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五十五章 戩 (十二)

夢想島中文    革秦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并且,天有常法,而人無常律。”

  “夫子時候,天下疆域與如今的天下相比,遠遠不如。”

  “許多新的事物,夫子甚至想都想不到,許多因新的事物而生出的事情、關系、思想,也都是夫子所無法揣度的。”

  “夫子生時,以他的學識、品德與能力都無法做到建功立業、有所作為于世,你難道指望他死后,面對完全不同的時局、環境、以他的所學、能力、品德的一部分,便可以做到他自己都未能做到的事情嗎?”

  荀況看著鞠子洲:“夫子的所學,自然是沒有這個能耐的!”

  鞠子洲挑眉:“所以荀夫子的意思是?”

  “儒門一無是處,不值得學習其義理?”

  鞠子洲這話說出來,正在聽講的人中,幾人露出恍然大悟神情。

  荀況抿唇。

  下視一眼,也知道鞠子洲這種把一個結論推到極端處的言論很容易對思維邏輯不完備的人有誤導。

  他也不生氣。

  “先生。”荀況對鞠子洲俯身一拜:“敢問先生大名。”

  “鞠子洲。”鞠子洲對拜回答。

  荀況點點頭:原來如此。

  “秦人,鞠子洲?”

  鞠子洲搖頭:“鞠子洲。”

  荀況這下有些迷糊了:“鞠先生不在咸陽待著,跑到我這里做什么來了?”

  鞠子洲還需要用自己來博取聲望嗎?

  荀況對于這兩件事情不是很能理解。

  “有些事情想不通,想要向荀夫子求證答案。”

  鞠子洲灑然一笑,風輕云淡。

  荀況嘆息:“我看過鞠先生的雄文,自覺對于鞠先生有所了解,你不太可能會有什么事情是想不通的,也不會因為一些想不通的事情而耽擱自己的時間。”

  “那么荀夫子,認同我之前的言論嗎?”鞠子洲問道。

  荀況無奈嘆息。

  如果,如果鞠子洲身份一般,只是來尋名望的后輩讀書人,那么荀況大可以慢慢糾正他的錯誤,并且以他為反面典型而向眾人警示。

  但這樣的糾正,一般需要在此事之后,三五日之間。

  如此,既能保證不傷鞠子洲的自尊,又可以令眾人對這件事情有著深刻的印象,起到教育作用。

  可,鞠子洲是鞠子洲。

  是已經名傳天下的道家黃老家學這一代的扛鼎人杰。

  那么處理方式就不能是這樣了。

  因為對方的身份與來意都與一般的求名之人不同。

  鞠子洲,是來爭奪文化領域的話語權的!

  荀況作為此時事實與名望上的儒家第一人,不能比鞠子洲差!

  這是爭鳴,是辯理,是確定哪一家正確,哪一家錯誤的事情,容不得半分退卻!

  “鞠先生的話,恕我不能贊同。”荀況首先表明自己的立場。

  “這是為何呢?”

  “自然是因為先生首先曲解了我的意思,而后得到了錯誤的結論,雖然看上去是沿著我的話語而發展的,但是卻突破了我話語之中設置的界限與我話語中隱藏的條件。”

  “我講的話語是,孔夫子沒有能力在他所生活的世道里建功立業、有所作為于世。”

  “所以由他所書寫的《春秋》,記錄他言行與思考的《論語》《詩經》《樂經》《禮記》等書,事實上也是沒有能力讓人建功立業、有所作為于世的。”

  “我的限定條件與言辭范疇,只在于建功立業、有所作為于世。”

  “然而鞠先生的話語則直接地突破了這條件與范疇,將我在此范疇與條件之下的結論推而廣之,應用于更廣大的范疇與更寬泛的條件之下,說儒家義理一無是處,這是在事實上對于儒家的污蔑,更是對老夫的攻擊。”

  說到這里,荀況對著鞠子洲一禮:“請鞠先生向老夫道歉。”

  鞠子洲不為所動。

  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

  在這時候道歉就是服輸。

  但,當然也不可能用什么“我會錯了意”之類的話進行搪塞。

  這等場合,鞠子洲和荀況兩個人所代表的,早已經不是他們本人。

  因此沒有退路。

  “卸去了限制條件與言辭生效范疇,并非無意為之,更不是一種錯謬!”鞠子洲立刻反駁道:“荀夫子,您自己也是知道的,儒家的學問,對于人生在世的功業沒有任何幫助,對于實事,也起不到任何的正面作用,那么我是否可以說,儒家的學問對于想要做實事的人是無用的呢?”

  “既然于實事是無用的,那么我是否可以說,儒家的學問是無用的呢?”

  又一次的曲解。

  荀況從容無比。

  鞠子洲所用的這種手段,原就是儒人辯經時候常用的手段,他自然是很熟練的。

  “鞠先生,沒有能力,并不代表毫無作用!”

  “孔夫子本人沒有能力建功立業,并不代表他不能幫助別人,使有能力的人在建功立業的過程當中更加輕松更加穩妥。”

  “儒家的道理,沒有能力教人建立功業,有為于世,但也并不是說,它對于人,對于實事,沒有任何作用。”

  “相反的,它是人能否真的建立功業、有為于世,還是很重要的。”

  “對于世上的事情,儒家的理,也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請詳細說明。”鞠子洲躬身一禮。

  荀況還禮:“儒家的理,雖說大家都愛說它是源自孔夫子的。”

  “但,儒家的理,孔夫子的理,其實講的是德行與秩序。”

  “孔夫子是從周代的道德、制度當中尋覓出了這些東西,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匯總,編訂,最終形成了‘儒家’。”

  “但,假若沒有孔夫子,難道德行、秩序,就不重要了嗎?”

  “天行有其常,人世有其本。”

  “固然太陽東升西落、白云時時不同,可是繁星相伴旋轉,日盛月落,晝夜交替是不會變化的。”

  “人世也是如此,世上時時有生命的綻放與凋零,但有些東西,有些事物,雖然細處有所不同,但它的整體是不會有變化的。”

  “德行與秩序,便是如此!”

  “孔夫子所能夠看到的德行,所愿意相信的秩序是周的秩序與德行。”

  “這是事實曾驗證過的確可以穩固世道,使生民各得其安、天下有序運轉、戰爭止息的東西。”

  “盡管孔夫子本人沒有將這些失卻了的東西重新喚回世上的能力,但真的就能夠說,這些東西對世間是完全沒有任何用處的嗎?”

  荀況看著鞠子洲,一拜:“請鞠先生回答老夫這個問題。”

  最新網址:

夢想島中文    革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