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354 有備而來

夢想島中文    綠灣奇跡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雖然主教練布拉德柴爾德里斯是進攻組出身,而且還是外接手教練出身,但明尼蘇達維京人卻是一支防守強于進攻的球隊;即使在進攻組之中,也是地面進攻強于傳球進攻,這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從上一世2008賽季的總數據來看,明尼蘇達維京人的進攻組僅僅排名聯盟第十七,這是一個中游位置。

  其中,地面進攻聯盟排名第五,傳球進攻則是聯盟第二十五,勉強擺脫倒數位置。

  一系列相關數據就可以看出柴爾德里斯在戰術層面的傳統與陳舊,始終沒有能夠跟上聯盟發展的進度。

  當然,與球員配置也息息相關。

  本賽季擔任明尼蘇達維京人四分衛的是三年級生特拉維斯杰克遜(tarvarisja)。

  這是2006年明尼蘇達維京人用第二輪六十四順位選中的年輕四分衛,去年第五周開始擔任四分衛,整體風格更加年輕也更加靈活,具備一定跑球能力,但傳球準度并不穩定,抄截數始終居高不下——

  去年傳出了九記達陣,卻有十二記抄截。

  簡而言之,特拉維斯依舊是一名正在等待成長的四分衛。然而,他后來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始終在“等待”著,成長也沒有能夠到來。

  而特拉維斯的武器庫也一般般,頭號外接手伯納德博瑞恩(bernardberrian)和二號外接手維桑斯斯安科(visanthe侍ancoe)都能力平平。

  前者更加輕盈靈動,但速度并不算突出;后者更加強壯扎實,但接球能力也只是平均水準。

  特拉維斯最大的問題在于臨場傳球選擇,稍稍一點點壓力就容易自亂陣腳,做出錯誤的判斷和選擇;而外接手群的能力只是在平均水平線左右,這也沒有能夠為特拉維斯創造更多機會。

  更糟糕的是,特拉維斯對戰術手冊的理解有限,更多還是習慣依賴身體——遇到危險狀況,不是用傳球解決問題,而是下意識地選擇自己持球沖跑,但跑球的時機選擇也有嚴重問題,再加上柴爾德里斯的戰術變化本來就傾向于地面進攻,這也進一步壓縮了特拉維斯的成長空間。

  傳球準度,傳球判斷,傳球時機,這就是特拉維斯的嚴重問題。

  如果進攻鋒線狀態出色,為特拉維斯提供良好的口袋保護,他可以表現不俗;但進攻鋒線稍稍不太穩定,特拉維斯的表現就會出現斷崖式下墜,整體表現起伏非常嚴重,甚至比過山車還要更加夸張。

  正是因為如此,傳球進攻沒有起色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地面進攻則完全依賴球員個人能力,球星價值也就凸顯了出來。

  阿德里安皮特森(adriaerson),這位出身于俄克拉荷馬大學的跑衛,2007年成為首輪第七順位新秀,去年順利贏得了年度最佳進攻新秀的頭銜,現在依舊處于快速上升期,后來逐漸成長為聯盟最為頂級的巨星跑衛:

  七屆職業碗,四次全美一隊、三次全美二隊,三次聯盟跑球碼王、兩次聯盟跑球達陣王,另外還有2012年的常規賽mvp。

  方方面面來看,這都是一位值得躋身名人堂級別的跑衛,他憑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就扛起了明尼蘇達維京人的整個進攻組。

  再加上柴爾德里斯的戰術風格,再加上四分衛和外接手的能力短板,這也就使得明尼蘇達維京人的整個進攻全部朝著地面傾斜,就連進攻鋒線的主要任務也都是地面開路,而不是保護四分衛。

  在傳球進攻大行其道的nfl,這卻是一支依靠地面進攻打天下的復古隊伍。

  眾所周知,地面進攻的核心關鍵還是在于球員能力,戰術配合退居其次。

  不過,所有重擔全部疊加在跑衛的肩膀上,而跑衛卻不是永動機,他們需要在持續不斷的沖撞與阻攔之中撕扯出一條通道——

  他們沒有辦法全場強勢地跑下去。

  這也是跑衛也需要進攻鋒線幫忙開路的原因,否則,孤掌難鳴。

  對陣明尼蘇達維京人這樣以地面進攻為主的球隊,聯盟所有防守組都已經研究出了辦法,歸根結底還是必須在前線堆積足夠人手,盡可能避免錯失擒抱的失誤。

  陸一奇還額外給予了更多重視,因為他知道皮特森的能力。

  作為二年級生的皮特森,優點和缺點都是年輕氣盛。

  之所以說是優點,那是因為他就以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永動機,整個沖跑非常強勁有力,強強對決絲毫不落下風,同時又具備縫隙之中尋求突破口的能力,不依不撓的持續努力總是能夠得到更多回報。

  之所以說是缺點,則是因為缺少經驗和智慧,往往容易依靠蠻力、依靠直覺、依靠身體,可以說跑球風格比較“直接”,沒有太多花招,遠遠不如2012年巔峰時期那么難纏——

  那一年,他成為聯盟歷史上第二位單賽季跑球碼數突破兩千碼的球員,并且距離1984年的聯盟單賽季跑球碼數記錄只差了九碼。

  不過,即使是巔峰時期的皮特森,也沒有能夠扛著明尼蘇達維京人更進一步,2012年在季后賽第一輪就輸給了同區死敵綠灣包裝工;而且創造記錄之后,皮特森休賽期又接受了一個小手術,消耗非常巨大。

  更何況是現在初出茅廬的皮特森呢?

  陸一奇完全針對皮特森的風格特點做出了布局,前后羅列出兩名線衛和一名安全衛形成三道防護網,一層一層地完成閘門式防守,寧愿犧牲傳球防守,也必須集中精力掐斷地面推進——

  如果明尼蘇達維京人感受到綠灣包裝工在傳球防守側的薄弱,干脆轉移到傳球防守,這反而是陸一奇希望看到的結果。

  同時,綠灣包裝工的整個防守前線也都改變了戰術策略,徹底放棄突襲四分衛,集中所有精力施加壓力,層層疊疊的壓力全部針對皮特森而去,并且能夠以隔山打牛的姿態威懾到特拉維斯,在前線完成砌墻式防守——

  三名防守鋒線和兩名線衛堆積出絕對人數優勢,盡可能在第一時間就將地面進攻攔截下來。

  整個防守戰術顯得簡單粗暴,但有備而來的針對防守卻在臨場戰術指揮對決之中,成功地搶占上風。

  地面進攻與地面防守本來就是硬碰硬的較量,而現在陸一奇提前完成布局,在強硬對抗之中增加了節奏和組合的變化,很快就在第一波攻防對決之中看到了成效。

夢想島中文    綠灣奇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