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31章 大蕭條來了

夢想島中文    羅馬尼亞雄鷹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隨著股票巿場的崩潰,美國經濟隨即全面陷入毀滅性的災難之中,可怕的連鎖反應很快發生。

  因為遭受到損失,不少家庭涌入銀行取出自己的存款,而大量存款的提取讓不少小銀行支持不住了。因為他們也在這場股市下跌中損失慘重,很多小銀行被取款的人圍的水泄不通,因為他們拿不出錢來給這些儲戶。于是破產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了,而這又引得更多的人涌入銀行想要取出實際的血汗錢。于是更大規模的擠兌浪潮爆發了。

  而被儲戶逼急了銀行立刻找到貸款的企業要求收回貸款,同樣損失慘重的企業拿不出錢支付給銀行。原因也是一樣,他們也沒有錢。這就像一個循環,儲戶擠兌銀行,銀行逼迫企業還錢,企業破產讓更多人擠兌銀行,銀行逼迫更多企業還款,于是更多的人失業。

  在這段時間美國失業大軍達到830萬,幾乎是占據美國總人口的9。在美國各城巿,排隊領救濟食品的窮人長達幾個街區。

  別忘了其背后還有等待生活的家庭成員,這相當于美國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家庭都失去了收入來源。這導致200—400萬中學生中途輟學,許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殺;社會治安日益惡化。

  這時候已經不是經濟問題了,而變成社會問題。

  而美國的振幅對此束手無策,因為此時他們依然堅信市場會自動調節過來。此時的困難不過是短暫的,未來美國經濟依然會增長。

  實質上美國的困難不過才剛剛開始。根據后來的統計,美國經濟從1929年開始逐年下跌。一直到低谷的1933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腰斬幾乎一半,國民經濟達到全無信心的地步。

  據1932年9月的《財富》雜志估計,美國有3400萬成年男女和兒童沒有任何收入,此數接近人口總數的28。而且這個研究報告一如其他報告,那正在另一種地獄里受難的1100萬戶農村人口是不包括在內的。

  關于找工作,1932年前后傳說的很多,有些聽來離奇,卻一點不假。

  確實有人通宵守在底特律職業介紹所門口。確實有一個阿肯色州人為了找工作步行900英里。

  曼哈頓六號大街某職業介紹所招聘300人,確實有5000人來應聘。

  華盛頓州確實有人到樹林里放火,為的是人家能雇他當救火員。

  在那樣一個經濟蕭條的年代,有1500萬以上的人到處找工作,可是哪里也沒有工作做。《商業周刊》做過調查,證實有不少人不再喜歡美國了,有的已經離開美國,有的正設法離開。30年代初期,遷居國外的人數年年超過遷入的。

  而且不少人被蘇聯所吸引,移居到蘇聯。

  那么這時美國的窮人是怎么度過這段時光的呢?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自己動手卷紙煙,要不就抽“翅膀”牌(一角錢一包)。為了省電,改用25瓦燈泡。孩子們撿汽水瓶到鋪子里退錢,一個兩分,上面包店排隊買隔宿的面包。婦女們把舊被單剪開再把兩邊縫接起來,這樣就把中間磨損的地方分移到兩邊去了。

  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給女兒穿,這樣在鄰居太太面前就不顯得寒磣了——其實鄰居手頭一樣緊,恐怕采取的辦法也是一樣。許多人家把收到的祝賀圣誕的卡片保存起來,明年好改寄給別的朋友。

  在農村,特別是中西部的農民們,生活極其慘淡。由于農產品價格慘跌,大量農場主破產。千百萬人只因像畜生那樣生活,才免于死亡。賓夕法尼亞州的鄉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羅蘭葉、野蔥、勿忘我草、野萵苣以及一向專給牲口吃的野草。城里的孩子媽媽在碼頭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爛的水果蔬菜扔出來,就上去同野狗爭奪。蔬菜從碼頭裝上卡車,她們就跟在后邊跑,有什么掉下來就撿。

  中西部地區一所旅館的廚師把一桶殘菜剩羹放在廚房外的小巷里,立即有十來個人從黑暗中沖出來搶。人們還看到,有人全家走進垃圾堆撿骨頭和西瓜皮來啃。因為蛆蟲多,芝加哥市有一個寡婦在撿東西吃時總是先把眼鏡摘掉,眼不見為凈。

  既然美國人民都過得這么差,那么歐洲方面呢?

  首先作為歐洲起到主導作用的英法兩國也損失摻重,此時英國傳統的重工業也日薄西山。1921年英國的失業率達到了將近百分之十七。在整個1920年代,英國的失業人口常年保持在一百萬左右。

  大蕭條自然火上澆油,當英國對外貿易消減了23,其中大量銀行破產,企業倒閉,工人失業。而在這期間工黨政府采取的措施也是標準的古典自由主義。這些措施的結果,不是失業,就是工資削減,當然無法挽救英國經濟。不過還好英國還有殖民地可以傾銷產品,不過也讓英國顧不得應對歐洲事物,首先他需要全力自救。

  而法國方面,直到1931年才遭到大蕭條的直接打擊,但是在兩年之內,法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六。整個三十年代法國經濟都處于危機之中,直到1939年6月,法國工業生產才恢復到1931年的水平。而直到二戰后的1950年,法國工業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

  如果說英法還有喘息機會的話,那么德國最慘。

  1924年起,通過道威斯計劃和揚計劃,魏瑪德國經濟暫時穩定下來。不過,正是由于這個時期德國追隨美國的“經濟理性化”,德國工人的勞動條件在惡化,失業率也在上升。

  也正是由于這兩個計劃的作用,魏瑪經濟對美國的依附性也就特別深刻。截至1928年,美國在魏瑪德國的投資高達四十億美元,而當時美國在歐洲的總投資為八十億美元。

  大蕭條對魏瑪經濟的打擊也就特別嚴重。德國的工業產出大幅度下降,勞動者自然在劫難逃,到了1932年初,德國的官方失業率高達三分之一,也就是六百萬勞動者,這個數字還沒有算上兩百萬“非官方”失業者。

  至于其他歐洲國家一樣在這次大蕭條中損失巨大,銀行破產、企業停工、人民失業,同樣折磨著各國政府。而這次的大蕭條也造成歐洲人民的思想分裂,左翼右翼政黨吸引了大量人關注,他們迫切需要一個政府來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至于同屬于歐洲的羅馬尼亞自然也無法避免,一樣受到大蕭條的影響。

夢想島中文    羅馬尼亞雄鷹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