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斯拉夫人,后世都稱他們為戰斗民族,就是因為他們當時的環境,可以說是四戰之地。
莫斯科公國既有瑞典虎視眈眈,在西邊則是波蘭和立陶宛步步緊逼。放在后世來說,瑞典也罷,波蘭也好,包括立陶宛都是典型的小國。
然而在這個時代,瑞典卻是赫赫有名的歐洲強國,在歐洲三十年的戰爭中,瑞典重裝步兵攻入德國,占領大片領土,還控制著波羅的海,被稱為瑞典帝國。波蘭立陶宛王國控制著今天的波蘭、匈牙利、烏克蘭、立陶宛等地,是歐洲一等大國和強國,敢南下跟奧斯曼帝國一戰。
南邊的克里米亞汗國更是毛子的死對頭。克里米亞汗國長年利用自己的騎兵優勢去劫掠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羅馬尼亞人為奴,然后賣給奧斯曼帝國。
他們稱之為“草原民族的收成”。其中,克里木亞汗國最喜歡抓強壯的毛子,在1558年到1596年期間,克里米亞汗國就30多次大規模入侵毛子。
后來,毛子有著老秦人的那種拼命勁頭,血不流干絕不休戰,在擊敗周圍一個又一個強敵之后,沙俄開始向遠東地區和高加索地區擴張。他們擴張的戰斗既狂野,又瘋狂。
高呼“烏拉”,冒著敵人的箭雨和槍林彈雨沖鋒,在這個沒有自動武器的時代,這種沖鋒戰術相當有效果。
正所謂,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毛子們采取這種不要命的人海戰術,平心而論,無論是波蘭的翼騎兵墻戰術,全家軍的槍騎兵其實就是全旭從波蘭人那里學來的,甚至說大不列顛崛起的細紅線戰術,都是人海戰術。
這種人海戰術,在世界第一次大戰之前,仍舊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戰術。包括大明唐時代的陌刀陣墻推進戰術,這其實也算是人海戰術。
除非擁有自動武器,組成交叉火力網,就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巨大的威力,否則拿這種人海戰術,根本就沒有任何辦法。
就連二戰時期的日軍豬突戰術,如果硬要往前追,這也是唐朝時期的跳蕩兵戰術,唐朝時期,刀盾手(跳蕩兵)舉著盾牌,手持橫刀,頂著箭雨沖鋒,沖上去就是砍殺敵人,把敵人打得七零八落。
可以說,只要烏拉聲響起,毛子的敵人就會嚇得魂飛魄散,膽戰心驚。當然,另一個時空,這個人海戰術被德國人成功終結了。
在一戰期間的索姆河戰役中,德國人就是利用嚴密的交叉火力,一天之內打死六萬余名英法聯軍,這可不是擊潰,而是真正的打死。
當然,大明皇家陸軍也喜歡用這一個交叉火力打擊戰術。
隨著重機槍、輕機槍接連響起,毛子也遇到了慌亂,看著身邊的戰友一個接著一個倒下,要說不害怕,那絕對是騙人的。
然而問題是,毛子的神經向來粗大,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事情,在東線的蘇德坦克會戰中,明明一道坦克壕溝只需要架橋就可以解決的事情,他們偏偏直接把坦克開進反坦克壕溝中,充當架墩,讓其他的坦克可以直接通過。
就是依靠著這種辦法,毛子一旦發起沖鋒,那就像颶風一樣,讓人感覺靈魂出竅。
百試百靈的人海沖擊戰術,在交叉火力打擊面前,就變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體,變成了一連串的傷亡數字。
“你說這些蠻夷想做什么?”
“誰知道呢,可能是想耗盡我們的彈藥吧”
“哈哈…”
戰場上的大明軍隊將士非常輕松,全氏大明皇帝陸軍在最開始的時候,與哥薩克人在戰斗時,大明皇家陸軍的后勤沒有跟上來,讓騎兵只好拿著冷兵器進行戰斗。
可是,事隔半年多了,如果后勤還無法解決,那樣的話,全旭該處理人了。
全旭現在這個皇帝當得有些簡單粗暴,大臣負責干事,如果事情干不好,他也不會親力親為,什么事都去自己解決。
全旭解決問題的辦法非常簡單,就像老朱同志一樣,如果事情解決不了,那就找一個可以解決問題的人。
事實上,早在半年前第一次出現后勤補給嚴重不足時,大明后勤部就進行了小范圍的動員,甚至調動了民間商隊的運輸能力。十二萬匹駱駝,三十余萬匹騾馬,盡管路上損失非常嚴重,至少可以保證火力的持續性。
現在烏拉爾戰役中,大明皇家陸軍動員了大量的人力和牲畜,利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儲備,僅僅炮彈就運上去了七千余噸,如果分散到毛子的每個人頭上,差不多每個人相當于零點三噸左右。
當然,炮彈依舊是不足的,炮彈不足,那就依靠子彈來湊,這樣以來,毛子每個人分到頭上的子彈是差不多零點二噸,也就是二百公斤的重機槍子彈,足夠他們死上十幾回的。
毛子想用人命耗盡皇家陸軍的子彈,只能說,他們有些天真。
更何況,后勤方面還會從后方援援不斷的運輸過來,現如今從北京到長安的火力線路已經基本上開通,北京運輸的物資可以通過鐵路,運輸五原府,五原府隸屬寧夏省,大體在內蒙白云鄂博礦區范圍內。
這也就意味著,大明的補給線長度可以減少了將近三千里,不要小看這三千里,三千里足以讓人絕望。
更何況,大明在天山省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肉食、糧食,瀚海省也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生活物資補給,從后方只需要運輸子彈和炮彈。
毛子在烏拉爾山脈組織的反攻,沒但沒有取得任何效果,反而被大明皇家陸軍一次打崩潰,不過皇家陸軍并沒有順利的突破烏拉爾山脈的防線。
其實并不因為毛子增兵,毛子增兵只是一方面的原因,直接的原因是翻越烏拉爾山脈,又拉長了大明的補給線。
雖然烏拉爾山脈沿線打得地動山搖,如同山崩地裂,可是卻沒有阻止住大明針對遠東的開發熱情。
事實上,現在的大明,隨著數次人口遷徙,再使用號稱百姓遷徙到邊境地區的政策已經不靈了,中華民族歷來安土重遷,尤其是農民,將自家那一畝三分地看得比命根子還要重。
想讓他們離開自己的家鄉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定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不要緊,還記得嗎?全旭是一個喜歡帶著商人賺錢的人。
其實中國的商人也好,士紳也罷,包括普通百姓,對于土地都有著狂熱的熱情,大明帝國的核心區域兩京十三省,不允許個人擁有超過一千畝的土地。
當然其他省份,這個規定則完全不同。就算呂宋,不超過五千畝人均,那就沒有問題。
如呂宋省執行同樣法律的還有天山省、安東省、伯利省、包括北鎮省等等,像瀚海省則更加瘋狂。人均可以擁有土地的上限則為五萬畝。
這些商人或者有錢的富人,就開始招募人手,購買農具、耕牛、種子,浩浩蕩蕩的北上,或者南下,到遠東去圈地開荒,興辦農場,或者說是去中南半島興辦農場。
在普通人看來遠東很荒涼,而且冷得要死,幾乎就是不毛之地,但是對于這些走過南闖過北的商人來說,這就是一座還沒有被開發的金礦,就看誰能掘得第一桶金了。
為了招募到足夠的勞動力,這些商人開出了每個月三個銀元,包衣食,一天三頓飯而且天天有肉吃的待遇,干滿五年賞賜一個媳婦。
農民是很看重自家那一畝三分地沒錯,但誰不希望自己能過得好一點?很快就陸續有人報名,加入墾荒大軍,你擔著擔,我趕著牛,一路北上或者南下,去為自己的未來拼搏。
而那幫商人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工錢按時足額的發放,衣服一年發四次,一次發兩套,都是新的,而且天天有肉吃,遠東荒原上的野獸多得嚇人。
“棒打狍子瓢舀魚”說的就是這里,在這里天天吃肉算個毛線?
當然,輪到他們兌現發媳婦的承諾時,這些老實的農墾大軍就憤怒了:“怎么都是番婆子?”
“你們都想娶漢家女子?我還想娶呢!”
隨著大明生活水平地提高,百姓生活越來越殷實,不僅大明的物價在上漲,消費成本在上漲,同時結婚娶媳婦的代價也要逐步提高。
在朱氏大明時期,普通的農民,只要有三五畝地,哪怕一袋糧食就可以當作聘禮,娶一個黃花大閨女。
可是現在,別說一袋糧食,就算是一千石糧食,那也遠遠不夠了,現在全氏大明的聘禮流行十六。
既十六頭牛,十六匹馬,外加十六只羊,十六只雞,十六兩銀子,十六兩金,十六擔彩禮…
粗略估計下來,普通人家成親,基本上要花掉三五年甚至七八年的收入,很多剛剛過上溫飽的百姓,看著越來越大的兒子,頓時犯愁了。
很多人為了娶媳婦,只能背井離鄉,賺不到老婆本,娶屁的媳婦!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