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12、江流兒

夢想島中文    征途之召喚群雄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話說那金山寺有一個吃齋念佛的和尚法號法明。

  金山寺那是一個綠水青山環境雅致的地方,有那紫金浮玉之意向。

  這個時候的和尚雖不像南朝的時候那么受到崇敬,但日子總體來說也過的算是不錯。

  日子過的好就有閑情逸致做些別的什么東西,比如說散步。

  佛說:緣妙不可言。

  這話說的可是相當的有道理,這天法明老和尚,吃飽喝足之后就開始閑溜達,也不知到底是哪根弦搭錯了,他非想著要去江邊溜達一下。

  老和尚走至江邊,見那滾滾江水東流去,一時之間心中的感慨頗多,心中悟出這么一個小小的道理來:時間就像是這逝去的江水再也不會回來了。

  同時心下還有這么一個小疑問:時光如此的寶貴,我為什么還在這里閑逛,而沒有回到寺里睡覺呢?

  老和尚也算是個豁達之人,想不明白的事情就不再去想,轉身就準備離開回到寺里靜心斂神,夢訪莊周。

  卻忽見那江流之上,出現一塊木板,木板之上躺了那么一個被包裹的嚴嚴實實的小孩。

  那孩子在那木板之上不哭也不鬧,睡得正是香甜。

  安睡的嬰孩絕對是這個世界上最為治愈的東西,總是想讓人伸出手指對著那小臉戳上那么一戳。

  即使是法明和尚也不能免俗,鬼神神差的就是想要出手去戳那嬰孩白白嫩嫩的臉。

  想要戳臉就肯定要下河救人,老和尚毫不猶豫的沖到河中,把那個嬰兒給撈了起來。

  那個嬰兒被老和尚撈起來之后就醒了過來,睜著眼看著那老和尚。

  老和尚笑了笑在那孩子的臉上輕掐了一下,“我看你和我有緣,你以后就跟在我身邊做個小和尚吧!”

  那孩子好似聽懂了和尚的意思,哇得一聲哭了出來。

  時光就是你支付寶中那串數字,以一種不可逆的姿態消散著。

  眨眼間,就已經是八年后。

  那個水中的小嬰孩也長大成為一名小沙彌了,這個樣子說并不算準確,因為他并沒有剃發染衣也沒有受沙彌十戒,這種是并不能算入了佛門的,但畢竟是從小在寺廟長大,加之天生聰慧,對于佛法一點就通,旁人也就多將他看做是沙彌了。

  那個嬰孩的俗家名叫陳祎,小名江流兒,這個小名簡單又易懂,就是表明這個家伙隨著江水流來的,法明和尚還給這撿來的孩子起了個法號叫玄奘。

  法號理論上來說只能是在舉行剃度儀式儀式之后才能用的名字,不過大家都知道法明和尚寵孩子、極度護短也就沒什么人在這個事上說三道四。

  此時玄奘就坐在那里敲著木魚做著早課。

  法明和尚坐到了他的對面,“玄奘啊,你說你為什么就不愿意剃發染衣呢?”

  “師傅,男人最為重要的可就是那頭發了,徒兒還不想早早失去那珍貴之物。”

  為了勸這個徒兒剃發染衣,老和尚也算是操碎了心,比后時代那些大人催婚催的還要緊迫。

  “為師,雖不懂頭發到底有何珍貴,可佛門規矩就是規矩,規矩不可破呀!”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心中有佛,這還不夠嗎?”

  玄奘說話的時候,心很靜,手很穩,木魚聲亦未亂過。

  玄奘的木魚聲在近些年也算是金山寺的一個特色了,來到這里的人總是說聽了玄奘小法師的木魚聲晚上能夠睡得更香一點。

  “你如是這般,可是讓人說閑話的。你現在年紀還小,這般行事為師還能替你遮擋一二,可你再大些,那紛紛流言可就不太善了。”

  “師傅,你也說了,那是流言,理它作甚。”

  法明和尚露出了苦笑,自己這個徒弟實在是過于聰慧了,很多次了,自己前來找他說理,反被他說的一愣一愣的。

  老和尚也不知對于這種情況自己是該笑還是該哭。

  “罷了罷了,為師說不過你,你隨意吧!”

  法明和尚起身要走卻被玄奘給攔了下來。

  “師傅,徒兒還有些問題想要請教。”

  “哦?還有聰慧如你也不知道的東西?”

  “小僧我自知愚鈍,這天下之大怎敢妄言全知。”

  法明略顯苦惱的撓了撓頭,自己這個徒兒實在是過于優秀了,天生聰慧不說,更為可怕的是那心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謙卑有禮,溫柔和善。

  如此當真還能算是人類?佛祖圣人怕也不過如此吧!

  “你問吧,我要是能回答就回答,回答不了就算了。”

  “師傅,你說這個世界上有生而知之的人嗎?”

  法明愣住了,生而知之?玄奘是想要為什么?輪回?六道?頓悟?

  “為師不知。”

  “這個不知是指不知道有生而知之的人,還是不知道到底有沒有生而知之的人?”

  “后一種。”

  “可有僧能展現佛法的力量?”

  “為師倒是聽說某些高德大能能夠演化佛經的力量綻放無盡的佛光。”

  “師傅你可知是哪些高僧?徒兒想要向他們請教一二。”

  “不知,此言不過是道聽途說,是真是假未可知啊!”

  “謝師傅指教!”

  法明自嘲的笑了笑,這哪里稱得上什么指教不過是一問三不知罷了。

  話說玄奘那小子到底是為什么會問出如此問題來呢?

  自己現在連自己徒兒到底在思考著些什么都不明白了,倒也是另一個層面上的可喜可賀了。

  他法明可從來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事,更何況在這個和尚不給生育的年代,這小玄奘和他自己的孩子沒有太大的區別。

  小玄奘問這些問題自然不是毫無來由的,自他懂事以來,他的腦中就會不時的蹦出些他完全沒有接觸過的知識來,甚至是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的知識。

  這個事一度讓小玄奘極為恐懼,生怕自己是個怪物而被老和尚給拋棄。

  那些憑空而來的知識給了他難以言說的恐懼,也讓他飛速的成長,也讓他多了幾分的超然與成熟,畢竟在任何時候知識都是沒錯的。

  對于知識的吸收也讓玄奘對于佛法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你稱他一句高僧并不為過。

  不知是對于佛法的理解到了某種境界,還是他本身就是特殊的,他能夠從掌心中放出佛光來。

  就在我們的玄奘同學覺得自己將要通過佛法走上人生巔峰之時,一股憑空而來的強大力量突然出現,將他給吸到了一個洞中,與此同時還幽幽的飄來一句話,“白也選擇了你,來吧,少年。”

夢想島中文    征途之召喚群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