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1章 拆房子就有飯吃

夢想島中文    人生在世天地寬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張華金有些急,農田基礎建設過年前就要把大部分工作干完,春節之后不久就得準備春耕,時間已經很緊。

  開礦隊那邊儲備的炸藥只夠再小規模爆破一次的,搞清楚情況,相偉榮說那就抓緊時間,過會給局長打個電話先問問,看看什么時候能夠批出來。

  既然答應幫忙,那就不要拖。

  不特意跑去人家辦公室說,一個電話就行,旁人從這點就看出其和局長間的關系非常好。

  事不宜遲,這就去問。

  公社里有電話,騎自行車去。

  28寸的永久牌,相偉榮騎,書記坐后頭,輕輕松松。

  很快就到廿八都村,村道全是鵝卵石鋪成,騎在上頭有點蹦蹦跳跳。

  至于公社在村子中心略靠西南角位置,是一座民國初年建造,略有點中西合璧味道的豪華三進大臺門。

  這里原本是辛亥革命功臣張伯岐的宅子,解放后成了公社的辦公地,所以不是普通土財主的大臺門私宅味道,建筑本身設計時自帶威嚴。

  這地方自己兩輩子都熟,十來年前當民兵隊長那會,隔三差五就會來一趟。

  這會還是上班時間,碰到的人都和書記打招呼,有幾個公社的老人都還認得相偉榮。

  簡答招呼幾句,到了書記辦公室打電話。

  縣城里互相打電話接線速度快,公社接線城區,等了能有四五分鐘才接通。

  運氣不錯,局長今天在辦公室。

  把具體情況一說,局長求紅高連個考慮都沒,就告訴他:“明天上午,9點吧,讓公社的人拿份蓋好公章的正式申請函到辦公室來找我。”

  這就成了,還是局長給親自辦!

  幫了公社里的大忙,不單單書記,連隔壁的分管書記都跑過來表示感謝。

  主任呢?

  主任也是張華金,他是人民公社黨委第一書記兼革委會主任,這一畝三分地絕對的權威,如今基層組織的普遍現象。

  順口的,相偉榮問了問明年父親和哥哥他們交公糧、農業稅的問題。

  這下子張華金就有點尷尬了!

  “偉榮,這個還真沒先例...”真很難開口,人家幫了你個大忙,結果這么個小問題這自己都解決不了。

  張華金又想了下,忽然道:“國家政策我也不敢動,要不這樣,到時候你家人準備好錢,我讓公社里收糧時協調一下,購糧交稅的事收購站就給辦了,不用你家人多麻煩。

  其實你說家里人要辦苗圃,也不一定要動自己的承包土地,公社原本的那個良種場都空了好幾年。

  你們如果要,我可以做主,把那里承包出租給你家里人。

  如今種田都用上縣里買的優質雜交稻種,那塊地方空著也空著,圍墻、住房、水井、水渠都有,地方還夠大,電也通。

  這樣自家的承包地還在,問題都解決了。人手不夠,把田給別人種,每年收些谷子當租金不就成了。

  搞承包出租這個是有點資本主義,不過據我所知已經有幾個公社在弄,反正縣里也同意...”

  好嘛,這下問題全解決了!至于每年的租金,便宜得很。

  那就這么辦,下午就讓父親來簽個合同。

  說到年限這事,張華金還覺得奇怪,道:“按照國家規定,耕地30年,林地30至70年,特殊林地要更長時間得國-務院批準才行。

  良種場屬于耕地,我可沒辦法給你整成林地70年。”

  “30年?”

  相偉榮有點傻眼,他原本想著能租個幾年就夠,而按照剛才張華金的說法,合同里的租金是恒定的,一年一付,承包期內就同一個價格。

  “對,30年,要不給你找塊林地?”張華金開玩笑道。

  “不用,就那!”

  幾十年了,這工資就沒漲過,所有人都習慣了“36塊萬歲”的日子,從沒想過這收入還能有往上漲的一天。

  一回想,八十年代初搞承包,無論包什么,貌似都是這樣算租金的,幾十年一個價。

  30年后就是2010年,到時候那偌大一個良種場一年的租金,估計都不夠吃一頓洋快餐的!

  至于過幾年不種苗木了,地方還得霸著,這八十年代改土地使用性質,只要有點關系就和玩似的方便。

  很多田地都拿來辦廠了,基層政府還特別支持這么干,會幫著辦手續,完全不存在違章一說。

  這邊張華金如此做也沒以權謀私,甚至還算是給公社創收了,同樣不會有任何人有意見,最多將來有人會說:“當初我怎么沒去租?那時候真便宜呀!“

  沒接受邀請留下在公社吃飯,騎著書記的自行車回村,反正下午還得陪著父親來簽承包合同,到時候就能把自行車還了。

  回到家,母親和大嫂都快把午飯準備好了。

  一看時間,差一刻才到11點。

  農村人起得早,這午飯自然也吃得早。

  同父親一說良種場的事,當然也贊成,大好事,下午一點公社剛上班,就趕著趟的把事給辦成了。

  叫上個辦事員,張華金親自陪同,5個人一起走著去良種場接收。

  就在村子東北角,離這村邊就幾十米,距離上相自然村不到一里地。有水有房有圍墻,房子七八間,還有一大一小兩間倉庫,大部分是五十年代后期造的大磚瓦房,到如今都還非常結實!

  當年造的時候是花了心思的,那時候自己年紀還小,沒多大印象,但父親都來幫過工、賺點工分。

  建筑用料好,柱子、墻都是青磚實心砌,屋頂梁,甚至連瓦片下的椽條用的都是上好的杉木。

  瓦面也整齊,保存得非常好,就是缺了自來水。但這就不是個問題,因為整個公社都還沒自來水,飲水靠水井,自來水那還是七八年后的事情。

  良種場原本的一些育種物品還在,都集中在小倉庫。

  雖估計將來也用不上,但公社過會就會派人來搬走,同時搬走的還有辦公桌和幾個柜子。

  公是公、私是私,這點要分明。

  至于以前值班人員住的那間房子里的硬板床等幾樣簡陋家具,就不拿走了,留在這隨便用。

  電路都沒毛病,父親、弟弟和那名工作人員很仔細的做著檢查,至于項偉榮,對這個印象中九幾年就被拆掉、改造成工廠的良種場都是帶著點懷念的意味看待。

  當兵之后就在沒有走進過這里,兩輩子都是。

  圍墻內的育種田只有三四畝,要不是承包掉,公社已經想著把這里改成養豬場。但就是個打算,如今敢這么干,有這個實力的農民真沒有。

  至于圍墻外的育種大田,早就分包到戶了,與良種場無關。

  走走看看,項偉榮忽然發現其中一排三間的育種室的墻基有些斑駁,上頭原本刮著的石灰砂漿剝落下來一大片,看著礙眼。

  走近一看...

  “爸,老張,你們過來看看,這房子的墻基磚頭怎么都是墳磚?”

  和普通的建筑用青磚不同,墻皮剝落后,能看到從底部的石頭地基開始,到六七十公分高度的墻基這一截,用的居然都是體量極大的古代墓磚!

  更往上,用的才是普通青磚。

  張華金還沒開口,父親相永棠就道:“有什么奇怪,二十幾年前大規模平墳修田,挖出來的墓磚多得是。

  這些是修梯田,從地底下挖出來的大墳磚頭,好的都重新利用,生產隊大隊、小隊的公房很多都是用這種磚頭。

  住人的有講究不用,公房不在乎,還有些人還撿這些磚頭回家建豬圈和廁所。

  這一片的磚頭?...”

  父親一下子有些想不起來了,一旁的張華金接話道:“應該都是筆架山那邊運過來的,都是一模一樣的磚頭。

  塊頭大,還細,那時候公社里的廚子都用那撿來的斷磚當磨刀石,說是好用,結果讓我罵了一頓,才把那塊給扔了。”

  青磚當磨刀石,質量杠杠滴;墓磚磨菜刀,不被公社書記罵才有鬼了!

  “對,就是筆架山!”相永堂想起來了,“兩座大墓,一模一樣大小,都有好幾丈長,我記得磚頭還是橫著砌,真是大戶!...”

  墓磚一般縱向砌,這橫向砌費料一倍,但更結實!

  相永棠和張華金兩人差了十來歲,這會說起當年的事情,越說越帶勁。

  項偉榮蹲下身,看著大磚頭,越看越看越有意思:上頭都帶陽字的,字還一模一樣。

  “永和九年三月王氏作。”嘴上輕輕念了其中一塊上頭的字,而能看到的這三四十塊,有差不多一半都如此,至于另一半都是精美的陽線條銅錢魚紋。

  同一種磚,不同的兩側而已。

  心里笑笑,上輩子承包這,最后拆掉這些老房子,廢舊材料填了工廠地基的人一定不知道這些磚頭意味什么,不然這事絕對會引起小范圍的轟動!

  起身,對著父親和張華金問:“這一圈都用了墓磚,量不少吧?”

  “一兩千塊總有,那次挖出來好的全用在這。壞的那些修了梯田,都是廢物利用。”張華金不疑有它,回道。

  “對了,值班室沒用墓磚,過夜住人的房子,那時候就算不講究,還是注意了的。”

  書記同志還擔心不吉利,特意做了說明。

  一會功夫,公社召集的勞力們坐著拖拉機來了,鬧哄哄兩個來小時才搬完東西。最后抄了電表數,張華金等人走時,辦事員轉交了這的幾把鑰匙。

  從今天起,一直往后30年,只要按時付清承包款,這就歸相家人了。

  等旁人都走了之后,相永棠才道:“偉榮,那些磚頭有說法?”

  旁人看不出,當老子的,還會不了解兒子?

  笑笑,“現在沒說法,或者說沒什么花頭。不過再過個二三十年的,我們這家可能靠著拆這幾間老房子就會有飯吃。”

  說著,又對弟弟道:“你修那幾間結婚的房子應該還有點石灰留下來,這兩天再去搞些沙子,把這片破了的墻皮補好。”

  “哦,二哥。”

  二哥說什么,那就是什么,準沒錯。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30年后,一塊完整、會稽地區出的永和九年殘磚都會被熱捧,而這里可能有上千塊完整的!

  至于自己怎么知道的,90年代中期開始,玩了二十多年的古玩而已。

夢想島中文    人生在世天地寬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