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81章 雙核和64位

夢想島中文    1991從芯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蘇遠山帶著克勞德走向自己辦公室。

  雖然現如今遠芯的桌面CPU處理器設計部門已經全部搬到了滬市,但蘇遠山辦公室里,還是有著最全的資料和最新的進度。

  “我們很認真地思考了一下,認為浮點運算的速度將來一定是衡量一款CPU性能的重要指標,而它又特別受頻率的直觀影響。”

  克勞德坐在蘇遠山對面,盯著咖啡壺不斷生氣的熱氣,認真地說道:“之前Cyrix一直沒有機會直面intel,除了我們的資源不夠之外,也有一直沒有能突破架構桎梏的原因。”

  他這話看似在解釋之前為什么老山寨的原因,實際上…卻是在恭維蘇遠山。

  因為現在的索爾架構是蘇遠山提供的,而且當初剛拿到架構時,他便憑直覺就認定了,蘇遠山提供的架構已經超過了intel奔騰的架構。

  蘇遠山聽了便笑了一笑,慢慢給克勞德倒上一杯咖啡。然后輕聲吐出了幾個單詞。

  克勞德聞言一怔。

  蘇遠山想了想道:“我們簡寫一下,稱它為IPC算了,它意味著每個時鐘的指令效率——這才是最根本的指標,頻率只是表象,只是提高IPC的一種手段。”

  “拿搬磚來舉例,一個人要提高搬磚的效率,他當然可以跑快一點——這就是提高頻率。但也可以一次性搬兩塊,搬三塊。雖然頻率沒變,但效率卻翻番了。”

  克勞德慢慢陷入思索中。

  蘇遠山也不著急,慢慢地品著咖啡。

  提升IPC的方式有很多,無論是超標量也好還是超級流水線也好,動態分支預測也罷,還是后世的超長指令字,都是可以提升IPC的。

  “你的意思是,我們今后要專注超級標量和超級流水線?”幾秒后,克勞德馬上抬頭望向蘇遠山問道。

  “不是專注某個方向,是不能放棄任何方向。如果專注頻率,那就是真走上了歪門邪道。”蘇遠山說著頓了頓,似笑非笑地道:“譬如現在intel和AMD,他們就走上了邪路。”

  克勞德便頗有些無語起來。

  這話估計也就蘇遠山敢說,他反正是不敢說…

  在這一年多,他和蘇遠山已經通過郵件聯系了上百次,早已知道蘇遠山在CPU設計上屬于真正的天才架構師,每次討論到技術問題的時候,他都會誤以為蘇遠山是一個浸淫多年的老江湖。

  “呵呵,不過我們也不能放棄頻率,1GHz確實是個太誘人的制高點了,頻率的提升所帶來的性能提升也太過直觀。”蘇遠山又笑了笑道:“走,我給你看看下一代架構的思路。”

  當天下午,李明柳和高曉第也從滬市趕來了省城,作為CPU團隊現在的領導,他倆人才是真正負責一線技術的人。

  連同克勞德一起,四人在蘇遠山辦公室里開始討論下一代架構的思路。

  現在遠芯以及星海的技術底蘊都不夠,就算有蘇遠山這個“天才”開掛,也只能說堪堪能追上Intel。真正要實現超越,還是等到有能力實現“量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才行。

  在兩邊CPU團隊都完成目前設計的如今,那么提前介入下一代架構的研發便順理成章了。

  “32位處理器會被64位處理器淘汰,這是必然。”蘇遠山把鉛筆在手里轉著圈,雖然他說得很小聲,但聲音異常平靜:“外行怎么看不重要,但我們一定要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

  “但步子邁大了,會不會扯著蛋?”李明柳彈著煙灰,臉上一片凝重——這句話他還是跟蘇遠山學的。見克勞德有些茫然地看著他,他馬上用英語重新說了一次。

  克勞德便呵呵笑了起來:“我們都同意64位處理器是未來,但那還需要操作系統的支持…現在的操作系統可是連32位都不算呢。”

  “走快了容易成為炮灰。”高曉第也點頭笑道:“別到時候因為我們的CPU過于先進而無法使用…那就搞笑了。”

  見三人都對64位處理器保持謹慎態度,蘇遠山不由得一笑,也頗有些欣慰。

  ——他最怕的就是因為自己太過牛逼,而導致這些哥們全聽自己的,成為畫圖怪、鼓掌怪。

  那樣就沒意思了。

  “是的,但我們不能等到需求來臨后才去急著攻關,那樣只是平庸的企業才會干的活兒。”蘇遠山先肯定了幾個人的擔憂,繼續道:“我大膽預測一下,就算沒有我們。也頂多只要五年,便會出現64位的處理器。”

  三人便是齊齊一怔。

  特別是李明柳,更是很認真地望著他。

  李明柳知道,但凡蘇遠山開始預測了,那就真沒跑了。

  ——這家伙是聽到什么風聲了么?

  不可能啊!星海在那邊是純粹的商業企業,可不是間諜公司。

  “而且我們搞64位處理器,還意味著另外一件事——我們可以徹底擺脫intel的X86大棒。”蘇遠山平靜地道。

  無論是多核也好,還是64位也好。這些屬于“不遠的將來”的技術,其實已經被提出了,甚至Intel都已經在考慮搞64位處理器了,并且AMD也沒落下多少。

  只不過他們目前都處于考慮,處于“看到”了未來的趨勢,但并沒有行動。

  遠芯和星海則屬于看都沒有看到,或者說看到了,還認為那是天方夜譚,早得很…先實現CPU盈利再說。

  這種思想,對此前的CYrix那樣的小公司來說沒毛病,畢竟主要是求個生存。

  但對于大公司來說,這就很致命了。

  當初Cyrix賣身給了國家半導體后又轉賣給威盛,最終也只是拿出了個MII、M3,然后便再也不搞CPU了。

  原因很簡單,威盛跟不上了。

  當人家的前瞻技術已經開始實現并且落地后,你依舊還在苦苦的追著人家已經走過的老路,還在配合人家的老架構,你怎么和人玩?

  “因此我建議,星海那邊,開始對多核架構進行前瞻性的探索,而滬市這邊,則對64位指令集進行探索。”

  蘇遠山說著頓了頓,笑道:“當然,我會參與在其中。”

  “那需要投入多少力量?”克勞德問道。

書閱屋  請:m.tangsanshu

夢想島中文    1991從芯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