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788 終結者

夢想島中文    實力不允許我低調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開了本新書: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級,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當然最近幾年來,國內的汽車產業,在經過了最初的陣痛期之后,已經開始出現了繁榮的局面。

  而這里面很大一部分功勞,則完全是來源于那些新入局的互聯網造車企業。

  最初的時候大家對于這些車企的看法就是,這些家伙,就特么是玩票性質的。

  他們懂個卵的汽車,進入這個圈子里,完全就是為了撈錢來的。

  他們的路子,就是把當年某大忽悠,沒有走完的PPT造車路線給走完而已。

  充其量,也就是把車子造出來,但是賣,是肯定賣不出去的。

  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車,至于他們所謂的電動車,呵呵,那更是扯淡。

  還有他們的車居然定價都在三十萬以上,就這價格,他們要是能賣出去,那才有鬼。

  能買他們車的消費者,那絕對都是腦子有坑…

  可實際上呢!

  你認為這些互聯網造車企業不懂車,實際上他們卻很懂車!

  而且只要你去看看,他們背后投資的那些企業,你就能知道,有多少資本是看好他們的。

  而這絕對不是PPT造車,能夠做得到的。

  畢竟所有的資本都不是傻瓜,哪怕是當年的某大忽悠,其實他的事情,也是有著很多小故事和不可說的。

  他的企業,根本就不是PPT造車那么簡單的。

  算了,不說了,說多了,大家都懂得。

  就說后來這些新興的互聯網造車企業,其實他們不但懂車,甚至他們比那些傳統造車企業還要懂車。

  為什么這么說?

  說他們懂車,那就要看看他們的創始人了。

  你比如理想的創始人,以前就是最早一批做汽車網站的,對于汽車文化,和汽車的關鍵技術,人家肯定比很多人看的通透。

  甚至比那些說汽車就是兩排沙發加四個輪子的老板要懂得多。

  還有未來人家最早也同樣是做汽車網站出身的,同樣是對汽車技術非常了解的。

  而且他們對咱們國產車的優勢和劣勢,甚至比很多專家還更清楚的多。

  而至于在智能車方面,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更是比傳統汽車了解的更多。

  正因如此,人家從造車開始,就從咱們汽車的短板入手。

  你說傳統車企,在發動機和變速器這一塊,因為歐美日韓的企業,占據了業界制高點。

  他們手里掌握的專利技術多,咱們沒法超越。

  那咱們就繞過去好了,直接搞電動車,這樣一來就不用被發動機和變速器設計制造,和匹配困擾了。

  接下來就是底盤技術薄弱,那咱們就組建團隊去和歐洲的專業團隊學習。

  畢竟這方面的技術,歐洲的汽車公司,還不會像發動機和變速器那樣控制封鎖的那么嚴格。

  畢竟這些技術,就是一個數據和經驗積累的問題,沒有硬件的護城河。

  就算他們不教咱們,咱們如果下決心去學,那也就是多花幾年就能摸清楚的事。

  所以人家就從這方面著手,果然在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而他們這么出手布局,也給國內的傳統汽車制造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甚至可以說,他們才是進入汽車市場的鯰魚,正是他們的攪動,讓傳統車企開始跟進學習并且改革了。

  至于說什么特斯來進入國內之后,成為攪動市場的鯰魚,純粹是的扯淡。

  純就是某些天龍人為了給自己吃政策紅利找借口而已。

  要說特斯拉進入國內之后的貢獻,那倒也不是沒有。

  首先就是他們讓咱們見識到了國外車企,割韭菜是沒有下限的。

  這也打破了很多天龍人原本對這家車企的美好幻想。

  當然他們這么做的好處,也不能說一點沒有,那就是不斷拉低了國內電動車的售價。

  就比如理想和未來,原本高高在上的售價,也受到了嚴重影響。

  即便他們堅持不降價,那么就必須要做到增配,這樣一來得到實惠的自然是咱們消費者。

  而另外一點就是,他們的采購企業,可以說是幫咱們整合了產業鏈。

  要知道以前國內的電動車產業鏈,可以說是亂七八糟,什么樣的企業都有。

  各種中小企業,散亂不堪,里面也很難分出個好壞。

  對于很多電動車企而言,這樣就是苦不堪言。

  因為你選購每一個配件,都會有好多企業競爭,可最后誰好誰壞,你也很難分辨。

  最后如果采購了一批不合格的回來,那可是就會壞了企業的口碑的。

  可能有人會說,那你搞個競標啊!

  呵呵,這些車企都是新入行的互聯網車企,他們在這個圈子里,哪有那樣的實力和名氣啊!

  如果他們搞競標,甚至有很多企業都不回來。

  不過特斯拉進入之后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畢竟還是有著雄厚的資本和實力的。

  所以他們如果說要采購某些零部件,那肯定會有很多企業去競爭的。

  而且人家的采購標準,那可是非常嚴格的。

  你企業如果想要在這方面弄虛作假,那很有可能就會被踢出產業鏈。

  所以最后能獲得訂單的,自然是有實力的企業。

  而這樣也就相當于給國內其他企業,指出了一個明確標的,讓大家少走,甚至不走冤枉路。

  至于其他方面的貢獻么,呵呵,那真就是沒什么了。

  而國內的其他傳統汽車制造企業,最近幾年的改變,可以說絕大多數都是受了那些互聯網車企的刺激。

  你就比如長城汽車,和BYD汽車,可以說就是最近兩年,國內汽車圈里表現最亮眼的兩個車企。

  先說長城,在前兩年就開始了個性化戰略。

  比如設計出一款車型,然后在命名方面,居然不是廠家內定,而是在網上和廣大車友們互動。

  通過車友們海選的方式,還選出幾個車名,然后再讓廣大車友投票。

  最后就打造出了大狗,炮,還有歐拉這樣極具個性的新品。

  最關鍵是這些品牌,一上市就迅速開始熱銷。

  而等到去年推出坦克300之后,更是打造出了一款火遍全網的爆款。

  甚至這款車還因為十足的話題性,以及越野能力,居然開始出圈。

  能夠做到賣斷貨,訂單排期都排到半年后的產品,目前國內車企而言,可以說他們家是獨一份。

  甚至因為這款車的出現,還導致了日系豐田某款車型開始大規模降價。

  要知道在那之前,日系車的某款車型,可是號稱車圈里的理財產品的。

  車子開兩年,不但沒降價,甚至還能和新車賣個旗鼓相當的價格,可一點不夸張。

  當然這里面廠家的銷售策略,還有無良二手車商的炒作,以及那些沒底線的水軍哄抬,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一款二十年不換動力總成的車型,賣那樣的價格,你兩心不痛嘛?

  可沒辦法,誰讓國內就是沒有合適的競品呢!

  同樣性能的產品,要么價格比他貴,要么就是性能不如他,要不就是穩定性很差。

  所以人家自然可以肆意的割你的韭菜,誰讓人家在這個價位,這個圈子里就是獨孤求敗呢!

  但這樣的情況隨著坦克300的出現,終于是被終結了。

  可以說這就是一款終結者,他的出現,是結結實實給了那款產品一記重拳。

  可能很多人說,你這是扯幾把單,買坦克300的車主,根本就不是普拉多的目標消費者。

  確實,但這些人卻是實打實的普拉多的二手車的接盤俠啊!

  以前,或者因為用車需求,或者是因為喜歡越野的喜好,反正是因為某些方面的需求。

  大家要買大型越野車,可在這個價位區間,唯一可選的車型就是普拉多。

  但說實話,那車子萬年不變的內飾,和動力總成,大家真的是有點噦,可你沒得選啊!

  買不起新車,就只能買二手,所以這些人可以說是最無辜的一群韭菜。

  明明知道那車不咋地,可真的是沒得選。

  但隨著坦克300的出現,一切都變了。

  這車要顏值有顏值,要動力有動力,論越野更是自帶三把鎖,還能有大量的改裝提升的空間。

  要說起可玩性,那可真是太高了。

二十幾萬的鉛筆小說  價位,你還要啥自行車啊!

  花二十幾萬就能買到這車,那誰還去花三四十萬去當普拉多的接盤俠啊?

  所以因為這款終結者的出現,日系車在國內常年營造的一款神話車型,就開始崩盤了…

  而這款車的官方改造車型,在本年度的魔都車展上更是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這就是我們互聯網車企入局之后,對傳統汽車制造企業最大的一個刺激。

  可以說如果沒有那些互聯網車企的入局,你說就長城那幫人,他們知道該和消費者互動嗎?

  他們知道,該怎么搭建車友圈嗎?

  另外他們能知道,該怎么從廣大消費者的痛點出發,然后研發出一款滿足大多數人需要的車型嗎?

  所以說,其實我們自己的互聯網造車新勢力,才是那些刺激,我們傳統車企升級技術,并且改變經營思路和策略的鯰魚。

  而另外一個受刺激而開始改變的車企,那就是BYD了!

鉛筆小說

夢想島中文    實力不允許我低調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