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院

夢想島中文    我的岳父是劉邦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張敖覺得這次談話很重要,有可能夫妻二人躲在家中一商議改變了大漢歷史發展的方向,所以張敖只能先向劉樂普及一些哲學知識。

  “主要矛盾?什么叫主要矛盾?”劉樂滿臉懵懂的看著張敖,張敖所說的話她一點兒也聽不懂。

  “簡單的說就是現在趙國乃至大漢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張敖見劉樂的樣子,只好用最簡單的話把要表達的意思說出來,至于準確不準確只能以后再說了。

  “大漢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百姓的吃飯問題。”劉樂還是挺聰明的,而且這陣子又接觸了大量的紡織女工,對百姓的生活狀態有深刻的了解。

  “現在大的戰事已經平息了,皇帝陛下穩住了天下的局勢,匈奴人經過再次戰爭見識到了大漢的實力,想要侵略大漢也要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可以說大漢基本上解決了百姓活命的問題。所以現在首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讓百姓有飯吃,怎么有衣穿,進而擁有房產田宅。你想過沒有為什么百姓會沒有飯吃。”張敖談的興起坐直了身子,收起懶散的狀態,一副討論重大問題的樣子。

  “可能是因為戰爭,使得農夫無法安心耕種吧?”這個世界給劉樂印象最深的就是戰爭了,劉樂自懂事開始差不多就在戰爭中度過。

  “這是一方面的原因,沒有種植肯定就沒有收獲。但現在戰事已經結束兩年了,為什么百姓的生活仍然不好?”這實際上是困擾了漢人千百年的難題,漢人始終都在為吃飯的問題發愁,戰亂時沒飯會餓死,和平年代能吃上飯,但也吃不飽,所以吃飯是漢人的頭等大事,大家一見面總會互相問候:“吃了嗎?”這在后世聽來似乎是個笑話,但在挨過餓的人看來,吃飯了是一件很令人驕傲的事。

  “這是為什么?”楚漢戰爭結束了,劉邦奪了天下,劉樂成為了大漢公主,自然不會因為吃的問題發愁,但他并沒有被困在王城之內,對外邊的社會狀況還是了解的,知道現在百姓過的日子很苦,卻也想不透其中的根本原因。

  “實際上是因為每個人能夠生產出來的東西太少,也就是一個人種田所產出的糧食除了他自己食用外,剩下的太少,一個人的勞動能養活的人太少。”張敖想說現在大漢的科技水平差,生產力水平底,又怕劉樂聽不懂只能盡量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

  “那就沒辦法了嗎?”劉樂也是渴望百姓都過上好日子的。

  “提高技術水平是改善百姓生活的一個好辦法,比如一畝地本來只能打兩石糧食,如果通過改良種子,施用肥料讓畝產提高到三石,百姓的生活就會大為改善。”張敖拿人們最關心的糧食舉例。

  “這個我懂,就如同咱們在御花園里種植植物一樣。”經張敖一提劉樂想起了張敖修建的邯鄲城外的那個超大的御花園,花園建成了,他們夫妻去游玩的機會不多,更多的是關心著花園里培育的良種能不能推廣,施肥辦法是否有效。

  “對,就是這個意思,技術的提高不但涉及到農業,而且還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紡織廠里的羊毛紡織技術,為百姓織出了更多的布匹來做衣服,工匠營的煉鐵技術生產出來大量家具。但這些還不夠,我們還要努力提高技術水平,使得每個人努力工作生產的東西,除養活自己之外,還有更多剩余。那樣所有的人的生活都會好很多。”張敖在前世生活的世界沒有發現一個不是騙子的經濟學家,所以他也不太懂經濟理論,卻樸素的感覺到只要物質豐富,盡量克服分配不公,百姓的生活多少能夠好一點。

  “怎樣才能提高科技水平呢?”劉樂被張敖說的成為了十萬個為什么,不斷的向張敖提問。

  “我覺得這大漢科技水平提高的重任就要落在你的身上了。”張敖說這話時有一種靠媳婦去打拼,自己吃軟飯的感覺。但張敖也是沒有辦法,現在張敖的身份十分尷尬,

  他既是外戚,又是諸侯王,外戚做大大漢的大臣們不干,諸侯王強大劉邦肯定不放心。而提高大漢科技水平這件事要是辦成,主持這件事的人肯定會獲得巨大的聲望。為了避免劉邦拿著刀來追殺自己,張敖決定這事由劉樂來做。

  “準備讓我干什么?”劉樂聽說張敖不是在開玩笑,十分認真的說道。

  “我準備建一所科學院,由你來當院長,主持全面工作,招收聰明的讀書人,和天下的能夠巧匠進行研究工作,篩選更好的糧食種子,生產更好用的工具,發明出以前從未有的東西。科學院中招聘來的人稱為院士,給他們比官員還要好的待遇,而且根據他們研究成果貢獻的大小授予爵位。”張敖受了多年人人平等的教育,很反感社會上有貴族的存在,利用爵位將人分成三六九等,聽起來更是不舒服。但在大漢時間長了,張敖發現爵位還真是催人奮進的好東西,不過張敖也準備逐步的對爵位進行改革,剔除爵位中人身特權,讓有爵位的人獲得一些經濟利益和禮遇還是可以的。最終把爵位發展成一種榮譽稱號。

  “大王不是不喜歡讀書人嗎?這次為什么愿意給讀書人如此高的禮遇?”劉樂笑著問道。劉樂的爹劉邦就對讀書人態度十分惡劣,嫁給張敖后,發現張敖雖然外表斯文,又讀過書,對讀書人也沒什么好感。一想到這個劉樂就覺得好笑。

  “讀書人與讀書人是不同的。一種讀書人每日里只讀書不結合實際,這種讀書人一點兒用處也沒有。另外一種讀書人所讀的書是人類經驗的記錄和總結,并將這些經驗運用到實踐中,這種讀書人是科學院所需要的。給他們再高的禮遇也是值得的。”以前張敖讀史書感覺華夏千年歷史上只出現過文人,寫過一大堆溜須拍馬或者自怨自艾的文章,卻沒有出現象樣的科學家。后來張敖才想明白,華夏在歷史長河中大部分時間都是世界中的大國強國,他的科技水平不可能不領先于世界,科學家肯定也是有的,只不過。掌握話語權的文人不愿意記錄在他們看來是另類的讀書人罷了。

  “我怕由我來任院長,其他人不服氣。”科學院招募來的定然是聰明人,劉樂擔心管理不了。

  “這個不用擔心,有本王在保證讓他們心服口服。”越是聰明人越容易明白實力的強弱,張敖相信自己隨便顯露出點兒知識都可以讓這個年代的聰明人臣服。

  讓劉樂當院長不是難事,張敖現在發愁的是怎么向貫高要錢。

夢想島中文    我的岳父是劉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