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士紳集團從大明立國的時候,就仇視大明朝廷。這需要從朱元璋和陳友諒的斗爭說起,在朱元璋立國的時候,江南還有張士誠和陳友諒兩大勢力。
張士誠出身鹽商,天然的受到了江浙鹽商的支持,而陳友諒則獲得了江南商人集團的支持,支持朱元璋的人其實是淮西集團。
在朱元璋立國以后,對江南商人和士紳集團進行了嚴厲的打擊和壓制,但當朱元璋、朱棣這兩位鐵腕強人故去之后,他們很快便恢復了元氣。
到了萬歷,簡直如同疾風勁草一般,變得無比強大,主宰朝政的不再是皇帝,不再是內閣,而是江南這個團體。
如果不是全旭的存在沒有出岔子,這個團體的輝煌還會繼續,他們的一舉一動深刻地影響著清朝、民國的命運,即便是康熙、雍正這等鐵腕強人也無法真正征服這個桀驁不馴的團體。
為什么后世中國有那么多的憤青和公知?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在滿世界罵中國的文人?
隨便找一個,往上扒拉扒拉,看看他們是誰的兒子,誰的女婿,誰的后代,一切都清楚了。
全旭不會給他們任何機會了。
江南并沒有什么像樣的軍隊,可以用句毫不夸張的話說,隨便出動一個旅,那就可以輕松拿下南京城。
全旭最重點的工作,還是為了改革。
首先,全面廢除了大明的衛所制度,這其中包括一些衛所既沒有投靠滿清,而是直接投降全旭的,全旭讓國防部按照原來的兵冊,廢除了他們軍人的身份。
不過,并不是所有衛所兵都愿意轉成百姓,特別是沙洲衛這樣邊境的衛所,軍隊還有一定的戰斗力。
全旭思來想去,決定給大明衛所兵一個出路,那就是組建建設兵團,挺進天山省,填充那里的無人區。
同時廢除的還有大明的戶籍制度,在明朝,匠籍是匠籍,樂籍是樂籍,娼籍是娼籍,商籍是商籍,商人的后代只能作為商人,匠人的后代只能從事手工業,這樣完全封死了這些百姓的上進之路。
無論是什么行業,并不全是子承父業,有的人天生就叛逆,不喜歡從事老子從事的職業,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在全旭的新朝,所有百姓只有一種戶籍,都是平等的,只要不犯法,不犯罪,都可以上學,讀書、種田,務工、經商、從軍、從政,不受任何限制。
另外的改革,就是對于軍隊。
首先確立了全家軍的軍銜體制,雖然名義上與后世的師旅團相同,事實上,部隊的編制卻不同。
另外,全旭并沒有采取后世的軍官與士官截然不同的鴻溝,就像后世在部隊當兵,如果沒有上過軍校,是不可能擔任軍官的。
不過,師長級別晉升為少將,少將之上為中將和上將。
全旭又重設了都督府。
不過,這個提議卻受到了沈明澤以及眾臣的反對。
雖然說,頑固的士大夫階層瘋狂打壓武將集團,甚至為此不性廢掉大明的國防力量的做法很不滿,但他們同樣沒有忘記藩鎮之亂時武將集團終年相互攻伐不斷、文人命賤如蟻、百姓淪為口糧十室九空的慘狀。
重開都督府?
不行,絕對不行,這不是又要來一次藩鎮之亂么!
絕對不行!
不過,而武將覺得很有必要,重開都督府可以讓他們獲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晉升的機會,好處是明擺著的嘛。
文武雙方展開激烈的爭論,吵得面紅耳赤。
最后還是全旭拍了板,都督府,非開不可!
全旭不擔心軍隊可以自立,自立個毛線,部隊士兵和軍官的軍餉從來不是靠將領發放,而是直接經過銀行轉帳。
武器彈藥,在中央管著,掐斷補給和彈藥,光憑手中的那些彈藥,能打多久?
更何況,鐵路讓全旭調動兵馬的速度更加快捷。
造反,可以試試看。
不把你的屎打出來,算你拉的干凈。
全旭拍板了,眾臣也沒有辦法。
作為開國之君,作為威望至高無上的全旭,沒有大臣敢反對他。
就算文臣之首的沈明澤也是如此,沈明澤的權力是全旭給的,全旭隨時可以收回。
眾臣一看反對無效只能任命。
全旭首先設立了安東都督府,負責遼陽省、黑水省、安東省、北鎮省、會寧省的防御,軍隊的整訓調動、兵員招募、戰略戰備等。
這個轄境幾乎是整個奴爾干都司的區域,都督府駐地則設在安東都護府的雙城。
第二個都督府則是瀚海都督府,從大漠為線,包括天山省、瀚海省、遠東省。
第三個都督府則屬于北京都督府,負責京城天津、河北省的防御問題。
第四個都督府則屬于蘭州都督府。
軍隊的整訓調動、兵員招募、糧餉發放,由朝廷中樞和都督府溝通解決,地方無權干涉。同樣的,都督府只負責地方防務和軍隊建設,無權干涉地方行政事務,擅自越權者將付出可怕的代價。
全氏大明的都督不像衛所一樣可以世襲,各都督府的都督,任期是一屆五年,兩屆十年,最高連任兩屆。
各都督府的部隊每五年對調一次防區,這次的調動,也可以作為部隊的軍事演習。
全旭在給各都督最大限度的自主權的同時也給了他們最大限度的限制,防區對調、都督與下轄部隊分別對調,這幾條基本上斷絕了都督們擁兵自重甚至造反的可能。
十年時間,再精明的野心家也不可能作好造反所需的一切準備。
而且沒有朝廷的命令,地方部隊不得成建制進入城區,哪怕是節假日也不行,違令者將受到很重的懲罰。
大明將廢除募兵制,改為義務兵役制,所有適齡青年,只要不是殘疾或者有先天性疾病,都必須接受體檢,合者者入伍參軍,在軍隊里接受為期兩年的訓練,逃避服役義務者將被打入黑名單,這輩子都沒法出頭了。
在服兩年義務兵役期間不得在地方找對象,違令者,嚴懲!
兩年之后,表現出色又對軍旅生活充滿興趣者可繼續服役,成為職業軍人,有相當優厚的工資和一系列的優先政策,一句話,當一名職業軍人不僅光榮,而且很有前途。
武將的頂峰就是上將,但整個帝國皇帝以下最高領導人是帝國首相。
一應民生經濟、政治外交、人事任免,都由首相全權負責,元帥無權干涉。當然,首相實行的是競選制度,上將也可以競選首相,但在競選之前必須脫軍裝,跟軍界斷絕關系,否則不得參選。
這一條無疑給文臣集團吃了一顆定心丸。
雖說重開都督府、建立海陸軍府基本上斷絕了文臣插手軍隊的可能性,讓武將有地位有了極大的提高,但大明的基本國策依然是文官治國,他們的地位并沒有降低,只是要接受武將集團有限度的挑戰了而已。
軍隊改革之后,接下來則是文官的改革了。
文官官制改革比起軍制改革來復雜得多。
沒有辦法,這一改革直接關系著千百萬讀書人的利益,任改改動都影響著無數學子的命運,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災難性后果。
元朝是怎么完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降低了讀書人的地位,將讀書人打成了老九。
差不多是跟乞丐、娼妓的地位差不多了。
那些讀書人沒了出路,自然要造反的,偏偏元朝又很能作死,所以這個超級大國一下子就被弄死了,渣都沒剩下來。
所以到了明朝中葉,大家明知道現有的制度有很大問題也不敢去動,寧可抱殘守缺混下去也不敢改革,害怕重蹈元朝的復轍。
不過全旭沒有這方面的顧慮。這一仗把大半個大明給打爛了,沒了那么多壇壇罐罐,他反而可能放開手腳,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
而崇禎就絕對做不到,全旭比崇禎更有優勢的地方就在于,他擁有歷史全世界政治的知識,也了解民間的百姓生活,也了解經濟,雖然他不是經濟專家,可是后世經濟理論的書籍太多了,就算不看專業書籍,影視劇也可以看到。
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全旭對大明現行的制度的弱點看得一清二楚,而崇禎能看到的只有紫禁城這一方天地,知道有問題,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全旭新政關于文官官制改革的第一條就是,廢除次輔和樞輔,首輔改名為首相,政務院最高權力系于首相一身。
首相由軍政兩界最杰出的人才競選產生,皇帝無權任命,不得干涉競選,不管選上來的是誰,只要程序合法,皇帝都必須予以承認。
同樣,皇帝也無權罷免首相,內閣也可以彈劾首相,必須過半數。
全旭的內閣,可不是三五個人,而是七八十人,甚至可以上百人。
各部部長,各省高官,各師師長、都督府都督,各艦艦長都可以進入內閣,參與首相的選舉。
這樣以來,內閣其實是等于議會。
而且是像英國的上議院。
但是首相,卻有著明確的任職履歷,必須有基層工作經驗,必須有邊境工作經驗,同時精通庶務,而不像朱氏大明一樣,考試可以考上來。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