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九十七章 送分題,送命題

夢想島中文    我在三國加個點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程立見劉毅毫不猶豫的就點頭應允,眼中閃過一絲欣賞。

  不過,這份欣賞,是年長者對后起之秀的欣賞,而不是應辟者對于辟召者的欣賞,說實話,程立其實沒有對劉毅抱有多大的希望。

  為什么?

  因為劉毅太年輕了。

  而他要問的問題,越是年輕,能回答上來的概率就越低。

  但是低歸低,終究不是無,按照程立的處事原則,只要不是毫無可能,他便愿意一試,所以他撫了一下精心打理過的長髯,輕咳一聲,微笑著說道:

  “若賊寇犯境,劉府君領兵御敵,可糧秣不濟,僅剩一日之需,援軍連同補給五日后方能抵達,此時府君麾下幕僚建議府君抄掠百姓之糧,以供四日所需,敢問府君將如何行事?”

  這個問題??

  劉毅瞳孔猛然一縮,心頭劇震。

  這不就是前世歷史上程昱干過的事么?

  也不怪劉毅這樣驚訝,程昱這個人對曹魏的貢獻極大,歷史評價很高,但是這樣功勛卓著的人居然臨死都沒有封公,就是因為有一個黑點。

  當時曹操被陳宮背刺,呂布入兗州,整個兗州幾乎都叛曹投呂,只剩下三個縣沒有投靠呂布,而程昱的老家東阿縣就是其中之一。

  程昱坐鎮東阿據城抵抗,終于等到了曹操的援軍,可是曹操軍因為輕裝簡行,急于支援,糧秣輜重沒有跟的上,中間有了三日的糧食缺口,程昱為了提供軍需,就把自己老家的百姓給搶了,為援軍提供了三日軍糧,終于平安等到了后續糧秣抵達。

  據傳言,這些糧食當中甚至夾雜有人肉。

  雖然程昱把缺糧的危機給解決了,但是這件事終究還是成為了程昱的一個黑點。

  劉毅在心里面犯了嘀咕。

  “以前還認為程昱是為形勢所逼,迫不得已,現在看來他干這個事不是臨時起意,而是他很早就有過關于類似事件的思考,那此是不過是因緣際會,讓他的想法變成了實踐而已。”

  劉毅終于知道了為什么程昱會拖到現在都沒有出仕了。

  他這個問題,如果有十個前來辟召他的人,起碼會有九個半會回答他,“幕僚之計不可!”

  說老實話,如果問這個問題的不是程昱,如果劉毅不知道程昱在歷史上干過這一出,他肯定會義正言辭的回答,“斷不會用此計謀。”

  開玩笑,漢朝以仁孝治天下,這種官軍劫掠百姓的事情能干?那不就和賊寇沒區別了么。

  雖然這十個里面真的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起碼有一半會做出這種事,官軍有不少時候同賊寇也確實沒啥區別,但是做歸做,怎么能宣諸于口呢?

  一點牌坊都不要了?

  所以,這些人肯定是這樣想的。

  “這么簡單的問題,這程立肯定是想要看看吾等是否仁德,所以自然是不可取,真正的問題還在后面。”

  看似送分題,其實是送命題。

  結果他們回答完了之后才發現,咦?沒別的問題了?

  呵呵,結果就沒有然后了。

  劉毅嘴角微揚,暗暗慶幸。

  對于別人而言的送命題,對于他卻真的是送分題!

  他微微低頭,裝作低頭思考,其實是在強行忍住笑意。

  直到數息后,劉毅將心中的喜意強行收斂,便裝模做樣的沉吟一聲,接著抬起頭來,剛要開口回答,卻在無意中瞥見了程立那黑幽幽的眸子。

  劉毅心中瞬間一警。

  不對!

  他頓時將到了嘴邊的話給咽了回去。

  不可能這樣簡單!

  劉毅嘴唇緊抿,他經過一番嚴肅的思考之后,發現了此前因為喜悅而忽略的一個問題。

  歷史上對程昱的評價還是比較正面的,如果他只是個如此不擇手段的人,那么在他以后的生平事跡上很容易就能看出來。

  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可是除了這個事情,程昱的生平里面幾乎沒有別的黑點,反而還曾經勸過曹操不要殺降卒......

  劉毅皺著眉頭思量了一陣。

  他回歸程昱的那個問題,想了一會后發現解決這個難題只有三種辦法。

  第一個,硬挨。

  將一日軍糧變成四日,每天吃一點點,硬挨,畢竟只有四天,在不斷水,每天有一點糧食果腹的情況下是不會餓死人的,運氣好能挺到援軍抵達。

  可也說過了,運氣好。

  因為這種辦法會面臨內外兩個困難。

  與內,士兵缺糧挨餓士氣低迷,很容易嘩變,說不定會獻城投降,畢竟不是你說只要堅持四天那么士兵就會相信的,他們只能看到自己餓了好幾天都沒糧食,再不吃東西就要餓死。

  與外,在挨餓的這幾天內一旦敵軍進攻,那么戰斗力大附件降低的守軍大概率會抵擋不住,很可能會被一鼓而下。

  當然,也可以用另外一種形式,放棄一部分士兵,直接將其斷糧,而保證另外一部分精銳糧食充足。

  這種辦法也有可行性,但是有個弊端,先不說只剩下四分之一的兵力夠不夠把防線鋪滿,單被放棄的那一部分又不是傻子。

  劉毅敢斷定,斷糧的第二天那些人發現不對勁就會生出事端,很可能會趁著還有點力氣奮起反抗,弄不好自己內部先要打一場,同樣不可取。

  所以,在劉毅看來,硬挨是個碰運氣的下下策。

而第二個,便是劫掠本地豪族  這個辦法其實就是所謂的打土豪。

  這種辦法雖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也有很多弊端。

  一般而言,本地豪族都會儲存為數不少的糧食,但是,這個數量是否夠大軍三日所需,還是個未知數,而且一般本地豪族的力量都不會太弱,想要從他們那里弄到糧食,恐怕要先打一場,硬搶才可以,很容易被外敵乘虛而入。

  而且搶了本地土豪的后遺癥極大,以后恐怕會生出不少的事端。

  第三個辦法就是幕僚建議的劫掠百姓。

  在劉毅看來,這個辦法最大的損失就是名望和民心。

  這個辦法其實是最有可操作性,而且還是風險最低的。

夢想島中文    我在三國加個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