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九章 英雄亦凡夫

夢想島中文    節度江山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當初霍啟明闖入睿思殿殺人之后,郭繼恩便蠻橫地派下一道手諭至政事堂,吩咐將遼寧道觀察使楚信章右遷燕州行臺檢校都督,韓煦則調回京師另有任用。

  這是西府的反擊來了,宋鼎臣默然無語,王行嚴則怒不可遏:“這手也伸得太長了罷,往后三品大員調遷,豈非都是西府了算?”

  蘇崇遠卻一聲不吭,提筆就寫,王行嚴焦躁道:“蘇相今日為何這等示弱?那韓煦進京,鐵定是要入中樞的。一個霍啟明已經十分礙眼,回頭郭繼恩將他心腹都塞進政事堂,豈不是任由其呼風喚雨,咱們還能做成什么事?”

  “燕地舊官,儼然以楚信章為首,韓煦又是先前在西京之時,便得大名。咱們強壓著不辦,難免外間會有物議。”蘇崇遠面容有些苦澀,“咱們既為樞臣,這世情人心,都不能不顧及到。”

  “不過,”蘇崇遠神色重新變得堅毅起來,“豈有才入京便往政事堂任事的道理,若是郭都帥一意孤行,老夫就一定要與他辯個明白,哪怕豁出性命,也是不懼。”

  “韓某才入京師,便往政事堂任事,未免升遷太速。”另一邊西海池廣寒宮內,雖有成澤康極力慫恿,韓煦仍然覺得不妥,向郭繼恩力諫道:“韓某得都帥征召,累任要職,十分信重,然而畢竟不過四載光陰,竟由一道之巡查使遽至中書副相,實有幸進之譏,于都帥令名,亦非佳話。何如轉任別司,以為經歷。”

  雖時至嚴冬,屋內卻很是溫暖。郭繼恩手指輕叩桌案,瞅著韓煦一語不發。霍啟明也不再嬉皮笑臉:“中書掌制令決策,如今被幾個老兒占據著,政見每與咱們相忤。貧道一個要應付他們好幾個,甚覺心累。”

  “君子和而不同。如今大業未竟,當勠力同心,不可因為些許事而彼此生怨。”韓煦正色道,“下豈有完人,必有不足之處,便是在下,亦是在所難免。政令之事,到底,人事為先,大局為要。還請都帥、參政繼續忍耐,韓某也當忍耐。咱們既為下蒼生,則行百里當半于九十,萬不可急于一時。”

  郭繼恩掃他一眼:“你是君子,別人可未必都是。”

  “事到最后,不是還有都帥手中數十萬子弟兵么。”韓煦心平氣和,“既得民心擁戴,則咱們萬難無懼也。”

  “可是如今朝中六部五寺,除了吏部由蘇相親掌,其余各司,已經皆有主官。”霍啟明皺起眉頭,“咱們將韓兄署任何處為好?”

  “那就去吏部。”郭繼恩果斷道,“就以韓兄為吏部侍郎,掌文選考課之政。”

  “蘇相怕不是要與咱們拼命?”霍啟明笑了起來。

  “怕什么,他若是抵死不愿,本帥就教他休致。”郭繼恩冷笑一聲,“邀王恭退入京,卻將楊齡楊公晾在西京,為何?不就是因為楊公資歷比他老,生怕自己做不成這個執筆中書令!”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未休。”霍啟明深有同感地點頭嘆息。

  “蘇相確有不堪之處,不過卻也不是那忌刻狠毒之輩。此外,雖宋相拘泥,王相執拗,畢竟也都還是立身頗正之人。”韓煦拱手道,“韓某愿往吏部任事,仍為都帥、參政之助力。”

  “韓兄出掌吏部一事,便由啟明兄弟在議政集議之時,向議政院提名。”郭繼恩思忖道,“眼下韓兄可以四處瞧瞧,如有什么提議,只管來找咱們幾個便是。”

  “是,下官知道了。”

  年節將至,費倫古阿從云中被召回了京城,此外河東、關內兩地之被選為議政卿諸人,也陸陸續續趕到了燕京。從關內趕來的議政使團以西京刺史竇耘為首,在謁見中書諸相之時,蘇崇遠忍不住問道:“貴處不是以靳都使為首么,為何他不來?”

  “農閑之時,靳公正督促各處百姓大修水利之事。”竇耘解釋道,“關中諸渠年久堵塞,此前能灌溉四十萬頃良田,如今不足十萬頃,是以水利之事,已經刻不容緩。”

  蘇崇遠拈須不語,宋鼎臣、王行嚴都點頭贊嘆:“興利除弊,實有古名臣之風!”

  竇耘卻嘆息道:“咱們這些人,來此途中俱有議論,都以為燕京即便繁華,亦不過與昔年長安盛景相當,如今一見,實是聞所未聞,傳言半點不虛。這從今往后,長安沒落,再難為國之都城矣。”

  “居于燕京,舒適便捷之處,的確教人難舍。”宋鼎臣也點頭贊同,“這遷都之議,只怕的確難有附和之人了。滄海桑田,世事難料也。”

  幾人回想起國家興亡之事,俱都感慨不已。

  竇耘從中書省出來之后,又往福寧殿去覲見子,最后才去西海池見郭繼恩、霍啟明等人。幾人漫步于西海池南湖之旁,他將霍啟明瞧了又瞧,無比驚奇:“參政白衣治國,既為良相,又為良醫,于諸家雜學,亦無不精通,實乃千古奇人也!”

  “某不過一道士,哪里當得起奇人之譽。”霍啟明擺動麈尾,淡然一笑,“進則下,退則山林,從心所欲耳。”

  竇耘猶在贊嘆,郭繼恩便打斷他,詳細詢問關內情形,又皺眉沉吟不已。竇耘于是又向霍啟明作揖,霍啟明笑道:“不知竇太守還有何事?”

  “是,下官前番見了至尊,”竇耘略一猶豫,低聲道,“當今非是創業守成之主,都帥心系蒼生,命世雄才,實可自立取代之也。”

  “一個故事罷,泰西大洲有一國王,”霍啟明想了想慢慢道,“其人與王后,行事奢靡,國庫空虛,于是他便召集顯貴聚會,打算加征賦稅。由是百姓憤怒,沖入王宮,國王被人砍下了腦袋。”

  竇耘聽著搖頭不已:“雖此為暴民犯上,可是這位國主,也是咎由自取。”

  “其后百姓們推舉出公會,決議廢除帝制,其時國家紛亂,外敵入侵,于是有一蓋世英雄趁勢而起,連破強敵,拯救社稷,獲得萬民擁戴,于是自號為執政,總攬大權。”

  “便如郭都帥一般。”竇耘點點頭,接著又困惑不解道,“這,廢除帝制?”

  郭繼恩回過神來,連忙擺手道:“郭某萬萬不及。”

  “這位執政,如今既已是萬人之上,難免又有萬世掌權之想,于是恢復帝制,自己又重新做了皇帝。其時有一異國之大賢,極善做曲,本來已經做了一支曲子預備獻給執政,得知其人竟然又重新為帝,于是憤而收回曲子道,亦不過一凡夫俗子耳!”

  “凡夫俗子?”竇耘愕然自語,霍啟明笑了笑,拍著他的肩膀道:“太守不必多想,來,咱們去那瓊華島上瞧一瞧。”

夢想島中文    節度江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