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 災害可預陰氣侵

夢想島中文    帶著系統來大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立即發報,告訴大唐各地,凡遇刺蛾卵,火燒之以食,須熟透,強身健體。”

  李易不是蘇颋,他看到一大堆的刺蛾卵,再想想眼下的季節,知道天氣太暖了。

  很多害蟲會出現,豆蟲自然也要提前變成蛾子。

  別的處理的時候太費盡,刺蛾卵正好趁著眼下,趕緊找,找到就燒著吃。

  他小的時候就吃過,摳一大堆,放在撿的柴火里面一起燒,燒完把里面焦了的蟲子拿出來吃。

  如果太多,就用石頭輕輕砸,把幼蟲取出來,放在鍋里炒,可香了。

  這個時候的小蟲子像泡發好的黃豆一樣大,軟軟的、白白的,吃。

  “另外蓖麻鼓勵種植,在河邊、柵欄旁,李家莊子收,不管多少,保證高價收購。”

  李易又說起另一件事情,就是聽蘇颋與小丫頭的對話得出來的辦法。

  蓖麻的子是藥,使用有局限性,但把蓖麻當成工業油料作物,局限性就小了。

  他小時候摘過,跟縮小版的栗子似的。

  蓖麻外面一層帶刺的殼,栗子也是,人吃的栗子是從帶刺的殼里剝出來的。

  種別的東西有人偷,蓖麻沒人理會。

  其實蓖麻除了種子之外,它本身的枝干也能漚出麻。

  “三哥,今年黃河以南地區的溫度提升過早,百姓應該多作應對蟲害的準備。”

  李易心思不在具體的某一種東西或地方上,他一看這么早就有刺蛾卵了。

  那么關中地區、河北道、河南道等地區,必須提前預防,比如噴灑草木灰的水、石灰水。

  “易弟確定?”李隆基不得不問這一下,替大臣們問的,他自己他就不問了。

  “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其黃河稱沙,水清,必有大災;其河南道日照多雨少,蝗出則旱曉。”

  李易大聲說,告訴其他人。

  之前蝗災就是因為干旱,現在其實也旱,不過蝗蟲活得太艱難了,有人甚至養蝗蟲喂家禽和小豬。

  黃河水,需要稱重,看含沙量,含沙量少則水清。

  那么接下來就還是旱災,因為上游水少,沖不起黃土,所以下游的就清,上游旱,下游能不旱?

  故此用不著稱水量沙,看水流量就知道了。

  李易管理黃河事務,整個黃河流域什么情況他都清楚。

  轉一圈,眾人又回到河清縣,縣里的大部分百姓不在家,跑田干活去了,小孩子們在學堂。

  商人們倒是多,晌午前收來的山菜正用山上的水渠中的水沖洗。

  嘩嘩嘩的一桶接一桶,沖完再往黃河大橋走,過去后傍晚抵達洛陽。

  若賣不動,再用水沖一沖,甚至有的需要放在水里泡,明早再賣。

  一般制作抱餡食品的鋪子會在晚上買,剁好了一早三四點鐘開始抱包子和餃子樣水煎包的。

  賣餡餅的鋪子與攤位少,餡餅需要用大量的油來烙。

  目前百姓舍不得吃那么多的油,即便以雞油、鴨油、豬油等葷油為主。

  “去學堂看看,今晚已回不去。”

  李隆基看太陽的位置,早已離開正中。

  其實他想多呆一晚上,看看百姓,出來一次很難,莊子里能看出什么?生活都好。

  關鍵莊子里的莊戶不怎么感激他這個陛下,人家感激東主。

  外面的百姓不了解具體情況,只知道陛下找了個能臣,帶領大家過好日子。

  河清縣的縣學處在衙門東邊,山上的溪水從學堂東側流過,沒有混凝土修水渠。

  溪水流出來的河兩邊屬于自然泥土,河床下有沙子與鵝卵石,常年沖刷形成。

  在水渠另一邊挖了游泳池,深淺不一的池塘連接在一起,引溪水過去。

  學堂到對岸單獨用竹子搭了座小橋,供孩子們夏天的時候到那里游泳,不然孩子去黃河游泳怕被沖跑了。

  “誰組織修的?”李隆基問林清靄。

  “縣中有富戶出的錢,王家,今年有一子考中進士。”

  林清靄不敢居功,一查便知。

  “林縣令治理地方有功。”李隆基給林清靄一個稱贊,能叫富戶出錢,便是本事。

  未經縣令允許,誰敢在學堂旁邊修游泳池?孩子在游泳池里出問題,多少顆腦袋夠殺?

  “三哥,不如今晚在學堂及衙門用飯?”李易看出李隆基想請孩子們吃飯。

  “好!”李隆基滿意。

  其他大臣郁悶,你李易不需要通過此等幸進手段來獲得地位。

  李易似乎察覺到,瞄他們一眼,心道:你懂個屁,我這是配合老丈人,跟皇帝有何關系?

  “咦?衙門和學堂間不起院墻?”永穆公主突然發現個情況。

  林清靄微微鞠躬:“去年夏天學堂不在此地,此處乃一犯官私宅,前三任時的縣令,知道被查,懸梁而死。

  夏天之后,學堂所在太過破舊,一場大雨,山水流下,沖壞學堂土墻。

  課堂的一間屋子下面透水,怕房子倒塌,臨時遷移至此。

  上清矛山白云子恰巧路過,言說陰氣較重,當以正大之氣驅之。

  縣中除了衙門哪還有正大之氣?遂毀墻貫通,果然好用。”

  “進去看看,易弟你幫著瞧瞧。”李隆基一聽風水的事情來興致了。

  大家進衙門,從學堂的門走怕打擾孩子上課。

  進去到應該屬于邊界的位置,李易笑了。

  “司馬承禎沒告訴你地氣陰重,鋪石阻隔?”李易問林清靄。

  “啊?李大夫也精通此道?哦,想起來了,講經論道。是,正是。”

  林清靄嚇一跳,能看出來?

  “易弟為何?”李隆基好驚奇。

  “宅子不夠大,衙門院墻和地勢高,學堂另一邊是小溪河流。

  早上起來的時候,墻邊孩子玩耍的時候陽光照不到一片范圍。

  再遇到大雨,衙門的水流過去,萬一沖了,或者透水,孩子們有危險,又玩兒不好。

  司馬承禎就讓把宅子墊高,毀掉墻,衙門的地方大。

  孩子可以不到這邊,但視野開闊,地勢與衙門齊平,學堂的石板條一看便是新鋪的。”

  李易分析清楚,為什么,啥陰氣不陰氣的,真有地氣的陰氣,就不這么處理了。

  李隆基頷首:“有道理,子微用心了,由此進學堂看看。”

  他往前走,許多事情說出來就簡單。

夢想島中文    帶著系統來大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