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二章 這個冬天不太冷

夢想島中文    開局綁架了隋煬帝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許牧此言,讓楊廣再次重視了起來。

  這種名為水泥的物事,若是便宜易得的話,那…

  整個大隋,恐怕未來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緊接著,許牧繼續說道:“此物簡單易得,容易普及,最主要的是,它容易筑高樓!”

  因為它的特性,只需要里面內置鋼鐵結構,打好地基,便可使得建筑穩固。

  比起傳統的木制建筑,難度會小的很多。

  類似故宮那種建筑,大多是需要建筑世家承包,由他們出設計圖紙,加無數民夫,方能完成。

  相比之下,水泥的優勢便體現了出來。

  經過許牧這么一點撥,楊廣也明白了過來。

  “水泥此物,當真是萬世利民利國之物。”楊廣不禁感慨道。

  日后回到東都,必定要全力推廣此水泥,楊廣內心想著。

  “所以啊,就不要想著逾制的問題了,日后的主公府大樓,能達到百米也不一定呢。”喝完茶,許牧放下了茶杯,起身離開了市政規劃司。

  他要去自己的主公專屬辦公室辦公。

  而楊廣則靠在椅子上,繼續抿著茶。

  “這小子,還真會享受。”拍了拍椅子,楊廣搖頭笑道。

  他所坐的椅子,是擁有靠背的。

  在隋唐年間,流行君臣席地而坐,坐而論道,討論國家大事。

  但同樣的,胡人不喜歡這樣。

  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他們遠居塞外,天氣嚴寒,坐的是四腳凳,比較矮小的凳子。

  此時胡凳已經傳到了中原,并且全國普及。

  但有靠背的太師椅,則是晚唐才出現的。

  所以楊廣會說,許牧會享受。

  “不過這個臘月,倒是夠冷的。”窗外冷風吹來,楊廣掃了眼琉璃般透明的窗戶,連忙起身關窗。

  今日雪已經停了,大雪融化,天氣最是寒冷。

  而那琉璃的玻璃,楊廣起初見到,能夠從屋內看到屋外,還頗覺神奇。

  后來發現…主公府的每個房間,都是同樣制式的玻璃。

  干脆就不問那么多了。

  反正在萬民城這些天,他見到的神奇物事到處都是。

  主公府四樓。

  許牧正在處理一個頗為重要的民生工程。

  名為蜂窩煤入戶項目。

  上面標明了如今的登記在冊的萬民城戶籍,總計有七千余戶,總人口一萬一千余人。

  而他萬民城的百姓,大多都是流亡而來,許多人甚至都是孤身一人。

  所以戶籍眾多,有七千余戶。

  許牧現在正在處理的就是暖爐入戶計劃。

  就在前不久,研究所又出了新的東西。

  蜂窩煤模具被打造而出,已經在煤礦附近建立起了煤場,開始量產蜂窩煤。

  并且根據蜂窩煤的散熱方式,設計出了可以發熱的暖爐以及火灶。

  現在要做的,就是給萬民城外的那些居民們推廣這個暖爐。

  水泥并未全部普及,他們所居住的,還是自己搭建的木棚。

  在城外居住,這個冬天,已經出現了好幾起凍傷事件。

  在許牧今年入冬前派發的棉衣幫助下,萬民城的居民,倒是沒有一個人被凍死。

  棉衣,也是城內的婦人們利用棉花項目田里種植出的棉花縫制而成的。

  具有強大的保暖功效。

  許牧免費派發了一萬多套。

  還好人口不多,不然他囤積的棉花就不夠用了。

  許牧拿起了這個項目,上面簽署了自己的名字,并且加蓋了公章。

  并且下批:宜從速執行,三日內,務必全城普及暖爐。

  然后他喚來了一名身穿鐵浮屠黑甲的士兵,讓他前往發布這個命令。

  “看來不止缺少辦公后勤人員,小吏也缺啊。”

  許牧嚴重意識到自己現在人員的不足。

  這一萬人里,能夠篩選挖掘的人才,都被他挖完了。

  身體強壯的,都給他送到了軍隊里操練。

  有一技之長的,愿意簽訂死契的,都被他送入了研究所。

  不愿入研究所的,許牧則是單獨建造了一個制造廠,讓這些匠人進入其中,生產類似曲轅犁,水轉筒車,暖爐這些被研究出的器物。

  因為有圖紙,所以技術難度不高。

  但依舊是缺人。

  他諾大一個主公府,傳送文書的人都沒有。

  “張猛男應該要回來進山了吧?”

  走在玻璃窗戶前,許牧例行一問,對張須陀可謂是望眼欲穿。

  萬民城外。

  城外,稀稀疏疏的,在山腰和山谷里,遍布木棚和茅棚。

  甚至有的人家,連住宿睡覺的地方都沒有。

  土豆項目田的農書記宋斌這兩日冒著風雪,總算把土豆給收完了。

  今日在家里休息一日,并未外出去土豆田。

  他有一個婆娘劉氏,行三,平日里都喊她三娘。

  “三娘,今天的天怎么這么冷?多燒點木頭吧,咱們現在不缺糧了,再煮點土豆,熬點粥吃。”

  宋斌捂著主公府派發的棉衣,被冷風凍得打了個哆嗦。

  臉色黝黑的他,在來到了深山后,原本抱著躲避徭役,待鄉里征徭役結束后再回去的想法。

  可現在…他卻一點也不想回去了。

  外面再好比得上這里?

  朝廷只知道征收徭役,征收賦稅,把種地的農民往死里逼。

  “曉得了,知道你搞土豆田得了幾斤土豆,瞧把你得意的。”他的婆娘,劉三娘也穿著一個花布棉衣。

  這棉衣還是她一同在制衣廠做出來的。

  當時給分了好幾斤糧食。

  沒辦法,在這個時代,許牧什么都沒有,發家的他靠的就是糧食。

  所以現在…萬民城內,不流行銅錢,流行糧食。

  真正的硬通貨!

  所以許牧招工什么的,都是以糧食作為工錢。

  “嘿嘿,當初你死活不同意跟我來山里,還好我打定了主意,不然哪里遇得到這樣的主公,趕得上這樣的好事。”宋斌嘿嘿一笑,也跟在劉三娘身邊,靠近火灶取暖。

  “就是今年這個天啊,凍死個人嘞,要是能早點住進水泥房子就好了,主公府就是那房子,風一點都進不去。”

  即便是一直往掌心呵著熱氣,他還是覺得鉆心地冷。

  不過有棉衣在,像往年那樣,凍死人的事,應該不會發生了。

  “凍不死你,你就個種地的,讀了幾年私塾,認得幾個字,還想享受起來了?”劉三娘瞪了他一眼,用腳踹了他幾腳。

  宋斌倒是厚臉皮,在自己搭建的木棚里,挨著劉三娘嘿嘿笑道:“三娘,話不能這么說,主公可是當眾夸過我,說我土豆田大有可為,以后千分之一的分成,你想想看,畝產三十一石啊…”

  劉三娘剛想再說什么,突然聽到外面一陣呼喊聲:“宋斌,三娘?在家嗎?主公府送來了暖爐和蜂窩煤,你們出來拿一下。”

  在屋外,一行七八人,受雇于主公府,是專門給百姓們派發物品的隊伍。

  他們站在化了一半的積雪上,正往簡陋的木棚里呼喊著。

  “來了來了。”

  宋斌眼神一亮,也顧不上和劉三娘說過,直接竄了出去。

  簡單一陣寒暄后,宋斌才知道主公府送來此物,乃是為了給他們取暖用的。

  “主公說了,此物可以取暖,對了,燃燒此物時記得通風。這段時間人手不足,無法給你們安裝火灶,待后面人手夠了,制造廠的匠人們會挨個上門,給你們安裝火灶,到時候你們就不用上山砍柴了。”

  來人簡單講述了一下許牧的行政命令,便急匆匆地趕往下一家。

  因為行政命令上說了,必須要三天內,做到全城普及。

  送走了這些人,宋斌花費了好大力氣,才把暖爐搬到了屋里。

  這個暖爐大概只有他半人身高,有一層厚厚的爐壁,中間是內空的,看樣子是要用來放那種煤炭?

  劉三娘從廚房走了出來,看到宋斌正在鼓弄著暖爐,隨口道:“這么小的爐子有什么用?還能用來取暖?”

  “煤炭咱們又不是沒用過,死貴死貴的,燒起來還全是煙,要我說還不如退了吧?”劉三娘緊接著又看到了蜂窩煤,不由嘟囔道。

  宋斌只顧著研究該怎么燃燒暖爐,頭都沒抬。

  劉三娘嘀咕了兩句,便搖頭去廚房了。

  在她看來,主公府推出的這種東西,是真的沒什么用。

  不過是免費的,不花錢,就任著宋斌鼓弄去了。

  大概一刻鐘后。

  “三娘,三娘,快來,快來!你覺得著屋里感覺怎么樣?”前屋里傳來宋斌的聲音。

  劉三娘從廚房走出,本來抱著被煙嗆著的準備,結果發現…

  “怎么回事?天氣已經回溫了?”在這個前屋,她居然感覺到有點熱。

  宋斌露出了神秘的微笑,指著暖爐嘿嘿笑道:“不然怎么說你是婦道人家呢,這都是主公送來的暖爐的功效啊。”

  在暖爐內,他點燃了兩塊蜂窩煤。

  蜂窩煤緩緩燃燒著,熱量透過爐壁傳遞在四周空氣里。

  使得周圍氣溫正在緩緩上升。

  這下子,劉三娘也來了興趣,湊過去,看到奇形怪狀,有那么多孔的煤炭正在緩緩燃燒,居然沒有冒煙。

  她忍不住問道:“以前咱們燒的煤炭那么大的煙,怎么這個炭一點煙都沒有?”

  宋斌哈哈笑道:“以前咱燒的是木炭,而非煤炭,而且主公推出的煤炭,豈會生煙?”

  “而且你看,主公這次一次發了十塊蜂窩煤,而我觀察了一下,兩塊蜂窩煤就足夠燒一整天了。”

  劉三娘湊過去一看,發現真是如此,燒了這么久,蜂窩煤還在緩慢燃燒,許多地方甚至都還沒點著。

  “這下好了,這個冬天咱們不用挨餓受凍了,跟你這么久,總算可以過一個好冬了。”

  劉三娘高興地抱住宋斌,猛地親了一口。

  隋唐風氣開放,在鄉間,尤其是自己家里,這種事是常有的。

  宋斌也是咧嘴笑著,一時間,他想到了明年開春,主公欽點他主持土豆田開荒擴大種植項目。

夢想島中文    開局綁架了隋煬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