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84章 啤酒館與校長

夢想島中文    羅馬尼亞雄鷹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而在羅馬尼亞忙著準備和德國談判,以及埃德爾環球訪問事物的時候,魯爾危機終于平息下來。

  這場危機中法國損失巨大,不管是從政治上(失去賠款的主導權),外交上(引得各國發對法國的舉動,也給了德國成為正常國家的機會),還是經濟上(英美在證券市場打壓法國,引發其金融危機)。完全可以說法國人自己作死,讓法國在歐陸的影響力大幅下降。

  至于德國方面;對于魏瑪政權來講,魯爾危機因為其面對法比聯軍無能的表現,完全就是在其身下埋了一顆炸彈,而且還是不能拆除的那種。另外許多以退伍老兵組成的勢力,本來就對魏瑪政府在戰后外交上一系列的軟弱措施深感不滿。魯爾危機對于這些民族主義來說無異于一次極好的宣傳素材,許多勢力在其中得到壯大。其中發源于慕尼黑的德國工人黨,就在這場危機中發展壯大。

  對于這個政黨,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其名字,當然埃德爾也非常清楚。不過他目前還沒打算和其接觸,一方面是因為羅馬尼亞王室接觸這個小政黨顯得太過于驚世駭俗,也會引得其組織成員們驚恐不安。畢竟哪怕埃德爾說自己信國社也要別人相信啊。

  另一方面,哪怕是羅馬尼亞和其高層搞好關系,但是當羅馬尼亞與德國有利益沖突的時候,該怎么做依然會怎么做,說不定因為了解情況下手更重。別考驗一個政治人物的良心,不然你會一敗涂地。

  另外埃德爾哪怕要召見元首,也需要有足夠理由才行。而目前才在巴伐利亞露頭的元首還太弱小,不適合參與到討論德國未來的話題中。

  不過埃德爾卻知道馬上這個才在德國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政黨,立刻就會在德國乃至歐洲聲名大噪。鼎鼎大名的啤酒館事件怎么會讓人不知道呢,而埃德爾還等著他們的表演。

  192年11月8日晚上,在德國慕尼黑一個叫格勃勞凱勒的啤酒館里舉行了一場集會,巴伐利亞行政長官卡爾在此發表施政綱領演說。

  “德國人民是偉大的,作為巴伐利亞邦的領導人,我將以我最大的努力來為我的人民謀福利…”由于激動,卡爾面紅耳赤,他兩只手揮舞著,朝坐在粗木桌旁的人們情緒高昂地講著話。

  正在這時,一群身穿褐色制服的沖鋒隊員沖了進來。

  “聽好了,全國革命已經開始了。你們別妄想逃出這里,600多名武裝人員正守在外面,想逃離這里只是做無謂的犧牲罷了。你們只需保持安靜,否則的話…”

  從沖鋒隊中走出來一個中等個頭的年輕人,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他舉起手中的槍朝天花板開了一槍,然后仰著頭看了看,說道:“否則的話,我將動用機關槍,到時你們身上會出現無數個洞,而不會是一個。

  這個人就是希特勒。他崇尚權力,從一個流浪漢一躍成為黨的黨魁就足以說明他對政治的渴求。而法國和比利時以德國不按時繳納賠款為借口,出兵占領了德國的魯爾工業區,德國國內頓時陷入混亂之中。

  而這時希特勒走上了歷史舞臺,奪取巴伐利亞邦政權是他行動的第一步。因為數月前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奪權行動給了他足夠的信心,混亂局勢加上民眾對政府的不滿,看起來就是奪權的完美時機,明顯他已經準備多時了。

  “告訴你們,巴伐利亞邦政府和全國政府已經被推翻,臨時政府已經成立了,國防軍和警察營房都已經被革命軍占領,你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服從新政府的統治。”

  隨后,希特勒命人把卡爾和另外兩名巴伐利亞邦官員關進隔壁的一間房子。卡爾雖然已被嚇得面無血色,但還是強制自己鎮靜下來。

  希特勒正視著卡爾,想使卡爾徹底對自己屈服:“你應該和我合作,除此之外你別無選擇。”

  卡爾顯然是被激怒了,兩眼放著兇光,回視著希特勒:“你別做夢了,我怎么會和你這種無恥之徒合作呢?你休想從我手中得到任何好處!”

  “是嗎?你們三個都得乖乖地合作,否則誰也走不出這間房子。我這把槍里還剩4顆子彈,留給你們三個人和我自己。”但是,不管希特勒如何威逼利誘,卡爾三人就是不與他合作。

  氣急敗壞的希特勒沖出房間,對外面的人說道:“現在我宣布,臨時政府正式成立,你們的三位領導委托我負責政策性指導工作,我們將在明天向柏林進軍,建立一個全國性的臨時政府。”

  人們被希特勒的謊言蒙騙了,有些人甚至歡呼起來。正在這時,在德隊中頗有名望的魯登道夫將軍來到了啤酒館,他也是受希特勒蒙騙的顯赫人物之一。魯登道夫對卡爾等人耐心地勸解著,最后終于勉強使卡爾三人同意與希特勒合作。

  正當希特勒興奮地打算揮兵進攻柏林的時候,有人報告德國的憲兵在到處搜捕他,希特勒這才知道上了卡爾的當。但是,希特勒并沒有就此放棄,他決定第二天上街游行,他相信會到更多德國人的支持。

  第二天早上11點多的時候(那天正好是1919年成立的德意志共和國國慶日),三千名希特勒的黨徒又重新聚集在啤酒館外面。

  不受約束的隊伍,在希特勒、戈林和著名的恩里克·魯登道夫將軍的帶領下朝慕尼黑市中心進發。

  他們在路上碰到了警察的阻攔,戈林從人群中跳出來,威脅要殺死頭一天晚上控制的人質。警察們只好讓開道路,讓他們繼續前進。

  但是當他們正準備從狹窄的街道到慕尼黑寬敞的歌劇院廣場集合時,他們又一次地遇到了警察的阻攔。“別開槍!”一個希特勒的保鏢叫道,“尊敬的魯登道夫將軍閣下來了!”

  不過這次他們沒能如愿讓警察讓開,沒有人知道到底是誰開了第一槍。但就是這聲槍響之后,雙方槍彈齊發。戈林的大腿和小腿都中了彈。希特勒把身體緊緊貼著人行道,他沒有受傷。

  在這場沖突中,16名分子和名警察被打死。至于希特勒也于兩天后,在漢夫施丹格爾在鳥芬的鄉間別墅被警察抓捕。

  啤酒館暴動從本質上來說這是一場相當失敗的政變,完全是希特勒早期政治不成熟的表現。不過希特勒到底是了得人物,他總結了這次暴動的教訓,沒有得到軍方支持是他這次暴動最大的缺點。接下來就需要花費足夠時間取的其支持,他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等。

  這場不過兩天就平息的暴動,沒有引得其他國家注意。不過這對于埃德爾額而言,他知道這意味的什么。而現在他就需要考慮著未來和國社黨的交際,不過在此之前或許可以先做點小動作。

  在埃德爾為未來德羅關系考慮的時候,在康斯坦察,一群東方面孔的人正在這里考察。

  “你們看,這些羅馬尼亞人在短短十多年里將一個小國發展成為強國,這是我們三民主義者的目標。”

  站在高處看著眼前成片的大眾廠房,還未當上校長的常校長感嘆的對身邊的其他人說起自己看法(這里需要說明一下,我說的是常遇春)。

  “這些成果大部分都是羅馬尼亞人剝削其他民族得來的,我們人才不會做這樣無恥的事情。”

  作為最早一批成員的沈定一,看著眼前成片的工廠憤憤不平的說著。而他的說辭明顯得到同組織張太雷認同。

  “沒錯,像羅馬尼亞這樣靠剝削周圍國家發展起來的國家,不會得到世界人民認可的。”

  看到兩人都一副與羅馬尼亞勢不兩立的表情,常校長當然知道原因。不就是蘇聯被羅馬尼亞軍隊暴打了一頓么,有必要搞得這么上檔上線。不過想到與俄國人剛剛達成協議不久,還是順著他們一些。

  “羅馬尼亞的確這些方面做得不對,不過老話說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羅馬尼亞這個國家還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比如他們重整軍隊來保衛自己的國家,這一點就值得我們學習。”

  常校長說道這里,都忍不住要嘆息。之前就是一直沒能掌握自己的軍隊,所以這些年一直以來他們都沒辦法立足。而先生終于認識到這一點,所以才有他北上俄國的舉動。

  沒錯他們一行人就是孫逸仙博士訪蘇團,而他常校長就是團長。他們一行五人(國三共二)在莫斯科訪問完成后,打算抽出時間在歐洲看看。而作為新晉列強,羅馬尼亞當然在他們考察目標當中。

  就在他們一邊考察一邊談話的時候,一名年輕的小伙子走了過來。

  眼尖的王登云率先問道:“希賢,大眾公司同意我們進去觀看的要求了么?”

  這位姓鄧的小伙子抄起他那還帶著川音的普通話回答道:“大眾公司同意了,不過要求我們不得打擾員工工作,只能在邊上觀看。”

  請記住本書域名:

  筆趣閣手機版:m.cc148

夢想島中文    羅馬尼亞雄鷹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