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三十一章 槍火如風雷

夢想島中文    節度江山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朔方戰報尚未送至樞密院,松漠都護元珍農已經穿過水草湖泊眾多的渾達克沙地,趕回了京城。說起在沙地北面營造的新城,他告訴幾位宰相:“草地城池,雖也劃分里坊,設置官署官倉,可是不曾修筑城墻,是以很快完工。如今商賈不少,市集初興,想必往后必定繁盛——只是中書省急召下官返京,卻不知將遣何人替之?”

  元珍農如今已是年至七旬,須發斑白,面容之上也是密布細紋,顯得甚是蒼老。靳宜德眼瞧著他這副模樣,不禁感慨:“珍農兄,這兩年塞北風霜,想必受苦。這接替之人,咱們打算于胡、漢之中各選一人,以充任都護副都護之職。只是都帥的意思,是想委托你去朔方地主掌民政。此去靈州,二千余里,沿途又皆是苦寒之處,怕是你身子骨吃不消啊。”

  “朔方道這么快就收復了?”元珍農很是驚訝,他想了想,拈須說道,“元某曾做過三年靈州刺史,對朔方情形,也算熟知,思來想去,其實還是下官去最為合適。”宋、盧等人見元珍農并無推托之意,不畏艱難,慨然自任,心下俱都感佩,便與他詳細商議起來,許諾錢糧支應、賦稅蠲免,及河工、遷戶等事。

  正在議論不休,郭繼恩也從西府匆匆趕來相見,他抱拳見禮寒暄,元珍農卻神色淡漠:“邊關萬里,老夫不敢辭任。不過那雍州軍副統領桑熠亦為元某舊識,都帥就不怕元某到了靈州,鼓動挑唆,至有專制一方之患?”

  “元公提點得是,”郭繼恩哈哈一笑,“光復遠域,桑將軍實有大功,當回駐西京,節度行臺各部。朔方之地么,自然該另選一員燕鎮宿將,以為留守才是。”

  元珍農冷哼一聲,不再接話。郭繼恩也不為己甚,一面伸手向火,又向宰相們解釋道:“朔方戰事,想必進展極順。則周恒、劉清廓二將,勢要東入潼關,加入中原戰事。桑熠久歷戎伍,力拒外虜,有功當擢。本帥打算朔方平定之后,便以桑將軍為雍州軍之主將,坐鎮西京,以攬西北邊事。”

  宋鼎臣、盧弘義都連連點頭:“如此甚好。桑熠雖非燕鎮舊人,其忠肝義膽,天下俱知。都帥能令其獨當一面,也是給歸義諸將,樹一楷模也。”

  “好,那么也請幾位相國,致書雍州行臺楊公,揀選能廉之吏,來日隨元公一道往朔方任事。”郭繼恩遂抱拳囑咐道,“此為當前第一急務,尚請諸公著意辦理之。”

  盡管元珍農一直對郭繼恩冷眼相待,其出城赴任之時,郭繼恩依舊前來送行,正在鐵廠忙碌的霍啟明也抽空趕來。元珍農這才心意稍平,又對郭繼恩說道:“某前日讀報,見楊都督軍前斬殺常大振一事,想必諸軍皆為震動。這常大振也是勛功勇士,如此結局,教人痛心,然百勝之兵,無敵之師,正當如此!望元帥與各師健兒,引以為戒,早日克復江南,以定天下。”

  郭繼恩點點頭:“好,元公囑咐,郭某必定牢記。”霍啟明卻嘆息道:“這個常大振,乃是小道的學生,極出色的斥候,就這樣掉了腦袋,著實可惜,可惜啊可惜。”

  “居功自傲,目無軍紀,這等人死了也是個糊涂鬼,說甚么可惜。”元珍農瞪眼說道,“為將者,仁義智勇,缺一不可。你們往后,在講武堂中當以此事為例,多多宣講,以警后輩。”

  見郭、霍兩人都連連稱是,元珍農這才上了馬車,他瞧瞧碧藍天空,寒風吹過,想了想又猶豫問道:“朔方果真指日可下?則都帥究竟以何人鎮守之?”

  “李續根李都尉,此人貧家出身,行伍之中歷練出來,又在講武堂讀書,沉穩干練,足當大任。”

  “李續根?”元珍農皺眉想了想,“此人曾在樞密院擔任職事?”

  “是,雍平十六年冬,偽燕入寇河北,其弟李書振戰死于遵化。”郭繼恩正色解釋道,“此后郭某才將李續根調入樞府,為戰訓司參軍,后又轉任雍州軍點檢,大小十余戰,皆有軍功。”

  “這等說來,竟是一門忠烈啊。”元珍農肅然起敬,拱手說道,“李都尉豪杰之士,老夫當與之勠力同心,以定邊疆。”

  馬車由一伍軍士護衛著,沿官道漸行漸遠。霍啟明這才問郭繼恩:“你選了李續根來做這個副統領,徐珪沈望等人,倒也罷了,那梁義川,必定不服也。”

  郭繼恩沒有回話,只鼻孔里微微哼了一聲,翻身上馬,示意許云蘿等跟上,又對霍啟明說道:“李樊玉染恙不能理事,方司監又去了軍械公司,如今軍供司這邊,已經亂成了一團,咱們還得另物色一個人來主持才好。”

  “胡啟忠,辛廣壽,你打算叫誰來,我就將他召入樞密院便是。”霍啟明說著也跨上坐騎。郭繼恩奇怪道:“你不回西山么,怎么還跟著我?”

  “誰要跟著你了?道爺我今日要去大學堂授課!”

  “原來如此,”郭繼恩聞言失笑,“如今那個叫呂碧云的才女,名氣愈發響亮,竟然壓住了新科狀元言若久。郭某倒是好奇,不知是何等出眾的人物。”

  “既是好奇,何不與貧道一塊去大學堂,順便見識見識?”

  “還是改日罷,如今樞府之內,事情極多,”郭繼恩在西海池大門處勒住坐騎,面上閃過一絲疲憊之色,“文謙兄又去了海津,愈到緊要之時,愈覺缺兵少將。”

  “也罷,那就請繼恩兄生受著。”霍啟明哈哈一笑,“道爺我可就教女弟子去了也。”

  講堂之內,門窗皆開,學子們都穿著各式棉袍,依然凍得瑟瑟發抖。那呂碧云又做了一件驚世駭俗之舉:將一頭長發鉸去,只留至耳根。一時間,不但學堂之內為之轟動,就連燕京城里,也迅速傳遍。

  霍啟明步入講堂,便詫異盯著這個女弟子。呂碧云倒是落落大方,輕輕甩頭笑道:“廣南之民,素有剪發之俗。天師何以如此驚詫莫名也?”

  霍啟明放下講義,連連搖頭道:“彼是因為天氣炎熱,不得不耳。你這是為的標新立異,何可同日而語,再者,如今入冬,天氣寒冷,你偏生這等特立獨行,萬一染了風寒,豈不自討苦吃。”

  “弟子一心向學,洗漱妝扮之事,能省也就省了,短發濯洗甚便,又不用束發,有許多的好處。天師,你要不要也試一試?”

  “為師是何等身份,豈能與你一般胡鬧。”霍啟明眼神示意呂碧云收斂,拿起石筆,在黑板上寫字,“此前為師已經給眾位講過方程,此語出于九章算術,方者,橫列也,程者,算籌,豎式也。然后又給諸君講解了幾何,然則二者可有關聯乎?這便是為師今日所授之課,名為解析幾何。”

  天氣漸漸一日冷似一日,學堂之中諸學子們還在發奮苦讀,期盼著早日閉館給假。各處工坊之中,男女工匠們也依舊忙碌,盤算著月底可得多少工鈿,歲月平靜,市井如常,南面與西北的戰事,郵報商報等報紙如今也鮮有提及,仿佛是遼遠虛無的傳說,只在眾人的生活之中,微微泛起一點漣漪。

  當京城又一次下起紛紛揚揚的大雪,河南宋城、南陽兩處的戰事,卻還在持續著。盤踞荊湖的呼元通,一改往日的小股游騎襲擾,乃遣大將殷天生、戴虎等以四萬之兵圍攻南陽城。

  南陽大城,秤砣狀的城墻依山傍水,方長達十八里,乃是河南道僅次于東都、汴梁的巨大城池,十分堅固,極難攻破。殷天生昔年曾與魏軍大將雷文厚反復交戰,是呼元通麾下深得倚重的名將。他也深知南陽城難于攻打,于是令部將王孝思率部圍城,戴虎率萬人占據南陽北面向城、方城兩縣,以阻截東唐從北面趕來的援軍。

  向城、方城兩座城池,向城在西,城北是綿延八百里的伏牛山。方城的東北面,則是伏牛山與方城山之間的開闊大道。戴虎因此以主力駐守方城,僅以兩千羸卒把守向城。

  戴虎時年才滿三十,素以驍勇著稱。他率部進據方城縣城不多日,東唐果然有中州軍軍監譚宗延率二萬兵馬趕來救援南陽。這支兵趕至方城城北的獨樹集安營扎寨,卻并不急于進兵。

  戴虎也不懼敵軍人數眾多,當即率領五千荊湖健兒出城搦戰,唐軍閉營不出,對荊湖軍的辱罵,全然不應。

  一連兩日,唐軍都躲在營壘之中,不與敵軍硬碰。戴虎無奈領兵回城,但仍舊遣出不少斥候,小心查探唐軍動靜。當他得知有一小股敵軍出營,往山腳處的楊集察看地形,便親率數百騎兵,前往截殺。

  譚宗延是樵夫出身,當年便是郭繼恩麾下的營官,驍勇善戰。這幾年日子好過了些,飯食油水充足,他的身軀漸胖,騎術倒是一如往日般矯健。這日他由中州一師師監張續禮、巡檢馮相廷等人跟隨,出了營壘查探地形。一行人還未到楊集,就見南面雪地之上涌出敵騎身影,駕馬飛奔而來。

  張續禮等大吃一驚,連忙護住譚宗延掉頭向東,荊湖騎兵迅速拉開陣型,緊追不舍。隨扈們以羽箭阻擊,這更激怒了戴虎,下令騎兵們以弓弩還擊,死活不論!

  一哨護衛的騎兵很快折損了近半,一支羽箭嗖地飛來,當的一聲撞在張續禮的兜鍪之上。眾人登時大吃一驚,譚宗延也被追得惱怒不已,當即勒住戰馬,返身張弓搭箭,嗖嗖連發,竟是無一落空,數息之間,便射殺了七八人。

  他出營之時未張旗號,戴虎雖料想對面之敵身份不低,卻不知此人就是唐軍之主將。眼見此人射術精良,戴虎一聲喝令,便有一隊騎兵綽槍加速奔來,要取了這個敵將的性命。

  馮相廷料難走脫,將心一橫,掣刀驅馬攔在譚宗延身前道:“卑職再擋一會,將軍可速走!”

  “不用慌,你瞧本官再殺幾個。”譚宗延一張胖臉之上依舊神色從容,他不慌不忙,從腰邊掏出一支精美的燧發手槍。這是他還在鄭州練兵之時,軍供司特地從燕京城送來的兵器。譚宗延對這件火器愛不釋手,閑暇之時經常練習,但是在戰場之上使用,這還是頭一遭。

  砰的一聲槍響,沖在最前面的那個荊湖隊官面門中彈,應聲栽倒。騎兵們登時大吃一驚,一時不知所措,譚宗延身邊的護衛們趁機又射還好幾箭,于是又有兩個騎兵從自己的坐騎之上栽了下來。

  “這個便是火槍么?”

  “不要怕,這怪物只能射一次,咱們沖過去,殺人奪槍!”

  騎兵們鼓噪著,約束住自己的戰馬,預備再次發起沖擊之際,譚宗延已經裝入彈丸,砰的一聲,白煙再起,又一名騎兵應聲而倒。

  眾人驚得大喊一聲,掉轉馬頭就跑,譚宗延第三次開槍之時,騎兵們已經逃出了百余步之外,這一回,沒有人倒下了。

  戴虎也被槍聲驚得目瞪口呆,眼見遠處已有東唐騎兵趕來助戰,他也只好吩咐部屬們,速速回城。

  仔細聽完騎兵們的奏報,戴虎面色陰沉下來,連忙吩咐書吏,詳具呈文,遣人急送殷天生處,請他定要小心防備。又傳令各部,謹守城池,不可輕易出戰。

  戴虎所部主力于是在方城城內嚴陣以待,唐軍卻遲遲不來進攻。又過了好幾日,西面的向城再次傳來令他大吃一驚的消息:另一支大約兩萬人的唐軍,突然從向城北面的魯陽關殺出來,沖至向城城池之下,一舉克之。城中兩千守軍,幾乎被全部殲滅。

  魯陽關是魯山、汝州通往南陽的一處險要關隘,昔年前秦南攻之時,曾以精騎突破此關進逼南陽。只是多年兵亂,道路失修,雜草叢生,時人無有通行者。這回越關南進者,便是新擴編的東唐楚州軍。檢校統領唐成義親率二師、三師的兩萬官兵,一路疾奔而來,以鄉民為向導,殺出魯陽關,輕易奪下向城。

  戴虎沒能截住東唐援軍,南陽城下,雙方的決戰一觸即發。

夢想島中文    節度江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