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七章 論道大會(四)

夢想島中文    聊齋世界修神通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穴竅這種東西,確實是存在的。”嶗山掌教說道。“你可知道仙人有天地人神鬼這五種劃分嗎?”

  “知道,但是了解得并不是太多”吳延陵回答道。

  “所謂天仙,是神通成仙,是五仙仙品最上乘”

  “所謂地仙,是駐世成仙,是五仙仙品中之中乘”

  “所謂人仙,是修真成仙,是五仙仙品中之下乘”

  “所謂神仙,是悟道成仙,是五仙仙品中之上乘”

  “所謂鬼仙,是陰靈成仙,是五仙仙品最下乘”

  嶗山掌教開口,講解了五仙仙位的劃分。“這是呂祖傳下來的講解,大家原本都是這么認為的。”但他隨即話鋒一轉:“這一切定數都在兩千年前被打破。”

  “有一位驚艷絕倫的文壇亞圣,以活人身修鬼仙之道,引來雷劫。沒想到他念頭純正,竟然硬生生抗住了九重雷劫。你也知道,千年前,儒家都是講究修行肉身的。”

  “在面對第十重雷劫時,亞圣突發奇想,神魂與肉身合一,竟然產生奇效,度過第十重雷劫。神魂化為十二萬九千六百個純陽念頭,與血肉之軀融合,成就了‘陽神’。”

  “據當時的道門前輩說,這‘陽神’位業的成就,與神仙齊平!再往上一步,就是天仙了!”嶗山掌教感嘆道。

  吳延陵聽了這個故事,一方面覺得有些熟悉,好像前世在哪本書里見過。但是越想越不清楚,只好作罷,轉而提了另一個問題:“那為什么不見‘陽神’之道流傳下來呢?”

  “這就要說到你之前提到的‘穴竅’了。自文壇亞圣之后,無數人嘗試修行此道,卻紛紛死于修道路上。蓋因肉身不強,無法支撐起神魂來。必須要修煉人體穴竅,練出血肉神通來,才可以成道。”這句話,卻是天河派房長老開口了。

  “說起來,那位文壇亞圣的成功,還離不開佛門呢。據說他年少時在某個覆滅的寺廟里找到佛門真經,才有了后來的機緣。一般人想學,只不過是取死之道。”

  “也就是說,現在沒有人知道穴竅的修行之法?”吳延陵發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不錯”嶗山掌教點了點頭。原來道門修行肉身,大多要靠丹藥之力。比如虎狼丹,服食之后可獲得一虎一狼之力。一般只有天生體格強壯的人才能服用,否則就會受不了藥力,血液逆流,爆體而亡。

  一想到這,吳延陵就有些失望。但隨即,他又有了新的想法。前人已經做過,說明是可行的道路。或許我可以嘗試自己開辟武道出來。他心中這么想著。

  他已經很久沒有修煉過獸形十三式了。這樣的功法,到底是基礎煉體,只是名字取得高大上而已。對凡人來說,以一敵十的武學已經是絕妙武功了,但在法術面前,卻是不堪一擊。

  不求那些動輒毀天滅地的超武功法,神話武學,最起碼也得是拳抵山岳,血肉重生,肉身成圣這一級別的存在呀。不過他也知道,這純屬想象。

  真要是有什么超武功法,神話武學,他還修什么神通,隨便找個地潛修六十年,出來橫推天下絕不是虛妄,這才符合他本性。哪里還用得著出來斬妖除魔,點亮神通呢。

  “那不知道,人體之中總共有多少穴竅呢?”一個問題是一個問題,三個問題也可以算一個問題。抱著這樣的心態,吳延陵又問了。

  “三百六十個”、“十二萬九千六百個”、“恒河沙數”立馬就有三個不同聲音出來。

  三個聲音的主人分別是天河派房長老,嶗山掌教和五臺院老僧。他們三人給出來的數字不僅不一樣,而且差距實在是太夸張。

  “周天之數為三百六十,人乃萬靈之長,穴竅自然與周天數對應”這是房長老的解釋。

  “元始天尊解化盤古之名開天辟地,在虛空中思考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創生了世界萬物。人體穴竅應當與元會數對應才對”嶗山掌教說道。這是道門的創世神話,元始天尊解化盤古之名創世,道德天尊解化女媧之名造人。

  “萬生萬物萬靈都有佛性,要想成佛,就要經歷恒河沙數時間的磨難,所以穴竅數當是佛數”這是五臺院老僧的說法。

  吳延陵聽了三人的解釋,不禁腦袋一痛。

  他倒是知道這三人為何會有三種不同的說法。這是因為三方的出身不同。

  天河派是天庭法外別傳,所以講究同昊天上帝對應的周天之數。嶗山則是道門,肯定是選擇道門中最尊貴的創世之數,元會之數來講。

  五臺院就更簡單了,恒河沙數狹義指‘假設恒河兩岸的每一粒小沙子都代表一條恒河里兩岸的沙子的總數,就叫做恒河沙數’;廣義指無窮之數。

  這是老僧出于維護佛經上的言論才講的話,吳延陵是肯定不信的。

  凡人身軀里哪有這么多穴竅,除非是盤古血肉上誕生的人族還差不多。

  接下來就演變成各宗各派的辯論大會了。哪宗哪派都有各自信仰,供奉的祖師,對于世界的理解自然不一樣。道門與道門之間的斗爭,甚至比佛道之間的斗爭還要激烈。

  天庭傳來下的宗派和三清天尊傳下來的宗派,關系可謂是異常的不合。也就是這六十年的時間,大家才慢慢放下了這種心態,變得務實起來。

  在吳延陵看來,這的確是種進步,從以神為本變作了以人為本。

  吳延陵閉目修行,與懷中佩劍交感通靈,溫養起佩劍來,期待著哪天可以從劍中誕生出靈智來。好不容易挨到七個半時辰后,終于可以前去參悟劍意石了。

  嶗山掌門正與天河派房長老‘辯論’的不可開交,所以只是告罪一聲,然后便將吳延陵挪移進存放劍意石的地方。沒了吳延陵在一旁,眾人終于可以以法來論道了。

  大殿被封閉,雙方互相對視一眼,不約而同把自己的法寶取了出來......

感謝書友150407044056541的打賞

夢想島中文    聊齋世界修神通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