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一章 不就是插秧詩么

夢想島中文    帶著系統來大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怎可隨便污人清白?”魏知古上前兩步,對著趙旭那邊喊。

  一群學子急忙跑過來,湊近,很好,沒失去機會。

  趙旭豁出去了,對著李易說:“你能證明三字經是你所作?”

  “不能,”李易淡淡道。

  “那是誰作的?”趙旭追問。

  “不告訴你。”李易依舊語氣平淡。

  “人呢?”趙旭盯著不放。

  “殺了、埋了。”李易笑著說。

  “埋哪了?”趙旭進一步。

  “不告訴你,你去報官。”李易歪頭笑。

  “李易,你怎可這般?”趙旭憤怒哇。

  “跟你有關系嗎?”李易心情看著不錯。

  “作為讀書人,我們要知道實情。”趙旭大喊,后面一群學子跟著喊。

  “你一個殺人犯,你怎么就成了讀書人?”李易問。

  “我什么時候殺過人?”趙旭眼直了。

  “你怎么證明你沒殺過人?”李易追問。

  “我憑什么證明?”趙旭瞪眼睛。

  “作為讀書人,我要知道實情。”李易目光誠懇。

  “哈哈哈哈哈…”李成器忍不住大笑。

  王皇后莞爾。

  “大哥、三哥、嫂嫂,去看沼氣池吧。”李易再次出聲。

  等他們走出去有幾十步了,趙旭又大喊:“李易,你也就是一個種稻的,和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蠢夫在田里一輩子什么都不懂吧。”

  李易突然站住,旁邊插秧的人站起身,看向學子們。

  李易深吸口氣,揚聲道:“莊子的莊戶比你們懂得多,至少他們還能自己養活自己,而你們,科舉不成,便是廢物。”

  “至于種田和你們所謂的大道理,哼!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說罷,李易邁開大步走遠。

  李隆基等人快步跟上,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學子。

  插秧的莊戶們哄笑起來,然后繼續快樂地插秧。

  他們聽懂了,原來我們這么厲害。

  “低頭便見水中天,退步原來是向前。好詩,當真是好詩。”張說走著的時候夸贊。

  魏知古也道:“這乃是由繁化簡,字字珠璣,李東主好本事。”

  “別人寫的,與我無關。”李易說實話。

  “那人呢?”張說想知道。

  李成器在旁插話:“殺了,埋了,你報官去吧,哈哈哈哈哈…”

  “呵呵呵!”李隆基也忍不住笑。

  王皇后伸出手,在李易的腦袋上揉啊揉。

  鄭廣要表現,于是說道:“那什么誰作的無學之人辛勞多,難曉天道徒奈何。躬身插秧不見日,一步一退歲月琢。”

  “乍聽之下能聽,如今一比手把青秧插滿田,當真是天地之分,差得不一絲半點。”

  另一邊的學子們。

  “怎能是這般?為什么會這樣?竟然…竟然…”趙旭語無倫次。

  其他的人用幽怨的眼神看他,意思是說,你非要咄咄逼人,結果如何?

  人家李東主的文采高你一籌。

  然后貴人也沒搭上,你想踩著李東主上去,結果被踩了吧?

  能寫出三字經的存在,豈是你能去攀比的?

  ***

  第六個沼氣池的施工現場。

  一道道溝挖出來,旁邊有人用鑄鐵管架起來攻螺紋。

  手動把鐵管給打出來螺絲口,攻機是李易花壽命換的。

  他其實可以一點點改善冶煉,然后制作出攻絲機,但太慢,等不及。

  換一個,耗費二十個時辰。

  旁邊有人把麻和桐油準備好,接管子的時候只有螺絲扣還不行,密封不夠。

  李易那時有麻和生料帶,現在就用麻與桐油。

  王皇后看著,期待起宮里從這邊拿水泥照圖紙制作的兩個沼氣池快些有氣兒。

  體驗過沼氣燈的她不愿意點蠟燭了。

  蠟燭一個是不夠亮,另一個是總要有宮女和太監盯著修剪燈心。

  她就愿意讓后宮快快樂樂的,能省工夫就省工夫。

  從莊子拿的東西,她回去都分給后宮里的人。

  “易弟,平日你所作詩文甚少。”李隆基欣慰地看著李易說。

  “沒意義,百姓手中無錢,念再好的詩也餓肚子。”李易平靜地說道。

  他想起了杜甫,一代詩圣,寫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詩圣。

  在長安求官,后來給一個九品小官,去縣里當一個公安局局長兼法院法官兼稅務局局長。

  杜甫嫌官小,不去,沒錢給家里,繼續在長安投獻,然后孩子餓死一個。

  李易覺得自己現在有時間就可以去當這個河西尉,就在長安左近。

  一上來就給這么大的官,杜甫不知足?

  自己那邊,多少大學生,求爺爺告奶奶去當個村里的小官,因為什么?

  因為他們有信心,只要給我一個機會,我就能成功。

  我想升官,我憑本事、憑政績殺上去。同一個游戲規則下,我不服。就這么自信。

  所以李易欣賞杜甫的詩,瞧不起杜甫的人。

  寫詩寫得好,能讓百姓吃飽飯?

  是騾子是馬牽出來遛遛,沒事走兩步。

  李隆基不知道自己這個易弟對某個虛歲才三歲的未來詩圣腹誹。

  他就是欣賞李易這種滿腹文采卻不輕露,只做利國利民事的便宜弟弟。

  “易弟,沼氣池是不是越大越好?”李隆基看這個比之前的那個大多了。

  李易搖頭:“并不是,涉及到抗壓能力和有沒有足夠的料,大的壁厚,密封要更好,水泥要求高。”

  “不然會漏氣,引起爆炸,要死人的。”

  “眼前這個是我能所做之極限,再大,我拿不出相應的技術。”

  “原來如此。”李隆基受教。

  “李東主也有不懂的?”張說趁機擠兌一句,他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

  “是呀,知道得越多,越發現自己無知。當你終于邁進那道你苦苦追尋的門檻,你才明白,那僅僅是開始。就如詩文。”

  “他們說秋愁,在我看來…”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李易帶著無限感慨的情緒說出這些話。

  然后…

  所有人全愣了。

  被從宰相位置挪到尚書位置的魏知古眼圈瞬間紅了。

  他呢喃著:“卻道天涼好個秋,好個秋!”

  張說仰頭看天,嘆息一聲,想說話,偏生一個字說不出來。

  李成器蹲在那里看施工現場。

  李隆基緊抿著嘴。

  作為七品官的鄭廣什么都不愿意想。

  王皇后呆了一呆后,伸手揉李易的頭:“叔叔說個振奮人心的。”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易道。

  “李東主,什么風浪滄海的先不提,我問一下,河堤開口了,怎么堵最快。”

  鄭廣聽到李易的話,猛然想起尚書交給自己的任務,趕緊問出來。

夢想島中文    帶著系統來大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