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4章 考察

夢想島中文    新唐朝王爺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24章考察  “你想怎么做?”杜伏威看著這個突然變好的長子問道。

  “父親,現在來錢快的,不外乎做從商,這是當下最適合咱們的辦法了。”

  又聽到杜言說要做生意,杜伏威打心眼里對商賈有敵意,直接拒絕道:“不行,做什么可以,就是不能從商,踏出這一步,就沒有回頭路了。”

  “父親,現在咱們都這樣了,還有得選擇嗎?行商有什么不好的,悶聲發大財,管他人怎么看。”

  “不行,想要錢,咱們可以去借…”

  沒等杜伏威說道,杜言打斷地說道:“借,去哪里借,母親弟弟妹妹,還有那么多的家兵,這贖身的錢可不是個小數目,誰能夠我這么多的錢借給咱們,再說了,想過這么大的一筆巨款怎么還嘛?不做生意,將來怎么還?”

  “可是…”杜伏威還是不死心,一想到踏入商賈,往后自己子孫后代都無法參加科舉,不參加科舉就當不了官,那么永世只能做一個商賈。

  “沒有什么可是的了,到了這個時候,我們還有別的選擇嗎?現在沒有人能夠幫得了咱們,自己的事,還是靠自己,誰也幫不了。”

  杜言跟父親為此事吵了起來。

  看到兒子突然這么強硬,杜伏威看著兒子,有些恍惚。

  不知不覺,自己兒子已經長大了。

  也罷,兒子大了有自己的打算,現在自己也是真老了。

  “那你想過要做什么嘛?怎么在最短的時間內賺到足夠多的錢?”杜伏威看著兒子問道。

  “不知道,明天去東西市轉轉,考察考察,看看再做打算。”杜言聽到自己父親終于松口,心里一塊石頭落地。

  “由你吧,反正現在我是累了,你現在也已經十六歲了,是時候擔起這個家的重任了。我原來是想著再過幾年,現在既然你這么有主見,我也不管了。”

  杜伏威突然老了許多。

  “父親,你放心吧,一切有我,要是往后誰敢欺負咱們,惹急了我,我讓他們統統完蛋。”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杜言現在有些明白,在這個人吃人的古代,不狠點不行。

  自己做了錯事還可以說,要是自己規規矩矩地做生意賺錢,要是哪個想再陰自己一把,哼哼,兔子急還咬人呢,更別說是一名特種兵了。

  什么李世民唐太宗,最好不要來惹我,不然讓你跟閻王下棋去。

  第二天中午,杜言跟魏叔玉、王石跟韋待價三個死黨向長安縣的西市走去。

  西市的大門還沒有打開,積聚在門前的客商,熙熙攘攘的人群聚積在西市大門口,馬車牛車舉目皆是,偶爾有高大的駱駝穿梭其中。

  人群之中,有高鼻深目的突厥人、波斯人、大食人,以及面貌與唐人接近,但是服裝與唐人迥異的倭國人、吐蕃人,還有少量的寬鼻厚嘴唇的昆侖奴。

  他們牽著駱駝,趕著馬車、牛車,擁擠地排成一排排,隊伍向后一直延伸。

  牛聲,駱駝聲,驢聲,此起彼伏,道路中間盡是些牛、駱駝、驢拉的糞便,到處都是。

  好不容易等到了太陽高頂中午時分,隨著咚咚咚三百聲響鼓過后,西市署的官員人才緩慢地推開厚重的大門,一一地檢查排隊等候在門外的客商。

  管理西市的機構叫西市署與平準署。

  兩者都歸朝庭的太府寺管理。

  西市署設有市令,主管早晚市的開閉及度量衡的校正、商品價格的編制、買賣奴婢牛馬契約的訂立等有關事宜;平準署則主要掌管政府用品的買賣、官司不用之物和沒入政府的物品的賣出。

  唐朝是當時世界的中心,人口第一大城市。西市這個絲綢之路的終點站,其繁華程度比萬年縣的東市要繁華得多。

  從西域各國進口而來的奇珍異寶,在這里擺賣,說著不同口音的突厥人、波斯人等外國人叫喊著。

  杜言一行四人走在西市里。

  西市很大,面積占兩個坊,內有東西南北各兩條井字交叉大街,寬大約十四米左右。再向里走,有很多小路通向市場的最深處。

  道路的兩邊都有寬2.5米左右的明溝排污渠,刺鼻的難聞氣味撲面而來。

  店鋪分門別類地排列在一起。

  有賣菜的椒筍行,賣水果的果子行,還有賣布料的布行、帛市、絹市。

  也有賣肉的屠行肉行。

  “墳典行?”

  杜言走在最前面,仔細觀察看西市內的店鋪種類,突然看到一家店肆門楣上門掛著一張匾額,上面寫著“墳典行”三個黑色大字。

  由于此時店門才打開一道門縫,看不清里面。

  “不會是棺材鋪吧?”杜言心里想著,推門走了進去。

  “這…”杜言被眼前的商品給驚呆了。

  跟自己相像的完全不一樣,這里并不是什么棺材鋪祭品,而是…而是一家書店。

  尼瑪,好好的書店名你不用,用墳典行,這么晦氣的名字也想得出來,這名字誰起的?

  站出來!

  “魏叔玉,你能告訴我,這明明是一家書店,賣書的地方,為何用‘墳典行’這么晦氣的名字?”杜言看著四個人中的讀了點書的魏叔玉道。

  “向來都這么叫呀,怎么了,有什么不妥嗎?”魏叔玉不明所以地看著杜言回答。

  有什么不妥,不妥的地方多了去了。要是擱在現代,這么晦氣的書店名字,誰不敢來?不關門才有鬼了。

  這應該是棺材鋪或者是鬼屋才對。

  杜言心里想著,同意說道:“反正與墳這個讓人感到恐怖的字眼就不應該是一個賣書的地方應該用的,直接用‘書店’二字多好。”杜言埋怨地說道。

  三人跟著杜言把西市考察了一遍,找了間酒肆坐了下來。

  酒菜上完后,大家一邊吃著,一邊討論起來。

  “杜言,你也看了一天了,有什么想法?”韋待價夾起一塊羊肉往嘴里塞問道。

  杜言想了想,說道:“要想賺錢,咱們就做別人沒有的稀罕物,才行。總是跟在別人后面,吃沙子都沒你份,別說賺錢了。”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嘛。”

  杜言說道。

  “怎么樣的才是別人沒有的稀罕物?”王石也問道。

  “這么熱的天,你說咱們要是開一間冰肆,賣冰棍什么的,你說會怎么樣?”杜言說完嘿嘿笑了兩聲。

  “冰棍是什么東西,用冰做成棍子?”他們知道杜言自己會制冰,可是冰棍是什么東西大家可還沒有吃過。

  “不是,是往冰塊里加入蜂蜜,然后在中間插一根小木棍,拿著吃。又甜又冰。”

  “現在的糖可老貴了,這能賺錢嗎?”王石說道。

  “貴了怕什么,咱把價格往上漲就是了,這么熱的天,這里多的是有錢人。”杜言說道。

  杜言經過剛才的考察也算是了解了西市里面的客戶群體。

  這里的大部分客戶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胡商,跟富得流油的波斯人。

  這些人占西市總人數的一半。

  他們從境外販來香料、石密(蔗糖)等大唐稀缺的物品在這里發了大財,剛才杜言還看到在西市的北面正中間有一塊區域叫波斯邸,那里居住的全都是波斯人。

  波斯人在唐人的眼中就是“富豪”的代名詞。

  后世的李商隱的義山雜簒曾經記載過一首民謠“不相稱”里是這樣寫道:窮波斯,病醫人,瘦人相撲,肥大新婦。

  這些都是相互矛盾的現象。

  意思就是在大唐沒有窮的波斯人。醫生也不可能總是病懨懨的,你見過瘦人的相撲嗎?

  而古代,剛剛嫁到婆家的新娘子,家里家外都自己操持,勞心勞力,怎么可能有肥的新媳婦?

  “那好,到時候,嘿嘿。”王石當場拍板同意。

  他好像看到源源不斷的黃金向自己走來。

  想到自己四人要在這個占了兩坊之地的西市里開一間唯一的冰肆,這么熱的天,別說是一根十文錢,就是二十文那些有錢的波斯商人烏央烏央的。

  壟斷行業,哪有不賺錢的道理。

  大家對杜言的想法舉雙手贊成。

  “大家聽我的沒錯,兄弟幾個就等著收錢吧。”

  前世自己什么樣的生意門道沒見過。

  自己現在就是一個庶民,開個冷飲店算什么,人家清華大學畢業還賣過豬肉呢,而且越做越大。

  “我們要是把水果榨成果汁,再加入蜂蜜,放幾塊冰塊,做成冰鎮果汁,你們想想,這么熱的天,會怎么樣?”杜言把前世喝的冷飲說了出來。

  反正這里有的是賣水果的果子行,不擔心原材料短缺。

  “哇,那不用說,那還不擠破了門檻。”韋待價說道。

  西市的店鋪可不便宜,地段的店鋪更是寸土寸金。

  要做就做大的,三人回去跟家里有商量了一下,湊了一千貫錢作為啟動資金。

  其中杜言用技術入股,點四成,其他三人每人兩成,在西市最好的地段獨柳樹旁邊買了五間店鋪。

  西市的店鋪面積都比較小,都是十來平米的,所以想做成一間像樣的冷飲店,面積不能太小了。

  五間五十多六十平米的店鋪打通做成一間。好在幾家都有木匠建筑工人,花了一個星期的時候蓋起了三層小樓。

  裝修也很別致,杜言把前世的高腳桌椅都“發明”了出來,用的木材都是高大上的紅木做成。

  為了節省空間,杜言干脆做成飯堂式的一排排長桌,兩邊有長有凳。

  后面是商庫,前面是店面。

  冰棍都是在幾個人在西市附近買下一所小院進行制造,里面的工人都是幾家的家奴,不擔心技術外泄。

  院子四周都王家、韋家派來的精兵12個時辰看守,不是里面的工人,誰也不準進里面。

夢想島中文    新唐朝王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