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一百一十五、畸形繁榮

夢想島中文    三國傳奇謀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風調雨順帶來的結果,便是莊稼長勢喜人。去年秋天賈詡一來到青州,便按照袁歌的吩咐,全力進行屯田工作。

  袁歌的指示是:不要怕糧食太多,能種多少,就給我種多少!

  賈詡堅決貫徹這一指示,趕在秋種的最后幾個時令里,帶著青州一群餓怕了的百姓,瘋狂開墾荒地,足足開出了三千萬畝的耕地,加上原本就有的耕地,總耕地超過五千萬畝。

  這五千余萬畝地,全種上了小麥或水稻,就等著來年收獲了。這一年青州風調雨順,地里全是綠油油的小麥,來年必是一個大豐年。

  百姓們顧不上天寒地凍,常跑到田地里去照看自己的莊稼,估量著來年能收獲多少糧食。

  新開墾的三千萬畝田地,是官田,歸袁歌所有,小麥種子、開墾以及種植用的工具都是官方提供,百姓種地時賈詡還支付了百姓部分糧食作為報酬,因此這三千萬畝官田的收成按照約定,八成歸袁歌所有,種植的百姓只能拿到兩成。

  雖只有一成,可看百姓們期待的神色,便知道這兩成絕對不少,一戶人家,稍微勤勉些的,在官方幫助下,種個二十畝地根本不成問題,按照一般的產量,二十畝地可產量六十石,他們能拿到十二石。

  十二石是什么概念,一個普通士兵,三個月的軍糧為一石。百姓的日常消耗只會更低,十二石節省下,足以養活一個十口人的大家庭半年時光。

  再加上今天還必定是個豐年,產量只會更高,還有他們開墾荒地時得到的酬勞,足以讓勤勉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賈詡本就是寒門出身,在制定政策時,會不自覺地會貧苦大眾著想,努力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當然,袁歌的利益他也不敢罔顧,拿著兩千石的俸祿,自是不會干出吃里扒外的事情。

  三千萬畝耕地,按最低限度的畝產三石來計算,可產糧九千萬石,除去分給百姓的,還有七千二百萬石。

  七千二百萬石又是個什么概念呢?洛陽皇庫里都沒這么多糧食,荀彧負責向世家征糧,忙活半天征了五百萬石,其中四大豪商家族各自貢獻了六十萬石。

  泰山賊是怎么滅亡的呢?兩次一共搶了二十萬石糧食,若是他們知道來年袁歌能收獲這么多糧食,一定會后悔的吧!

  這七千二百萬石,還不是全部,剩下的兩千多畝地,不管是官田,還是分給地主和百姓的,也是需要納稅的。

  原本是官六民四,賈詡到來后,大手一揮,表示攝政王袁歌仁愛百姓,深感百姓疾苦,特地交代改為五五分賬,讓青州無論百姓還是世家,都立刻接受了袁歌的到來。

  對于袁歌,他們原本就沒有反抗的勇氣,給一點好處,自然就乖乖聽話了。

  這兩千三百畝地,同樣按每畝產三石糧來計算,五成可為袁歌帶來四千四百五十萬石糧,加起來便是一億一千六百五十萬石糧,統計出這個數字時,賈詡感覺有些暈,頭一次發現大漢居然可以這么富。

  僅僅是一州之地,一個季度的產量,便足以支撐袁歌造反了。

  賈詡默默把統計的文書燒掉,這么夸張的數據,還是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了。

  袁歌不知道賈詡給他帶來了多大的驚喜,他帶著一家子人直接便先到了泰寧城,周瑜的能力毋庸置疑,四個月時間,泰寧城煥然一新,秩序井然,已經看不出半分土匪山寨的樣子。

  唯一不滿意的是,周瑜也不知道給他好好修繕一下城主府,這是泰寧城的牌面啊,懂不懂!

  從洛陽的攝政王府搬到泰寧城的城主府,居住條件瞬間下降了好多個檔次,這里連揚州皖城的喬府都不如,看大喬皺起的眉頭,就知道她對這里很不滿意了。

  改,必須大改,就算只是為了搏美人一笑,也得給他改好了。

  青州沒有好的建筑工匠,就去洛陽抓幾個過來,總之不能讓張寧嫁給他時,看到的城主府還是這個破樣子。

  泰寧城這里,袁歌更傾向于作為一處行宮使用,畢竟是深山野嶺,作為他勢力的政治核心很不合適,原本的青州治所臨淄()就還不錯,可將那里暫定為王都所在地。

  行宮要建,王都也要建,大興土木貌似不太合適,還是先建好行宮再說吧。

  賈詡得知袁歌來到青州,特地跑到泰寧城來匯報了一次工作情況,袁歌聽到自己馬上可以擁有上萬石糧食,一躍成為超級大土豪時,眼前一亮,他的行宮和王宮貌似都有著落了。

  一億多石糧食啊,能養活三千萬人一年,這還只是一個季度,如果是一年的話,僅憑他一州之力就能養活整個大漢,真的是恐怖如斯。

  除糧食外,青州府庫中現有三萬貫五銖錢,不算多,應付官府日常開銷倒也夠了,反正官員和軍隊的工資目前都可以用糧食替代。

  賈詡在任時,除了屯田工作,還大力著手于收攏流民,目前青州在籍人口共五百六十三萬人,其中以新建的泰寧城人口最多,泰寧城幾乎匯聚了所有的泰山匪,人口高達八十七萬,雖說放得下,卻顯得有些擁擠。

  周瑜和賈詡有過協商,目前泰寧城,正處于一種畸形的繁榮狀態,以泰寧城如今的生產力,依舊是處于純農業階段,這八十七萬人無法讓他們全部發揮作用。

  不像是漢都洛陽,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都匯聚在那里,種地的農民只是少數,大多都可以通過一門手藝創造價值,混口飯吃。

  士農工商,“工”和“商”社會地位雖不高,但其對一個社會的進步是必不可少的的。

  想要解決泰寧城的窘況,一是大量引進技術型人才,加大商業發展方面的投入;二是將人口分流。

  前者不太現實,幾百人對于擁有八十七萬人口的泰寧城來說都是杯水車薪,要引進就得成千上萬的引進,這樣一來,恐怕只能去洛陽搶人了。

  因此,賈詡和周瑜達成一致,決定將泰寧城人口外遷,分流到周邊各郡縣。要知道泰寧城的人本就大都是周邊各郡縣之人,只不過入草為寇后再被收編,所屬地域就變了而已。

  至于袁歌一開始所擔心的這些人遣送回去后無法生存,或是重新化作山匪的問題,有賈詡坐鎮青州,這些事都可以輕易解決。

  荒地多的是,官方給你提供工具,支付你工資,給你提供種子,甚至可以給你借貸,這要是還生存不下去,還是人道毀滅來的痛快一些,活著也是浪費空氣。

  三國傳奇謀士p

  p三國傳奇謀士60215dexhtlp

夢想島中文    三國傳奇謀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