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一十一章 錢生錢

夢想島中文    我的岳父是劉邦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一般人很難找得到,喜歡我們請多多推薦給你的朋友們。

  對于張敖投資在長安辦廠的建議劉敬還真不敢答應,一來這與劉邦派他來的目的不相符,另外張敖表現的有點兒太大方了,不但將劉邦想要的紡車、織布機送到長安,而且還要出資在長安辦紡織廠,意味著要手把手的將紡織技術教給長安百姓。這比劉邦要的結果要好很多。出于本能的謹慎,劉敬要仔細分析之并且稟報劉邦之后才敢決定是否答應。

  “大王,這事恐怕不妥吧?”此時趙午向張敖說道。

  “太傅有話請講。”張敖對趙國的幾個老臣相當的客氣。

  “趙國幾經戰亂,好不容易平定了,現在羊毛紡織是趙國少有的能賺錢的項目,如果大王在長安建廠,定然會使趙國百姓利益受損。”趙午作為趙國的高官自然要為趙國百姓考慮。

  劉敬一聽這怎么還有攔著的,如果自己出使一回卻一事無成,那也太丟臉了。劉敬急忙說道:“趙國與我大漢自是一體,讓大漢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受益才是德政。”

  “既然皇帝陛下派侯爺前來,我們就不應只考慮趙國的利益,這事就這樣定了。”張敖最后一錘定音。

  劉敬出使的目的達到了,而且還完成的很好,心里卻感覺哪里不對,總覺得張敖的作法違背人的本。

  劉敬迅速的返回了長安,將經過匯報給了劉邦。

  “趙王想到長安開廠就讓他來好了。”在聽取了劉敬介紹的在紡織廠里干一天活能夠吃飽飯,而且還有不錯的報酬后劉邦同意了張敖在長安建廠的要求。

  “我總感覺怪怪的,趙王有點兒過分的大公無私了。”劉敬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趙王對我大漢還是十分忠誠的。”劉邦雖然不相信有忠誠之人,對張敖的作法卻不奇怪,好象自張敖當上趙王之后,每次與他這個岳父共事都是全心全意的,吃虧的事沒少辦。另外劉邦何嘗沒有過關門打狗的想法,不怕張敖把資產投在長安,哪天看著不爽一句話這些東西就是皇家的了。

  長安城中的趙國鹽店、龍門飯店發放出來了小廣告,趙王張敖要在長安建立紡織廠的消息傳播的很快。

  “紡織廠要招工人了。”

  管飯之后還給不錯的報酬的條件很有吸引力。

  “可惜只招女子。”

  “你家里有沒有合適的人可以去呀?”

  “沒想到一個女子干一天活會比我掙的多。”

  “那不更好嗎,本來在長安生活就不易。”

  劉邦之前遷移了幾十萬人口到長安,這些人雖然有些資產,卻也是坐吃山空,條件差一點兒的也只能放下面子外出工作。

  紡織廠開工建設了,許多人跑過來看稀奇。

  “建個工廠要這么大地方?”看著張敖買下來的大片土地,看鬧的人有點兒疑惑,工廠完全脫離了他們對那些工匠干活的小作坊的印象。

  “地方不大哪行,聽說開始就要有幾千人在這里干活,以后還要增加到上萬呢。”有聽到更多消息的人解釋。

  “這邊還有賣東西的?”

  “人家說了,這叫前店后廠,賣的東西絕對是好東西,如果不好可以直接來找紡織廠,這么大的廠子想跑都跑不掉。”

  “大家看這就是我說動趙王在這里建造的紡織廠。”劉敬帶領著一群大臣到紡織廠的地址來參觀。劉敬說動張敖有功,劉邦覺得劉敬和張敖還是有交的,順便派劉敬來幫助趙國在長安建造工廠一事。

  “侯爺又為大漢立下新功了。”大臣們根本就沒有想過開辦工廠有什么好處,只是習慣的吹捧著。

  “這個工廠建成第一批就要招收五千工人,五千工人意謂著什么?意謂著有五千個婦女不再為吃飯發愁,她掙回去的工錢,又讓五千個家庭有了活路,而這五千個家庭有錢吃穿,就又有大量商販能賣出東西獲利。只需這么一個工廠就有上萬人受益。”劉敬在協助的過程中聽趙國的官員介紹了多次,逐漸的他自己好象也信了。

  “趙王開這么大的工廠肯定獲得頗豐吧?”有懂一些商賈之道的大臣問。

  “趙王獲得肯定是有的,不過如果工廠建在趙國我們還是要買趙國的布匹,獲利的是趙國的百姓,現在工廠建在了長安,首先得到好處的是長安百姓,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另外趙王講過他不會獨占紡織廠的好處,如果有人愿意出錢和他一起擴建紡織廠,他將按出錢的份額與大家分享紡織廠的利潤,出了錢就會有收入,不用自己cāo)心,那是多好的事?你們可有興趣?”劉敬賣力的為紡織廠宣傳,現在只要一提起紡織廠就會與劉敬聯系起來,紡織廠做的越大,劉敬的聲望會越高。

  “我可沒錢。”

  “拿錢出來與諸侯王合伙做生意,這種事我可不敢想,賺了錢他不給你怎么辦,更有甚者人家說這廠子跟你沒關系怎么辦,錢不就直接打了水漂了。”大臣們其實是不放心,另外社會地位高的人權力太大,對于底層來說財產和生命的保障程度很低。

  “其實你們根本不用擔心,在趙國趙王制定了專門的法律規定了合伙做生意的辦法,好象叫《工商法》什么的,規定了合伙做生意時大家怎么出錢,賺了錢怎么分,一切都要按法律來,如果違反了規定會坐牢,殺頭的。現在趙國幾個人共同辦工廠,一起經商的事很多,還沒見有多少被坑害的。”負責協調建設紡織廠之后,劉敬對趙國的了解更多了。

  “也就是說,我與人合伙做生意,對方要是不規矩,官府還要替我找回公道。”

  “要是那樣,商人還真不敢輕易坑人。”大臣們更相信官府的力量。

  “好是好,可惜那是趙國的法律,管不了長安,管的了長安也管不了趙王。”

  “我們可以讓皇帝陛下在大漢也公布這樣一個法律,諸侯王也得聽陛下的,想坑大家的錢應得冒著皇帝陛下的風險。”

  “這倒是個好辦法,要是用錢能賺錢,錢生錢,我們的子孫后代就不用發愁了。”

  “對,咱們這就派人把趙國那個《工商法》找來,借鑒其中適合大漢的地方,呈請陛下制定大漢的《工商法》。”

  大臣們多少都有點兒財產,但誰也不怕錢多,如果能賺更多的錢,大家肯定高興。

  劉邦接到了大臣們關于制定大漢工商法的奏折,劉邦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對《工商法》看不懂。

夢想島中文    我的岳父是劉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