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79章 問心

夢想島中文    妻在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嘻嘻,繼續求!)

  呂清之黯然道:“我快死了,臨死都不得安樂。樂文章節不是因為別人相逼,也不是因為顧慮先猷,而是因為心中有悔,我本想好好做官的…”

  我寒窗苦讀數載,便是想承先賢之志,以我平生所學,去做一個好官。后來呢?歷經宦海苦游,他早已忘記出仕的初心。

  他在獄中懺悔自己的貪,更懺悔自己沒有好好做官,沒有做一個好官。

  好好做官,便是盡忠職守;做個好官,便是為朝為民。他本應那么做的,也可以那么做的,后來呢?

  身居其位,不謀其職,反而利用少府少監的位置,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世人評價他的時候,總說他太聰慧太貪心。

  他哪里是聰慧,分明是蠢到家了。不然,哪會臨到死都不安樂?

  “我本想好好做官的,但是我做不到了。先猷最知我的懺悔,總想為我做些什么。贖罪也好,別的也好…”

  他頓了頓,竟露出了一絲笑容:“他想為我贖罪的方式,便是好好做官,做個好官,做到我沒有做到的事。裴公子,你說是嗎?”

  他的聲音,有說不出的悔恨,也又祈求解脫的期望,更有臨死之前的通透。

  裴定不知道該說什么。

  裴家雖三代不仕,但祖上實在出過太多官員了。除了名垂十道的賢臣,也有被唾罵不已的佞臣。

  賢能用以學,佞臣用以戒,這些裴定都記得。

  他也清楚,呂清之的執念和悔恨…

  他嘆了口氣。道:“既如此,那么裴家就承這份情了。至于旁的,且順時順勢吧。”

  既然做父親的不能好好做官,那么兒子好好做官便是。這么簡單直接的道理,很合裴定的心意。

  順本心而為,這是裴定掌督正堂的規矩之一。

  他不管呂清之留的什么鑄錢工藝,只在意呂先猷是不是真的會好好做官。既如此。裴家便會相幫。

  至于葉家…裴定倒想知道,葉獻真的想得到鑄錢秘技嗎?尚和是否知道此事?

  沒幾日,呂清之便病故了。

  在得知呂先猷有所安置之后。他強力撐著的那些精氣神便散開了。原本看起來很康健的人,竟以摧拉枯朽之勢起病、身亡。

  國子監外,不會有人再看到父子相搏的場景了。

  想到自己偶爾踱步至國子監,便遇到了呂家父子這樣的事。他原本只是想管一管閑事。不想管上了呂先猷這個人…

  怎么想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料理完呂清之的身后事,呂先猷便來到了太始樓。此時他整個人瘦削得落了形。精神也萎靡不振。

  他是個孤兒,又死了養父,得需要一些時間來平復。——這都得靠呂先猷自己。

  這個時候,呂先猷就坐在裴定對面。不知是不是想到了呂清之。神容顯得相當寥寂。

  不過是十七八歲的年輕人,若非遭遇許多變故,怎么會有這樣的寥寂?

  裴定正想離開。忽而聽到呂先猷看向他,問道:“裴公子。你…為何不出仕呢?”

  他的聲音很暗沉,聽起來十分疑惑;面容雖然沒有顯出來,但眼神帶著悲痛。

  還有一絲掩藏得極深的欽羨和卑微。

  或許他真正想問的是:裴公子你既然有那樣的家世和才學,為何不出仕呢?為何不好好做官做個好官呢?

  不怪呂先猷會有此問。

  他的父親呂清之晚年懺悔,臨死都放不下的便是這個;他自己因為被國子監趕出來,幾乎斷絕了科舉入仕的希望,但他始終有這樣的渴望,不然便不會來找裴家。

  他們父子心心念念的東西,對眼前的裴公子來說,不過是伸手可得的事情。

  為何他不伸手呢?呂先猷想不明白。

  看見了呂先猷的欽羨和卑微,裴定心中有十分怪異的感覺。

  他突然想起了年少時看到的那些志怪傳奇。

  傳奇里面,那些妖魔鬼怪最大的渴望便是做人,不管是潛心苦修還是在世間為惡,最后就是為了想做人。

  而人,卻不想好好做人。

  呂先猷這些問話,和志怪傳奇想表達的,有異曲同工的意思。

  是啊,呂清之和呂先猷一輩子,便是好好做官,做個好官。在他們看來,自己才學家世俱有,況朝廷曾加下詔征辟,什么條件都具備了,完全可以好好做官、做個好官。

  可是,他卻不出仕。

  原因是什么,他自然不可以對呂先猷說。然而面對這樣的欽羨和卑微,他實在有說不出的感覺。

  你為何不出仕呢?

  大半天,呂先猷的疑問都在他心頭響起,令他怎么都無法平靜,還漸漸生出了一絲焦躁。

  裴定自小身體不甚好,心志定力要比一般人好得多。這樣的焦躁,幾乎不可能會出現。

  裴定立刻便知道自己心中不寧了。不寧,其實是有所思無所得。

  他所思是什么?想得又是什么呢?

  裴定自己都無法知道。于是他出了太始樓,沒有叫馬車,而是步行著,打算開始京兆半日游。

  既醉則跟在他身后,主仆二人一前一后,明明是走在京兆平整的街道上,卻像在攀爬著什么艱險的山峰。——皆因這兩人的神色太凝重了。

  裴定似乎漫無目的地走著,腳步卻都是在京兆城最中心范圍走著。

  他去了孟家,曾經的孟家。

  孟瑞圖死后,孟家就已經敗了。雖則孟家本來也不會賓客盈門,但不會像這樣大門緊閉。

  孟家的大門像永遠不會打開,不由得讓人多了幾分凄涼的感覺。

  看過孟家之后,他站在離宮城最近的永寧門前,眺望著那掩映的巍峨明黃宮殿。

  裴定從來沒有進過宮,但他知道最巍峨的那一間是宣政殿。皇上在里面聽政,文武百官在其中稟事…

  到了最后,他去了京兆最繁華的光和大街。光和大街比河東的禮元大街要大得多,要熱鬧得多。

  熙熙攘攘的人,種種話語聲,這么多的人這樣的熱鬧,在京兆這里是常事,但在河東,只有禮元大街有盛會的時候才會出現。

  他仔細一看,熱鬧繁華的光和大街,依然有流民,數量也不少。只是,這里是帝都,流民沒有河東那么多。

  流民,京兆也有流民。

  見到這些情景,他想起了鄭衡在千輝樓所說的話語。當時她說了那么多話,時隔了不久,他在心里會想起,卻從來沒有刻意去記憶。

  現在竟發現,她說的那些話,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就已經深深刻在了他心里。

  他都記得,每一句都記得,或許心中早知不能忘。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認,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些,他都記得的,不管是在河東還是在京兆,他雖從來沒有說出來過,其實都記得的。

  仁義何在呢?如果沒有人以身去踐行,怎么能夠體現得出來??她說得很對,以己身入污水濁世,激濁揚清,方是正途!

  裴定微微笑了出來。他臉色略白,神態有一種說不出的美好,這一笑,竟似姑射神人之貌。(

夢想島中文    妻在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