才玩得轉。

  因為封建主是通過血緣繼承,科舉制的公平會削弱了封建基礎。也因為選拔出的脫產官僚集團太過龐大,財政收入養不起這么多人。

  而林信勝的建言中就說的很清楚,允許各地武家自建私塾,允許姬武士們在私塾學習。

  也就是說,斯波遴選這一島國科舉形式,只在武家中提拔人才,隔離了平民階層,也就是收窄了范圍,減輕了封建壓力和財政壓力。

  雖然是從斯波家擴大到了天下武家,但本質上還是在統治階級內部選拔人才,依然是封建制度的改良,依然是要看出身的。

  林信勝這一想法,也符合斯波義銀作為島國統治階級,武家集團頑固保守派領袖的一貫政治立場。

  革新是不可能革新的,這輩子都不可能革新的。但武家集團內部改良一下,讓整個統治階級更有力更穩固的統治賤民,這個可以有。

  蒲生氏鄉想了想,問道。

  “林先生的意思,是讓各地武家自建私塾,允許她們的子嗣學成之后參與斯波遴選?

  這樣的話,學習的成本就會由各地武家自己來承擔,不用斯波家去操心。

  但各地武家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她們憑什么要耗費糧食精力去建立符合斯波家要求的私塾,學習文武藝,再賣給斯波家?”

  林信勝肅然道。

  “蒲生大人以為,武家的出路是什么?”

  蒲生氏鄉回答道。

  “自幼學習,長大出仕,奉公恩賞,壯大家業。”

  林信勝點頭道。

  “不錯,這是姬武士最好的結果,只有極少部分精英可能做成,大多數中下層普通武家只能是亂世沉淪,掙扎求生。

  武家天下大大小小各藩,能有多少位置讓姬武士出仕?又有多少位置能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強藩大名只是少數,中下層武家的家境因為多年戰亂消耗,其實非常不好,已經是衣不附體,食不果腹。

  古語有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廉恥。

  武家現行家督制是長女繼承所有,次女三女必須自己找尋出路。

  許多次女三女又因為找不到出路,只能淪為野人惡黨,甚至反噬家族,以下克上,造成倫理慘劇。

  斯波家的斯波遴選,凡是通過者可以享有編制福利,一年旱澇保收六石糙米,足以養活一個四五口的小家庭,天下武家誰不羨慕?

  只要斯波家愿意對外開出一絲裂縫,天下武家就愿意努力考編。

  原本,武家子嗣三歲就要開始接受武家教育,十年苦學之后尋求出路。

  現在,無非是多耗費一點心思,給孩子再加上一些文化課,只要武家愿意試一試,這事就成了。

  孩子成年之后,先參加斯波遴選,通過了就可以成功上岸,吃上斯波家的鐵桿莊稼。

  要是通不過,再回家另尋出路嘛,或者埋頭苦讀,等下次再考。

  這樣一來,就是給了全天下武家一條最好的出路,不管成不成,總要試一試。

  但凡能負擔起學業的武家,自然不愿意錯過。

  斯波家不用付出什么教育成本,只要把斯波遴選的規矩立好,給人一條出路,就可以將忠于圣人的書刊與思想鋪滿天下六十六國。

  而且,只要題目出得巧妙,學習者必然全心全意鉆研,把忠君愛國的道理刻在自己心頭。

  即便日后落選,斯波編制外也會有無數姬武士心向圣人,明白圣人對武家天下的良苦用心。”

  義銀聽著聽著,不免跟著點起頭來。

  亂世中的武家,本來就是非常內卷的精英階層,再多加上一點儒家經典去卷,也不算什么難事,重點是要有足夠的回報,值得去卷。

  林信勝這話有些道理,但也有些狡辯,斯波家的確不用負擔教育的成本,但卻擴大了用人的成本。

  斯波編制的福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錢糧,而是斯波忠基金一筆錢一筆錢,費盡心思掙出來的。

  要保證每個姬武士一年六石糙米的鐵桿莊稼,這背后是巨大的財政壓力。

  一旦使用了林信勝的建議,儒家是通過斯波遴選沖上枝頭,從此可以和佛教在島國文化圈別一別苗頭。

  但這個思想改造的成本,說到底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還得是斯波家自己掏錢保底。

  想一想,建立萬千私塾需要印刷多少儒家經典?需要多少儒生擔當老師?

  各地武家花了這么多本錢,如果斯波遴選的口子開得太小,錄取的人太少,就沒人會樂意參與。

  所以,斯波遴選想要達成林信勝口中的美好未來,斯波編制必然要擴編,而且擴編很多很多。

  義銀看了眼蒲生氏鄉,蒲生氏鄉點點頭,顯然她也已經想到了這一點。

  林信勝看似大義凜然,其實說到底還是為儒家發展在說話。

  斯波遴選擴編的確是對斯波天下有利,但這件事不能由儒生來主導,還得看斯波家的財力推進。

  總而言之,如今的武家亂世是高度內卷,崗位稀少,競爭激烈。

  林信勝希望通過廣開斯波遴選,擴編斯波編制,增加大量優質工作崗位,吸引武家學習儒學經典,轉變思想孕育新的武家義理。

  這個方案是可行的,但關鍵還在于財政支持。

  斯波忠基金運行兩年多,斯波編制已經因為幾次戰爭擴編許多。

  從最初的一千五百名額,到現在三千左右名額,還要加上上千斯波義士的補貼。

  這才兩三年功夫,福利支出就漲了一倍多,接近兩倍。

  要是財政穩得住,義銀當然愿意用考編吸引天下武家,收買姬武士精英,但他就算有這個心,也得有這個錢呀。

  島國人口千萬,其中武家占據十分之一,也就是百萬人口。

  想要達成林信勝口中斯波遴選讓天下歸心的成就,斯波家的財政至少要負擔起八萬姬武士的編制。

  一個小家庭,父母,夫妻,子女各二,這就是六個人,妻子有斯波編制就能最低限度養活六口人。

  八萬個小家庭就是四十八萬人口,占據武家總人口的將近一半。

  如果斯波遴選能幫斯波家達成這個基本盤,憑借八萬姬武士的忠誠,斯波天下基本就穩了。

  八萬旗本,天下可定!

  但這八萬旗本每人每年至少需要六石糙米的福利補貼,也就是四十八萬石的福利支出!

  這可不是武家政權的收入支出預算,是每年都必須要給足的鐵桿莊稼,絕對不能減量的財政負擔!

  天下六十六國,總石高不過兩千萬。

  不管是天災人禍,洪澇旱魃,斯波政權都必須無條件撥款糧食總產值的2.5給斯波編制,維持八萬旗本對斯波家的忠誠。

  林信勝為斯波家改良的武家義理,讓人為之心動,也真是貴得要死。

  但這個尊圣攘夷,天下誠服斯波神權的前景,還是讓義銀忍不住咽口水,非常期待。

  在林信勝進言之后,茶室內沉默了許久。

  最終,義銀拿起冷透的茶湯抿了一口,端茶送客,結束了這場意外精彩的茶會。

  走在門廊上,林信勝的表情已經掩去之前的意氣風發,取而代之的是揮之不去的疲憊。

  他能感覺到,剛才圣人已經對自己的建議動了心,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

  林信勝不免感嘆,圣明不過圣人,他顯然察覺了改造武家義理的最大關鍵,那就是財政支持力度。

  雖然林信勝口號私塾萬千不用斯波家一分錢糧,但這個口號和朱元璋養兵百萬不費老百姓一粒米的軍屯軍戶制是一個道理,純粹放p。

  養兵哪有不費錢的?只是財政負擔從中央壓到了地方。

  同理,搞教育哪有不費錢的?私塾萬千不花錢,花錢的事自然就會在別的地方體現出來。

  林信勝不免責備自己,還是太心急了,這一通忽悠被圣人看穿,不知道之后還會不會有下文。

  她自顧自想著心事,腳步下意識越來越快,直至被一條人影擋住去路。

  “好你個林信勝,林先生,我喚你幾聲都當做沒聽到,果然是過河拆橋的好本事呀!”

  林信勝定眼一看,原來是前田利益追了上來,笑呵呵站在自己面前,正陰陽怪氣得編排自己呢。

  臉上一紅,林信勝行禮道。

  “方才想著心事,一時沒聽到大人的呼喚,還請大人恕罪!”

  前田利益擺擺手,一把抓住林信勝鞠躬作揖的右手腕,哼哼唧唧著說道。

  “恕罪?怎么恕罪法?

  你個林信勝,我好心幫你引薦,你卻大鬧我的茶會。

  好好好,好一個改造義理的文化大工程,現在的斯波遴選已經鬧得我是一頭包,你還要替那蒲生氏鄉為虎作倀。

  我來問你,你這么做對得起我這朋友嗎?”

  大谷吉繼站在兩人身后,眼看前田利益攔著林信勝討說法,卻是沉默不語。

  這幾年,蒲生氏鄉為首的同心秘書處異軍突起,借助圣人寵幸,中樞近臣優勢,搞得地方上的三大斯波領都很不舒服。

  原本小日子就已經夠糟心了,這會兒林信勝還在替蒲生氏鄉出主意,要把同心秘書處手中最有力的政治工具斯波遴選,進一步強化。

  別看前田利益這會兒嬉皮笑臉,看似玩笑,但她心里到底有幾分說笑的心情,還真不好說。

  大谷吉繼反正是冷眼旁觀,林信勝今天總得有個說法。

  林信勝看前田利益在笑,可她手上的力氣卻不小,鉗得自己手腕生疼,就知道這位斯波家大佬心里真的有火,于是苦笑道。

  “前田大人以為,斯波遴選擴大化對您是一件壞事?”

  前田利益哼了一聲。

  “難道還是好事不成?”

  林信勝正色道。

  “也許還真是一件好事。”

  前田利益看著林信勝一臉嚴肅,不似玩笑,便慢慢松開了手。

  “還請林先生賜教。”

  林信勝揉了揉手腕,發現手腕上青了一大圈,已經肉眼可見得開始轉紅,苦笑更濃。

  “大人以為現在的斯波遴選延續下去,三大斯波領能找到抗衡同心秘書處滲透的辦法嗎?”

  前田利益搖搖頭。

  “早就想過了,沒辦法,這是陽謀。

  同心秘書處不過是站在臺前唱戲,真正想收權的是圣人,我對抗不了,也不想對抗,但我就是看不慣同心秘書處那些小輩的跋扈。

  蒲生氏鄉,井伊直政算什么東西,當年老娘跟著圣人轉戰千里,這些個乳臭未干的丫頭還在家里玩泥巴呢。

  我的一切都是圣人給的,圣人要收回去,我愿意雙手奉上。但旁人要利用圣人來狐假虎威,輕賤我等重臣,我豈能服氣?”

  斯波領因為斯波義銀缺乏譜代家臣,早年形成的松散政治結構已經掣肘了他的施政。

  斯波中央需要一定程度的收權,提高行政效率,這道理三大斯波領的重臣都明白,也愿意配合。

  (本章完)

夢想島中文    不一樣的日本戰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