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八十章 改造完成

夢想島中文    我能升級避難所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被拆解成零件用于升級的,并非是兩臺使用核動力的陸地巡洋艦,而是那臺沒有核輻射污染的原型機。

  其實這也是必然,雖然說系統升級可以搞定核輻射,但系統可不會把一個整體性的東西視作零件,必須將其拆開才可以。

  而拆開那兩臺核動力的陸地巡洋艦,必然會導致其內部大量的核輻射泄露,所以拆不得。

  既然核動力的拆不得,自然也就只能拆原型機這臺沒有什么和輻射的了。

  雖然作為主體部分的305mm雙聯裝炮塔因為沒有大型龍門吊拆不下來,但這個基地里還是有小型航吊,可以把其他部分拆下來的。

  一通拆解之后,整個原型機所剩下的也就只是內部的主結構骨架和拆不下來的305mm雙聯裝炮塔了。

  剩下的部分則分門別類的堆在了地上,成為了一地的零件。

  隨行的工作人員雖然對陳新將可以使用的原型機拆解感到不解,但他們還是執行了陳新的命令。

  一方面自然是陳新身份等級的壓制,這是命令由不得他們不執行。

  另一方面則是他們覺得拆解一臺也便于了解陸地巡洋艦的結構設計,畢竟看圖紙和實物拆解,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體驗。

  有些設計在圖紙上你是看不出來為什么要這么設計的,只有將實物拆解一遍之后,才能夠清晰的了解到為什么要這么設計。

  所以大家也沒有抵觸,很直接的就將陸地巡洋艦的原型機拆解了。

  拆解完成之后,對于這臺陸地巡洋艦現在他們可算是有了充分深入的了解。

  不得不說,這東西的設計理念非常秉承蘇維亞人一貫的夠用就行的思路,內部很多結構上的設計都秉承著先做一個、能用就行,而且皮實耐造的理念所設計。

  雖然確實滿足了功能和使用上的需要,但很多地方也確實讓人覺得很不人性化,以及還有改進的余地。

  當然,這都是以站在現在的角度來說了。

  如果將時間倒退回這東西剛設計出來的時代,能夠以當時的科技把這么個大家伙造出來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至于說好用與否,這對于同樣繼承了毛子的設計理念的炎國來說,先解決有無,再小步快跑的改進,可是炎國一貫以來的裝備設計思路和理念,并不會覺得當年蘇維亞人這種傻大黑粗先解決有無的思路有什么不對。

  等工作人員將所有零件都拍照存檔,并且做好了記錄之后,陳新這才以這些零件為升級材料,對著兩臺陸地巡洋艦進行了升級。

  隨著陳新視線之中的綠光掃過,兩臺裝備著巨炮的陸地巡洋艦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兩輛看上去要方正和敦實了不少的移動基地。

  “這是…”軍官看著新出爐的移動基地,著實感受到了震撼。

  陳新也懶得去管在其他人的視線里所看到的升級過程到底是什么樣的,反正系統每一次都能幫他把問題解決,給出一個合理的借口,他也沒必要費事再去解釋一遍。

  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要進入這兩輛移動基地,看看自己弄出來的東西到底好不好用了。

  這兩臺移動基地在外觀上參考了著名的騾的島,整輛移動基地的前面是一個巨大的清障器,用于清理道路,便于移動基地的行駛。

  但是和羅德島不同的是,整個移動基地是由六對十二條履帶作為行動機構,像是六個坦克底盤并列在移動基地下面。

  至于主支撐架構,陳新還是沿用的蘇維亞人的)(型設計,只是在)(型支撐梁的中間,加了一個車庫,里面搭載了一輛全地形運輸車和幾輛小型的全地形車而已。

  進入移動基地的入口一共有七個,車底的兩邊各有兩個入口,位于三段履帶之間的兩個缺口,一共四個。

  另外兩個入口則在車頂上,屬于機庫的部分,尾部也算是一個入口,不過那是車庫的門。

  車庫的上面是輪機艙,這一層不僅有作為動力核心的核聚變反應爐,還有發電機、傳動機構等主要的動力設備,是整個移動基地最核心的部分。

  甚至于陳新考慮到移動基地的駕駛時觀察路面情況的需要,連駕駛艙也放在了這一層。

  在這一層的上面,就是乘員艙了。

  乘員艙的部分相對簡單一些,畢竟面積有限,陳新也沒有吧這里做的很大,除開排列在車體兩邊的艙室,中間是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大的公共空間,有著會議室、客廳和餐廳等多重功能。

  浴室與廚房則分別設立在車頭和車尾,洗手間是公共的,和浴室靠在一起。

  生活用水由樹立在車頂上的兩個巨大圓柱形水箱提供,而產生的生活污水則會由安裝在車尾的循環系統回收進化,以便重復利用。

  至于實在無法回收的部分,則會在妥善處理之后進行排放。

  而沿著乘員艙再網上,就是機庫和指揮中心了。

  這里陳新參考了航母的機庫與甲板的設計,指揮中心采用了類似的艦島設計,位于整輛移動基地的右側,并且上下貫通了乘員艙和輪機艙,安裝了電梯便于命令的傳達和人員的移動。

  機庫本身空間并不算太大,最多可以容納六架折疊了槳葉的直升機,左側則是一塊可以伸縮的停機坪,在展開的時候可供四架直升機同時進行起降。

  至于說車頂的部分其實也是一塊停機坪,有一臺航母上類似的升降機負責升降飛機。

  頂部停機坪的強度是按照航母的強度標準設計的,可以從里面打開,展開整個機庫不說,在閉合的情況下也可以允許具備垂直起降功能的戰斗機進行起降。

  除此之外,陳新在整個移動基地的整體結構中是留了一個設計余量的,可以在整個移動基地靠近車頭和車尾的部分各安裝一個軍艦上通用的垂直導彈發射井,或者放棄使用頂層的垂直起降甲板,取消開合功能直接布設導彈。

  當然,這些設計余量是留給軍方改造使用的,陳新自己并沒有在這兩臺移動基地上裝這些,只是在頂部的指揮中心艦島前面裝了一門130mm火炮,用于清障而已。

夢想島中文    我能升級避難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