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章 上谷(下)

夢想島中文    大燕公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視察完上谷郡的北地邊縣之后,姬康一行人等,開始返回上谷郡的郡府沮陽。

  上谷郡守高民,率領著上谷郡的官員、士紳出城迎候姬康。

  曾經擔任過箕國國相的高民,已經被姬康啟用。

  在遼地之時,高民歸降之后,被姬康先安排到襄平學院擔任教員之職。

  高民的才華不用質疑,可以用“俊杰”這兩個字來形容了。

  但是,姬康對于高民,考慮的可不是什么才華,而是忠不忠的問題。

  過了一年后,姬康還是采納了老院長鄒衍,以及閣相劇辛、魯仲連的建議,高民被姬康任命為了興安郡的郡守。

  高民當然是聰明人了,知道姬康心中對自己的顧慮。也知道這是自己,包括家族,能不能在燕國立足、發展壯大的機會。自己的所做所為,可以說是相當關鍵了。

  故此,在興安郡的任上,高民不敢有任何的馬虎,兢兢業業,民生經濟等都發展的不錯。最后,終于取得了姬康的信任,在燕國伐齊結束后,被抽調到了上谷郡擔任郡守。

  上谷郡郡府沮陽,位于治水(今桑干河)、洋河(今延水河)兩河的交匯之處,通過下游燕河(今永定河)與薊都水陸相連。

  沮陽城的城池仿照下都武陽城建造,經過城邑的燕河,本身就是一條天然的運河,把沮陽城分為東,西兩城。東城稍大一點,西城較小一點。

  此時,從薊都而來運送兵員、糧食乃至軍用物資的船只,已經開始源源不斷。

  姬康回到沮陽府自己的居住之地后,第一件事就是痛痛快快洗了個藥浴。

  碩大的木桶之內,帶有藥味的水汽彌漫其上,水面之上,還有眾多的花瓣漂浮著。

  侍官令王從等侍官早就知道,自家君王泡澡,是不喜歡讓人侍候的。

  眾人皆立在屋外,等候召喚。

  泡在熱氣騰騰的水內,姬康不斷在想著心事。

  燕國明年伐趙的規劃,已不可更改。這個時候的趙國,確實是疲憊不堪,國力衰落的厲害。但是,仍不容小覷。

  趙國的兵馬隨少,但是國內男子皆是百戰之精兵,戰斗力還是很強的。

  更何況趙國的名將也不缺少,廉頗、樂乘、龐煖,尤其是現在還沒有被世人,充分認識到其軍事才能的李牧。

  在姬康來上谷視察之際,燕國的幾個閣相,也對來年伐趙的戰略方向而爭論不休,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

  一派是以閣相劇辛、蘇代、將渠等人為代表,主張伐趙應集中全力南下,攻打趙國的都城邯鄲,讓燕國的疆域與衛地接壤,連成一片。

  這一派認為,只要南下拿下邯鄲,趙國就可以說是滅亡了。至于趙國西部的晉陽、代郡、雁門、云中等地的趙軍,可傳檄而定。

  另一派是以閣相粟腹、鄒衍、魯仲連等人為代表,則是主張以現在燕國的國力,伐趙大戰應該兵分兩路,一路南下攻打邯鄲;一路西進,伐其晉陽。

  粟腹等人的想法也很明確,趙國有三個“政治中心”,則分別為邯鄲、晉陽、代郡。燕國如果只滅其邯鄲,趙國還可以晉陽、代郡為中心,聯合中原他國抵抗燕國。

  如果戰爭打成這個樣子,戰爭恐怕會連綿數年。

  對于燕國的國力來說,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但是在姬康的心中,想法卻與幾位閣相的想法不同。

  趙國現在的軍事實力,其實是一分為二的。

  代郡、云中、雁門,包括趙國故都晉陽的趙軍實力,還強于邯鄲方向的趙軍。

  尤其是李牧率領的趙軍,不知不覺中,已經發展成為趙國最強大的一只武裝力量了。

  從情報局反饋的訊息來看,趙國在占據了雁門、云中等地后,為維護北疆的安穩,阻擋匈奴等國的入侵,給予李牧的權利很大。

  李牧在其駐防之地,有權根據需要設置官吏,并且防地內所收取的租稅,皆送入李牧的幕府,作為軍隊的經費。

  李牧此人,太會帶兵了。

  在經費充足的情況下,他每天宰殺牛羊犒賞將士,教將士們練習射箭、騎馬,小心看守烽火臺,多派斥候打探敵情,對手下待遇優厚,深受當地民眾與將士們的愛戴。

  李牧這個人,還非常低調。

  他不愿意在趙國朝堂爭權奪利,只是在自己的防地默默發展,只愿意在自己的將士們混在一起。當下,趙國的朝堂,包括世人幾乎都忘記了他。

  但是,對于姬康來說,李牧此人,自己可一刻也不敢忘懷呀!

  這么多年來,李牧的一舉一動,都看在姬康的眼里。

  “王上,上谷郡守高民、工部中大夫鄭國,前來覲見。”

  屋外侍官令王從的聲音,打斷了姬康的沉思。

  姬康“哦”了一聲,醒悟了過來。

  對屋外的侍官令王從道:“讓他們二人在前面大廳稍等,寡人這就起身過去。”

  “諾。”王從在屋外應道。

  在姬康居住之所的前方大廳門口,高民、鄭國二人正在等候姬康的傳喚。

  鄭國是在今年八月,齊地的水利工程告一段落后,被姬康下詔,調到上谷郡,負責勘探修建上谷郡的水利工程的。

  廳外的過道,以及四周的臺階,每隔數步,就站立著一個宮衛,個個佩刀持戈,面色肅穆地站立著,顯得非常威嚴與氣派,使人不敢逼視。

  廳內傳來一陣動靜,侍官令王從出來,對高民、鄭國二人道:

  “王上詔令,傳高民、鄭國二人覲見。”

  高民、鄭國兩人,整理下衣冠,隨著王從,走進廳內。

  兩人走進廳內后,就看到自家年輕的君王,在前方注視著他們。

  二人一起躬身參拜:“拜見吾王。”

  姬康面帶微笑,朝兩人道:“不必多禮,你二人坐下說話。”

  “多謝吾王。”高民、鄭國兩人答應道。

  看著小心翼翼就座的兩人,姬康心中微微一嘆。

  鄭國不用多說,在姬康心目中的地位,自然非同一般。

  但就高民來說,姬康的心情則有點復雜了。

  這個高民在箕國為相之時,可沒少找姬康的麻煩,這讓姬康極其不爽。但現在一眼望去,高民身著燕國官員官袍,氣度沉著,雙眸有神,居然讓人看上去很是不俗。

  罷了,罷了。身為王者,行道天下,自當海納百川,高山不讓土壤。

  更何況高民現在已是自己的臣下,自己也不能老抱有以前的成見。

  姬康收斂了自己心中的念頭,對安民道:“高郡守,今年上谷郡秋收如何?”

  高民聞聽,站起身來,躬身朝姬康稟奏道:

  “啟稟吾王,今年上谷郡秋收又獲豐收。田畝之數,以及畝產量與去年相比,都有提高。按我燕國度量衡統算,其中畝產平均達到四百余斤,把軍隊乃至建設兵團所開墾的田畝包括在內,人均畝產近二十五畝左右。”

  姬康心算了下,深感滿意,又問道:

  “上谷郡如今有多少戶人家?總人數有多少?”

  “王上,上谷郡下轄一十四縣,總計戶數八萬六千七百八十四戶,總人口數已有七十余萬。”高民躬身奏報。

  其實高民對于燕國現有的體制,也是嘆服不已。

  燕國現在的醫官體制已經非常完善,其醫療機構已經深入到了鄉級。

  隨著燕國醫療機構的普及,再加上糧食的充足。燕國嬰兒的存活率,大為提升;人口的死亡率,也急劇下降。從而,讓燕國的人均壽命,也逐年大幅提升。

  姬康聽罷高民的話后,竟然無話可說。

  人家高民擔任郡守,已經做得很好了。你再想“敲打”,不合適了呀!但是想了一想,覺得有些話,還是說開為好。

  否則,君臣相互猜忌,這是姬康所不允許的。

  姬康朝廳外凝視了片刻,雙眼微瞇,片刻后,對高民道:

  “高卿,說實話,以前汝在箕地為相,抗拒寡人,寡人對汝是不喜的。”

  高民一聽姬康這話,雖然十月的天氣已很涼爽了,但還是不由額頭滲出了汗珠。

  臉色蒼白,朝著姬康,“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大聲道:

  “臣罪該萬死。”

  身坐另一旁的鄭國,聞聽姬康這話后,也不由驚出一身冷汗。

  姬康起身,親自來到高民面前,把高民攙扶起來。

  “高卿,不必如此。寡人還要告訴你的是,你這人很有才干,也很懂得實務,尤其重要的是,你這人并不迂腐。你這么多年來的表現,寡人是看在眼里,也是甚為欣賞的。”

  “寡人在此也不矯情,估計以汝之才,也能看得出來。寡人告訴你,寡人立志就是要一統天下,開三皇五帝以來,我華夏從未有之盛世。”

  “汝若懂得寡人這心思,忠于王事,寡人是不會再計較原先之事,也不會吝惜賞賜于你的。高卿,汝可明白寡人之心了嗎?”

  高民松了口氣,知道這是姬康的肺腑之言,躬身答道:

  “王上,臣已明白。請王上放心,臣必會遵循王上教誨,以忠于吾王之業的。”

夢想島中文    大燕公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