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一十九章 魚排灣投產

夢想島中文    異界海鮮供應商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回到果園,李鳴可不敢將風暴它們放出,院子里的大王鼻子特別靈,肯定能聞出來。

  隨手的20斤海鮮,放到后廚冷藏。

  天色沒亮,李鳴就開車回返陽城。

  每個周末都要陪程子琦回家度假,自己一早就要跑回陽城取出海鮮,兩地奔波,這樣下去也不是事。

  再一個雞東島的海鮮收購量越來越大,為了追求效率,碼頭沒法分類整理海鮮。

  都要拉回門店再進一步處理,胡麗一個人忙不過來,都招了兩個臨時工,也忙不過來。

  況且門店小,沒有多少空余空間,清洗海鮮也需要很多水,限制條件很多。

  下一步,有必要在江城海邊找個工廠,初加工海鮮,再發往陽城,這樣能更大保證海鮮質量,也能提高效率。

  自己周末時,也能臨時放霧島海鮮,由貨車發往陽城,省掉很多時間。

  不過還有很多細節要考慮好,要回陽城和張禾商量再決定。

  回到陽城的小院,李鳴才放出兩小只和阿該。

  空間時間靜止,落地時風暴和小黃一臉呆萌,除了主人的味道,其它都變了。

  風暴和小黃繞著李鳴走兩圈,聞到熟悉工業氣息,喚起記憶,沒再糾結,反正主人一直在。

  阿該腦子小,時空變換這種問題別煩它,它落地就跑到樹下找蟲子。

  “狗子,歡迎回到現實世界!”

  聽不懂,但不妨礙兩小只舔臉。

  喂飽它們,都鏈上狗鏈,阿該也沒跑。

  隔壁就是師奶,最喜歡煲雞湯,阿該可不能跑到別人鍋里。

  回到冷庫,處理好海鮮,門店前車來車往將海鮮分派到各處,好不熱鬧。

  “張禾,你說在江東就近搞個海鮮轉運站怎樣?”

  “英雄所見略同!”

  張禾舉起手,兩人來個擊掌。

  “不止轉運站,冷庫也要換個新地方了。”

  這兩天早上,門店擁擠,街上要停冷鏈車更擠,嚴重影響海鮮轉運的速度。

  “搞起!”

  鳴禾公司開業時,兩人都沒想到生意擴大這么快,小冷庫已經容納不下鳴禾的體量了,是時候換更大的地盤了。

  張禾接著說道:“魚排灣投產了,今天我們還得南下,順便搞定轉運點。”

  承包魚排灣,鳴禾公司前后投入兩百多萬,李鳴雖然一直關注進度,可聽到投產的消息,還是有點恍如隔世。

  “還有,昨天的黑魚,有沒有留我一份。”

  “有啊,我媽特意留有的。”

  “還是錢姨愛我!”張禾搓著手,想著怎么好好吃一頓,先頭開車南下。

  過跨海大橋,路過東小碼頭,兩人沒停車,直往魚排灣。

  半個月不見,魚排灣大變樣,破敗的情形不見蹤跡。

  取代的是嶄新、整齊的魚排,綿延到澳口,很是壯觀。

  一排活動板房立在岸邊的高地平臺,李鳴剛停好車,李七帶著李佳佳、李佳奇迎了上來。

  “李叔,好利索了嗎?”

  李七腿傷康復,站得筆直,雖然已是中年,還能見到當年兵哥哥的風采。

  “早就好透了,今天別開車了,我們好好喝一杯。”

  張禾接過話頭,“必須喝,昨天李鳴家水庫抓到百斤黑魚,咱就吃他家的喝他家的。”

  眾人呵呵大笑,李佳佳領著大家下到魚排,察看新魚排。

  海奧中間并排兩列魚排,大概20x20米一個格子,一共20個平臺,每個魚排間隔幾十米,要用小船來擺渡。

  “吸取上次臺風摧毀魚排的教訓,這次魚排采用鋼筋、塑膠浮球為框架,抗臺風能力提高很多。”

  李鳴跺腳下的木板,可以透過木板,看到鋼筋框架和下面的綠色浮筒,看起來確實比老式的木排靠譜。

  “每個魚排有20個4mx4m的魚排口,中間還搭建一間小木屋。”

  魚排上面都有一個小木屋,可以存放魚料和工具,也能住人,好處很多。

  不過魚排灣的魚排統一管理,管理的工人住在岸上,生活質量更高,生產效率也更高。

  “每個魚排口下的漁網周長90米,放養的空間比傳統的更大...”

  聽著李佳佳的介紹,張禾問道:“投放了那些魚苗?”

  “主要是珍珠斑、金鯧魚、金槍魚、黑金鼓鰻、泥猛魚,過兩天會投放一些生長期更短的經濟魚類。”

  聽著介紹,快艇也走到澳口,李鳴指著遠處的影子問道:

  “對面是海島嗎?”

  李七看了一會,惋惜道:“南荷島,現在沒人了!”

  張禾好奇的問:“沒有水源才沒人的?”

  李七開船調頭,耳邊風聲呼叫,李佳奇大聲的說:“出過海難,加上化學船泄露,就沒人了。”

  李鳴和張禾沒多想,繼續聽著李七父女的介紹。

  魚排要產出,起碼要到農歷年底,每天消耗的餌料一點都不能少,鳴禾公司還要繼續投入。

  不過要是能熬過下半年的臺風,等到年底收成,鳴禾公司就發了,每個魚排保底能賺50萬,用自己的渠道賣出,利潤更高。

  一年就賺上千萬,利潤高到可怕。

  不過海上養殖風險極大,每次臺風都是催命符,大部分魚排賺三年,一次臺風回解放前。

  這玩意真的是看老天爺吃飯,也就李鳴和張禾兩個年輕人,才敢貿貿然涉足海上養殖業。

  李鳴不怕,魚排是為了霧島海鮮提供掩護,虧幾百萬,一個月就能回本。

  張禾更不怕,就是虧三年,只要一年就能連本帶利賺回來,建好整條產業鏈,賺大錢的機會多了去。

  再說了,有完整的生產鏈條,到時忽悠投資人更方便,現在虧的都是小錢。

  沒錯,張禾已經考慮吸引外資,奔著上市的理想去了。

  李鳴不知道他心變野了,不然非得讓他洗洗海水,清醒一下腦子,還真敢想。

  兩人還要找廠房,就沒留下吃飯,不過也約好了晚上在果園吃飯,李七還沒來過果園呢!

  上次訂婚,李七沒康復,李佳佳找借口沒來,李佳奇見堂姐不去,更不敢去。

  中轉站,李鳴計劃設在JD區,靠近高速口的開發區,同時也要靠近跨海大橋,以求最高效的運轉海鮮。

  沒設在雞東島,除了區位不夠好,也有更深的考慮。

  雖然現在和李七為首的地頭蛇合作很好,可總不能什么都放人家地頭上,做事總要留一手。

  從長遠看,鳴禾公司的收購計劃,也不局限于雞東島,總有一天會南擴,那時加工廠設在大陸,更有優勢。

  下了高架橋,沿著環城快速道往高速去,兩邊都是廠房,不時能看到刀具加工廠,不愧是刀具之都。

  李鳴早就聯系江濤找廠房,不過姨父在陽城照顧住院的錢英,沒空回家,就介紹了個中介。

  阿姨錢英住院手術時,李鳴在手術室外守了一個下午。之后一直忙,都是拜托程子琦買水果去探望。

  兩人很快找到中介小張,他是專門做廠房中介的,介紹了四五個合適的地方。

  一圈走下來,兩人選了一家海鮮加工廠作為站點,露天作業區500平,廠房兩個,一共800平,還配備有分揀線兩條,冷庫也有100平方。

  配備有水池4個,一共200平,有抽水管道連接到海邊養殖場,隨時能抽水暫養海鮮。

  不用改造,也不用添加多少設備,就能走入使用,簡直完美。

  小張通知房東到場,張禾發揮自己的能力,侃昏房東,雙方很快簽下一年合同,月租金共35萬。

  付給小張月租金10%當作中介費,將房東和中介送走,廠房接下來一年就是鳴禾公司的了。

  看著空闊的場地,張禾不由意氣風發,沒得瑟多久,錢月打來電話,催回家吃飯。

  廠房等梁芹下午來處理,清潔等等瑣碎工作,就有她找人完成。

  兩位老板拍拍手,回家吃飯,過兩天中轉站就能啟用。

夢想島中文    異界海鮮供應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