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

夢想島中文    車游記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江北沉醉于漠河鹽場的美景無法自拔,相機的電池耗盡了4塊,仍是沒能讓他心滿意足。

  最后在吳雅機智的提醒下,他有了在此地安營扎寨,繼續玩兒一天的想法。

  把電池拿回房車沖上電,帶著冰棍兒和巧克力遛了一圈。

  隨著日頭的漸漸落下,江北開始尋找平坦適合搭帳篷的地方。

  住了幾夜房車,他和吳雅都想嘗試一下帳篷的滋味。

  兩人正準備在鹽廠搭營的時候,當地人過來告訴他們說,這里因為是湖邊,也沒有任何樹木遮擋,晚上的風非常大,不建議他們在這兒露營。

  江北正猶豫的時候,原本晴朗無比的天邊,一大塊兒烏云被風吹著跑向這邊。

  無奈之下,兩人只好打消了搭營的念頭。

  而且湖邊近岸是不許汽車靠近的,哪怕他們住在房車里,也不能達到想要臨湖而居的效果。

  看來,鹽湖的星空和日出他們是無緣見到了。

  車子沿著凹凸不平的土路開了半小時后,進入了國道109。

  江北判斷得沒錯,天上已經飄起了蒙蒙細雨,遠處的鹽湖和高山被黑夜徹底籠罩。

  關上車窗,任由細密的玉珠模糊了擋風玻璃,雨刷器隨之上下擺動,擦去雨幕落下的痕跡。

  在青海的又一個雨夜里,江北帶著吳雅尋找住處。

  要與漠河鹽湖告別了。

  兩人心中還在回味白天里那大好的陽光和藍天。

  但迫于現實,他們只能選擇接受,接受除了與無數美景不斷相遇,還要習慣與無數相遇不斷告別。

  這就是旅行。

  最后他們成功找到了一家熱心的藏民,為他們提供了一間房,并且還為他們端上了熱乎的奶茶。

  雖然江北和吳雅都很不習慣腥膻的奶茶,但對這家藏民的熱情還是十分感激。

  清晨離開前,江北偷偷在屋子里的桌子上,放下了200元錢,不多,但也算是一份心意。

  雖然看過了令人倍覺驚喜的漠河鹽場,但江北和吳雅還是沒有放過茶卡鹽湖的打算。

  他們兩個都是早就聽說茶卡鹽湖非常壯觀,景色很美。

  所以無論如何也很想去親眼目睹一番。

  其實除了短視頻的曝光,江北知道青海的茶卡鹽湖也已經很久了。

  早在他兒時,就從地理課本上閱讀到柴達木盆地關于鹽湖的知識,在書聲瑯瑯的課堂中,聽地理老師繪聲繪色地講過茶卡鹽湖動聽的趣聞軼事......

  柴達木荒涼寂靜,缺少生機,但它卻是一個聚寶盆,不但蘊藏豐富的石油資源,還匯集了眾多的各類鹽湖。

  茶卡鹽湖位于柴達木盆地的東緣,也叫茶卡或達布遜淖爾,“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鹽的海。

  而“達布遜淖爾”則是蒙古語,也是鹽湖之意。

  它夾在祁連山支脈完顏通布山和昆侖山支脈旺尕秀山之間,湖面海拔3100米,東西長15.8公里,南北寬9.2公里,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公里,相當于10個杭州西湖一樣大。

  其實,真正引起江北的興趣,從而去深入了解的。

  是緣于《國家地理》雜志的一期評選活動,茶卡鹽湖被評為“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

  隨著景區的發展,客流呈不斷上升的趨勢,據茶卡工作人員介紹,這里高峰期時候,每天接待游客就達上萬人。而造成火爆的原因,除景區改造逐步完善的因素之外,輿論是一個重要的推手。

  每當提到“天空之鏡”這四個字,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沼,那一面鏡子使得天地顛倒。

  江北已經記不清是幾年前,但他還記得當時是一條題為“何必去玻利維亞,這里的天空之鏡美到哭”的微博在網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當時的江北還是個剛剛畢業的實習上,而這條短視頻的文案還曾經被他認真研究過。

  不管如和,反正就此之后,茶卡鹽湖“一夜爆紅,華夏家門口的“天空之鏡”茶卡鹽湖,就成了無數人的向往之地。

  這個神話傳說般的魔幻之境,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南一隅,柴達木盆地邊緣,海西烏蘭內。

  這個有十個杭州西湖大小的鹽湖,蘊藏著極其豐饒鹽礦資源,據說可以讓十三億人獨享口福七十多年。

  以盛產“大青鹽”久負盛名,而且已有三千多年的開采歷史。

  三千多年,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老當益壯的景區!

  茶卡鹽湖雖說是素白無華,卻稱得上青海最驚艷的風景之一。

  據當地人介紹,茶卡與青海湖,孟達天池,塔爾寺并稱“青海四大景觀”。

  只要能來茶卡,無論你是喜好純玩的游客,亦或是喜歡透過鏡頭的攝者,都能在天空之鏡留下一份如夢如幻的記憶,這不得不說是一種福份。

  茶卡鹽湖景區門口矗立的觀景塔,上書茶卡大青鹽七個大字。

  江北很喜歡“大青鹽”這個詞匯,因為這本是茶卡鹽湖的正宗,承載著3000年的歷史。

  對于歷史分外熱愛的他,喜歡這種經過時間考驗的特質,也喜歡這種質樸的厚重感。

  觀景塔是茶卡鹽湖景區最高點,站在塔上可一覽鹽湖的全貌,塔內還有直達電梯,票價也很便宜,只要20元。

  江北和吳雅交了錢,乘著電梯登上了觀景塔。

  終于,他們看到了湖,看到了水,看到了印在湖面的天空,看到了行走在水里的白云。

  雖然此時的季節已經不適合來青海旅行,但茶卡的人仍然多得離譜。

  年輕人們根本不怕冰涼的湖水,紛紛走進鹽湖,湖水立刻繪出一群完美的倒影,像神游藍天,像云中漫步,而這“天空之鏡”則把他們嵌入了夢一樣的仙境。

  在茶卡鹽湖充滿歡笑的湖面上,人們盡情地撒歡,忘情地撒嬌,在水中飄出各式各樣的亮麗身影,玩起水中各款各異的造型姿態,印上一幅幅天之境的浪漫留影。

  吳雅在聽過江北關于大青鹽的介紹后,情不自禁贊嘆道:“這鹽湖轉型的華美......”

  做了三千年的實力派,如今的茶卡搖身一變,靠顏值征服了無數游客。

  愛美的少女們甚至有些已經脫下了鞋子,不管不顧的在湖中嬉戲,在水中飄出各式各樣的亮麗身影,玩起水中各款各異的造型姿態,印上一幅幅天之境的浪漫留影。

  而這些留影的遠處,則是一片銀白的世界。

  鹽湖的形成是由于地殼運動,青藏高原從前是海洋的一部分。

  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這塊地面抬起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洼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而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

  茶卡鹽湖位于茶卡盆地的西部,鹽湖的邊緣呈放射狀展布的茶卡河、莫河、小察汗烏蘇河等河水直接入湖,并且在湖區東部泉水發育,以地下水的形式補給茶卡鹽湖湖盆。

  江北和吳雅昨天所去的漠河鹽場,說白了就是茶卡的附屬湖。

  據茶卡內的曬鹽人介紹,茶卡鹽湖生產的食用鹽,天生氯化鈉含量達97以上,可以直接食用。

  甚至還有人建議,可以事先準備一網兜鮮鴨蛋,進了湖區就往湖水里一沉,回來的時候提溜起來,回家就能煮咸鴨蛋吃。

  江北自然沒把這種開玩笑似得建議當回事兒,但一回頭發現吃貨吳雅正在做思考狀,似乎對這個建議很看好…

  茶卡不產茶,湖里也不產魚蝦螃蟹,菱角蓮藕更是沒門。

  這湖水靜、凈得很。

  吳雅好奇的償了償!

  “齁咸!”她吐著舌頭,表情又成了很經典的囧字形狀。

  估計她要是能忍住了多含一會兒,舌頭就成了咸口條了。

  在這里江北還看到了很多“同行”,他們似乎是一個城市的攝影協會集體出動。

  在詢問過后,江北才知道。

  這是一群執著的攝影人,為了拍攝水映星空的美景跑遍了大半個華夏。

  昨天來到茶卡鹽湖才如愿以償。

  在溝通的過程中,這群攝影師的組織者還很生動的向江北舉了個例子。

  “我們要排除像武漢大珠小珠落玉盤那樣靈動的作品!”

  一旁的吳雅忍笑忍的難受,而江北則十分得意。

  被陌生人夸贊的感覺,簡直不要太好!

  那個攝影師也是個開朗的性子,主動又說道:“這里是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空氣稀薄純凈,遠離城市光源,水體凝重穩定,在晴朗無風的夜晚,可以拍攝出燦爛銀河倒映水中的神秘幻影。”

  江北很客氣的回答道:“恩,我也是慕名而來,的確是這樣的。”

  “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中走,宛如畫中游”那人搖頭晃腦,不像個攝影師,倒像個舞文弄墨的文人。

  告別了這些“同行”,江北和吳雅繼續湖中心走去。

  這里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景點,能直達湖中心的鐵軌。

  鐵軌上還是不是的又造型卡通可愛的小火車駛過,非常有趣。

  茶卡的這些小火車,以速度慢而出名,以沿途景色秀美而著名。

  沿途沒有參天大樹,甚至連野草都生長的慘淡。

  望眼瞧去,藍藍的天空下便是無際的白海鹽沙,一汪湖水倒影天空。

  它原本是鹽運的主要工具,建為景區后保留了鐵軌,換了車身,便成了旅游專線。

  鐵路蔓延,到達最遠的湖心約3公里距離,時長約二十分鐘。

  供游人走的鹽路鋪設在鐵道邊上,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

  茶卡鹽湖的小火車上行50元/位,下行50元/位。

  和觀景臺的門票相比,這個價格說實話,有點貴…

  如果是江北自己一個人,他肯定會選擇犧牲自己的體力,徒步而行,不近省錢,還能有更多的角度拍攝自己想要的鏡頭。

  但此時的他帶著吳雅,不愿讓她太累,便選擇了乘坐小火車前往湖心。

  這個小火車給人的感覺雖然看上去很不錯,可是坐上去就不那么理想了,不僅速度慢的嚇人,車廂還四周通風。

  如果說在夏天還可以,但在此時多少有些“寒風凜冽”的感覺。

  不少衣服穿得少的游客冷得直啰嗦,好在茶卡鹽湖10公里途中景色不錯,一路又有很多景點洗眼睛,能讓人忘卻一些溫度上的不足。

  江北看著明晃晃的湖泊和用鹽堆起來的人物和山水鹽雕塑像,感覺很有特色。

  其中一尊名為西王母的群雕,非常引人注目。

  相傳鹽湖里晶瑩剔透的青鹽,就是西王母為解救苦難中的黎民百姓,派來一千位仙女日夜看守而流下的汗水的結晶。

  所以漢代時西王母就成為了民間信仰,現多傳為能佑護婚姻和生兒育女之事的女神。

  群雕中西王母端坐于中,二位臣子手捧朝笏相對而跪,西王母的至尊地位由此可見。

  不過鹽雕和普通雕塑的差距很明顯,不同于普通雕塑的細膩,鹽雕的風格很粗獷。

  一是和材料有關,二是袒露在高原曠野中。

  在日曬、風吹、雨淋中,歷經數年,還能夠保持這樣的“容顏”實屬不易。

  除了西王母,道路兩邊還有幾個巨型鹽雕。

  內容大多取自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中的人物。

  其中蒙古族的杰出代表成吉思汗雕塑必不可少。

  據小火車司機的熱情介紹,這座成吉思汗的雕塑足足用了4800噸鹽!

  下了小火車,到湖中央需要經過人工搭建的木橋。

  這個木橋的造型也十分獨特,像一箭穿心形狀。

  橋廊的盡頭,也是茶卡鹽湖的湖中央,大大的四個黑體大字茶卡鹽湖。

  這里就是茶卡鹽湖的打卡地,照相的人特別多,要在這里留個影還必須排隊慢慢等。

  江北和吳雅的運氣算是比較好的那種,輪到他們照相的時候,其他的游客都讓得比較遠。

  如果說敦煌是中老年的圣地,那茶卡鹽湖真的是年輕人的天堂。

  其中有一組穿著嘻哈服飾,打扮異常時尚的年輕人正在湖中動感而舞,吸引了無數人的側目。

  茶卡鹽湖也像一面魔鏡般,讓這群年輕人在這里天地人一起顛倒,夢幻非常。

  江北和吳雅費了好大勁兒才擠進去,當江北看到領舞的那個少年后,不近再次感嘆命運的神奇。

  還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

  請:m.mxguan

夢想島中文    車游記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