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33章 特殊

夢想島中文    大漢從吹牛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因為在綸氏侯府上的一些事情,王不餓并沒有在綸氏縣多待。

  翌日清晨,王不餓隨意的在城內轉了一圈,又看了下綸氏縣的變化,然后便直接離開了綸氏。

  血肉之情未必就是最親的。

  在綸氏縣王不餓感受到了這一點,離開綸氏縣二十天后,王不餓在江夏郡的鐘武縣(信陽東部),又有了同樣的感覺。

  匈奴女人現在在大漢并不罕見,但數量畢竟還是稀少的。

  有些縣可能有幾百個,有些縣甚至一個也沒有。

  倒不是分配的不夠均勻,而是朝廷按照實際的情況進行分配的。

  雖然有些不太尊重她們,但是沒有辦法,這就是現在的行情,大環境就是這樣的。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融合,都不會是風平浪靜的一個過程。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永遠都充滿了血腥與凄慘。

  對于這些生長在草原,卻又不得不來到漢國生活的匈奴女人來說,未來雖然有了一些期盼,也不用再去過那種漂泊的生活了。

  可是待在這里,依舊讓他們心中充滿了恐懼和迷茫。

  生活習俗的不同,思想認知的不同,語言的不通,讓她們很難快速的融入到各地。

  看著一名打扮明顯與漢人女子不同裝扮的女人,手中提著一只籃子,身后跟著一名小男孩,走到田間地頭,熱情的招待著幾個漢子。

  看模樣,那可真的是老漢子了,其中幾人甚至頭發都有些花白了。

  “他們這是什么情況?”王不餓不由得皺起了眉頭,眼前的這一幕,總讓他覺得有些不太和諧。

  真要論起來的話,感覺就像是他們所在的區域,似乎是被隔離開的。

  雖然沒有任何人站崗,也沒有任何的界限,但是周圍的百姓似乎都不太愿意接近他們。

  “陛下,這群人的組成有些特殊,那些男人大多是從嶺南回來的,家里面老人大多數不在了,妻兒要么是不知去向,要么是改嫁了,家里其他人就算收留他們,也都是一大家子的,各有各的難處,但是這些人年紀也有些大了,自己也不想在折騰了,所以縣里邊便找了塊地給他們安置下來,算是有個生活的地方吧。”鐘武縣斥候校尉連忙解釋道。

  打離開綸氏之后,王不餓每到一地,便通知了斥候校尉前來陪伴。

  很多事情王不餓自身是不了解的,就算有些事情斥候上報了,他們也不可能每一件事都送到自己面前。

  要說對地方上的了解程度,斥候敢說第二,那絕對沒人敢說第一。

  嶺南軍團雖然回來了一大部分,但歷史遺留問題也還是有的。

  畢竟一走就是一二十年,加上先前的動亂時期,一個女人,是很難在這個時代生存下去的。

  不是說不夠忠貞什么的,若是三五年的就改嫁,或許有點浮夸了。

  但這可是一二十年的時間,哪怕走的時候只是一個二十歲的壯小伙,再回來也已經是四十歲的老爺爺了。

  沒錯,這年代四十歲是可以稱之為老人的,若是家里面富裕一些的,再過幾年都能見到玄孫了。

  怎么說呢?

  反正王不餓是感覺他們挺慘的。

  拋開那些意外的因素,他們出征嶺南,也是因為奉了朝廷的命令,算是為國開拓荒地的,正兒八經的為國效力。

  雖然中間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曲折,但誰又能想到,回到家以后,竟然只能落得孤身一人孤獨的度日?

  父母不在了,兄弟年紀也大了,或者干脆就找不到了,妻兒也成了別人的。

  最終陪伴著他們的,也只能是同縣一起出征的老弟兄了。

  “那個女人身份有點特殊,只知道是從漁陽郡被送回來的,丈夫是鐘武縣人,在前線服役,具體什么情況屬下也不知道,上面交代過要照看好她們。”斥候鐘武縣校尉說道。

  “你就這么照顧的?”王不餓不由得看了眼這名校尉。

  校尉雙腿猛一哆嗦,瞬間嚇的小心肝都要跳出來了,連忙解釋道:“陛下,這里面的情況很復雜的…”

  “屬下手下那些人,大多都是隱藏在暗中的,所以沒辦法直接明著出來幫他們,就算是屬下也不好直接出面的,所以還是委托縣尉幫忙出面,我們斥候這邊負責提供一些物資什么的。”

  “就說她吧,到現在為止我們還不知道她叫啥,問她也不肯說,漢話倒是會說一些,現在基本上已經交流沒什么問題了,可是她的那個男人,家里面也是有妻兒的,屬下查了下記錄,今年已經是離家的第六年了,他的妻兒一直守著空房不肯改嫁,縣里邊因為沒有接到他男人戰死的通報,所以也不敢隨意給她重新婚配。”

  “誰知道前年突然就把她給送來了,按理說家里面多了個孫子,老人應該是高興的,但誰知道他們母子剛一進門,原配妻子還沒說話呢,就被老人給轟出來了,后來打聽了下才知道,老人只認他現在的兒媳婦和孫子。”

  “這種事情我們也不好插手啊,所以只能讓縣尉去調解一下,不過沒有任何效果,縣令縣丞什么的都去了,這家人就是油鹽不進,村里的其他百姓也對他們母子指指點點的,暗中說了不少風涼話。”

  “屬下覺得這么下去也不是個事,所以便在縣里給他們安排了一座院子,每月給他們糧食和生活所需。”

  “幾個月前第一批嶺南的弟兄回來,遇上了這么個情況,她知道了縣里打算給他們安排個地方建房子生活,就也跟著來了。”

  “縣里給他們母子也劃了地,不過她不怎么會種地,一個女人也干不了那么多活,所以就跟這些老弟兄們搭伙了,平日里幫著他們做飯洗衣什么的,他們也就幫著把地里的活還有其他什么體力活都給干了。”

  “不過陛下放心,屬下一直派人盯著呢,他們都規矩的很,那些老弟兄也知道她男人還在前線呢,所以平日里也對她頗為照顧。”

  王不餓輕輕的點著頭。

  有血肉之親的祖父祖母,將自己的孫子趕出了家門,還對他們指指點點的。

  也不能說他們完全做錯了,畢竟人家原配沒做錯什么,而且這一走這么多年,還一直獨守空房,孝敬老人。

  但這個女人做錯了嗎?

  也沒有,說來說去,真要是找錯,那還得找到朝廷身上。

  雖然地方上不知道她男人的身份,但王不餓聽到是從漁陽回來的,心里面就有數了。

  不過說來也是嘲諷。

  在這大漢的領土上,對她們母子沒有任何異常眼光,沒有任何風言風語,反倒悉心照料的,偏偏是跟他們有差不多同樣遭遇的嶺南軍團回來的老人。

  其實并不需要王不餓多說,斥候校尉這邊基本上也猜出了七七八八的。

  因為他本身就是斥候,而且還是一個縣的斥候長官,接觸的東西多了,了解的事情也多了。

  如果他男人不是斥候的話,為什么斥候本部會下令要讓他們特別關注,特別是不要讓他們被人欺負了?

  縣尉那邊也同樣接到過郡尉的通知,不然又為什么會去協調縣令等官員去說和調解?

  從漁陽回來,還說帶著的孩子是血親,而孩子的年齡,顯然要比打仗的時間更靠前。

  而孩子如今已經快七歲了,出生的日子比帝國建立的時間還早。

  這又能說明什么?

夢想島中文    大漢從吹牛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