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39章 不能想的事

夢想島中文    重回一把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把自己給躺平了,那樣會更舒服點?

  對于余老板的這樣一句渾話,老任又無語了。

  在如今這個年代,躺平這一詞,暫時不帶有后世所延伸的概念,因此只能被理解為男人之間撿肥皂那樣的玩笑話。

  我都一大把年紀了,你還來跟我開這種葷玩笑?

  老任確實又被說得沒脾氣了。

  可他又能拿這混蛋怎樣?

  在他面前,這混蛋啥時有過尊老的念頭?

  這弄得他連話都暫時不想說了。

  好在還有個吳鷹在。

  “老板,既然電動車項目是華為在搞,那電池項目為啥要擱到理想名下來呢?”

  大胡子問出了老任最想知道的一個問題。

  別看他是理想的人,可是在他看來,既然手機跟電動車項目是華為在搞,那為手機跟汽車配套的電池項目,理應也放在華為才對。

  這問題跟利益無關,而是跟合理性有關。

  可問題是真安排到華為名下才合理嗎?

  “道理跟操作系統一個樣。”

  余文鋼先給問題定了個性,意思是告知吳鷹和老任,電池這個項目,并非只是為了單獨給華為配套,而是面對國際大市場的,所有需要用到可充電電池的企業都是這一項目的目標。

  “你的意思是說,要是把這項目放到華為名下,那別的手機廠商或汽車廠商就會因此排斥咱們所生產的電池?不能吧?”

  吳鷹倒是蠻有領悟力的,只可惜他還是無法體會到余文鋼所說的意思。

  真的不能嗎?

  在這一問題上,余文鋼太有感觸了,在后世,類似的例子有很多很多。

  就以動力電池為例。

  在后世的相當一段時間內,動力電池領域將會在磷酸鐵鋰和三元鋰之間開展競爭,綜合而言,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并不比別的廠商的三元鋰差,在安全性上甚至還要強上幾分,可別的電動車企業在選擇動力電池時,還是首選其它廠商的三元鋰電池,為啥?

  就是因為比亞迪自己也生產電動車,并且比亞迪還是國內廠商。

  換句話說,假如刀片電池是奔馳寶馬的技術,那國內的那些電動車企就不會覺得有啥了,甚至還會覺得很香。

  這是一種奇怪的心理。

  在國內,很多搞企業的,相當一部分人還真是有這樣一種奴性,在面對外企的競爭時,一個個都畏畏縮縮的,心驚膽戰得很,可是面對國內同行,一個個又變得兇悍無比。

  典型的對內一條龍,對外一條蟲。

  這一點,在另一件事上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那就是華為后來的鴻蒙系統事件。

  在后世,面對一波接一波的打壓,華為在連操作系統都沒得用了的情況下,不得已開始推屬于自己的鴻蒙系統。

  操作系統這一東西,有一個很重要的制約條件,那就是必須得具備足夠多的用戶,才能對應用軟件廠商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從而建立起良好的應用生態。

  為了讓鴻蒙擁有更多的用戶,在自家芯片制造受限,手機銷量上不來的情況下,華為迫不得已,將自家研發的鴻蒙系統開源,并捐給了由工信部主管的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號召其它國產手機生產廠商來免費使用。

  結果呢?

  積極響應的僅有魅族等少數非主流廠商,像小米、VO、中興等主流國產廠商,一點興致都沒有不說,反而有廠商代表因此詆毀華為,說用了就會受限于華為。

  都開源了,并且受國家監管了,還會受限于華為嗎?

  根本就是扯淡!

  甚至于說,這些廠商使用谷歌的安卓系統,分分鐘都存在受限于老美的可能性,在這一點上,華為就是典型的例子。

  寧愿冒受制于老外的風險,也見不得國內同行的好,這就是國內很多企業家的尿性。

  也因為國內企業家的這種尿性,后知后覺的老任在電動車項目上,才不得不一次次放言:華為不造車。

  這才是余文鋼在深思熟慮過后,最終將電池項目掛到理想名下的真正原因,也只有連手機都不造的理想,所生產出來的電池,才能在不帶給其它廠商同質競爭威脅的前提下,讓他們能放心大膽使用。

  這就是國內很多企業家的尿性。

  想起來就讓余老板心酸。

  這種事情還真不能多想,一開想,余文鋼就想起了更多,他從國內企業家的崇洋媚外,想到了一部民族品牌的血淚史。

  到明年,中國就會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了,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在用市場換技術的思維擴大化之下,意味著更多的民族品牌被蜂擁而至的跨國公司所湮沒。

  這種湮沒,其實隨著改革開放早已開始了,相關的案例余文鋼能想出很多很多。

  在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剛入內地市場之初,國內有過不少的本土可樂品牌,比如說天府可樂、非常可樂等,其中天府可樂曾一度占據了國內可樂市場75的份額,然后它被百事給盯上了。

  百事找上門說,天府可樂的產品這么好,應該大力發展海外市場,建議跟百事合資,將天府可樂賣到全世界去。

  結果呢?

  結果是在天府可樂聽信了洋品牌,成立了合資公司后,第一年還能維持75的市場占有率,第二年卻降到了50,然后在第三年降到了20,最終在第四年第五年消失在茫茫商海,取而代之的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說飲料品牌有北冰洋白熊、亞洲汽水、二廠汽水等,日用品牌有熊貓洗衣粉、活力28等。

  至于電子、通信、汽車等領域,則是被跨國公司壟斷了絕大部分的專利技術,這些跨國公司用各種手段來誘使國內企業使用其專利,收取高額專利費用,扼殺國產企業的創新意識,通過壟斷來榨取國內市場的暴利。

  這讓余文鋼又忍不住想,針對這樣的血淚史,自己是不是可以更多做點什么呢?

  真不能多想。

  一多想,估計他又得搞事了,那樣會離自己的初衷越走越遠。

夢想島中文    重回一把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